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几乎所有举办的婚礼都会用到这个名句。但并不是所有引用此句的恋人都知道,此句是源自于《诗经》——《邶风 击鼓》。知道此句原是讲战土出征讨伐时同生共死战友情的,想必更是知之甚少了。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爱居爱处 爱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中的“风”类似于现在的叫法——风俗。如:国风、楚风、郑风、邶风等等。
诗经其实是一本通过记录当时东周列国的人文甚至是劳人、怨妇的牢骚,来反映当时真实的社会现象和事件的书籍,从中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的趋势。
如《击鼓》这首诗,背景是东周时期,卫州吁弑杀兄长卫桓公篡位为卫国国君后,遣大将公孙文仲领兵讨伐陈国和宋国。《击鼓》正是卫国战士在征伐的途中表达同生共死的约定。
至于如何成为表达男女之间白头到老的爱情之约,就得说到元明清八百年《诗经》学的头号权威——朱熹。
朱熹的《诗集传》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解释为室家男女之情,这种误导的说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邶风 击鼓》之后,还有一篇《新台》,讲的是东周时期一个荒唐和极其狗血的历史事件。
原文: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大意是:新台修筑得豪华壮丽,可是原本美丽的女子是要嫁给俊美的公子,却被又老又丑的驼背公公给霸占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卫州吁弑杀兄长卫桓公并自立为卫国国君后,在位期间穷兵黩武,陈和宋两国不服卫州吁,卫州吁便派遣大将公孙文仲领兵讨伐陈国和宋国。引发了卫国人的怨恨,上卿石碏遣人刺杀了卫州吁,拥立新君卫宣公。但是不曾想却引发了另一场更荒唐的历史事件。
春秋记载:卫宣公是个极其好色不惜乱伦之徒,做了国君后,他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
因伋长大成人后,需要选太子妃,便遣使臣到齐国礼聘齐国公主宣姜做自己的儿媳。宣姜是当时出名的美人,卫宣公听说了她的美貌后便起了色心。于是故意派儿子出使宋国,自己将原本的媳妇娶回了卫国。卫宣公为迎娶齐国公主宣姜,专门修筑了一座非常豪华的宫殿,名曰“新台”。
当卫伋子出使归来,发现原本应该是自己的老婆,已摇身变成了自己的老妈。如果事件到此结束,那么这仅仅是一起王室丑闻而已。然而,历史却朝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演进。
史书记载,她为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卫寿、卫朔。于是有了为自己儿子夺嫡,自己成为太后的野心。在她的唆使下,卫宣公竟然决定杀掉自己亲生骨肉——太子卫伋子。
卫宣公假意让太子出使齐国,卫伋子却并不知道父亲已安排了杀手在自己行至边境时刺杀自己。
同父异母的弟弟卫寿得知此事后,急忙驾车通知卫伋子,可是卫伋子死都不相信自己的父亲卫宣公会要自己的命。
于是卫寿只得驾车率先赶到边境,以身赴死替哥哥挡灾。不料卫伋子赶到了边境后,发现弟弟已死,责备杀手杀错了人。于是,杀手又将卫伋子杀死,并回去向卫宣公交差。
《击鼓》《新台》的年代,就是中国历史正式进入春秋诸侯争霸的时代,随着卫州吁杀卫桓公,石碏杀卫州呼立卫宣公,各诸侯国的政变如瘟疫般,接二连三地爆发。
如:宋国的司马孔父嘉因有一个风华绝代的妻子,大臣华督贪慕美色,教唆孔父嘉的部下将孔父嘉和宋国国君殇公与夷一同杀害。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记载了因为要夺取他人之妻,不惜发动政变,弑杀君王的历史事件。
从《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背后,我们所发现的历史真相,其实是多么的残忍和不堪,所衍生的历史事件又是多么的荒唐。
往往人们所认为美好而又含情脉脉的诗词歌赋的背后,是如此的动荡,波诡云谲、血腥杀戮……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7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成语故事——为渊驱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