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别强求,给自己多点时间

百薇 2023-07-27 17:17:04

这是一个目光炯炯内心温暖的 ,欢迎

图片来自网络

放一首木心的诗《从前慢》,陪你阅读

1

健身出来,在冲洗室听到一位经常碰面的大姐问保洁:“电吹风怎么没了 ”保洁阿姨说:“可能是被人偷走了吧 !”

那位大姐很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你说说这些人,怎么这么孬种呢 一个吹风机能值多少钱 !也好意思偷回家 !什么素质 !”

联想到前期活动中心沐浴喷头有被偷的情况,我也不禁要感慨世风日下了。一边冲着淋浴一边酝酿要写一篇文章,抨击一下这种不良行为,甚至在琢磨着文章标题及遣词造句了。

且慢。

换好衣服出来,顶着湿漉漉的头发,交回手牌时,顺口问工作人员:“女更衣室的电吹风没了,请问还补充吧 ……”话音未落,那个帅哥就说:“是的,电吹风坏了,漏电,已经申请换了。”

“啊,不是被人偷走的 !”

“不是!”他很肯定地说。“可能是太潮湿,漏电,太危险,就收走了。准备换个新的,放在外面。”他指了指出口处。

我一边走出活动中心,一边暗自庆幸:幸好我没说“被人偷走了”,幸好我没写文章抨击并不存在的偷盗者……不然,就尴尬了。

忽然也就意识到,我们其实是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暴发某种情绪,发表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比如最近沸沸扬扬的榆林产妇跳楼事件,比如薛之谦与前妻复合前女友出来爆料之事,比如WePhone创始人苏茂享跳楼自杀事件,等等……这些社会新闻,很容易引发人们的讨论、表态,甚至撕扯、站队,成为舆论中乌合之众。

在日常生活中、在职场上,在家庭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里,又有多少这样的时刻呢

有些事,真的并不是你以为、你想象、你理解的那样,真的需要“给情绪多点时间”。

2

《给情绪多点时间》是临床心理师洪仲清的随笔作品。我以为是专业的心理学、情绪管理类的著作,没想到收录的文章大都是随笔、散文还有一首诗歌,浅显易懂,读来让人心生温暖,而温暖的文字,往往自带“治愈系”的力量。

洪仲清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心理研究所所临床组,曾任心理治疗所所长5年、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临床心理师近7年。他在协助自我探索与觉察、情绪教育、亲子教育咨询、人际与家庭沟通等方面享有专长。

因为是临床心理师,洪仲清在工作中接触到大量个案,工作之余他通过写作跟读者分享自己观察、自省的心得,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处在困惑、痛苦和不安中的人,学习如何面对情绪,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疗愈之路。

《给情绪多点时间》中的每篇文章都不长,最长不过2000字,最短区区几百字,但每一篇的标题都让人觉得“好有道理”,有的文字我会逐字看上两、三遍,因为认同,也因为需要更好的解读。

按文章类别,这本书分为了“给情绪一个出口、有智慧的爱、父母孩子心和尊重不完美”四个章节。

3

一、给情绪一个出口。

要承认情绪人人都会有。有人能够管理(不是控制)得好,有人却可能陷入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甚至会走极端。“承认情绪是互动的开始,”所以,我们要接纳情绪的存在,别否认它。否认,就很难面对它,处理它。

人所有的烦恼来自“不能接受、不能面对、不能放下”,对负面情绪更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定期清理“情绪垃圾桶”,就会让心头暂时轻松一些。不能接受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离开。

“当烦恼事来找我们的时候,请给它时间,听听它要说什么。”遇到不愉快的事,洪医生说自己“也会感恩,感恩它提醒我人生本来的模样,别得意忘了形,话别说太满。”遇到事情,想跟家人吵架的时候,试着让他几句,“这真的不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少用一点正义,多一些理解,以及自我反省。让我们回到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一直想找个人来冒犯。”在大脑里储存、并理解了这样的文字,在面对诸如榆林产妇跳楼事件时,大概就会更客观地评价吧 而因为一句“你咋的 ”“你咋的 !”而动粗而大动干戈的人,又是不是“一直想找个人来冒犯”呢

之前在职场上学习到一句话,“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作为个人或管理者,要常整理自己的思考与情绪,并 到下属的情绪,谨言慎行,让情绪更稳定,从而减少自己和员工的压力,更有助于工作的开展。而树立“一次做好一件事,一件做好再做下一件”的做事风格,就更有力量。

对别人苛责的人,通常也不太会放过自己,对自己不耐烦的人就容易对别人不耐烦。“要管住情绪,稳定关系,只有不断学习。”遇到不耐烦的时候,试着提醒自己慢下来,给情绪多一点时间,“给自己一些时间,别连时间也不给自己。”

所谓“事缓则圆”,以前在柏邦妮的文章里读到过这四个字,过目没忘,在《给情绪多点时间》里复又见到,真是喜欢。作者显然是很有智慧的人,通篇没有攻击性的文字,在平淡的语气之下,是作者的人生感悟,让你接受,让你欢喜。

二、有智慧的爱

上次应邀到一个机构讲课。听课的有孩子,有家长。课后结束,有位家长来找我交流孩子的问题,因为时间有限,我了解到情况,写了之前心理学课上学习到的神奇的“四字真言”——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是的,很多情绪的根源来自“爱”。而“有智慧的爱”,会让关系里的各方不至于痛苦,即便偶尔因为意见相左,发生冲突,引起情绪,也不会伤害到关系本身,而是能够用智慧去化解,彼此的关系也会更融洽,更幸福。

在婚姻及两性关系、亲子关系里,“对错以及情绪,常常是两回事”。我们选择了要相处的人,似乎就跟着选择了我们未来的样子。

“在一个家庭里或者一段关系里,通常要先至少有一个幸福,才会有让另一方幸福的可能 ”。这段话我手抄在了读书笔记上。因为非常认同,因为我自己就写过《爱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功课》这样的文章。

懂得照顾好自己的人更可能懂得照顾好他人,爱自己的人,才会比较有力量爱别人。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自信,其实可能那父母就不自信。汪医生写道:有快乐的父母,比较可能有开心的孩子。有愉悦的情人,才比较容易产生幸福的爱情。“一个人懂得让自己开心,才会懂得如何让他人在关系里面轻松一点。”

有智慧的人,要明白爱中也会隐含着伤害。“除非未来不见面,不然我们给出去的恶意会在之后相处的时候,用我们不见得能预料的方式反馈给我们。”

而爱是可以学习的。学习爱,学习面对伤害和情绪,同时享受关系中的滋养,就是“有智慧的爱”。

三、父母孩子心

在有限的心理学知识里,我知道“接受父母”是非常重要的一课。一个人如果不能接受自己的父母,不管到多大年龄,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是一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无法原谅自己的家长”,不能把遗憾放下,就会“阻碍前进的步伐,到处都看得到遗憾的影子。”即便相互讨厌,也可以带着爱,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了解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能解决很多的心理现象。

“就算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非常讨厌彼此,爱还在我们之间流动。”想起法国影片《与玛格丽特共度的下午》,男主人公的母亲嫌弃了儿子一辈子,经常对有些智障的儿子大打出手,儿子从来没感受到母亲的爱,在母亲死后,他才知道房子并不是租来的,母亲作为遗产留给了他……

《给情绪多点时间》这本书的一条主线就是——别强求!别强求立刻马上解决情绪问题,别强求自己成为“情绪的钢铁人”,别强求自己完美……慢下来,慢下来,“得饶人处且饶人”,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时间和爱能解决一切情绪问题,自己的人生自己救。

四、尊重不完美

以前听一位心理学大师讲过一句话,“完美主义是搞死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

我在 写文章,经常在推送之后才发现有错别字,经常在发布之后又想起还可以补充一条,如果是以前,可能会删除重新发布,现在我则会在留言里自己更正或补充上去。我知道,自己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不要求自己完美,便容易接受和允许别人出错。以前却不是这样。汪医生说“我们要成为给自己力量的人”,接受、尊重自己的不完美,不指责自己,爱自己,用作者的话说“别霸凌自己”,便会有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烦心事来找我们的时候,请给它时间,听听看它要说什么。它常常在告诉我们,外在的变化太快,快到我们慢不下来,快到很多事都被我们忽略,快到常常觉得自己忙不完。”

《给情绪多点时间》一书,对于内在情绪、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爱与被爱、完美主义等心理范畴的问题给予了清晰,带领我们走了一趟心灵的旅程。阅读这种书的过程中,会有感悟,有认同,有放下心中重负之感。

读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想自己。也许因为是个女人,曾经,我被别人贴过“情绪化”的标签。一度我很讨厌这个标签,想把它拿掉,便去读很多心理学、情绪管理方面的书籍,也学习到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努力要求自己做到完美……

但我还是不会刻意讨好别人,喜怒写在脸上,我不觉得与这个世界、与别人相处需要特别的谋划,我刚刚拉黑了一个前同事,我对他的做派一贯地讨厌,但不妨碍过去我能与他共事……一路走来,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知道这世界上有比情绪更重要的东西,有未来的人生路要走,我在情绪管理中得到成长,今后也将继续面临各种问题,但我也能找到自己与世界和解的方式,且行且修行。

这才是最重要的。

——END——

相关阅读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不读此书不知道自己识字少,不读此书看不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汪曾祺的境界:人间送小温

管理好饮食,才能管理好你生命的质量

更多书评文章,

……

当当、京东、亚马逊、淘宝、天猫全网热销中!提升敬业度和职业化精神此书已被多家企业作为员工必读书目

点击上图识别二维码进当当网

作者简介: ,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 在当当京东亚马逊淘宝天猫全网热卖中。目光炯炯,内心温暖。 【 】ID:转载请留言!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左下角

可购买 签名版感谢支持,转发是对我最好的赞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5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