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张耳陈馀这两个人,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一生那就是著名的“搅屎棍”,何解 在秦末汉初那样的一个英雄辈出的战乱年代里,这两个人给原本乱糟糟的局面添了一把火,正是这把火将奄奄一息的秦王朝送去了地狱。同时这样的两个人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叫做“和平年代假友谊,一遇风浪真刀子”。
张耳
按照史书的记载这两位哥们还不是一个年龄档次的,张耳的年龄基本可以做陈馀的爸爸了,所以他们能够成为忘年交那也只能说是上天注定吧。
这对活宝第一次闪亮登场是在陈胜刚刚拿起锄头造反,脚步还没站稳的时候,可以发现至少在平时来说张爸爸和陈兄弟两人都不是什么良民,不然怎么天下刚刚有人起来动乱他们就兴冲冲地去参加呢。平时他们的贤明一直在中原一带流传,所以陈胜看到他们是非常欢迎的。不过由于知识眼界的局限,陈胜还是没有办法接受来自他们的正确的战略指导,退而求其次的两人就寻求另外的出路,这也能看出这两人压根就没有推翻秦王朝或者拯救苍生黎民的想法,他们的一切都是为自己所考虑的。
他们在陈胜的授意下辅佐着武臣渡河平定了赵国,然后就开始在那边坐观中原的成败,眼睁睁看着上一任老板陈胜被秦军所灭而无动于衷。一切为了自己利益着想的两人根本就没有大的政治格局,正所谓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所以他们派出去开疆拓土的那些个将领跟他们是一样的货色,韩广自己在燕帝当了大王,李良更狠,直接一个回马枪将武臣给咔嚓了,幸亏张爸爸与陈兄台平时就聪明伶俐耳目众多跑得快,不然属于他们的人生到此也就完蛋了,那后面的很多好戏后来人就看不到了。
忘年交
灰溜溜跑了后的两人又找了个原来赵国的皇室后代当大王,然后共同辅佐他一起重新掌控了朝政,刚刚一口气还没缓过来,一场巨大的灾难就来了。秦军在先后战胜了陈胜和项梁后觉得楚国已经被打得差不多了,就渡过黄河北上,一路直接包围了赵国的首都。这时候的陈馀带着部队在城外守候,张耳在城内,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叫掎角之势。
不管从什么地方看,巨鹿之战都是秦末的高潮戏,而张先生与陈先生在其中的角色比较尴尬,他们不是主角,但又不甘心被抢了戏份,所以演了一出比较荒诞的滑稽戏。
掎角之势是好计策,可是两人先考虑自己再考虑别人的如意算盘给这么个计策来了个反作用,结果就是张耳在城里被围的快要去见祖宗了,陈馀先生也没有发兵的意思,还美其名曰留着有用之身是为了你死后帮你报仇的。果然是真的患难见真情的好兄弟啊。
既然你们两个配角搞不定,那么主角就来了,项羽同志一出场立马把这出戏推向了高潮并完结了它。在战后的庆功会上,张爸爸与陈先生第一次发火并且吵了起来,最终两个人都发现了自己的好和对方的不好,从此不但成为路人,更成为最想致对方于死地的那个人,这真是一对活宝。
战后的张耳继续辅佐大王在赵国当着丞相,陈馀先生则带着自己的几百个门客去闯荡江湖了。在风平浪静一段时间后,项羽终于用他的手和笔为天下划分了新的势力范围,看着张耳那比自己大得多的土地,陈馀胸中无名火起,再穷再苦也无所谓,就是不能比你张耳差,就这样陈馀老兄干起了二次革命。
陈余
他靠着齐国的支援赶跑了张耳,自己开始掌控起了赵国,很有一副悬壶济世的感觉。张耳不愧比陈馀大那么几岁,所以看问题相对来说也深一点,他选择了一位年长的人当自己老板,那就是刘邦。
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张耳很乐意的接受了刘邦的辅佐韩信打下赵国的建议,啥都无所谓,只要能把陈馀给干了,那就行了,这场张陈相争激烈程度一点都不比楚汉双方来得少。
在社会上混得好有很多种原因,但是在很多关键时刻最最重要的还是看一个人的自身能力,陈馀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贤明在外数十年后,他的人生走到了终点,打败他的是一个叫韩信的真正有将才的人,他们联合向后人导演了一出背水布阵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彩剧目。铲除了陈馀的张耳终于漏出了久违的笑容,不单单是因为他当了大汉王朝的赵王那么简单,我想更重要的是那个讨厌的人终于不在了吧。
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能把原来以父子相称的两个人搞得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的地步呢,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而这对在秦末舞台上占有一定戏份的活宝还会继续被人们所“围观”。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8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