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有同理心的人,是怎么说话做事的

柳华 2023-07-27 12:45:08

据说 这个公号的人都会变得更好。点上面的“蓝字”约吧!

文|图|网络

1

第一次知道“同理心”这个词,是十几年前在青岛参加一场培训课。主讲者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曾在诺基亚做过HR经理的张晓彤。她的经典课程是《如何选育用留人才》。

那天她在课上举了一个例子。

妈妈带三岁的儿子去打针。护士还在准备,儿子因为本能害怕就开始哭。妈妈哄他的方法可能有多种:

“小宝不哭,这个针一点儿也不疼……”

“还没打就哭,你还男子汉呢!丢不丢人啊 !”

“别哭了,你看人家小姑娘都没哭,你看人家都笑话你了……”

“好孩子都不哭……”

“忍一下就过去了……”

“宝贝别哭了,等下打完针妈妈带你去吃麦当劳……”

“你再哭,让警察来抓你……”

……

软硬兼施、恩威并重,以上这些话写下来,忽然觉得如果妈妈不懂得接纳孩子的情绪、解决问题,尊重孩子“害怕”、“哭”的权力,做小朋友挺可怜的。

有同理心的妈妈会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打预防针,会这样说话:宝贝,妈妈知道打针会有一点疼,妈妈会陪着你!这样抱着你!打针是为了让身体更强壮、不生病呀!……“

我对在孩子打预防针时的“同理心”印象深刻,是因为当年我家小孩正处于需要打预防针的阶段。可惜我没能“学以致用”,好像每次打预防针我都不在家。

2

台湾知名媒体人,被李敖称为“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的陈文茜写过一篇文章,讲述她11岁时带她的外婆突然生病住院,没有人给她做饭,口袋里也没有了钱,她家附近有个面摊老板是四川人,16岁被抓去当兵,知道她外婆病了,就让她天天去吃饭,还安慰她“外婆会好起来的,你不要怕,她回来了,我再和她算钱。”

陈文茜写道:11岁的我没有太多同理心,却受到一个孤穷老兵的照顾。

那个绰号叫“老芋仔”的老兵,后来娶了个老婆生了儿子。迟来的幸福并没有长久,他老婆后来跟别人跑了,不仅把儿子带走,还把他多年的积蓄、藏在床底的现金偷得精光。陈文茜看着老兵家紧闭的门,有几次冲动地想敲他家的大门,又觉得突兀……过了三天,听说那个老兵上吊自杀了。

她没写自己的遗憾,如果去敲了门跟老兵讲讲话,或许他不会走自杀那条路之类。《一碗“老芋仔”的阳春面》文章结尾写道:

这是我的第一堂“同理心”之课。我不知道我的“同理心”导师识不识字,上了多少学,我甚至写不出他的全名。但他教导我的“同理心”之课,让我终生难忘。

“同理心”是站在他人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跟“同情心”是一个概念,也叫换位思考、共情。

同理心(同情心)不单纯是情感的一种,它更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也许那个老兵并不识多少字,但善良的天性使然,他愿意帮助一个无助的小姑娘,免费给她煮阳春面。

3

当同理心成为一个人天性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理解,有善良,有包容,有豁达,甚至有“怕给别人添麻烦、为他人着想”的自觉。

我父亲多次给我们讲他在部队时的团政委的故事。孙伯伯是抗日战争期间参军的老革命,战争年代屡有战功。有次开常委会,有位领导因对我父亲的误解,在发言时对负责会议通知的他非常严肃地进行批评。主持会议的孙政委当即作出解释,替我父亲承担责任,并提醒那位领导:“有不知道的事情要主动询问,不要在会上发火……”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父亲回想起来,还常常说:“在那种情况下,能替下属说话,想起来还很感激……”

离开部队后,他们有30年的时间失去了联系。后来孙伯伯来临沂探望他的老战友时,顺便跟我父亲见了一面。期间孙伯伯打过的三个电话,至今令我父亲唏嘘不已。

第一个电话是动身前一天晚上打来的。告诉我父亲他要来的消息……

第二个电话是次日一大早动身前打来的。告诉我父亲他们正准备出发,是他儿子开车送他们来,他先去战友家,叮嘱我父亲不要给他们准备午饭……

第三个电话是中午十二点前。告诉我父亲他们已抵达,让我父亲午饭后休息,说三点之前不打扰,三点后再见面……

这“三通电话”的故事发生在七年前,我三番五次听父亲说起。他说:我的老首长来看我,半天多的时间连打三次电话,随时告诉我他的行程,就是为避免给他曾经的“部属”添麻烦。

我父亲常提起这件事,有时说得很动感情。

孙伯伯这种“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的作风,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高风亮节,更是他一以贯之的同理心使然。

——END——

往期热文

你所拒绝的,往往就是机会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负责给你好心情

你随便穿穿的样子,真的会影响你的前程

爱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

作者简介

,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新书 各平台热销中。 : (ID:)

新书(长按二维码进京东)

点击“ ”进亚马逊(当当断货中)

怎么建立同理心

1. 说话做事不太估计他人的感受,较少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无法引起他人的共鸣,也不会耐心倾听。
2. 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行事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沟通时也可以用真诚的言语表达,尽力倾听。
3. 能够引导他人讲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会让对方觉得被理解,被包容;能用心倾听;会照顾他人的需要。
4. 可以透过表面的言语行为看到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让对方感觉你就是他的知己;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不带评判的倾听,真诚的表达关怀。 可以看出第四种是最高水平的同理心表现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学会善解人意、换位思考吗?

在教育孩子长大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教她们日常生活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教她们人生道理、与别人如何相处、团队意识与观念这些,而更重要就是还需要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心态。而待人接物中,有一点至关重要的就是小孩的换位思考,当自己有着换位思考时,很多事情很有可能便不会再爱钻牛角尖,难点更是可以得到解决,由于有着换位思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怎样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就需要看各位家长们的本事呢,假如你已经困惑,比不上一起看看吧。

什么叫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一个人明白站在他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懂得去体谅他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有同理心的人一般都具备很优秀的判断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因为我们可以从他人说话的语气脸部表情来判定对方的感受,及其可以顺水推舟,寻找会让对方融入的方式来跟其沟通交流,使别人体会到舒服。

拥有同理心的人一般会明白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而非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可以尝试把自己想象成别人,用他们的想法和体会来处理问题。

同样心的重要性

每个人希望自己能够被理解和聆听,假如你有着换位思考,你就会懂得去尝试了解别人的感受和聆听他人的习惯,那样对别人而言,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在咱们创建人际交往中,换位思考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只要我们在与别人相互交流时,需要大家使用换位思考的区域有很多,也是十分重要的。

并没有拥有同理心的人,也可能是由于有精神系统疾病,比如有一些比较自恋的人,或者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得人,这一类人一般难以有着换位思考,由于这类病症会使学生无法完全学好理解别人。

而一些有种族问题得人,其实是由于缺乏同理心,因而他们就会有这样的想法,造成思想观念慢慢出差错,对自我与他人的观念缺乏足够的了一定的认识。

人和人之间并不是每一次念头都一致的,难免有矛盾的情况下,但此刻,可能有其中一方态度差,甚至心态特别激动,这时假如有着换位思考,那样将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懂得去感受别人的感受,替他人着想。

怎样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

1:倡导对别人的了解

在培养孩子换位思考时,我们要是以小孩无意间去培养,而非一昧的教育小孩你需要有着换位思考,因而大家可以在日常日常生活去鼓励孩子。

比如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去外面吃饭,碰到服务员的心态较为不太好,又特别粗暴时,或许有些父母会当着孩子的面立即责任追究营业员为何心态非常差,其实有着换位思考的家长们,正确做法该是教育小孩,也许这名营业员是由于家中遇到什么事,亦或者是刚得到了领导的批评。

我们能教导孩子设想一下这一店里的身上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儿,导致自己都会有这样的心态,那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了解,在我们构想以后,对他刚的行为也就不那么在意了,变得越来越好明白了。

但要注意的是,大家一般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小孩,而不能让孩子觉得,全部不好的现象都是有一定托词的,由于也许这名服务生只是简单的并没有认真完成这个工作罢了。

2:激励怜悯别人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遇到一些身上有缺陷的人,碰到这一类人,我们要教会孩子没去取笑,反而是带上怜悯之心对对待。而且我们还需要教育小孩,要会照料、关注这一类人,给他多一些温馨,不论什么事儿,多在他的角度来考虑。

同时还可以在家里面时试着让儿童用他们生活的方式去生活,让儿童感受到他们的不容易,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别人需要帮忙时,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她体会到了这群人艰辛。

3:提倡换位思考

做为家长,我们要让孩子多来观察身旁所发生的事,比如下雨天仍在室外场所工作中的专业人士,亦或者是早晨那就需要醒来的早点店主这些,这种我们能够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学生的境遇,再使他明白自己目前是生活在一个多么的温馨的家里。

我们通过经典案例来激发孩子的换位思考,让儿童透过现象探索和发现事情的本质,让儿童什么事都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想一下难题,靠的不是着自己的观点。仅有不断地去站在他人的视角独立思考,才可以使本来所无法理解的困惑顿时间恍然大悟。

4:倾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倾听,由于多聆听别人的看法,能让他更加了解自身与他人念头间的差距在哪里。很多时候也可以通过了解他人的习惯,汇总自己的观点,来让自己的了解更为明白。

要想了解他人,最先就要懂得去聆听他人的习惯,要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也要做到以诚待人,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一下”,换位思考一下可以让我们在某件事里看到不一样的视角,那么在解决困难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得多。

“已所不欲,己所不欲”,我们应该搞清楚这句话大道理,也是有着换位思考必须所拥有的,我们自身也不愿意事情,又怎能强迫他人操作呢。彻底的认知这话,都是鼓励孩子换位思考的一个好办法。

同理心是什么心态,如何培养?

同理心其实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共情能力,就是别人说的话,经历的事,你虽然是旁观者,但是你也能做到感同身受,能感受到那种情绪,这就是同理心。

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好的同理心,就是感情丰富,能理解到别人所说的事,所表达的 情感 。大部分人同理心会慢慢提高,因为随着经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喜怒哀乐都体会过,你就能体会到别人经历同样的事的时候的感受。比如上学时候总听大人说还是上学好,你不理解,但是真正工作了,就知道了,因为上学无忧无虑,学习好努力就可以,而成人 社会 ,不是努力就可以解决一切的事的。再当有人和你说上学好的时候,你就能理解他的感受了,因为你经历了。

但是同理心其实只是程度上的,因为世界上谁经历的事都不完全一样,尤其是幸福的人有着一样的幸福,无非是程度的区别,各不幸的人却有着各自的不幸。从自身角度出发,没经历过,想去感同身受总是很难的。

所以与其说怎么培养同理心,不如说怎么尽量去理解别人,去换位思考,做出理解的态度。很多时候不是人与人之间是否有同理心的区别,而是你愿不愿意,想不想去换位思考,去理解帮助别人。

我是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服务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的心理 健康 教育与咨询工作,有时也参与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同理心 ” 是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咨询特质之一,是我们在培训心理咨询师时经常要讲到和强调的,对你提出的“同理心是什么心态,如何培养?”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对同理心的理解来回答你的提问。

同理心,不仅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一种感受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感受力,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感受他人 情感 的能力。

第一,同理心,又被称为共情、神入、同感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投情等。 它是我们对他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的一种能力。这种对他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包括,一是我们通过他人的言行来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 情感 和思维,二是我们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握他人的体验与经历。

同理心是一种增进人与人之间 情感 感受和思想理解的心理过程,它有助于我们把握他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同理心让他人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从而促进人际交往;我们对他人的同理,可以促进他人进行深入的自我 探索 ,全面的认识自己。

第二,如何培养同理心呢?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 社会 动物,要与他人交往和互动,这也是人类 社会 最显著的特点;而同理心就是表现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 情感 态度,即我们对人际交往的看法,对他人的理解,以及对他人 情感 的感受。

要提高我们的同理心能力,首先要培养我们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几个人际交往特质,即尊重、热情、真诚、积极关注,这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和谐关系的核心。其次,同理心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一是在人际交往中要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二是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把你对他的理解适时表达出来;三是在与他人互动沟通中要及时表达同理心,但也要因人而异;四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和所处地位,不能越位、越界;五是在人际互动中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特别是眼神;六是在与他人交往中要专注,注意听他人说,不要打断。评判他人所说。

同理心,就是穿他人的鞋,走他人的路。

同理心,就是我能感受到你的感受,你能感受到我对你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适时表达出来。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尽管会受到很多人拍砖的攻击,我还是这么认为。

站在自我的立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有你我他。

回归到问题本身,

认知同理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有意识的认知,发生在意识层次。

情绪同理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动化反应,发生在潜意识层次。

同理心关怀,整合了认知同理心和情绪同理心,提供一个方案去解决别人的痛苦。

要有系统思维,能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

一个人感知的范围越大,往往相应的就越具有同理心

一个人感知的范围越小,往往就很难发展出相应的同理心

这实质是联系的观点

人跟人之间的联系,其实是一个系统

你看到的系统越大,你就不会钻入局部

系统越大

意识着你看到的联系能跨越的【时间】越长

能跨越的【空间】越远

把不相关的要素联系起来

你就必须更有感知力

而这就反过来要求你必须更有同理心

训练自己的系统思维,可以很好的改善人的同理心。

风靡世界的设计思维,第一步就是同理心【移情】

没有这一点同理心

设计思维就不能成立了。

训练自己的系统思维,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你看到的系统越大,你就会相应的越具有同理心。

你好、我好、他好、世界好。

这样的人会很有同理心的。

你看到的系统只有你一个孤立的结点时

同理心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

同理心不是一种心态,是心理学、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项技能。同理心(Empathy),也译做“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 情感 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8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