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这3首宋词清丽婉约,女汉子读了都能变温柔,这是真的吗?

半枫荷 2023-07-27 10:18:22

一位女子温婉体贴,心思细腻,我们说她温柔;一名男子温声细语,态度亲和,我们也称赞他温柔。然而世间柔情千百般,可以用“温柔”来形容的,又何止这些可亲的人呢,有一些诗词,也很温柔,它们字字和暖、柔然入心,细细品读,似乎有一个温柔的女子在对你笑语,于是,你如同与她对谈,不经意间也变得温柔起来了。

1.《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徐志摩写道: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有的时候,少女的娇羞,便是最温柔的一种表现吧。细腻的李清照,便抓住了这一瞬间。少女欢快地荡完秋千,停下摇摆的绳索,站起来拍了拍纤细的手,整理微乱的衣衫,花园的小花朵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而少女的身上也蒙了一层细汗,将薄衫浸湿。突然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她来不及穿上鞋便羞答答地溜走了,跑到门口转角处停下,倚门回头,装作嗅青梅的样子,悄悄地打量着客人。诗人以极其精湛的笔法,表现出女子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客人的心理,那低头嗅青梅的女子,灵动又温柔,可爱极了。

2.《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因多情而美丽的思妇的哀愁,这个春天,也变得更加温柔了。一个春日的早晨,晓风中还带着些许早春的寒意,一位女子登上小楼,倚栏远望,阴云惨淡,竟像极了荒凉的晚秋景象,如同一面屏风上画着淡烟流水,幽深迷远。柳絮纷飞,如飘进缥缈的梦境,而丝丝细雨落下,恰如女子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愁,万般无奈下,女子只好把帘幕挂了起来。温柔无言的女子,清丽淡雅的语言,令人咀嚼无穷,回味无穷。

3.《眼儿媚》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春光蓉蓉,温暖的阳光普照万物,如一双细手温柔的抚弄着杨柳轻柔的枝条,开满鲜花的花园小径上,涌动着浓浓的香气,可清明之后,层层云雾笼罩着楼台,好似要将它锁住一般,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莺儿美妙的歌喉将我从午睡中唤醒,同时也唤起了我的春愁。四处寻觅,这只莺儿在哪儿呢 是在绿杨影里,在海棠亭畔,还是在那红杏梢头呢 朱淑真是不逊于李清照的宋代女词人,词风率性凄清,清空柔媚,感情真挚,情韵俱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大宋好“歌词”:作词填曲成时代风尚,题材灵感取自哪里?

柳永

南宋叶梦得曾经这样评价一代婉约派词人柳永:“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从这句话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柳永的词传播度之高,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窥见宋词与歌的关系,事实上,宋词最早起源于合乐的歌词,也因此也被称为曲子词。

虽说现在常常将词与宋代联系起来,但词的真正源头,是在汉魏乐府的民歌传统,形成于唐代,最终经过数百年的积淀,在宋朝,迎来了它的巅峰,被誉为“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宋词,同唐诗、元曲一道,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经典宋词

宋词与音乐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可见,早在唐朝时,民间音乐就呈现出自由发展的趋向,为了适应更加多元的音乐需要, 很多伶人乐师都根据曲子的长短、节拍,改变出了一系列的歌词,这也就是词牌名最早的渊源,可以说,宋词在诞生之初,就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

1. 宋人如何填词

宋人填词主要有两种方式,起源最早也最普遍的一种模式是根据歌曲填词,每一个词牌名都代表了固定的格式,词人就依照这种格式和韵律将词填进去。而另一种填词的方式则适用于水平更高的词人,他们一般兴之所致,便作词一首,而后,又根据自己创作的词谱曲,从而创造出一首全新的词牌。其中的杰出代表便是柳永,柳永不仅是个文学才子,也是一个音乐才子,他一人兼任词人和谱曲人,留下了无数绝唱,在当时形成了“柳词”的浪潮。

才子柳永

2. 宋词与乐器

宋词可以说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说起宋词,乐器就成了绕不开的一个命题。

琵琶是与宋词的演唱结合最多的乐器,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琵琶是宋代普及度最高的俗乐器,所谓的俗乐器,就是区别于以琴为代表的雅乐器,主要演奏场所为教坊、民间乐坊。在宋朝,琵琶的普及度极高,几乎可以说的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对琵琶略知一二。

据记载,宋太宗赵光义曾作曲三百九十首交由教坊司演奏,其中有十五曲是琵琶独奏曲。可见,琵琶在宋代的认可度与流行度还是相当高的,这恰好契合的宋词演唱的需要,宋代作为一个市民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艺术,都呈现出一种市民化的趋势。宋词的传播需要借助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乐器,琵琶也就当仁不让了。

琵琶女

第二个原因是琵琶的表现力张力大,既可以节奏明快,轻松,亦可以曲调悠扬舒缓,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就是最好的描述,也正是因为琵琶的这个特点,契合了宋词词风变迁的需要。从整体上看来,北宋流行的琵琶曲目节奏轻松欢快,而南宋的曲风与词风相适应,受到国运衰退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的态势。

琵琶行

经典词牌名探究

宋词中有十二大经典词牌名,包括:念奴娇、雨霖铃、钗头凤、沁园春、水调歌头、贺新郎、鹊桥仙、踏莎行、菩萨蛮、虞美人、青玉案、浣溪沙,这些词牌名被一代又一代的词人反复歌咏,得以称为经典,令我们高山仰止之际,也不免对其来源产生探究之心,那么这些词牌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根据宋词的词牌名的来源,大致可将其分成三类:一是前人诗歌;二是民间故事;三是神话传说。

1.前人诗歌

首先是取自前人的诗歌,十二大词牌名中,钗头凤便是出自前人五代无名氏作所的《撷芳词》,《撷芳词》中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后人在写钗头凤时,也多填凄切之词,暗合“可怜孤似钗头凤”之意。此外,踏莎行也是出自唐代诗人陈羽在描绘踏青出游时所写下的“踏莎行草过春溪。”后人多以此词牌写出游之乐。

钗头凤

说起青玉案,大多数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殊不知,“青玉案”这一词牌名,也是取自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这些词牌大多意境优美,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被后人选取,反复歌咏。

2.民间故事

二是取自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或是轶闻,或是历史传说,经过了人们的艺术加工,同情感细腻的宋词联系了起来。如词牌名念奴娇背后,就隐藏了这样一个故事:念奴是唐朝有名的歌妓,由于歌唱才能出众,引得唐玄宗亲自作曲命其演唱,果“娇滴滴如夜莺啼鸣”,故有了念奴娇这一词牌名。

类似的词牌还有沁园春——出自东汉窦皇后之弟强取豪夺沁水公主园林一事;菩萨蛮——出自《杜阳杂编》中记载的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外形衣着宛如菩萨,教坊因此制成《菩萨蛮曲》,后成为词牌名。

窦皇后

3.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除了前人所作的诗歌和取材于民间故事,许多词牌名的灵感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国的神话传说自上古以来就经久不衰,加之史料的匮乏,更加无法考证,这是这样一种神秘性,赋予了后人更大的解释与想象的空间,通过各种方式让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

最著名的来源于神话故事的词牌有鹊桥仙,其蓝本,便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而后人在作鹊桥仙时,也常常选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如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牛郎织女

宋词的分类

宋词的发展时间长,其特点不可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讨论,一个王朝的艺术可以说与其经济基础是息息相关的,而宋朝以靖康之耻为界,划分成了北宋与南宋,二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王朝气象,前者恢弘,后者颓靡,因此北宋盛行小调,而南宋则盛行慢词。从风格上来看,宋词则又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其中婉约派又细分成了北宋婉约派与南宋婉约派。

1. 豪放派

豪放派的宋词的产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应的是宋王朝前期蓬勃的国运,豪放派的创作特点是用词上不拘一格,选取宏大的事物或自然景色,而思想主题上,表达词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南渡以后,面临山河破碎,更多的词人在作品中加入了忧愤了基调,可以说,豪放派的风骨,代表了宋朝最杰出的一批士人的风骨,他们居庙堂之高时忧国忧民,尚在山野时渴望建功立业,大有作为。

豪放派经典

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当属“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二位文豪的作品读来不禁令人心潮澎湃,心生壮志豪情。苏轼在赤壁遗迹上吟咏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以说是时间与空间高度浓缩,当得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2. 婉约派

很多人误以为婉约派产生于南宋,但事实上,婉约派产生的时间甚至比豪放派更早。婉约一词,最早的意思就是柔美,《诗经》中的《野有蔓草》一篇这样描述:“有一美人,清婉扬兮。”从五代十国到北宋,秦观、冯延巳、李煜等人,其文风都可被归入婉约一派,其描写的主题大多为伤春悲秋、男欢女爱等。

婉约派宋词

相比起豪放派的描写对象,婉约派更多地着眼于个人情感,语言用词也更加清丽含蓄,展现出一种朦胧之美。按照出现的时间,北宋与南宋的婉约派也略有不同。北宋前期的婉约派出现于盛世的局面之下,词人们生活的时代歌舞升平,尚且“不识愁滋味”,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也为词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创作环境,词风不可避免地走向荼蘼与旖旎。

靖康之变后,文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国破家亡的现实,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宋代文人,笔下的红罗软帐也随之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亡国之思与家国之恨,在思想情感上取得了比北宋更高的成就。

靖康之变

总结

宋词最早产生于民间歌曲的歌词,从诞生之初就带有音乐文学的性质,词人们根据曲子的节奏填入歌词,或是自由创作后再为其赋歌一首,可以说,宋词与歌曲是相互成就的,宋词提高了歌曲的格调,歌曲又促进了宋词的传播。作为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琵琶与宋词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得益于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宋词得以被最大程度地与歌曲相结合,展现出文学与音乐艺术的碰撞。

豪放派与婉约派分别代表了宋词的两种类型与特点,一者气势磅礴,一者清丽含蓄,互为有益补充,共同构成了宋词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也正是因为宋词的丰富性,使其得以兼具风骨与风流,写尽盛世繁华与遗民之恨。

参考文献:

1. 《旧唐书》

2. 《琵琶行》

3. 《四愁诗》

4. 《杜阳杂编》

5. 《诗经》

《宋词》读后感800字

《宋词》读后感范文800字(通用6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宋词》读后感范文800字(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宋词》读后感800字1近年来,联校开展了“读经”活动,这项活动也十分受各个学校的认可,所以也为我们各年级各推荐了一本书,这些书各不相同,各年级有各自的特色,我们班的特色便是《宋词》,我们在晨会上都会读宋词。背宋词,因为它是儿童启蒙文库,更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

书中所记载的文章,全都是古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的著作,文章内涵深刻,所以直接了白的去看文章,到最后也什么都不懂,所以还要借助下面的解词和解说。先读解词,把词中不懂的字弄懂,后读解说,把文章的全意搞懂。在了解了词意后,为了使自己记牢,所以还要用两天时间去背,较长的也只用三天。

每当进入校门的时候,进入走廊,总能听到遍布全校的朗朗的读书声,是那样的富含韵味,我们津津有味地读着宋词,欣赏着配诗的一幅幅图画,使人身临其境,看着那生动的荷花,使人感觉夏天来了,看着那发芽的柳枝,让人感觉春天来了;看着满地的落叶,使人感觉秋天来了;看着傲骨的梅花一眼就可以让人断定那是冬天。的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想象能力丰富了。学起课文来轻松了。

读了《我站在铁索桥上》一文,当我读到:“英雄的红军,曾在这里强渡,高举着红旗,迎着火光,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者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时,眼前便出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激烈战斗场面,看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大大无畏精神。这时,我就会下决心: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珍惜。

当我读到古诗中“渭城朝雨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时,这幅美景呈现在我的面前:春光明媚,柳色清新,人们有意的呼吸着新鲜空气,真是美及了。

真的,宋词很美,它能给人以启迪,在学习中,我们少不了它,它是对我们有益的课外读物,所以我们欢迎大家,请“走进宋词,两天一文。”你会有收获的!

《宋词》读后感800字2《宋词》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

读《宋词》是我每晚的习惯。带着丝丝倦意,放起悠扬小歌,细腻的指尖划过百溜的页面,丝滑享受,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畅想之中,耳畔响起熟悉的旋律,在宋词世界中,独领文学之风骚。天下乎,还有甚比此乐?这一切都是窒息的美,无与伦比的美。我觉着吧,虽说宋词与唐诗,元曲,同为史诗之丰碑,交相辉映,可宋词应排第一,也比排第一。至于为何?我也说不上,只觉得,唐诗结构过于严谨,不自由元曲曲风过于悲凉,不自然。而宋词不,一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为例,名为婉约,但字迹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憧憬,积极向上乐观。下面就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段来品析。

“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中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清照一生可谓坎坷,词风以北宋灭亡为界,前多为清新秀丽,后因经历亡国之恨,丧夫之痛,词风变得凄楚哽咽。《凤凰台上忆吹箫》为前之作。同看全段,乃知此篇为清照思夫之作。而我们看文章,不能看表面,有些时候,即使内在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我咋天看了关于此词的鉴赏时,很不以为然。文中说:“此文渲染她万千心事无从诉说的哀愁,抒发了离别后思念的深情与独居的幽怨”。我认为这篇此不仅表达了这些,更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试问:清照若不热爱生活,又何会思念丈夫呢?所以看文章,看诗词,要从多角度,换位理解。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理解。词中“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中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更是千古一绝,通过的景物的抒情,表达了作者心中所思,也让我看到古时候,交通不方便,想与亲人会面,却只得朝朝暮暮等待那驿站传来的书信报平安。若是在国家蒙难之时,则更是音讯全无。也让我感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定要好好珍惜。

《宋词》中,好文不止李清照所作之词,还有以苏轼,辛弃疾为首的豪放派,词风雄壮伟丽,有如太山之巅。与婉约派形成对比,截然不同,生动地表现了宋朝人民的见闻感受,它们形式不同,主体不同,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读《宋词》养我浩然正气,使我热爱生活,玩味人生真谛。

《宋词》读后感800字3我喜欢宋词,喜欢她豪放,喜欢她哀婉,喜欢她清丽,喜欢她壮美。

宋词是一杯陈年的酒,历久弥香。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李清照;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晏殊……无论是词还是词人,都令人回味,有人如词、词如人、人词合一的境界,你须小酌慢饮,才能品出个中滋味。他年重读,更是回味无穷。

宋词是一盏新沏的茶,芬芳淡雅。“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拂面不寒杨柳风,不仅“吹皱了一池春水”,也吹醒了“一帘幽梦”,带给人无限的憧憬与遐想。“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的萧瑟又使你的心阵阵发冷,这种时候只能是“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了。宋词就像是一湾清泉,她的美是淡淡的,你只有在霏霏细雨的古巷中,撑着油纸伞,满怀期待。恰在此时,逢着了一个和你一样也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她有幽怨,也有哀伤,更有丁香花一样的颜色和丁香花一样的芬芳。

宋词是一首激越的诗,雄浑大气。“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岳飞,面对山河沦陷,抬望眼,仰天长啸,发出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苍凉,满腔报国之志无法施展的绝唱让你灵魂震撼、心头滴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如一山西大汉持巨爵、弹铁铮,引吭高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数次遭贬,一生飘零,空有满腹经纶的苏轼怎能不感慨岁月无情、人生短暂、事业无成呢?这时,词人们就像站在你的面前,随着他们的慷慨激昂,你也心情激荡,热血沸腾。

宋词是一幅秀丽的画,意境幽远。“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恋,疑是湖中别有天”的西湖美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郊外春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塞外秋景,哪一处不令人驻足、令人流连,纵使你是丹青圣手,也难绘出如此多姿的色彩。

宋词是一首哀婉的歌,荡气回肠。既有忧国忧民的岳飞、辛弃疾,“臣子恨,何时灭!”“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饱含着词人的泪和血,他们的愁是悲壮的,悲壮中透出干云的豪气。也有对故国故乡的深切怀念,“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思乡之切,如杜鹃啼血!此词不可念,念之人肠断!还有对自我命运的叹惋和亲人的思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哀愁像绵绵的秋雨,侵入你的肌肤,深入你的骨髓,痛彻你的心扉。

宋词是良师、是益友、是恋人。她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性情。

我喜欢宋词。

《宋词》读后感800字4近段日子,我一直在读《宋词》,并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词的词海中。

宋词乃是我们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它是精选宋词之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让我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

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现实社会有太多美好东西浮现在我们面前,但好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所追求,我们的人生追求有时候只是简简单单的“她”,纵然只是蓦然地回一回首,也能满足我们无尽的愿望。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用心那孤单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氨。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锦心绣口;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坎坎坷坷;钦配她在那么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女人在词作上所得到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依我看来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伫倚江边,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心潮跌宕,道不景浪花淘尽英雄”般宏阔,豁达。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钦佩苏轼的大气,面对东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许只是感时伤势,东坡却是何等慷慨,一句“人声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将其抛到九霄云外。这是何等的大气啊!我寡欢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感慨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忠诚;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

读完了《宋词》,真是让我对宋词的理解又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宋词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对人生的大度、豁达,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

《宋词》读后感800字5我爱宋词,爱它的婉约,爱它的豪放,喜欢斟一杯清茗,和半阙婉词,寻找千年前古仁人之心,感悟词中耀眼的智慧,那只言片语、字里行间,泛着智慧的金光。

年轻时的柳三变,是风流倜傥的的才子,自负才高八斗,也曾随波逐流想求一功名,可惜始终遇不到看好他的伯乐,无奈之下,只能道一声“忍把浮名,换得低斟浅唱”,终日混迹于秦楼楚馆,即便如此,博取功名之心总是不死,甚至于宋仁宗命他“且去填词”,他还更名为“柳永”继续参加考试,怎奈屡考屡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啊,终于他看开了,打着“奉旨填词”的旗号,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只要有井水处就有人唱柳词,倍受打击之后,他终于有了一种大彻大悟、气定神闲的智慧,“针线闲拈伴伊坐”,既然得不到,又何必强求呢,他放弃了功名,却拥有了生前死后的另一番声誉,千年之后,仍然还有人不断低吟浅唱的是婉约柳词,再也无人记得当年的高官姓甚名谁。

从柳词中,我感受到的是历经磨难之后洒脱的智慧。

与柳永同一时代的苏轼在官场上也是倍受打击,但相比柳永来说,苏轼还是要幸运得多,总能够东山再起,似乎他更有一个豪放的心态,从来不会被挫折打倒,“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啊,人生总是有不顺心的时候,关键是要勇敢地去面对,等到风散云开,自会发现“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鼻祖,他豪迈,“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忠诚,“西北望,射天狼”,他也有愁,但很快又不介意,“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他才得以成为那个年代少见的长寿者。

从苏词中,我品味出的是面对挫折之后豁达的智慧。

柳词智慧得洒脱,苏词智慧得豁达,他们的词不过是宋词中的一小部分,其中闪现的智慧也不过是众多智慧的冰山一角;宋词千万,词人千百,每一首词都是词人灵性的歌唱,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见解与智慧,这智慧承载于宋词,历尽千年,流传不息。

轻吟一首小词,细聆其间智慧,我不禁想说:智慧就在宋词中……

《宋词》读后感800字6每一个中国人与唐诗宋词有一种不解之缘,唐诗宋词就像长江黄河里的一滴水滋润着祖国大地,滋润着炎黄子孙,它们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里自由的飞翔,它们在祖国的每个角落里自由的飞翔,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生生不息的情结与眷恋。

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孕育了一些诗人、词人,他们的诗词照亮了中国文学的殿堂,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这就是唐诗宋词。

从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接触唐诗宋词,虽然那时知识非常薄弱的我,无法理解其中的韵味、道理,但是我每一页读起来都是那么的认真与专注,记得小时候我每一首会背的诗是唐代大诗人骆宾王的《鹅》,这首诗给我的感觉是那么的舒畅,琅琅上口,读的时候往往会情不自禁的唱起来。

我们都知道唐代出名的是唐诗,那么宋代呢?顾名思议,不就是宋词吗?

唐代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说起初唐,大家都知道初唐四杰。他们一扫萎靡的宫廷诗风,描写了真实生活。盛唐诗人流派较多,有田园派的孟浩然、有边塞派的王之涣……谈起盛唐人们都会想起诗仙李白,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豪侠的气概,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但中唐最为代表的诗人是李贺,他是一个很富有创造性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诗歌史上,都可以说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最后要说起的诗人是晚唐的“小李杜”,以别盛唐的大李杜,为晚唐诗坛雄长的杜牧,豪爽悲慨、风骨豪迈,李商隐归于沉郁寓深倚思自成一体,我们中国都知道,中国有一个丝绸之路,那么中国古典文化的璀璨明珠——唐诗,则可以称为唐诗之路。

唐诗过后就是宋词,说到宋词我们就想到豪放派的苏轼,婉约派的李清照。而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不仅是个成功的女词人,她的人格力量也是以让后人仰慕、钦佩。她的光辉思想具有男人的英雄气概,她的思想,她的气魄,她的写照,不正是体现了她爱国主义精神?

唐诗宋词给我们祖国文化历史增加了辉煌而又灿烂的一页,我们从小就受唐诗宋词的熏陶,感受它的精神与恢弘的气派,体现不尽的意境与回味。它使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想象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4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