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说起来,还是家教问题

食养人 2023-07-26 18:53:40

大年初三带闺女去了长沙。理由只有一个,“从来没去过”。

从小到大,每逢她寒暑假,只要能安排开时间,我和她爹尽可能会带她出去“旅游”(潜台词就是“见世面”)。有时跟团有时自助,我相信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之说。

长沙行程走走逛逛吃吃喝喝的几天中,火爆微信圈的是“上海女和江西男”事件: 上海姑娘陪男友回江西农村过年,看到第一顿饭立马后悔分手。

问闺女对这件事的看法。她犹豫了一下,说:那也不能说走就走呀!

家有小女,将来肯定也是要找男朋友要谈婚论嫁的。站在当妈的立场,当然希望她不走弯路,希望她有幸福的未来和归宿。当然偶尔也会贱兮兮地提前“假想”一番,她会遇到什么样的男孩 我们将来会给什么样的男孩当岳父岳母

……

“事件”中的上海姑娘本人固然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教育”、特别是 “家教”上。

姑娘是88年的,今年已是28岁的大龄青年了。在上海,28岁可能还算不上“剩女”,但在人家江西,估计同龄的姑娘都生了两三个娃了。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本来就是有的,从来都是存在的,一个在上海从事HR的28岁大姑娘,在以“未婚妻”身份赴江西之前没有任何的心理预期和准备,只能说明她的情商比较低。

本来是件“家庭私事”却被姑娘晒到网上,置男友及其家庭的颜面与尊严不顾,更是验证了其情商低的事实,直接暴露出其“家教”有问题。

一、有家教的女孩在婚前不到男方家过年。

我不知道在这方面,现在的社会开放到了什么程度。在我的传统家庭观念里,女孩子不出嫁是不可以到男方家过年的!还没结婚,怎么能去男方家过年呢 你早晚要嫁过去,待字闺中陪自己父母过除夕过新年还能有几个次 那么迫不及待地去男方家里做什么 如果真是想去见对方父母,完全可以避开“春节”这样一个合家团圆的时间,完全可以安排两家父母正式见面。如果家教严格,父母一定会要求女孩子“不结婚不准去过年”。

撇下上海的父母独自在家过年,自己随男友去江西未来的婆家,又“落荒而逃”,想想也是醉了。

我有个同事找了个媳妇是他的大学同学,南方人。每到春节,两人都会为“去谁家过年”纠结一番,同事家老爷子说话掷地有声“只要我活着,你们就得在家过!”同事便遵循传统,听老爷子的话,在家过了除夕过初一,大年初二再开车带上媳妇带上娃驱车上千公里——回娘家。

传统不就是这样吗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个一个胖娃娃……”有人听到“传统”就习惯性反感,但很大程度上,一个人遵循传统恰恰就是有家教的表现!

话说回来,江西男孩父母如果家教严格,即便盼媳妇心切,也会觉得还没结婚就带媳妇回家不妥吧 避开春节这个关口,大年初二以后再上门,又有什么不可 !

二、有家教的女孩要有“同理心”。

上海姑娘从事HR工作,不可能不知所谓的“同理心”,即“换位思考、共情,能够站在对方立场、他人角度设身处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姑娘在网上发贴的自我介绍中开场即是“楼主正宗上海人”,“爸爸国企退休,妈妈是学校老师,还有两年退休,家庭小康……” 说明她有着很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将伴随她婚姻的终生。如果嫁了江西凤凰男,她时刻会有“下嫁”的心态,觉得自己嫁得不好受了委曲。

照片中,昏暗光线下的这样一桌饭菜,可谓“盆满钵满”,你没注意到其中一盆中有两条鱼 除了“卖相差”,实在称得上丰盛!也足以说明男孩家里相当重视,甚至可能是“举全家之力”。

我出生在农村,现在仍有很多亲戚生活在农村,太熟悉这样的场景了。每逢重大活动比如祭祖等事宜回乡,爸妈都会自带下酒的饭菜,会提前通知二姑或舅舅他们,近几年干脆直接在乡里的饭店安排用餐,不愿意麻烦别人。要知道,对农村家庭来说,多出几个“重要的客人”吃饭,是个很大的压力。我舅妈就不止一次说过,我们谁回家她做饭招待都不害愁,就怕我爸爸回家,因为不知道办什么饭菜、拿什么招待他合适,唯恐怠慢了“贵客”。

姑娘只看到与大城市精致家庭餐桌上不一样的摆盘,布满灰尘的饭桌上、长短不一的油腻腻的筷子(肯定是有灰尘和油腻腻的!)看不到这户人家那份为招待(伺候)来自大上海的未来儿媳的用心。

话说回来,江西男已经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过,跟姑娘交往了一年多,应该知道城里人的生活习惯,至少可以象网友们建议的,铺个一次性桌布,用一次性筷子或者干脆买一把新筷子。在我们农村老家,一直有的过年的习俗是添新碗新筷,哪怕再穷的年代,哪怕只添置一个新碗一双新筷子。那代表着一种仪式,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你用心准备了,姑娘能感受得到。姑娘选择了绝尘而去,你当然要反思“自己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让姑娘离你而去”。

三、有家教的女孩不能唯利是图。

说真的,这已经是一个太过功利的社会,从“猫论”开始,一切向钱看。

功利没什么不好,但在感情里掺杂太多的功利、唯利是图,就不那么美好了。

咪蒙写了篇文章说“这姑娘对整件事的阐述,从头到尾讲的都是条件:长相、年龄、籍贯、工作能力、家底、买不买房、会不会吃苦……什么都提了,唯独没提过一个字:感情。谈了一年的恋爱,可以描述的,就只有一堆冷冰冰的条件。”

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结出的“硕果”。上海女和江西男的故事,只是这种教育结果反映出的一个小小的社会的侧面,是冰山露出的一角。

曾看过某期《非诚勿扰》,我看非诚勿扰是带着HR选人的视角看的。有一期的男嘉宾是个工人,虽然有些才艺,人长得也不赖,月薪3K,我判断第一轮他就会被灭灯,果不其然;还有一期男嘉宾来自某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也是没有人选他……你会觉得那些女孩子太现实了!谁会愿意找一个“劳动者”陪其打拼奋斗一生 丹顶鹤固然美丽,偶尔去看个风景、旅个游还差不多,红尘呀滚滚谁愿意陪伴他的寂寞

“因为没有家底,估计近两年没法买房……”如果真心爱一个人,大概物质和经济是最后才会考虑的问题。如果对方“工作能力蛮强”,你又怎么会知道他不是一支潜力股呢 你不能跟他一起打拼吗

张英嫁给马云的时候,马云还是一文不名的老师;“海龟”张欣嫁给“土鳖”潘石屹的时候,张欣的妹妹说他“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他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如今,谁人不知马云谁人不识潘石屹 !

“家庭教育最终检验的,是儿女的婚姻质量。”我深深赞同这一观点。愿上海姑娘的江西男以及两个家庭经此一番风波,各自成长,找到幸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2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