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跌宕起伏的一生,是一代帝王戎马征战,心有宏图伟业的一生;是权势已去,壮志未酬终未眠的愁苦的一生。
赵雍(赵武灵王)为赵国第六任国君,其父为赵肃侯赵语,英雄一生,与多国连年恶战不处下风,然赵肃侯死后,魏、楚、秦、燕、齐各派精兵,以合葬为名,肆意围攻赵国,赵武灵王在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以强硬的手段,召集强兵于邯郸,施展计谋,使众国得以撤兵,解救赵国于水火,后赵雍正式登基。
赵武灵王推行着胡服,学骑射的强兵之治,力排群臣非议,培育数百精兵,征战沙场数百起,扩张疆域数百尺,建立百年强盛基业,位于强国之列,从列国觊觎到无人敢于轻视,一生为父还愿,一心戎马征战,亲自挂帅征战,无不快哉!
然赵武灵王虽有军事才能,但治国未能齐家,废立韩夫人之子公子章之太子位,又立吴桂之子赵何为太子,一心军事,禅让王位于儿子赵何(赵惠文王),后欲收回权势,一己私心让儿子间反目,长子公子章被权臣刺杀,赵武灵王饿死于主父宫中,断粮三月余,赵何(赵惠文王)下令打开内宫,予以厚葬,追谥“武灵”,后人尊称“赵武灵王”,可悲可叹。
推行胡服骑射,一箭双雕
“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招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让赵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近代历史学家梁启超评价他为“皇帝之后第一伟人”,后世也有历史学家评价“他是战国时期唯一能阻挡秦灭六国之人”,如此伟绩,可见胡服骑射改革的意义重大。
一方面,他让原有宽袖的军装改装为盔甲装置,胡服造型灵巧,胡人身着窄袖短袄,行动迅速,骑马射箭,更是借力使力,相比于中原人的斯文,胡人更显强悍,赵国地处北边,多年受到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赵武灵王仔细研究胡人的优势,取长补短,决心以胡治胡,对抗守旧势力。穿胡服,学骑射,打造一支形似神似的胡人兵队,一举拿下中山国、林胡、楼烦之地,开辟疆域,成为军事史上的一段佳话。
另一方面,赵国疆域因多与胡人往来,衣着服饰不同,封建等级浓重,造成了胡、汉人民的仇视心理,胡服骑射的改革,让人们更加注重衣着的实用性,弱化身份界限,改观了衣着以示身份的状况。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日后收复胡地,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沙丘之变,治国无以齐家,后院起火,终成悲剧
赵武灵王政治联姻的首位夫子为韩王的女儿,其子公子章本为太子,韩夫人去世,赵武灵王便娶吴桂为妻,宠爱有加,吴桂死后,改立其子赵何(赵惠文王)为太子,赵王决心扩张疆域,专心军事,便禅让王位于其子赵何,自己为主父称号。赵武灵王与公子章相处良多,因心有愧疚,对公子章多有厚爱。待赵国强盛后,赵武灵王欲收回实权,重新掌朝,便欲说服肥义,立公子章为代王,肥义不允,告知赵何(赵惠文王),赵何知父王之意,又怎能安心立公子章为代王,必将使得朝纲动荡。公子章见父亲支持自己当王的想法,野心更大,欲于沙丘刺杀赵何,控制赵武灵王,后计谋不成,反被赵何之重臣刺杀,而赵武灵王也饿死于主父宫,甚是凄惨。
赵武灵王戎马一生,胡服骑射更是改变了赵国的国运,让赵国迅速逆袭,成为一方霸主。然治国未能齐家,骨肉相残,父子离心,一腔抱负无以施展,宏图伟业终成泡影,沦为孤家寡人,卒于壮年,赵武灵王的一生跌宕起伏,让后人敬佩,也让后人唏嘘。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饿死的。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赵武灵王在赵国鼎盛的时候为了专注于军国大事,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赵惠文王,自己被尊称为“主父”。
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武灵王遭遇沙丘之乱,他被包围达三个月,在宫中得不到饮食,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中。死后大臣追谥“武灵”,后人尊称赵武灵王,从他奠定赵国强盛之后赵国君主正式称王。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赵国常遭受游牧部落骑兵进犯。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以胡制胡”,在邯郸城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下令全国人民抛弃长袍宽袖,改着胡服;
淘汰战车,改习骑马射箭,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通过“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强大军队,此后国势大盛,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与秦抗衡的强国。
“胡服骑射”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标志着汉族历史上第一支独立的、庞大的骑兵部队的诞生。这是继步卒勃兴取代车兵甲士的传统地位后,春秋战国军事史上第二件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事件。
由于轻装骑兵速度迅捷、运动灵活、攻击性强,特别适宜于在内地平原和北方草原地区作战。延至后世,骑兵更成为封建国家的重要兵种之一。
引子:一代雄主的“垂帘听政”
周赧王二十年(公元前295年)的一天,赵国君臣进行了一场朝会。主持这场朝会的,是赵惠文王赵何。但正襟危坐、接受群臣朝拜的赵何知道,此时身后,还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在死死盯着自己,让他无时无刻都觉如芒在背。这目光,就来自战功卓著、威名赫赫的父亲——赵武灵王赵雍。
坐在赵何身后的赵雍同样心情复杂。
早在4年前,他就将国君之位传给了太子赵何,而自号“主父”。区别于其他六国,赵国自此进入军政二元体制。为了增强赵何作为国君的合法性基础,赵武灵王将自己最信任的重臣肥义任命为相国,辅佐赵何执政。一个以新君赵何为核心的赵国政权班底开始正式运行。
韩非子有云:“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在战国中晚期,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在列国改革变法无不以强化君主集权为指向的大背景下,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这还要从赵国发展历程和赵武灵王即位之初的国际形势说起。
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赵国分得了晋国北部疆域,地处偏远,国力较弱,屡屡被动挨打。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18年),赵武灵王即位,但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扭转局面。赵武灵王即位当年,东邻强齐就趁赵国主少国疑,遣大将田盼大举攻赵,大败赵军于平邑(《水经注》引《竹书纪年》)。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赵国派兵参加了公孙衍组织的韩、赵、魏、齐、楚五国联合攻秦,也以失败告终。第二年,韩赵魏三国军队又一次联合攻秦,三国联军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被秦将樗里疾打得大败,赵军伤亡8万余人。之后,赵国在与齐、秦的连年战争中丧师失地、损兵折将,背面的胡人和内部的中山也趁机屡犯赵境,掳掠土地和人民,情势危殆。
赵武灵王看到,如果不走根本自强之路,不但难以发展,连国家的生存都不能保证。于是,赵武灵王痛定思痛、改弦更张,实施以“胡服骑射”为中心的军事改革,增强国家实力。
所谓“胡服骑射”,它不仅指在军队装束上借鉴胡人骑兵服饰,脱掉中原士人的宽衣博带,代之以窄袖短衣、长裤皮靴,而且指在战略战术、指挥方式、武器装备等方面全面引入胡人元素,使赵军在结构和规模上实现重塑重构,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赵武灵王首先争取到亲信大臣肥义、楼缓等人的全力支持,然后力排众议,说服以公子成为首的保守势力,公布了胡服骑射法令,依胡人之法组建骑兵。他还将靠近蒙古草原的原阳设置为骑邑,“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命将军、大夫、嫡子、代吏皆貂服”(《水经注》引《竹书纪年》)。经过数年艰苦努力,终于建立起一支规模庞大、战力惊人的骑兵部队。
周赧王十年(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趁中山国政治腐败、矛盾激化、外交孤立的当口,兵分两路大举进攻中山。经过十年苦战,终于将中山国彻底灭亡。从此,赵国“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史记·赵世家》),国土面积扩大为过去的近4倍。赵国有了北略胡地、南下中原、西御强秦的坚实基础,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韩赵魏三晋之首。
裂痕:表象之下的熊熊地火
但是,事情正在起变化。
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久历战争、戎马倥偬的赵武灵王深感分身乏术,无法在改革军制、征战杀伐的同时,兼顾治国理政、改善民生。
一句话,赵武灵王是标准的军事统帅,却不是合格的一国之君。
从即位之初,赵武灵王就投身到了繁重的军事征伐过程中。从左冲右突、对抗齐秦,到巡视边塞、筹划改革;从倡导胡服、征募将士,到建立新军、训练骑射;从兼并中山、北略胡地,到纵横捭阖、游走诸国……在矢志图强的每一天里,赵武灵王都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军事和外交领域,代地、中山、草原、边疆是他驰骋万里的舞台,而远在邯郸的朝堂,却越来越成为一个陌生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兼并中山、略地千里并不是赵武灵王奋斗的终点。在他头脑中,这只是完成那个远大目标的基础和前奏——这个远大目标,就是绕过函谷关,从赵国新开拓的领土云中、九原等地直接南下,攻灭秦国。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中后期,秦国在函谷关多次成功抵御住六国联军的攻势。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过秦论》写道:“……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其中的“关”就是指函谷关,可见其战略意义。
身为军事统帅,又有参加五国联军攻函谷关失利的亲身经历,赵武灵王自然知道函谷关的易守难攻。正因为如此,灭亡中山的第二年,赵武灵王就制定了“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的战略计划。
在赵武灵王的设想中,赵军主力从位于草原的云中、九原等地南下,不仅可以避开函谷关的深沟高垒、精兵劲卒,还可以利用赵国胡服骑射改革后建立的骑兵新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秦国关中和咸阳腹心带来泰山压顶似的沉重打击,收事半功倍之效。这一计划果能实施,不仅将改变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对山东六国的力量优势,也将改写未来中国 历史 发展走向。
由是,已经在王位上坐了27年的赵武灵王最终决定,立太子赵何为王,自己退位成为遥治朝堂、掌握实际权力的“主父”。
但潜移默化之间,军政二元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此时的赵惠文王赵何,空有以肥义为首的政权班子,却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儿皇帝”,政治军事的核心权力实际上掌握在父亲赵武灵王手中。为强化权力,赵何开始明里暗里接触慑于赵武灵王之威、对“胡服骑射”政策持保留态度的宗室大臣公子成及将军信期等人,以应不测。
为了制衡赵何的邯郸朝廷,赵武灵王开始有意培植长子赵章的力量。
赵章比赵何大了近10岁,是赵武灵王原配——韩王公主之子。在历次攻打中山的战役中,赵武灵王都将中军交给赵章指挥,直接由自己统领。中山国灭亡,赵章自然功劳不小,赵武灵王顺势将赵章封在代地,并赐封号“安阳君”。赵武灵王和赵章父子遂以代为根据地,继续策划征伐事宜。
赵章对父亲的安排心领神会,对远在邯郸的那个国君弟弟逐渐生出了觊觎之心,“心不服其弟”。对赵章的不臣之举,赵武灵王不仅听之任之,还任命大臣田不礼为相国辅佐赵章,代地与邯郸的政治军事离心力越来越明显。
不仅如此,赵武灵王还有意加剧紧张局势,意图获得遥控朝政的渔翁之利——直接将公子章封为代王,与邯郸的赵惠文王分庭抗礼。
然而,这一决定的出笼,在赵国朝堂引起轩然大波。在战国中晚期,列强兼并战争越来越白热化的关头,双王并峙无异于分裂国家、自毁长城。在朝臣们的一致反对下,赵武灵王只得作罢。无论是《史记》还是《资治通鉴》,记载这段 历史 时,都用了“计未决而辍”这五个字。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之巨,由此可见一斑。
以赵武灵王立长子赵章为代王失败为标志,赵国内部政治斗争日趋白热化。大臣肥义、李兑、信期等人,以及以公子成为代表的宗室成员,开始加速向赵惠文王靠拢,代相田不礼等人也与安阳君加紧勾连,紧锣密鼓策动政变,一场内讧在所难免。
此次朝会后不久,赵武灵王就带着赵惠文王赵何和安阳君赵章来到位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境内)的离宫巡游暂住。赵章和田不礼认为离开了邯郸朝堂,于是策动叛乱。结果,赵章集团反被早有准备的公子成、李兑等朝臣“起四邑之兵”剿灭。
为防被赵武灵王“秋后算账”,杀红了眼的公子成和李兑在赵惠文王的默许下,将整个沙丘宫围了个水泄不通。可怜赵武灵王一世英雄,如今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连口吃的都得不到,只能自己掏鸟蛋吃。3个月后,活活饿死在这里。
赵武灵王的生命戛然而止。同样随之而去的,还有他“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的宏大战略,以及赵国扭转乾坤、实现翻盘的最后机会。
至此,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不可逆转。
反思: 历史 法官的无情审判
历代史家在探讨赵武灵王波澜壮阔而又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时,都对他饿死沙丘、功败垂成的结局慨然长叹。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曾为赵武灵王作传,盛赞他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清代诗人屈大均在咏史组诗《赵武灵王·其一》中也感叹:“云中有路堪南袭,长使秦人气不骄。”设想若赵武灵王不死,必能实现“南袭”破秦大业。
其实,这种可能性很小。
首先,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改革期间,秦国也并非无所作为。
《史记·赵本纪》开篇就明确记载“赵氏之先,与秦共祖”。秦赵两氏同出于西北戎狄,与北方草原民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秋时期,秦穆公就在名臣由余辅佐下,灭掉戎狄部落国家20多个,得以拓地千里,“称霸西戎”。到了秦惠文王时代,秦国继续对西北地区的经营,不仅将西北最大戎狄部族义渠划分为郡县,将“义渠君”改为“臣”,还攻占义渠25城,进一步巩固了西北势力范围。与赵武灵王同时期的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秦国实际掌权人宣太后用计诱杀义渠王于甘泉,“遂发兵伐义渠,灭之”(《史记·秦本纪》),设置北地郡(今甘肃庆阳一带),正式宣告秦国才是西北广大地区的真正主人。由此可见,对游牧民族的经略和征服,秦国并不弱于赵国。
与此同时,秦国还加强了对山东诸国、特别是韩魏的攻势。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暴长。公元前340年,秦孝公趁魏国兵败马陵,霸权不复,任命商鞅率军击败魏军于河西,诱俘魏将公子卬。第二年,秦孝公又派大军败魏军主力于岸门,俘其主将魏错。公元前332年至前330年,经过两年激战,秦军于上郡(今陕北绥德一带)重地雕阴全歼魏军,擒魏军主将龙贾,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余地。再往后,秦国对河东魏军屡屡用兵,迫使魏国将上郡15县割让给秦国。至此,魏国原有的黄河以西土地全部被秦国占据。
此外,秦国善用移民手段,一旦攻城略地,就驱逐其原居民,同时将秦国罪犯、民众迁移过去,迅速消化新征服土地。《史记》载秦惠文王十三年“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司马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秦昭襄王三十四年,“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秦国移民熟知商鞅之法、渴望军功赐爵以脱罪,因而积极参与农战,使秦国在新征服土地的统治迅速巩固下来。
因此,至赵武灵王时期,从陇西的北地郡,到河西、上郡,在秦都咸阳周边,秦国已经建立起庞大而稳定的统治区域。再加上对游牧民族义渠的征服,使秦国在骑兵部队的建设上与赵武灵王相比并不逊色。故而,如果赵武灵王没有遭遇沙丘宫变,而是按原计划率军从九原、云中、雁门等郡大举南下,则会遭遇一个又一个难啃的硬骨头。秦国的北地郡、上郡、河西等地的驻军和义渠游骑将分批堵截、侧击南下的赵军,如果没有韩魏两国从秦国东侧边境至函谷关一线展开攻击,牵制秦军主力,则赵军绕过函谷关奇袭咸阳的计划很可能成为泡影。
其次,赵武灵王之大迂回战略实际上犯了兵家之大忌。东汉末年,诸葛亮给避居荆州的刘备献上了著名的《隆中对》,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其中跨有荆益,分兵两路北伐中原的策略更是被后世称道。但毛主席却对这一策略提出了尖锐批判,他指出:“(刘备)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与之类似,在秦强赵弱的总体力量对比之下,赵武灵王以代地为基地,率大军孤注一掷、南下攻秦,势必使赵国远离代地的邯郸、真定、常山、中山等地暴露在秦军主力,以及首鼠两端、虎视眈眈的韩魏两国面前。届时,赵国很可能陷入主力深陷于秦国北部,而国都已被秦、韩、魏联军攻破的尴尬境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无论是从内容,涵盖层面,还是从效果上说,都很难和秦国变法相比。
战国时代,为了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列国都进行了程度不同,内容不一的变法,其结果也大不相同。这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究其原因,商鞅变法的全面性和彻底性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
在长期的政治观察中,商鞅深知,列国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其农战实力。农,即农业生产,粮食等物资储备;战,即军民战斗力。因此,秦国下达的第一批变法法令,即以“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为总方针。明确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史记·商君列传》)同时规定虽宗室子弟,无军功也“不得为属籍”,因此打破了 社会 阶层隔阂,使秦民“见战赏之多则忘死”,于是踊跃从军,争先杀敌,崇尚武功,大大提升了秦军士气。
与此同时,国家对从事耕织,产量超过定额的农民,也免除其徭役,使民众生产热情也大大增强,国家实力成倍提升。此外,商鞅还“令民为什伍”,加强对民众管控,重新进行行政区划,“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对全国行政系统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同时“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对农业经济基础和上层政权、财税结构进行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重塑,使之释放出难以估量的生产力。如此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变法终于大获成功。秦国“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正因为如此,秦国到秦惠文王、昭襄王两代,夺取了魏楚等国大片土地,加上秦国关中故地,形成了关中、汉中、蜀中三大农业生产基地,为秦国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人力物力的坚实基础。由此可见,号称“虎狼之师”的强大秦军只是表象,真正的内核,是秦国遍及朝野上下、涵盖政治经济军事、辐射 社会 各个阶层各个角落的深刻变法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反观赵武灵王改革,就缺乏这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从内容上看,赵武灵王改革只是单纯的军事改革。无论是引入胡服、骑兵征募、武器装备、训练和战术,都只在军事领域进行, 社会 生活的其他领域,如政权组织架构的转换、经济基础的改革、生产模式的进步、民众管理的精准提升等方方面面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改革所获得的成果自然相当有限。
更加致命的是,赵武灵王不仅没有对政权结构进行集权化改革,强化中央王朝的资源汲取和民众动员能力,反而因一己私利企图策动“双王并立”,让长子赵章对赵惠文王形成制衡。如果成功,必然在好不容易灭掉中山、实现统一的赵国内部造成国中之国的局面,可谓逆 历史 潮流而动,自然会遭到赵国朝野和 历史 大势的抛弃。
历史 是各国改革变法的无情审判者。
赵武灵王死后30余年,战国 历史 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影响最为深远的秦赵长平之战爆发。经过秦赵两军旷日持久的对峙和争斗,决战关头,秦将白起遣“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断绝赵军粮道。在对赵军形成包围后,白起又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资治通鉴·周纪五》),赵军丧失了突破包围、反败为胜的最后时机。而这里提到的“奇兵”“轻兵”,无疑是以骑兵为主力。
就这样,秦赵长平之战,以秦国骑兵的关键一役胜出,也宣示着赵武灵王苦心经营的“胡服骑射”遭致失败。最终,赵军40万主力被秦军全部残酷坑杀,赵国也彻底衰落,无法逃脱被秦国灭亡的最后命运。
赵武灵王,无疑是战国 历史 上天马行空般的传奇创造者。但传奇过后,他却迎来了自己人生和整个国家的最终失败。千载之下,依然让人唏嘘感叹。
赵武灵王是春秋战国时期有数的雄主之一,将孱弱的赵国一手推向鼎盛,成为能和秦国并驾齐驱的军事强国。梁启超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将赵武灵王当作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可以说对他评价极高了。但浪大了谁都翻船,赵武灵王这样的超凡人物也受累于家庭内斗,被臣子抓到机会将其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不得不让人唏嘘。
非凡之主,必有非凡的磨难,赵武灵王15岁刚登位的时候就遭遇了灭国危机。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一生征战,树敌无数,公元前326年赵肃侯突然去世,老仇家魏惠王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出兵,意图瓜分赵国。赵武灵王没有被吓到,沉着应对,团结赵国内部,命令所有部队严阵以待,摆出鱼死网破的阵势;派出使者与同样受到几国威胁的韩国、宋国结盟,赵、韩、宋三国形成品字形结构,互相支援,威胁秦、魏、楚、齐等国;重金贿赂越国和楼烦,促使越王无彊进攻楚国,楼烦王进攻燕国和中山国,减少了三路敌军;最终五国见占不到便宜,就没发动进攻,“五国会葬”以和平收场。
赵武灵王执政生涯的第一次危机是渡过去了,但赵国的危险局面并没有改变,在生存危机逼迫下,才有了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在赵武灵王的带头作用下,赵国迅速建立起了以骑兵为主体的精锐大军,最重要的是整个国家实力完成了整合,权力集中到赵王手中。赵武灵王率领大军南征北战,吞并世仇中山国,降服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扩土千里,插手燕国、秦国王位继承问题等等,赵国国势日趋鼎盛,有了中原霸主的气象。
有句话叫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在赵武灵王一步步建立霸业的时候,却因为自身的感情问题最终弄出了大乱子。赵武灵王执政早期,赵国最重要的盟友就是韩国,因此双方于公元前321年进行了一场政治联姻,赵武灵王迎娶韩国宗室女子为夫人;公元前320年,韩女生下赵章,韩女成为王后,赵章为太子。但事情在公元前310年有了变化,赵武灵王巡视大陵的时候梦到了一位美女,他后来就和手下说了这件事,有个叫吴广的人觉得赵武灵王说的人很像女儿孟姚(也就是吴娃),就将女儿献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见到梦中情人欢喜非常,从此独宠孟姚,后来更是改立孟姚为王后,孟姚的儿子赵何为太子。
公元前301年,孟姚去世;公元前299年,正当壮年的赵武灵王传位给赵何,自称主父(也就是太上皇)。赵武灵王会做出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赵武灵王最爱的女人孟姚一生没要求过任何事情,就是临死前留下遗愿,希望儿子赵何能成为赵国的王;二是为了赵国霸业,与各国间的战争日趋频繁,赵武灵王长时间在外领兵,无心朝政,因此分权,赵武灵王专心军事建设和对外战争,新王赵何主管国内政治和经济事务;三是赵国之前的王位传承闹出过很多乱子,政变频发,赵武灵王希望趁自己身体好的时候扶持儿子赵何一程,实现政权平稳过渡。赵武灵王的想法很好,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最终玩崩了。
赵国这种双主并行的政治架构在初期运行的还挺好,年仅10岁的赵惠文王赵何在相国肥义等人辅佐下将国事处理得挺好;赵武灵王专心征战,收服北方游牧民族,开疆扩土,甚至有时间亲身前往秦国刺探情报,为消灭秦国这个大敌做准备。但随着赵惠文王渐渐长大,越发显出明君气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赵武灵王就出现了分歧。另外赵武灵王长时间远离邯郸,和赵国宗室、权贵们就疏远了;而赵惠文王主管国内政治和经济,关系到宗室权贵的切身利益,这帮人就渐渐围绕到新王身边,赵武灵王的命令在赵国不太好使了。
赵武灵王正当壮年,雄心勃勃,自然不甘心失去赵国的控制权,就抬出了废太子赵章,让他和赵惠文王打擂台,自己以两人父亲的身份仲裁事务,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拿回朝政大权。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将赵章封在代郡,号安阳君,派田不礼辅佐赵章;田不礼是一个野心勃勃、善于钻营的人,再加上赵武灵王的态度让很多人看到了上位的机会,赵章身边迅速聚集了一帮党羽,对赵惠文王赵何形成了威胁,好像一切都朝着赵武灵王设计的那样去发展了,但他算漏了人心。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是单纯的军事改革,而是影响赵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类似于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不只是让军队采用胡人的服装,更是让赵国臣民全都改穿胡服,让游牧文化在赵国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移风易俗的革新触及的层面很广,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自然阻力就很大。以赵武灵王叔叔安平君赵成为首的一大批宗室朝臣,在一开始就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反对“胡服骑射”;后来一方面是畏惧赵武灵王手中的武力,另一方面是赵国局势危如累卵,不改革就完蛋了,这帮人就暂时服软,但双方的矛盾也埋下了。
随着“胡服骑射”改革的深入,打破了赵国原有的架构,更适应新规则、没有背景、能力出众的大量胡人被赵武灵王提拔进入赵国的军政领导层;而跟不上新形势、能力不行、只是因为出身血脉就窃居高位的官员被边缘化,损失最惨重的就是赵武灵王的亲属们,也就是宗室贵族。随着赵国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赵武灵王扶持起了一批新兴的军功贵族,依靠这些人对赵国的人口、土地等进行了统计和管理,将宗室贵族和地主们隐藏的人口、土地、财富等都给翻出来了,进一步损害了宗室贵族等的利益。如果说开始的时候只是理念之争,到了后来就是利益之争了,宗室贵族对赵武灵王的怨念是越来越重,只不过畏惧王的威势、功勋彪炳而不敢反抗,但赵武灵王父子相争让这些人看到了机会。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提出要让长子赵章在代郡称王,这个想法第一时间就被辅佐赵惠文王的赵相肥义顶了回去,但双方的冲突是人尽皆知了。一帮在“胡服骑射”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宗室贵族们迅速围拢到赵惠文王身边,而赵惠文王为了对抗父兄,也确实要倚重这帮潜势力巨大的宗室贵族支持,双方一拍即合。比如遭到赵武灵王厌恶的阳文君赵豹第一时间提醒赵惠文王早做准备,获得了防卫邯郸的重任;蛰居多年的安平君赵成表明愿为王效劳,拿到了赵惠文王的兵符,受命常驻军中,随时率兵勤王,镇压可能的叛乱。也就是说在“沙丘之乱”前后,赵国的军权落在了一帮不喜、怨恨赵武灵王的人手中,你想想赵武灵王能不悲剧么?
“沙丘之乱”的过程很简单,赵武灵王以为自己选墓地的名义,让两个儿子赵章和赵惠文王陪着前往沙丘,赵章趁机兵变,但很快就被镇压了,兵败的赵章逃到了赵武灵王的宫中寻求庇护,赵惠文王的手下顺势包围了主父宫。当时带头的人就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安平君赵成,赵成直接提议不能让赵武灵王活着出来,否则大家都有麻烦,最终兵围主父宫三个月左右,将赵武灵王活活饿死,终年46岁。
赵武灵王被围困的三个月内,没有任何人出面求情,或者率兵前来救援,可见赵武灵王的死不是少数几个人的决断,而是赵国大多数权贵共同的意志。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上记录了大批赵国文臣武将批评“胡服骑射”的言论,很多人是排斥赵武灵王改革的,也是这帮人推动了赵武灵王的死。
“沙丘之乱”后,安平君赵成成为新的赵相,长期专断国政,辅佐幼主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力主的“胡服骑射”改革名存实亡,各种条例大多数都被废除,赵国又走回了过去的老路,彻底失去了赶超秦国的机会。此后赵国在赵惠文王统治下,涌现了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胜、赵奢等文武贤才,成为山东六国之首,当时人称赵国“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但因为没能像秦国一样进行彻底的变法革新,综合国力和秦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这才是后来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最大原因,实力不如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8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收复台湾背后之英雄们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