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焦虑?

半枫荷 2023-07-27 17:33:22

1

有个当大学生村官的读者留言,说自己现在的月薪还不到4千块,网上到处是“月入5千和月入5万的人生差别在哪里”、“月入3万的姑娘,过着怎样的生活”之类的话题和文章,连咪蒙都开培训课教大家如何在“3年后月入5万”,大有“包教包会,无效退款”的态势。自己也是名校毕业,如今却在农村基层做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一眼似乎就能看到自己的前途和退休时的样子……每天都焦虑得要死,头发都快掉没了。

我跟他那么大年纪的时候,也有过焦虑吧 就算焦虑的事情不同,焦虑的心情是体会过的。即便是现在,也经常会有新的焦虑萦绕在心间脑头啊。

这是个普遍焦虑的时代,焦虑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先明确这一点,可减少一半的焦虑。

既然“焦虑”是一种很正常、很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你就没必要为自己的焦虑而焦虑了。说白了,别人也焦虑,人人都有焦虑的可能。

2

刚毕业那会儿,改革开放伊始,社会上刚有了“万元户”。我们隔壁班有个姓万的男生,在学校时获了个外号,就叫“万元户”。那时候,谁家能有一万块钱(全部家底),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好像是43块钱。盘算着自己的这点工资——20年不吃不喝才能拿到1万元多一点儿,买台电视机都要攒好几年工资……很焦虑。

刚结婚时,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栋平房里。每天早上都会被马路上的拖拉机吵醒,院子里的自来水都不能正常来,需要到马路对面抬水吃。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很焦虑。

孩子小时,看着那么一个小不点儿,感觉什么都不会,感觉自己都没准备好,怎么把他养大 很焦虑。

老公以前上夜班骑摩托车,觉得很危险,回家时间晚半小时就很担心他的安全,常常会往不好的方面联想。很焦虑。

小孩面临中考、高考,已经开始“倒计时”了,还有心思听歌看电影玩手机,恨不能替他多背几个单词、做几道数学题……很焦虑。

父母、公婆都年逾古稀,上上周婆婆不小心摔倒,幸好只是软组织挫伤,不需要住院,这周父母双双感冒,身体和精神都不佳……想到他们会越来越老。很焦虑。

还有,还有……

生活中、日子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自己的,别人的,社会的,各种事故,各种犯罪,各种疾病,各种不如意,各种假想……又加剧了焦虑。

3

幸好,十多年前看到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你所担心和焦虑的99%的事情,是都不会发生的。”

幸好,几年前看到一篇文章,说:“过多的担心会毁掉孩子的福气。”

往好的方面想,多想好事情。

每当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焦虑,都会自觉地“转念”,往好的方面、往积极的方面去想——这是面对焦虑,最重要的解决之道。

“正向”的思维模式,能解决很多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所焦虑的事情,大部分都不会发生。

清晰焦虑的来源。

当感到焦虑不安时,不妨静下来、慢下来,看一下、分析一下那个让自己焦虑的原因。有时焦虑来自于他人,有时焦虑来源于自己,有时也因为“无常”。

世界上所有的烦恼来自“不能接受、不能面对、不能放下”,如果对焦虑(包括其它情绪)能够做到“接受、面对、放下”,也便能够坦然过生活,不致焦虑了。

焦虑有用吗 如果有用,请继续。如果没用,焦虑干嘛

要知道焦虑是人生常态。

人的身体和心理是自然界、是宇宙中很敏感的“接收器”,基于遗传、生存、发展的需要,难免会有各种情绪存在,知道焦虑是人生常态,是此起彼伏的情绪,是可以通过训练、通过面对解决的,知道“焦虑是正常的”,就会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焦虑。

心理学研究指出,焦虑的心理状态由三个方面构成:生理、认知和行为。

当焦虑来临时,要识别想法和感受,要接纳而不是回避,针对不同焦虑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面对和解决。这些方法包括:

正念的练习,学习觉察和面对焦虑时的反应,培养专注力;

运动健身、呼吸调整,保持对身体状态的觉知;

寻求专业帮助,找心理咨询师或自己读书有意识地训练。

焦虑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说明自己对现状还有不满的情绪,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对收入的现状不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渺茫和担忧,就该想一下如何做出改变,如何行动,也许就能在焦虑中找到一条出路。

就像留言的那位村官,要知道月入5万的毕竟只是少数,要知道眼下的月入4K可能只是暂时的。就像30年前拿一份微薄薪水、盘算着几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台电视机的一代,如今可能买台电视机象买双袜子一样轻松,或者根本已不屑于买电视机了。

焦虑不可怕,最怕的是一边焦虑,一边停滞不前,还怨天尤人。

如何面对焦虑,智慧在民间,民间有段关于“知足”话是这样说的,实在不想改变,也可以自我安慰一下:

世上事事本不齐,

人家骑马我骑驴,

回头看看拉车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END——

相关阅读推荐

那个写《乡愁》的诗人走了

孩子情绪平和,才是父母教育最大的成功

分手的最高境界:一别两宽

你是否专业,一出场别人就知道了

对付情绪低落,有这七招就够了

生不易活不易,只要活着就会越来越容易!

情商高的人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远离那个在楼下高喊‘我爱你’的小子

你的生命还有多久,取决于你对生命的负责任程度!

……

欢迎 “ ”

,专栏作者,书评人。 全网热卖欢迎 “ ”:点 购买签名书

如何克服焦虑 3种方法来克服焦虑

目录方法1:检查焦虑情绪1、意识到并承认自己的焦虑。2、弄清焦虑的根源。3、判断你是否能够解决你的担忧。4、考虑最坏的情况。5、接受不确定性。6、想想你的担心是否有用。方法2:避免认知扭曲1、既要关注积极的一面,也要关注消极的一面。2、不要陷入"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3、不要让担忧灾难化。4、不要过早下定论。5、不要让情绪控制你的理智。6、不要所有的事情都怪自己。方法3:试试已证实的减压法1、深呼吸。2、花点时间运动。3、冥想或者祈祷。4、保持健康的饮食。5、服用镁补充剂。6、试试草本治疗。7、去看医生。焦虑是每个人偶尔都会有的一种正常而且健康的情绪。但是焦虑可能会演变成一种心理障碍,降低你应对这种情感的能力。当你试图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时,不要尝试消除焦虑,而要建立自己的应对体系。拥有解决焦虑根源的能力才是克服焦虑的关键。焦虑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长期抑郁,所以不要让焦虑左右你。
方法1:检查焦虑情绪
1、意识到并承认自己的焦虑。不要因为焦虑而责怪自己,或者说丧气话,比如"我永远也摆脱不了它",或者"我无能为力"等等。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它,并且你最终也会战胜它。
2、弄清焦虑的根源。 不管你是惊恐发作,还是突然开始忧虑和恐惧,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你的焦虑。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东西是你焦虑的主要来源吗?是某场意外引起的吗?是某个即将进行的活动或者会议造成了你的焦虑吗?只有弄清楚恐惧的根源,你才能更轻松地应对它。专家提示
Chloe Carmichael, PhD
持证临床心理学家,《Nervous Energy》一书的作者Chloe Carmichael, PhD是一位持证临床心理学家,在美国纽约市经营着一家成功的私人诊所。Chloe拥有超过十年的心理咨询经验,擅长于情感问题、压力管理、自尊和职业指导。她还曾在长岛大学教授本科课程,并在纽约市立大学担任兼职教师。Chloe在纽约布鲁克林的长岛大学取得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莱诺克斯山医院和国王县医院完成了临床培训。她通过了美国心理学会的认证,并著有《Dr. Chloe’s 10 Commandments of Dating》一书。
Chloe Carmichael, PhD
持证临床心理学家,《Nervous Energy》一书的作者
要明白,焦虑有时也是有益的。执照临床心理学家克洛伊卡迈克尔(Chloe Carmichael)博士说:"我们有时不愿意起床。这并不总是一件坏事。这其实是大自然母亲在用她的方式告诉你,你太累了,是时候休息了。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休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如果这种情况非常频繁,或者较你的生活习惯而言,发生得过于频繁的话,你可能需要找个人谈一谈。"
3、判断你是否能够解决你的担忧。如果你知道自己怕的是什么,那么第二步就是判断自己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这是不是只有时间(或者想象)才能应对的问题。 如果你的恐惧大部分来源于你的想象,或者你现在无法处理,那么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要去想这些东西。如果你的担忧是一些需要着手解决的东西,那就采取措施,制定行动方案。你可以做什么来缓解这种恐惧或者担忧呢?
这是一种长期的,还是短期的解决方案?
我该如何防止这种担忧或者恐惧再次发生?
4、考虑最坏的情况。如果你因为恐惧耗费了大量心神,花点时间想一想,符合实际的最坏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假如说你在为一场大型演讲做准备,你因此而恐慌,停下来想一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不管你的反应有多夸张,辩证地去思考,你就会明白,即使结果再糟糕,也很少有事情是无法合理解决的。
5、接受不确定性。 如果不知道事情将如何发展,我们确实很难停止担忧。事事皆有不确定性,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个事实。我们不知道事情将如何发展,或者结局会是什么。担心未知的东西会给你带来没有必要的恐惧, 但只要学会接受各种可能性,这个恐惧自然会消失。
6、想想你的担心是否有用。担心总是有原因的,焦虑是对真实或者想象情景的一种恐惧反应。而当我们担心某些实际上对我们没有伤害的事时,问题自然就出现了。所以想一想你担心的目的,你的担忧有用吗?如果你因为合理的危险而担心,那担忧也是应当的。但是如果你毫无理由地担忧,那就是自己被忧虑打败了。记住这一点可以帮你摆脱焦虑的情绪。
方法2:避免认知扭曲
1、既要关注积极的一面,也要关注消极的一面。当你为某事而忧心时,很容易只关注消极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坏的一面和好的一面,你所恐惧的东西也是如此。不要因为过分关注消极的事件,而完全忽略和它积极的方面。
2、不要陷入"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不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的结果不可能是完全好,或者完全坏的。不要让自己忽略"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从而过分夸大某些东西。比方说,你没有被某个大学录取,你觉得自己是个完全的失败者,没有人想要你。这样的想法常常伴随着焦虑。但它其实是一种很荒谬的想法。
3、不要让担忧灾难化。如果你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危害,甚至很大程度上只是你的想象,继续将它灾难化的话,只会让事情更糟。如果你害怕坐飞机,飞机一遇到气流,你便以为要坠机,这只会加剧你的忧虑。现实地看待所有的事情,不要只想着可能发生的事。
4、不要过早下定论。没有事实依据,也没有亲身经历担忧或者恐惧之事时,过早地下结论并不是好事。如果你有不确定的事情,只要想着你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那你的焦虑自然会减少。考虑所有可能的后果,而不要总是想着最恐怖、最不可能的结论。
5、不要让情绪控制你的理智。 人在恐惧和焦虑的时候,总是容易被情绪冲昏头。你的情绪也是如此,它们会让你误以为你处在极度的危险中,而忽略了现实的情况。除非你真的身处险境,否则不要相信恐惧所带来的危机感。当心所有和焦虑有关的负面情绪,比如紧张、愧疚和尴尬等等。
6、不要所有的事情都怪自己。焦虑发作的时候,不要因为不可控的情况而责怪自己。假如有人闯进了你的家,你因此担心和害怕,很容易把这个事情一直放在心上,并因此责怪自己。这种想法毫无逻辑,只会让你感觉更糟。除非是你故意把小偷引到家里来,不然你就没有理由为他们的行为而负责。
方法3:试试已证实的减压法
1、深呼吸。人在焦虑的时候,呼吸会加快,大脑供氧量也会减少。这会使得你思路混乱, 难以形成合理的推论。花点时间专注在腹式呼吸上。深呼吸4秒,然后屏气4秒,最后呼气4秒。如此重复1到2分钟,可以快速平复你的神经。如果你不知道该用哪个部位呼吸,将手放在肚子上,感受腹部随着呼吸而起伏。
2、花点时间运动。 不管你的焦虑是突然发作,还是长期以来的毛病,运动一定能起到缓解的作用。身体的活动能释放让你开心的内啡肽,并抑制释放压力的皮质醇。每到有压力的时候,运动运动或者散散步。经常运动除了能起到即时的治疗效果外,还能长期缓解你的焦虑。
3、冥想或者祈祷。有意识地将意识从压力源上转移开,并集中在一些平和的事上,这样焦虑和恐惧会大大降低。焦虑发作的时候,专注于内心,然后重复一些积极的咒语或者祷告。把精神全部集中在这上面,最终焦虑会自然散去。
4、保持健康的饮食。虽然把早饭和焦虑联系在一起,听起来有一些奇怪,但是你吃的东西确实对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不健康的饮食和高度焦虑、压力有着一定的联系。试着每天食用更多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检测自己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焦虑也是食物过敏的常见表现之一。
5、服用镁补充剂。不管是日常的焦虑,还是突发的惊恐,人体内的镁都能缓解焦虑的影响。如果你缺镁,可能会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去当地的保健食品店买些镁补充剂,看它是否能改善自己的心情。
6、试试草本治疗。 你不需要完全依靠化学药物来缓解焦虑。试试纯天然的草本治疗方法。许多科学研究表明, 服用圣约翰草、缬草根和洋甘菊补充剂极可能降低焦虑。在使用药效更强的药物之前,试试其中一种补充剂。
7、去看医生。如果焦虑已经严重到无法克服的程度了,不要羞于启齿,直接去看医生。这就像你受伤了要去医院治疗一样。为了心理健康,你同样要去看心理医生。如果你有慢性焦虑症,或者焦虑总是反复发作,最好接受专业的心理诊断,并通过专门的疗法或者药物进行治疗。向医生咨询治疗焦虑症的各种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s)和去肾上腺素重吸收抑制剂(SNRI)是两种常用来治疗焦虑的抗抑郁药。SSRIs能提高血清素,而SNRI则可以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其他可治疗焦虑的药物还包括苯二氮平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
小提示不喝咖啡因含量高的饮品,它会刺激你的系统,不仅起不到放松的作用,还会累积更多的压力。
在服用任何抗压药之前,先试试所有简单的治疗手段。服用抗压药物很简单,但是要停止服用就不太可能了。
涂抹薰衣草精油放松,并舒缓神经。在耳垂附近滴一滴精油就能发挥神奇的作用。
找到能让你开心的东西,比如书、电视节目、电影或歌曲。每当你焦虑时,便听听、读读、看看那个东西。
警告为了避免和其它药物发挥冲突,即便是药效最弱的药,也要咨询医生后才能服用。
这些措施并不能代替专业的治疗,它们对于较轻的问题或许有一定的帮助。但严重的恐惧症要及时就医。因焦虑或者紧张而压力过大,可能会损害神经系统,影响血压。不及时治疗的话,你的恐惧症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引发社交障碍,并剥夺你直面问题的信心。
如果这些建议都没有帮助,在社交场合,你的不安还是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那这应该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焦虑症,而不是单纯的担心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5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