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中国最恐怖一支军队,没一个国家敢欺负

溪黄草 2023-07-27 05:58:30

在唐代历史上,最出名的除了我们熟知的诗人之外,在其他领域上都各有流传千古的名人,比如政治上的李世民、李隆基、房玄龄等等,在绘画书法艺术方面上的吴道子、褚遂良等等。

唐朝,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大唐也因为他们而意气风发,在当时可称是“万国来朝”的壮观景象,周围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都来朝拜,他们对大唐极为信服和膜拜。

而唐朝凭什么实力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地位呢 难道仅仅只是靠一些软实力就能够征服周围其他国家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唐朝之所以能够这么强大,还取决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存在着。

当时唐朝的周围地界可是还有着许多敌对国家,比如突厥、回纥、吐蕃等国。在贞观年间,东突厥颉利可汗试图造反,当时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决定给他来一次重重的打击,于是派了将近十万人马,在李靖、李勣的率领下,大军直击东突厥。

那一年东突厥也是运气极背的,按照打仗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说,当时的整个东突厥被大雪天气袭卷,而突厥又以游牧为生,许多牲畜都因为大雪而被冻死,物资极为缺乏,没有充足的资源迎战,再加上那时的突利还背叛了颉利可汗。在这种情况下,颉利可汗被唐太宗生俘,扣押运往长安与李世民会面。

因东突厥的战败,其他小国都收起了蠢蠢欲动的小心思。大唐为此进行了上百年的开疆拓土,终于让领土面积达到了当时唐朝历史上最巅峰。

大唐的这支军队,仅仅凭借着不足数十万军马,就能够横扫周边国家军事。为什么这支军队的实力这么强呢 主要还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大唐的人民并不像中原的人民那么温顺,人家可都是胡人的后代,就连女孩子都能够骑马射箭,可说是民风彪悍,骁勇善战。

二、大唐当时实行的兵制是府兵制。府兵制的特点就是农兵合一,要打仗的时候拿起家伙准备就能上马走人,不用打仗的时候就下田干农活。这样整个国家在危急关头,人人皆可为兵,极大的提高的战争效率。

府兵制可以在国家需要用兵时,他们自带干粮和武器,不用消耗国家的物资,又能够迅速集合队伍,国家不花一两银子就能拥有百万雄兵。

不过唐朝没有百万那么夸张,但六十万是有的,戍守边关的军队有五十万,大部分是百姓,让百姓当兵保卫自己的田地,百姓肯定会奋力厮杀,不会留着余力。

三、大唐对投降的异族实行开明的政策。许多叛将投降大唐之后,还带来了许多手下,大唐对于他们也是不计较,统统都收编入内,一能够有效安排人员,二是充实了大唐的实力。“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跟对手的对手联合起来对付对手,是李世民一贯的作风,李世民就是靠着这样的手段打败东突厥的。

大唐接受了叛将后并未区别对待,而是给予跟原有将领一样的福利待遇,这会让他们更加忠心,这些叛将手下也有大量的兵力,唐朝不费一分一毫的力气,就得到了这么多兵力。

其实大唐能赢了突厥,也是因为对异族将领的信任。

四、大唐将领拥有出色的本事,以及手底下士兵的实力都很强。有人说大唐的名将多,每一个拿出来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这也是唐朝能够打遍世界各国未遇敌手的原因。

许多唐朝的士兵,不仅会打仗,还个个能文能武,素质极高。许多士兵还都是贵族出身,都为了建功立业,极有凝聚力和上进心。由于很多都是贵族出身,他们的装备还都是自己出钱买的,配备了弓箭,横刀还有骏马,再加上携带的口粮等等,简直可谓是“武装到牙齿”,活脱脱的土豪玩家,一点也不夸张。

正是由于这些,当时大唐在世界的名望,可说就是超级大国,那时在世界上的地位,就相当于现在人家老美一样,是世界的老大,在当时的影响可说是极为深远。直到今日,中国人到外国都以自称为“唐人”而感到自豪。

可惜的是,大唐到了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后元气大损,导致后来地方上的节度使拥兵自重,也造成了后面的混乱局面。盛极而衰的大唐,最后也无可避免地被灭亡。虽然如此,但江湖上却还是流传着许多关于大唐的传说。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印度眼中的解放军到底有多恐怖?

不是恐怖而且敬畏,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在一个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麦克阿瑟的亲身经历让他对中国陆军产生敬畏的心理。

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有记者访问前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他说:“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以前被誉为远东之王,但在朝鲜战争中为他的军事生涯抹上了带有浓重墨迹的一笔,被撤换远东司令。

印度政府当时紧急接受了来自苏联的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为当时的华盛顿军方,由于朝鲜战争带来的尴尬结果,急需要在军事领域方面取得一次对华战争的胜利;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展美国在中亚战略位置上的'主导'地位。因此在苏联援助第3天,由英美等北约成员国组成'亚洲军事发展态势委员会'。决定对印度援助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其中一些装备是来自英国2战期间剩余军事物资。

由于美苏联合支持,并且苏联军事顾问专家亲自进行整训印度武装部队。这些使得当时的印度首脑尼赫鲁,产生了'超级亚洲人'的可怕思想。趁我国持续了3年的西藏农奴主叛乱刚刚平息,4月新疆又发生了边境暴乱。此时中苏关系实际上已经破裂,中美由于在台湾和越南问题而继续严重对立。因此,尼赫鲁在当年撕毁了与中国签署的'和平边境互不侵犯条约'。以3个'王牌'主力旅为先遣,越过 '麦克马洪线',在西藏、青海地区对中国实施武装入侵。

而中国军队在初期,仅有少量边防军驻扎在这里。总兵力约2-3个连人数不足500人。而印度先期抵达的第1旅,则是拥有6000人的主力旅。中国开始逐步失去很多哨所(不过其中一些主要的哨所,都是中国人自己主动放弃的)。

北京政府当时多次警告印度政府。但是,印度人在'欧美+苏联武器援助'的趋势下极度自大,'中国人不敢还手' 一直是战前尼赫鲁的口头禅。

因此,中国伟人毛泽东,果断命令中国军队对印度进行'教训型'打击。随即,中国军队开始了速度惊人的战争部署。短短12天中国军队就集结了1个军(陆军第18军,约3万人)。并且引导印度军队3个旅进入中国军队预设的伏击阵地。快速的消灭了其中1个旅的大部。其余印度部队开始向后撤退。而中国军队1支快速分队,翻越了根本不可能翻越的大雪山(作战时间巧妙的控制在战场上主要河流洪水期之后与12月大雪封山之前),在气候极其严寒的冰河河谷内,拦击了印度军队的退路。

在此时,印度军队依然陷入中国军队合围之中。面对如此局面,其指挥官竟然没有在中国快速分队截击自己的身后部时,给予马上的打击。而是错误地认为,可以依靠全新的苏美装备的极大优势火力,进行反突击反包围。印度军队一名少校军官,在对其国内家人电报称:我们只要依靠先进的武器,完全可以击败全部中国军队。

但是,当时派驻印度的美国军事专家理查德安德鲁斯准将对外称:这是一场中国形势的'歼灭战的开始'。我们在韩战中多次领教过这种手法。

印度通往前方的军事补给线,完全被中国军队切断。士兵们在缺乏食物的战斗状态下,开始出现大面积涣散。随即,中国军队抓住有力战机,开始发起'中国形式的'歼灭战。短短8个小时。印度号称'东亚1,2旅的'2支主力部队被尽数歼灭。

此时,中国军队继续向前推进。其先遣部队,已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围50公里处。其深入印度作战达212公里。但是,此时中国政府作出了让印度人惊奇的决定,中国军队开始快速回撤。中国在后期正式公布:中印自卫战争结束。而且,中国方面归还了包括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在内3968名战俘,以及全部缴获的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

中国军队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 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 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中印双方的伤亡比例为1:6。

这次战争一举粉碎了印度的'前进政策',维持了中印边境50年的和平局面,超过当时'1场战争管30年'的估计。最重要的是中国军队击败了来自当时世界上军事两大最强大阵营,北约以及华约联合支持的印度。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是在现在的先进条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美国美联社新闻纪录局曾经拍摄了一些很少被人知道的关于美国派驻印度战地记者拍摄的一些中印局部战争的资料影片。虽然,当时美苏处于冷战期间。但是,作为同为印度后台的两大军事强国的美苏,此次也是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以及资料秘密共享。因此上,那次战争,可以说等于处于中国1:3的绝对劣势局面。表面上中国打赢的是印度。但是,事实实质是打赢印度就等于中国一同击败美苏当时的两大军事世界强国。

美国远东情报军事中心原派驻官员霍华德本杰明是这样评述那场战争的:"那是一场印度最为愚蠢的战争。印度政府当时紧急接受了来自前苏联的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为当时的华盛顿军方,十分尴尬的"中美韩战"结果,急需要军事领域里面取得一次对华战争的胜利。这次战争,中共等于以自己一人的力量,同时击败了,来自当时世界上军事两大最强大阵营:北约以及华约的联合支持的印度。也就是说:中共同时在当时击败了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军事行动。

古代最恐怖的一个军种是什么,几万人可以对战几十万人,现今已经消失了?

这个兵种就是骑兵。习兵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兵种,但是在1960年美国军队与世界各国均撤销了骑兵这一个军种之后这个兵种就逐渐在舞台上消失了。而我国军队也经过几次大规模的裁军,让骑兵的数量越来越少后来直至消失。在现代每个国家进行军事较量比拼主要看重的是航母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在古代每个国家进行军事实力的比拼就是对比骑兵的能力。骑兵当时对于整个国家的军事作战来说,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一个国家即使土地规模再小,但是只要有了足够多的骑兵之后他们就可以对其他国家进行霸占。只要骑兵的数量足够多,并且军事实力足够大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破灭。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规模虽然很大,并且经济和文化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它并没有非常强悍的军事实力也没有实力过硬的骑兵。那么这个国家在面临其他国家攻打的时候,只能选择投降。北宋当时就是因为整个国家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军事实力太过薄弱,所以才导致整个国家灭亡的。在我国最早出现骑兵的时间应该是春秋战国。在那个时代社会非常的动荡,当时每个有野心的人士都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由于步兵当时并没有太多的杀伤力,所以骑兵也逐渐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但是在1960年以后美国和世界各国都把骑兵给撤销了,而中国也经过几次大规模的裁军之后,骑兵的数量越来越少直至消失。虽然骑兵现在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这支军种依旧在古代发挥着非常大的光芒。现在这支军种已经在史书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中国古代最强最凶悍的精锐部队有哪几支?这里说的精锐部队不在乎是正义还是邪恶仅单纯从战斗力考虑

NO.1秦国统一六国的黑色军团

他们崇尚黑色,着黑衣黑甲,他们和蒙古人一样残暴,当然他们并不是野蛮人,和屠城的蒙古人或者日本人不同,他们屠杀的是和他们一样勇猛的战士,长平一战杀掉40多万赵军,赵国军队是最早进行胡服骑射的军队(由赵武灵王时期在赵国军队进行的一种提高军事战斗力的改革),40万是什么概念?史料记载:"斫首之骨盈野,乌血潺然,鹰枭覆原,饫狼昼行"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

他们并非游牧民族,他们可能不如蒙古人嗜血,但他们绝对渴望战争,据史料记载:他们一接到打仗的命令就顿足捶胸,急不可待,身着黑色的薄盔薄甲,一但开战甚至脱去盔甲光头赤膊,无所谓生死,这样描述战场上的这支军队,……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而且他们善骑射.这就是秦军.

我们没法判断单兵对战时蒙古人和秦人哪一个会胜出,但我相信蒙古人宁可遇到野兽.

这支军队比蒙古人更强大的战斗力来源于他比蒙古人更优的特征:

(1)纪律森严军队的等级和法律刑法在当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赏罚分明这一点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达到秦朝的水平,所以他们才不怕死,所以他们才会抢夺敌人的头颅.

(3)更大的编制一百多万啊,蒙古人可曾面对过?

(4)更优的武器生产不同时代的兵器基本上有同样的尺寸,弓弩是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之一,而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弩兵就来自秦朝,与一般的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一般的盔甲他能轻易的射穿.秦军曾用这种弩在快短的时间里就将匈奴人赶到了黄河以北.秦军还有一种重型步兵,装备重型长矛,1974年发现兵马俑以来,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种6.3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用来平举集团方阵冲锋,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5)更好的后方秦国当时是最发达的农业国家,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光是守城就可以把只会破坏的蒙古人饿死.

(6)更强的为战争服务的国家机器这其实是上边优点的总结,六七百万人口可以支撑一百多万军队在外常年征战,这是什么概念?如果说蒙古帝国征战了80多年,秦国从一个小国到一统华夏打了500多年的战争,没有哪个国家还会比他更会打仗,这个国家任人唯贤,而君主对军队的控制比它后来的朝代更加有效......

(7)更先进的生产力(这点要放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里去看)一千年后的蒙古人除了后来有些火炮之外,其他方面都逊于秦!千年的历史其实都活在狗身上了.

(8)不出世的天才将领秦人带给我们一些震撼的名字:白起,蒙恬,蒙括,王翦,王贲......或许今天你的秦始皇兵马俑的脸上依稀还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可以说是很多人同时成全了这支黑色军团,也可以说是秦始皇一个人就毁掉了这支军队,他梦想着长生不老,没有立太子,一个白痴加上一个不完整的男人再加上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毁掉了这个帝国和这支无敌之师...

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在火枪出现前最强大的军队,不看其他的话,它几乎完全可以让一个孩子马上取得天下!

2.蒙古帝国的骑兵

汉帝国的军队只在和匈奴人的战斗中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而蒙古人却跑到了欧洲的多瑙河上炫耀武力,一路上他们击溃了西域众国,花喇子模的军队,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东正教教徒的军队,北极熊俄国的军队,欧洲的骑兵军队,东亚和南亚的小国自然不在话下,就连当时强大的古印度帝国也瑟瑟发抖寝食难安,最后和欧洲的天主教徒见了一面.

蒙古骑兵有轻装骑兵和重装骑兵只分,轻骑配轻甲弩弓,重骑配厚甲蒙古弯刀,一般一名骑兵配有三匹战马轮换使用(蒙古马个头稍小但耐力极强),所到之处如闪电般风卷残云,这可能是冷兵器时代速度最快的军队,一袋袋的耳朵显示了这支军队的嗜血习性(蒙古士兵常有杀死对方后割下对方耳朵的习惯),而且蒙古军队常常上演破城后屠城的惨剧.

以战养战的破坏方式也和以往任何军队不同,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控制整个中国的游牧民族,他们担当的起任何人的畏惧.

但是这支军队的步伐止步于日本海,汹涌的海水和狂暴的海风阻止了蒙古人的铁蹄,如果日本和中国大陆相连的话,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史将被改写,毕竟海战已超出了这些草原上生活的人的想像,80多年的征战结束了,而他们控制整个中国的时间也不过80多年而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那豪言壮语:我们蒙古铁蹄踏到的土地就是我的国土!也已随风而逝.....而日本人的军国主义之魂也就此诞生了.

3.汉武帝时期的帝国军队

哪一句话可以称为让中国人自豪的热血沸腾的话?很难找到比这一句更好的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也许这句也不错:匈奴未破,何以为家!

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很威风的御驾亲征,结果差点回不了家,他可能会想,如果是韩信带兵……不过他的后人很替他争气(这和明朝不一样,想当年土木堡,可是后来明朝的军队除了戚继光那会还可以玩一玩,估计包括袁崇焕的军队拿到早些时候连陪练都轮不上),李广,卫青,霍去病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对匈奴主动出击,那时汉军可以以一敌三,联想到被霍去病打的逃到现在的西亚甚至欧洲的匈奴却在那里打的欧洲人抬不起头来(当时欧洲人称匈奴人为上帝之鞭和黄祸),汉武帝当时的这支军队绝对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不过后来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汉人的战斗力从此每况愈下.

4.唐帝国初期的军队汉人疆土最大的国家就是唐朝,击溃突厥,吞并高丽,只是在一个不厚道的将军的带领下被阿拉伯帝国和西域众国合力击溃,再也无力进取,而李隆基也因为宠幸杨玉环而断送了盛唐的煌煌气象.而大唐帝国这支军队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神奇的名字:李靖,那已接近传说;尉迟恭,秦叔宝千年以来成为了门神......

初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

5.岳家军

北宋末年,北宋最害怕的对手契丹人流传这么一句话: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最后女真人统一了,重挫契丹人,但积弱的宋人依然被契丹人羞辱,女真人南下的野心被激发了,他们一路打过了淮河,但是他们遇到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汉人的最后一个英雄,那就是岳飞.岳飞的军队当时使用一种强弓,叫做"九担弓",意思就是弓的弦上要掉上九担粮食的重量才可以拉开,当然他们一担的重量也无从考证,但着足以见岳家军的强悍.但他当时还用了一个更危险的办法:砍马腿.只有最大的勇气和最强的纪律才能做到着一点.因为要冲到万马奔腾的敌阵前不顾马背上彪悍的游牧民族而低身砍掉马腿....想像一下吧!从此女真人流传一句话:憾山易,憾岳家军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什么是英雄?这就是英雄!岳飞!!!

可惜,同时在中国出现了几条大汉奸和一个昏庸的宋高宗,宋高宗连用十二道金牌杀死了岳飞,他杀死的不仅仅是一个英雄,他也杀死了汉人的脊梁,或许这在他不厚道的祖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已经注定了一个只崇文不尚武的国家只能被欺辱.

自此以后,也就是从北宋以后中国剩余的几百年封建史,汉人除了被羞辱还是被羞辱,在最黑暗的明代,隔海的一个小岛上的倭寇也能为所欲为.(后人称为英雄的戚继光打的其实就是这些类似土匪的日本流浪武士,根本就没有碰到日本当时的正规军队)
汉人冷兵器英雄的时代就此基本结束......

古代中国最厉害的一支军队

在中国历史上有十大最强的军队,他们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们分别是:秦军、汉军、北府军、白袍军、唐军、岳家军、蒙古铁骑、明朝水师、戚家军、满州八旗。
秦军
大秦虎师
大秦虎师
秦军扫六合而得天下,兵威之猛,世所罕见。秦军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军队中最具备国家军队性质的常胜军,与岳家军等私家军性质的武装相比,秦军无论是谁指挥,都可以打出辉煌的战绩,其军队的强大令人瞠目结舌。
秦军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事制度,足够激起士兵心中对战争的渴望,秦军还有当时世界上最严明的军事纪律,军令如山,誓死前行。秦军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车和弩箭。这一切都使其称霸天下。
汉军战匈奴,前后近百年,终解除边患,秦军河套会战一战定乾坤,打的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牧马,真是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可以说,汉朝军事的成功是吸取了秦军优点的结果,但若两军相争,秦军无疑是占据了上风的。
秦军
汉军
大汉铁军
卫青
卫青,霍去病,李广,赵充国,一连串流光异彩的名字,无不让每个中国人神往,让每个中国人自豪。匈奴人当年横行欧洲,十三国联军竟不能挡,西罗马帝国迅速灭亡。
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却最终倒在了汉军的铁蹄下。汉军是一支将游牧民族的野蛮精神与汉朝人的战术纪律发挥到极致的一支军队。严酷的训练和优秀的将领造就了这支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匈奴人被欧洲人称为闪电的鞭子,那如果他们遇见汉军呢!相信他们宁愿遇见匈奴,也不愿遇见卫青霍去病们。
汉王朝存在了400多年,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即使是其处于统治末期,其军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这点更是其他王朝不能比拟的。
北府军
东晋北府军
谢玄
中国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
朝廷拜谢玄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召募劲勇,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人民纷纷应募入伍。
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太元四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八十七万氐族军败于八万北府军,从此北府军声威天下。
这是一支由南逃的北方农民组成的精锐之师,每个人都与五胡有血海深仇,每个人都把光复河山作为己任。这支军队有东晋最著名的战略家谢安,又有东晋最著名的将领刘牢之,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雄心勃勃的符坚碰到这样的对手,就算有八百七十万军队又怎能不败。
胡人在战前疯狂叫嚣,要饮马长江,投鞭断流,结果却被八万汉族子弟兵打的丢盔卸甲。据说捷报传来的时候,谢安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小儿辈已破敌。”但归家的时候,却因兴奋过度连门槛都撞断了。可谓是狂喜。
其实狂喜的又何止谢安呢!那个时刻,肥水的辉煌把那个世纪中国的历史浓缩成一刻永恒的绝唱,捷报传来的时刻,也许全中国的汉人都已经泪如雨下了。
白袍军
陈庆之白袍军
陈庆之白袍军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句很拉风的歌谣便是指陈庆之的白袍军队。
当年7000白袍军孤军深入北魏境内,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
先是攻克荥阳,接着以7000对7万击败邱大千,攻陷睢阳,接着浮水筑垒,击败元晖业攻取考城,接着连败杨昱,元显等7万部众,又大败元天穆三十万大军,打的北魏哭爹喊娘,顺利攻进了洛阳城,从此以后白袍军成为一个神话,最后因为寡不敌众,尔朱荣倾全国之兵南下攻打陈庆之,才击败陈。
从始至终,陈庆之的部众只有7000,虽然护送元颢至洛阳称帝,但是元颢招募的军队都就酒囊饭袋不足大用。陈庆之创造了军事史上最大的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老毛读到陈庆之传时都说:再读此传,为之神往!虽然古来史书皆有夸大嫌疑,不过还是可以看出陈庆之军队的牛叉之处。
唐军
大唐盛世
汉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顶峰时代,而唐朝则更是将华夏武功发挥到极至。唐军是一支以汉人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战队,其武功极盛时曾远达里海地区。
汉朝战匈奴,历经百年终告全胜。唐时的突厥其力量不弱于匈奴,而唐朝却一战定天下。李靖夜袭阴山,活捉突厥可汗,可谓千古奇功。后来唐朝军队开疆拓土,外蒙古和西域尽为中华版图。
实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时代。唐军装备精良,马匹充足,以骑兵为主要作战方式,却也初步配置了火器装备。攻坚战能力和野战能力都为一流。充足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为这支军队的强大提供了保证。
唐军的主要对手也都为当时的强大民族,突厥后来横行西方,建立土耳其帝国,阿拉伯帝国横挎欧亚大陆,与唐朝并立。吐蕃帝国则雄据青藏高原,对中原虎视眈眈。但其与唐军的交锋却基本是败多胜少。唐朝与突厥鏖战几十年,打了一连串的胜仗,并收复突骑施抵挡阿拉伯帝国。
岳家军
岳家军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岳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
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阳,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犹多其子孙。岳家军只是民间的说法,并不是官方承认的。
《射雕英雄传》里有一情节,成吉思汗在听郭靖说完岳飞的故事后感叹:恨不早生百年,与这位英雄交手。今人对岳家军和蒙古军谁弱谁强的问题还有颇多争论,但我宁愿投岳家军一票。
因为蒙古军面对已经衰亡的金军,仍然不能速战胜之,常常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然打的举步维艰。而岳家军面对鼎盛时期的金军,即使是兵力劣势,依然能战而胜之,战斗力之强大由此可见。
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军是一群强盗,岳家军是一支为保卫家园而战的正义之师。以正义对邪恶,蒙古军又怎能不败,若成吉思汗早生百年,相信蒙古民歌里也会悲哀的歌唱: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蒙古铁骑
扫欧洲,克中东,灭金朝,平南宋,在整个十三世纪里无敌于天下。
这样一支军队谁人不怕。
与传统的游牧民族军队不同,这支军队既有超强的个人战斗力,又有汉人所擅长的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既能进行大规模骑兵作战,又配备当时最先进的火炮,具有超强的远距离打击能力。
超强的个人战斗力。配合先进的军事理念,铁木真创造的“重点突破”战术在当时极具超前性,能正面硬拼也能打消耗战,配合耐力极好的蒙古马,不论是亚洲还是欧洲未逢对手。
真是将科技优势与战斗力完美结合的典范,难怪欧洲人将之称之为”黄祸“。
蒙古铁骑
明朝水师
郑和下西洋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明朝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淹没了。事实上明朝水师确实是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斯里兰卡之战活捉其国王,大扬华夏国威。后来明朝海防空虚,但经过戚继光整顿,明朝水师重新焕发了战力。
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东来,本想变广东为其殖民地,但明朝水师在番禺海战中将其重创,使其打消这个傻念头,转与中国通好。16世纪末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大明水师在露梁海战里全歼日本舰队。即使到了腐败透顶的明朝中后期,大明水师依然两战澎湖。进入17世纪,朝廷水师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半官方的郑芝龙水师将荷兰在亚洲的海军击败,继承这支部队的郑成功在17世纪末更是一举收复台湾。
戚家军
明朝戚家军
戚家军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东阳的农民和矿工。戚家军因为戚继光从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在于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极为先进,以东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后膛的神威将军炮、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还有鸟铳、倭刀、铁甲,戚家军的装备绝对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列。
要知道三十年之后的日本最强悍的萨摩兵团,全军有两万只火枪,却只有两门轻炮,全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才开始有大型的火炮出现。而戚家军作为一支地方军队,其火器的先进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机营。
满州八旗
满州八旗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他们的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兵和守兵,军饷依次降低。普通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男子十岁开始每三年可以参加考试,达标为守兵,享有军饷,以后每三年可以参加晋级考试,考试合格升入高一级,增加军饷。马兵,战兵和守兵是等级而不管你是否骑马。汉军八旗也叫乌真超哈(重装部队)其主要是炮兵。
现在人说到满洲八旗,都会想到北京茶馆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但在十七世纪的东亚,满洲八旗确实是一支横行天下的无敌之师,斗明朝,平朝鲜,战沙俄,一统中华,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军事里最后的辉煌。
这支军队的装备在其统治者的支持下算得上精良,火器装备率曾一度超过明军,成为亚洲最强的火枪、火炮加骑兵军团,同时其尚武精神和士气都极为出色。严格的军事编制,险恶的生活条件,强大的生存能力,使这支军队最终能击败明朝统一华夏。
但是这支军队最终还是重复了蒙古大军的悲剧,在占领中原以后迅速蜕化,蜕化速度甚至是蒙古军的几倍,到17世纪下半叶,这支军队就基本已经变成了一群无用的草包,与蒙古葛尔丹的战役基本都是由汉绿营军承担,八旗铁骑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成为了绝唱,只能寄生在北京的茶楼里按月领取铁杆庄稼过活,可谓是昙花一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8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