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戳↑↑蓝字!
经朋友LV十一授权,把她新浪博客上的《炸果子》转贴在这里。
我爸妈吃了她做的炸果子,特别让我转告:太好吃了,她怎么这么巧啊 !(人家的闺女怎么这么巧呢 !)哈哈哈哈……明年过年我自己也做做炸果子,立此为证!
LV十一做的炸果子
一入腊月,就想啦点过年的事。
炸果子,是我们老家过年时每家必备的点心。那个年月,虽家家都穷,但家家过年都会炸点炸果子,家里有粘米面的,就早早的打了粘糕,趁着天好做好了晒干,等年除日来近了,用油炸。没有粘米面的,也会炸一点鸡蛋面的。
一年到头了,大人小孩的顺便吃个犒劳一下,重要的是等着年后初头门,七大姑八大姨的,有“kei(客)来着好用来招待,不至于被邻舍辈家笑话:“谁谁家,穷是(音shi,死)了,过年连个炸果子都没有……”。
当然,这里的“穷是了”还有“懒是了”的一层意思。
炸炸果子的那天,如果再一起炸几块鸡、几块五花肉、几块鱼什么的,那么,这一个年也就齐了(那是富人家的日子好吧)。
我家炸炸果子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某一天的晚饭后(晚上安静,没串门的)。
吃完了饭,狗拴上鸡栏上早早的把大门关上,老妈又在往堂屋里的锅门口边拿柴禾,这时,我们小孩就知道是要干什么事了。
这样的活,一年就干这么一次,通常情况下是不让我们小孩插手的。不插手,但也无心思去干别的活。我和弟弟就趴在炕上面用土坯支起的隐帐子上“蹵眼瞅着”(我妈的原话),伸头燕一样。看着老妈捏起几根干果子,小心的放进油锅。
果子在热油里膨胀盛开,热气随之香喷喷的飘上来。
这时我和弟弟就伸长了脖子使劲吸着鼻子,虽然捞不着吃,但能看着能闻着香味也很满足。偶尔有点炸碎的炸过了火的,老妈就揪下一点,填在我和弟弟的嘴里,也是“堵上嘴”不让我们乱说话。
后来谈论起这件事时,C胖说他小时候逢过年,大人在炸年货都是把小孩“支”出去,怕他们偷吃还乱说话,会导致年货炸不好。
有一年,大人们在屋子里关着门炸年货,他们小孩就趴在门缝里往里看,推推搡搡的让他们走开他不听,还被大人敞开门“掏了一耳瓜子”。C胖到今天还耿耿于怀:“什么是捞着尝了个也值得,连看都没看着,还挨了揍……”
现在想来,那是他们对于一年到头才能干一次的那个活,期望太高担心太大太过于紧张了,掌握不好火候的时候,便会找一些影响“吉利”的原因——就“起快”那个“小死祸”不会说话,看看zu(四声)成这样……
哈哈,又不知不觉的陷入了童年的记忆中。隔着四十多年的光阴,仿佛又闻到了“隐帐子”下面那飘上来的诱人香气……
这些年过年,无论在娘家还是婆家,都能吃到炸果子。虽然现在生活好了,平时各种各样的点心都吃腻了,但过年,她们还是会做炸果子。用老妈的话说:“不忙乎着做点,好像没什么年味……”想想也是。
做炸果子,得先用水把糯米面拌成N个面蛋子状,放锅里铺湿包袱上蒸熟后,再趁热擀成饺子皮一样薄的面皮,然后用刀切成一些形状翻成些花样再摆晒。
晒干后方能上油炸,才能炸成膨胀状又酥又糯的炸果子。
其它工序制作起来都比较简单,难就难在擀皮上。擀皮,得趁热。糯米面一旦打成了粘糕,擀起来很费力,热乎着擀还能擀得动,一旦凉了,你就是再有劲也擀不成皮了。但光有劲也不行,那东西有一种粘劲,使劲小了擀不动,劲大了又会擀出破洞,一边厚一边薄的。
所以看似简单的活儿,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技巧在里面的。
这样的活,在老妈和婆婆她们是“老妈妈看孩子”,撂下的活,可是,近几年来,这活她俩“捂盖”(莒国方言)不了了,人老了没劲干了,可还惦念着过年的炸果子。
这不,我是不撑也得硬撑、不会也得学会的干起来。
那天回家,老妈说她准备做点炸果子,说是试试“怎么就干不了了”。我说:“你别干呀,过几天我做点给你,要不也得等我回家我来擀呀……“
可是等我回家时,她早在头天晚上把这活干完了,说是:“家来那一刹刹,还有工夫干那个……”结果累得她通身汗淌两臂发酸两腿发软一半晚上没睡着觉。
没睡着觉,她就坐在床上想她nie几年的事。她说她一半晚上都在寻思:头一回坐月子时,你奶奶打了七个荷包蛋(她三娘给的),说是吃了就木有奶喂孩子了,我当时只喝了一口汤就被她端走了……后来,那些鸡蛋叫谁吃了 !
我们就笑她。
备注:
LV十一,因生于国庆节而得名;
我比她多吃8天饭,却比不了她6岁会绣花……
点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8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过年就是一个仪式
下一篇: 对家人最好爱就是:自己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