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战功赫赫却惨遭冷落,李世民为何没有重用于苏定方?

艾灸师小爱 2023-07-27 00:09:39

每每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号,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知人善用、礼贤下士的明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良将都能受到他的重用。从历史功绩来看李世民是明君,但他更是一国之君与政治家,如果某些人于江山无益的话,又如何能得到他的重视呢 隋末唐初时期苏定方是军中的知名人物,先是击败突厥、高句丽等小国,后来又抵抗吐蕃侵扰,为大唐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苏定方却屡屡遭到李世民的忽视,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呢 苏定方剧照苏定方这个人天生神武,小时候在父亲的培养下勤练武功,后来又经历过数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军事才能的确不容小觑。隋朝末年的时候天下大乱,苏定方先是跟随河北地域的起义军,后来又加入了东汉王刘黑闼的阵营,骁勇善战之名尽人皆知。自从闯出名声以后,苏定方便受到了各方势力的拉拢,直到李氏建立大唐王朝,他的去向才终于尘埃落定,苏定方成为了唐朝的一员猛将。从表面上来看,骁勇善战的苏定方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但实际上,他在朝中的地位非常尴尬。首先来说,朝中除了他以外还有很多战功赫赫的武将,这些人要么是开国功臣,要么曾是瓦岗寨旧部,与李世民之间的君臣关系亲密非常。其次,苏定方加入李世民阵营的时间太晚,当时所有的风波尽数尘埃落定,没有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最后,李世民之所以愿意拉拢苏定方,看中的只是他的军事能力,对其人品并不是全然信任。李世民画像苏定方在李世民的授意下追随于李靖身边,阴山战役中他的表现相当出色,不但奋起杀敌还携骑兵攻入敌方大本营,快速利落地解决战局。因为苏定方的杰出表现,李世民将他提拔为行军总管,可谓是平步青云前途大好。但是有一点非常奇怪,唐太宗虽然给了苏定方职位,却并没有再次重用于他,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苏定方跟随李靖征讨突厥的过程中,曾经带领部下对当地人劫杀抢掠,其实这种事在军中屡见不鲜,但苏定方还是受到了李靖的惩罚。因为这种行为有损将士颜面,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李世民作为一国之君,绝对是知晓全部内情的,因此使得苏定方失了皇帝的欢心。李靖出征西突厥时,苏定方跟随在大将程咬金的身边,刚开始的时候战争一切顺利,但后期却深陷敌营难以脱身。程咬金的行军计划太过于冒进,在没有探清敌方地势的情况下便选择出兵,使得大军被敌方主力所围。见此形势苏定方不但没有退缩,还带领数百名死士直击对方大本营,这才让程咬金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如果没有苏定方的当机立断,程咬金很可能命丧于此。赢得这场战役本来是苏定方的功劳,但王文度却心生嫉恨,先是怂恿程咬金退兵防守,后来又假传圣旨暗中谋算,从此失去了彻底消灭西突厥的好时机。程咬金剧照随着防守的时间越来越长,被消耗殆尽的不只是军中粮草,还有将士们的士气。苏定方觉得这种情形不利于作战,于是便劝说程咬金尽快出兵,谁知程咬金对王文度的话深信不疑,最终还是拒绝了苏定方的建议。这次唐军出征以失败告终,程咬金作为主将被罢官停用,而苏定方也没有逃脱皇帝的制裁,脱离朝堂中心以后,苏定方便被李世民彻底冷落。最重要的是,唐朝初年优秀的武将比比皆是,李世民作为日理万机的皇帝,怎么可能有多余的心思分给苏定方呢 况且,苏定方并不是李世民全心信任的人,自然缺少根基与人脉。唐朝与突厥战争苏定方之所以得不到李世民的重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曾经跟随过窦建德等人。隋朝末年的时候群雄逐鹿,苏定方便接受了窦建德等人的恩惠,心甘情愿的为他们效力。直到后来时局变化,他才不得不解甲归田。在这期间,李渊父子大获全胜建立唐朝、李世民弑兄夺位,件件大事皆没有苏定方的参与。苏定方的军事才能确实不俗,但李世民更在意自己的江山基业,所以不会太过重用"背景复杂"的苏定方。唐朝与突厥战争

不管是生前还是身后,苏定方的名气都不是特别大,甚至还有野史抹黑他的过去。但俗话说"人无完人",苏定方的战事成就是不可抹灭的。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徐茂公是功臣,李世民却将他流放,他为何不重用徐茂公?

将徐茂公流放,并不是因为徐茂公犯了什么错事,而是李世民在替自己儿子李治的未来铺路。徐茂公一生战功赫赫,为大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对李世民也一直是忠心耿耿。不过也正是因为徐茂公身居高位,又是两朝元老,李世民担心待自己逝世后,徐茂公不会全心全意的效忠自己的儿子李治,毕竟李治与徐茂公之间并无情谊瓜葛,也不存在所谓的君臣之恩。

徐茂公最开始只是瓦岗山上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土贼,寨主李密常常靠带着众人抢夺山下百姓的粮食来维持寨中生活。后来因李密组织众人的瓦岗山起义被李世民所带领的军队击败,瓦岗山寨就此解散,而徐茂公也因此转投了李世民部下,至此,徐茂公的政治生涯才开始正式步入正轨。

在李世民手下当差的徐茂公,一反当初的怯懦姿态。战场上,他奋勇杀敌,浴血沙场;朝堂上,他博览群书,谋策奇特;堪称能文能武,当世之奇才。在他的辅佐下,李世民成功挤掉众人,成为了大唐的第二任君王。

为此,李世民在登基之日,特地下令封徐茂公为国公,享一品职。两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君臣之间的相识之恩,都让得徐茂公对李世民是一片忠心。可他此时对李世民的忠心并不代表日后他能同样如此对待李治,所以,为了自己儿子在将来登上大位后能够管控住徐茂公,李世民想了一出唱红脸的好戏。

他先是将徐茂公的官职一贬再贬,让徐茂公去偏远地区出任郡县小官。然后又告诉自己的儿子李治,待自己死后,一定要亲至城门去迎徐茂公回来,如此,他才会对你感恩戴德,将来才会全心全意效忠于你。

李世民为儿子的这般筹划,不得不令人为之动容。在他逝世后,李治也秉承父亲的遗愿,第一时间就将徐茂公召回,并亲自迎接。重回朝堂的徐茂公在之后对李治也确实做到了尽心尽力,为大唐的江山可以说是殚精竭力。

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是谁,战功赫赫,为什么最终封赏时却只排在最后?

因为秦琼的官位品级低、秦琼在玄武门事件中表现不积极是主要原因、秦琼太过自负等等原因导致的。

原因一是秦琼的官位品级低

其实很现实的原因就是秦琼的官位品级很低,其他人官位都比他高,自然要排在他前面了,要知道进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国家对你的肯定,也是最高荣耀来的,而秦琼虽然战功赫赫,但是他的官位最高坐到左武卫大将军,品级来说就只是三品,人家长孙无忌是一品,房玄龄是从二品,所以他排在最后没有毛病呀。

原因二是秦琼在玄武门事件中表现不积极是主要原因

当初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事件的时候,其他人都是立马就支持,出力出兵的,就是李世民怎么说,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都听从李世民说的,立马就去做了,从来没有犹豫过,而秦琼就比较犹豫了,有点像大姑娘,三请四请,他还是没有出来,就保持中立的态度。

后来李世民也没有给他多大的官职,估计是明白了秦琼对自己的忠心要打折扣的,重要的事情一般都不会交代他去做的,要知道从玄武门事件之后,李世民就开始防备他了。

原因三是秦琼太过自负

秦琼晚年的时候,就经常有伤疼,可以说一身都是病了,可是他老是对外说,是帮皇帝打江山留下的病疼,年轻的时候怎么拼命打仗,为皇帝卖命等等话语,这样话传到李世民耳朵里面,就觉得他是在邀功了,从而李世民不喜欢他,也是导致他排在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末尾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9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