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为更好的自己 戳↑↑蓝字 加 !
文|图|“生活在水边”
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我在老瓦书店参加了“图书飘流”流动,换得了两本九成新的书。一本是张大春的《大唐李白》,另一本是《毛姆传》,作者是英国传记作家赛琳娜·黑斯廷斯。
这两本书一本24万字,另一本37万字,部头都比较大。因为自己也出了一本才11万字的小书,对书的字数有了点儿敏感。
我拿去换的那两本书,一本是刚刚读完写了书评的《请停止无效努力》(点击可阅读);另一本是冰心的诗集,因为买重了,家里有两本。相对换来的那两个大部头,感觉占了不知名的换书者很大的便宜,有点心生惭愧呢。
之前读过几本张大春的书——《认得几个字》、《四喜忧国》、《聆听父亲》。知道张大春,是在一位剧作家的博客上,她很喜欢张大春,我很喜欢她。
我们会因为喜欢某个作家(者)而喜欢他推荐的书。有点爱屋及乌的味道。对我来说,书算什么东西呢 书,代表着未知世界的一部分,读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张大春1957年出生,祖籍济南,所以读《聆听父亲》有一种“老乡”的亲切感。看书名,应该是写父亲的文字,讲述的却是从道光年间起张家六代人的乡愁与命运。济南张家“懋德堂”,是当地的显赫家族(读了此书才知道,书法家欧阳中石是张大春的姑父)。书中多次提到的堤口路、泺口、章丘、杨家等,也是我熟悉的地名儿。
这本书算是“口述家史”。1997年,张大春的父亲在浴室里摔倒,摔伤了一根比棉线还要细的神经,从此就再也没有爬起来。那年父亲76 岁,张大春40岁,他的儿子即将出世,于是他决定写一本书给儿子。
当时父亲对他说:“我大概是要死了。可也想不起要跟你交代什么,你说糟糕不糟糕 ”
他聆听父亲,转身又在告诉孩子。以文字的方式。
这本书被归为小说类,其实应该算纪实散文,如果是纪实散文,读起来又起传奇的成分。张大春被誉为“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说他“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
张大春似乎擅长写长句子,而我,对能够写长句子的作家的景仰有如涛涛江水不绝呵呵……。比如他写道:“许多青春期订交的友谊会使人在年事稍长以后以互相交换陈旧回忆的方式抚慰人们各自在生命中遭遇的种种创伤或失落,所谓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我读了三遍才喘过气来。这种作家真是——鬼才。大陆已不多见。
张大春为病中的父亲洗澡,有一番细致的描述:
我继续拿莲蓬头冲洗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几近全秃的顶门、多皱褶且布满寿斑的脖颈和脸颊、长了颗腺瘤的肩膀、松皮垂软的胸部和腹部、残留着枣红色神经性疱疹斑痕的背脊……
如此细腻的描写父亲的一个儿子,心里对父亲该是怎样的爱,和复杂的情感呐
据说,《聆听父亲》完成后,儿子已出生,父亲已经病得很厉害,无力看这本记录了他的故事与记忆的作品。当张大春把书出版的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也不关心。
“对于一个垂垂老矣的人而言,书算什么东西呢 ”张大春后来感慨地说。
对我们来说,书算什么东西呢 自从十几年前开始在网上买书,便很少去实体书店了。前期在老瓦书店买了一本魏小河的《读在大好时光》,这是一本写书评的书,封底印着“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就是被这句简单的话打动了。
《大唐李白》还没来得及读,因为是喜欢的作家,内心有阅读的期待和喜悦。
之前读《聆听父亲》,觉得文字也是一种家庭血脉的传承,是有力量的。张大春的父亲已经去世,讲述父亲的书和文字还在世上流传,文字,到底还是可以打败时间的。
这就是“书的意义”吧。
谢谢拿这两本书交换的不知名的读书人
谢谢影响力工作室
精彩文章
孩子,手机里没有你的未来
读书要趁早呀!
是不是所有的友谊只能共青春 ——读《烛烬》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岛上书店》读书笔记
你经常读什么书 最近在读什么书
……
作者简介
,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新书 各平台热销中。 : (ID:)
新书(长按二维码进京东)
点击“ ”看活动详情(有照片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8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孩子,手机里没有你的未来
下一篇: 朋友圈里,你最不喜欢的行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