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元年八月,已是第四次从军的岳飞渡过黄河北上,直奔赴抗金前线——北京大名府,投奔正在那里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河北西路招抚司都统制张所,并很快分到了其部下王彦手下。
也就在这年八月,因宋高宗赵构有意向金人乞和,便开始四处打压朝中抗金力量。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继而河北西路招抚司都统制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过奸相黄潜善而被贬谪发配岭南。而此时受张所之命,早已渡过黄河,准备收复卫州等地(也就是今河南新乡、鹤壁一带)的王彦一军,也因张所被贬和河北西路招抚司被撤销而成为黄河北岸的孤军。
但身为将校的岳飞倒并未畏惧,因见王彦一直坐等观望,不肯出战。也是年青气盛,便当面责备王彦胆怯,且说:“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大意是说,徽、钦二帝已被虏向北方,金兵已占据黄河以北,作为臣子,理当杀退金兵迎二帝还朝,现在不出战,还等待何时,难道是想投靠金国吧(岳飞这话显然说得相当重了)。
见王彦不听,岳飞便率所属一百余骑兵擅自出战,袭击新乡县,且一举俘获金军千户阿里孛,又击败了万户王索。金兵以为是宋军主力,一时间,便抽调各路人马,云集新乡,准备与宋军决战。
此时,包括岳飞手下在内的王彦军只有七千人,很快被金兵包围。在突围中王彦军溃散,许多部下也在突围后逃散。而岳飞呢,也因与王彦抗金策略不同而离开,先是转战在太行山一带抗金。后又投奔开封府,准备参加由抗金名将开封府留守宗泽领导的开封保卫战。
但是,岳飞擅自离开王彦部队,属擅离职守,按律当斩,况且,王彦在新乡突围后,也很快组织起一支在当时很有名的“八字军”,是北方抗金的一支重要武装。此时宗泽已任命他为“制置两河军事”统制,随后又升任“河北制置使”(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官衔)。所以,岳飞一到开封,便被宗泽手下很快拿下,准备按律斩首。
应当说,岳飞曾几次参军,作战一向勇敢,本是将才,宗泽对他也略知一二,一见报上的是岳飞的名字,深感惊讶,自是不让杀。此时正碰上金人攻打汜水(大概河南荥阳一带),宗泽便把五百骑兵交给岳飞,让他立功赎罪。岳飞带五百骑很快大败金人而回。宗泽很快升他为统制,岳飞也由此知名。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岳飞的事迹给我们青少年的启发是:知道了既要精忠报国,又明白了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挤压。正所谓弱肉强食,所以我们更应该发奋图强。只有失败后继续努力,成功时不骄不.躁,才能成大事。
在深深敬佩岳飞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同时,我也替岳飞深深惋惜,岳飞虽然厉害,可还是被奸臣害死。岳飞因其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典范,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榜样。
扩展资料:
岳飞中国南宋抗金名将。他在抗金战争中训练出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岳家军,让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就在岳飞抗金取得节节胜利时。宋高宗赵构、奸臣秦桧却以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
岳飞一生出入疆场,英勇抗击侵掠,坚诀反对压迫,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概,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如今,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面旗帜。
“岳母刺字”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精忠报国”四个字不仅是岳母刻在他背上的字,更是刻他心中的魂,成为了岳飞人生中最大的志向。而社会发展过程中,教科书也会适应社会潮流做出一些修改,一直被世人歌颂的大将军岳飞,在一次修改中被移除教科书,他不再是“民族英雄”。这是为何呢?
提起岳飞这个名字,无数人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崇拜之心。他的尽忠报国,骁勇善战,在皇帝被掳走,国家面对强敌一退再退的时候,他誓死不退,收复失地,一次又一次粉碎了金人的侵犯。岳飞的一生都致力于与金国的斗争当中,可惜壮志未酬。1142年,岳飞被秦桧诬陷,含冤而死。
岳飞的英雄事迹不仅被后人传颂,更是搬上了大银幕与国内的课本,岳飞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在我国的炎黄子孙中流传至今。不过,近几年,很多教科学却撤销了岳飞“民族英雄”的头衔,而且还将他移出了课本。难道他所付出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吗?这样一个人物,为何说剥夺称号就剥夺呢?
其实这次岳飞被移除课本,是有原因的。很多专家对于岳飞被当做民族英雄的意见不统一,专家们认为岳飞是宋朝将领,而他面对的敌人是金朝,但是宋朝和金朝都属于中华民族,所以他们的战争行为不属于对外抗战,而是属于内部的矛盾争斗。而所谓民族英雄是指抵制海外为全民族做出贡献,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的人物。
因此,曾经的民族英雄放到现在的课本上,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会伤害到少数民族情感。如果现在依然把岳飞“民族英雄”的称号写在课本上,是否意味着依然把一些少数民族当做“外族”呢?这样当然是不行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8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孔子唯一的儿子,为什么不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