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不持有的生活

槐米 2023-07-26 18:49:39

与山下英子有着相似理念的金子由纪子,主张通过“拥有少量的有用的、有品位的东西,过简洁而快乐的生活”。在她的著作《不持有的生活》里,提供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我们高效、简洁生活的见解。

不持有的生活会有7种生活习惯:

1.不拿。免费得到的东西,很少被人珍惜,因此往往囤积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不拿免费塑料袋,以自备购物袋来代替;免费发送又用不到的赠品,也要坚持完全不拿的态度。

2.不买。冲动购物感觉痛快,但买完东西感到后悔的状况也不少,因此只要是“没买也无所谓”的东西,就坚持不买,让物品登堂入室的门槛变高,这样家中就只会出现真正喜欢、真正必要的东西。

3.不储存。不囤积保鲜膜和卫生纸这类消耗品,也许大减价时买了一堆,像占了便宜,却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一旦停止囤积,使用时就会更谨慎,并且想出各种生活小妙招,例如以密闭容器代替保鲜膜、纱布代替卫生纸,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换来神清气爽的好生活。

4.丢弃。养成丢弃的习惯,杂志或小册子超过一定数量,就丢掉;没在使用的漂亮糕饼盒子、过期的食物和调味料,也丢掉。并且确实执行丢弃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用美观的袋子,作为垃圾分类的容器,让丢弃这件事,变得轻松愉快。

5.替代。添购一样物品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其他东西可替代 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就用现有的塑料板卷成漏斗状来代替,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个东西;活用现有物品,不是为了弥补贫困,而是为了创造丰足。

6.借用。不常用的东西,可以借用或租用,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个家庭或许就会减少囤积少用物品的情况,避免压迫居住空间,减少无谓的浪费。

7.没有也无所谓。购物前,务必自问:这个真的是必要的吗 也许能得到“没有也无所谓”的答案;生活中这种东西,应该很多。

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

带购物袋出门,拒绝塑胶袋

回家马上确认信箱,不要的文件即归为资源垃圾

减少购买需拆封或只需要微波烹调的食物

比起买“因为便宜大量购买”,选择“虽然贵但很喜欢”的物品,并慎重使用

不拿免费的物品

购物时带着事先列好的清单同行

即使没有变化,也只穿喜欢的衣服

用家里现有,自己喜欢的餐具吃饭

早三十分钟起床

早上一起床就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

通用的建议并分解:

尽量要吃早餐

尽量在早上洗衣服

丢弃垃圾袋之前将其缩小,减小体积

四楼以下,尽量爬楼梯

说谢谢的时候,看着对方双眼并微笑

注意保持良好姿势

自觉急躁,焦虑的话,做深呼吸

每天一定看天空一次

减少吃快餐和超市里现有的熟食

不要边吃饭边看什么或读书

回到家,鞋子脱掉后放好

回到家,包包和外衣放在固定的地方

衣服暂放的时候,一定要折好

要暂放东西时,一定要整理好

晚餐尽量自己做

1天5分钟(1分钟亦可)闭目静坐

尽量在1天之内整理完晒开的衣物

只在预订的时间看电视

只在预订的时间上网

垃圾在夜里整理完毕

睡觉前确认手机等数码产品已充电

睡觉前,将报纸放到柜子里

睡觉前,餐桌要收拾干净

睡觉前,地板要收拾干净

睡觉前,水槽里的碗盘要清理干净

睡觉前,事先做好明日外出的准备

每天一定写日记,一行也可以

每天用吸尘器打扫家里

每三天擦一次地板和家具

自己选择并整理毛巾和肥皂

疲劳的夜晚,点燃蜡烛

疲劳的夜晚,点燃焚香

疲劳不堪时,看悲伤的电影痛哭一场

洗发精和面纸,换成自己选择的配方

两个月办一次家庭聚会

欣赏美术馆或者饭店休息室等美轮美奂的地方

家里的物品,尽可能选统一的颜色

家里的物品,尽可能选择没有花色或者花样的

家里的物品尽可能选择能叠放,能大小套在一起及可多次使用的

买物品时,以要使用10年以上为前提

尽可能不申请会员卡

来源:内在探索

让你的生活变得井井有条的简单方法

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干净整洁和井井有条?对许多人来说,或许是一件难事。但是真相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易行的规则,让自己过上极简又干净的生活。

我知道在自己的生活历程中,从身处不堪重负的杂乱环境,到实现清爽怡人的极简主义,是一趟进展缓慢但回报丰厚的人生旅程,如今每当看到干净整洁的周围环境,我心里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快乐。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感觉不堪重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我想告诉你,过上简洁有序的生活并非不可能,只需要你采取一个个小步骤,小方法,时间会带给你想要的。

以下是我建议实施的生活规则,有些是我自己曾经尝试过,有些是现在正在努力实施的。这些规则不必同时落实,可以先尝试一个或几个,觉得适合自己后,再尝试其他方法。

早晨开始工作前写下今日最重要的三个任务,每天结束时检查任务清单的完成情况。

每日工作结束后归档当日文件,清理电脑桌面和手机桌面。

阅读,回复,或存档,或删除。

京东淘宝当当亚马逊,放在购物车里30天你都没有买的可以删除了,如果以后可能需要,就将其收藏。在不需要买物品时卸载软件。把购物清单写出来,再三思考后再决定是否入手。

当你想要买一件东西时,先思考是否可以用现有物品替代。如果是相似物品,就采取“先出后进”原则,先丢掉或捐赠一两件,然后再购入。

不要说歇一会,等一会,立刻洗碗既避免了你窝在沙发悄悄滋长的脂肪,又给予你一个明亮整洁的厨房。在干净的空间里,喝杯白开水都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下班回家,淋浴或更衣时,不要将衣物丢在家具或地上,需要洗的放在衣物篮里,不需洗的就挂起来。

先从根源上减少物品的数量,然后利用收纳箱归类整理物品。

不管你是起身喝水,上洗手间,还是交报告,短暂休息,随手将桌子或身边物品清理一下,扔掉刚才你来不及丢掉的垃圾。

分段整理衣物,书籍,小物品等,每次整理时将同类物品都取出,先丢弃,后收纳。

我们周围的某些东西,实质上都是“我们的时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减少持有物品的数量,就减轻了劳动量,减少了物品所需要消耗的我们的时间,我们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

只要在平日里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我们就不会为了释放心中的压力,填补心灵的空虚而购买一些无用的东西。

在这种关系中,主语永远都是自己。不是思考“物品是否可以再用”,而是“我是否真正需要它?”

物品是自身的投影,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着你真实的那一面。

很多纪念品都带着一些或好或坏的记忆,重新打开,重新合上,让美好的记在心间,遗憾的随风飘走。

在你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事物,人物和物品,都是与你有关的,你对它们都负有完全的责任。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看不清对自己而言必要的东西或自己追求的东西,所以才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不需要的东西,让自己无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不断的被不需要的物品所淹没。情感也是,社交也是。抛弃浪费你精力的无效社交,还有你久久心耿于怀的小情绪,愤怒,嫉妒,怨恨,它们像小人一样左右着你的选择,占据着你的时间,你必须像抛弃物品一样抛弃它们。一旦你的时间,空间,心理上,开始回归零的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存在,但是正因为这样,才一切皆有可能。你的生活慢慢变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你的个人形象自然提升,你便能够随时整装待发,在剩余的生命中去实现那些伟大的梦想。

《断舍离》

《不持有的生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零极限》

如何成为一名极简主义者

极简主义者的信仰

位于德国东柏林的赫尔曼双子塔大厦里面,有一间普通的卧室。阳光从宽敞明亮的落地窗照射进来,房间里所有的摆设只有一张白色床铺和一盏黄色的落地灯。除此之外,再无他物。这就是德国女建筑师伊娃?玛利亚?斯特德尔在东柏林的家。她在里面生活和工作,却不像其他设计师那样拥有琳琅满目的成堆物品。先不要惊讶,伊娃既不是某些东方宗教的信徒,也不是节俭的苦行僧。她只是一个极简主义风格的设计师,并将这种极简主义的审美观变成了她的生活信仰。

没有多余的摆设,将生活用品精简到最少。伊娃说,“这种极度削减的方式,使人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房间里那些为数不多的物件上。这种环境令人心绪平静,也使你的感官更敏锐。”这便是极简主义者的基本信仰。同样信奉极简主义的还有我们伟大的乔布斯先生。据说,乔布斯生前拥有的物品非常少,除了一年四季穿的黑色上衣,就只有一套昂贵的音响设备。乔布斯同样也是个禅宗信徒,物品的削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心灵的干净。没有杂物,没有杂念,于是便有了至美的境界。苹果简约时尚的产品风格和企业文化,和乔布斯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正因为乔布斯的简约,才能有苹果的风靡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垃圾泛滥的年代。每当你眨一下眼睛的时候,全世界就有数千部手机、数千台电脑、以及成千上万的衣物用品被运往垃圾站。这些物品并不是因为丧失了使用功能被丢弃,而是因为企业发布了更新的版本来替代它。这些新的版本,不过是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编造的一些故事,并用各种现代传播方式哄着消费者为它买单。而这些所谓更新更好的东西,用不了多久,也会变成垃圾车上的昨日黄花。那么,消费者获得的是什么呢?生活品质的真正提升?还是时尚体面的炫耀资本?是内心愉悦的温和享受?还是无穷无尽的购买欲望?是品位?是质地?是需要?是自我个性的表达?还是泡沫?是快餐?是追风?是人云亦云的不甘落后?

物质的泛滥涉及的不仅是环保问题,还有我们的心灵问题。广告奴役与催化着我们的购买欲,购入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为此,我们拼命工作。用100个小时的加班换来一只驴牌包包,然后再用更多的时间去换取钻石项链、豪华小车,也许只是为了广告里的一句宣传词。曾经的曾经,当钻石还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的时候,人们生活得也很好。后来,经过某家钻石公司的洗脑,说钻石是爱情的代言,于是我们的生活目标中多了一项:钻石。后来的后来,当越来越多的行业给人们洗脑,我们的生活目标开始变得无比庞大,包括服装、手机、香水、数码、小车、美容按摩、星级酒店、到此一游。唯独少了:理想。在物质的层面上我们知道自己要这个要那个,什么都要。而一旦回归到本质的层面,却一片茫然。我们对于自己的生命观念和时间观念一无所知,我们对周遭的感知力日益减弱,有时候甚至还不如一只小猫。这一切全赖于物质的异化。我们用生命和时间换取着并无意义的工业化复制品,而这些复制品全变成了负担,因为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来收拾、使用、打理这些复制品。当我们抱怨被生活的琐事埋没的时候,也许正是被自己的物品埋没了。这便是物对人的异化。

因此对极简主义者而言,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更能分辨出自己不需要什么。他宁可花100000元去买一幅心仪艺术家的画作,却不会花4000元去买一台自己并不需要的平板电脑。因为物品必须是为自己的生活理想服务,而不是为了物品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理想。台湾作家舒国治,至今租房,家里甚至没有冷气和电视机。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在是颇为寒酸,但却是舒国治幸福生活的基础。他白天在高档酒店里和朋友喝着昂贵的葡萄酒,晚上在干净的房间里美美地入睡。没有多余的东西打扰。走路、吃饭、喝茶,实在是惬意。把自己从外物中解放出来,于是培养了丰硕的内心。他的这种生活理念,却成了台湾文艺青年争相效仿的时尚。

除了在物质领域,我们需要将自己从无穷无尽的物品中解放出来;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精简自己的生活,从无穷无尽的欲望中解放出来。现代人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如果上网看电视购物聚会吃饭都能算兴趣爱好的话我就无语了),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的时间除了用在加班赚钱和逛街花钱之外,全都耗在了开心微博肥皂剧上面。关了电脑,闭上眼睛,顿觉人生虚无。只有在偏远的乡村,还能见到各种民间艺术带给生活的乐趣,那是一种可以细细品味的乐趣,那是一种可以与生命共长、与时间共舞的乐趣。而在都市,书法诗歌舞蹈美术,全都变成了少数人的专利,或是曾经拥有的过往。不仅是艺术,我们的理想,曾经的追求,全都败给了现代性。现代性催生了欲望,挤压了宁静自在的内心。我们染上了各种隐,上网成瘾、游戏成瘾、购物成瘾、看电视成瘾。如果有人,没有以上种种的瘾,他该多么自在啊,能够专注于做自认为重要的事情,比如种花养鱼、比如研究摄影、比如专心创业,他的每一分钟都活得其所,不会感到人生蹉跎。

然而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如此境界,因而生活杂乱无章。一会儿跳跳舞,一会儿学学小提琴,一会儿去教堂听弥撒,一会儿又跟人家烧香拜佛去了。欲望无穷无尽,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都没有时间做。回想起来,觉得自己若有所失。因此,不妨放下所有的事情,让生活回归空白,在没有任何事情干扰的情况下,我们的内心会显现出来,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以及这一生要如何度过。如此,才能遵从我们的内心,随心所欲地生活。

综上所示,极简主义不是禁欲主义,它并不禁止我们的欲望,而是把我们从各种压迫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生活。极简主义也不是苦行僧主义,它并不否定物的作用,而是要更好地利用物,为生活本身服务。它关注生活本身,抵制物的异化。

我不是一个极简主义者。我本人也正因为生活的繁杂无章而时时充满着困扰。虽然一直想要扔掉房间里并不必要的东西,我的房间仍然是日益拥挤;虽然禅宗师傅教导我们要万缘放下,我仍然是诸念四起。但我相信极简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和禅宗一样,是一种引向至美境界的信仰。

在追求极简主义生活的道路上,我目前的情况是:

房间装饰
客厅主色调为白色,摆放着沙发、茶几、电脑桌及椅子、置物架,还有三五盆栽。
电脑桌上除了电脑,没有别的东西。置物架上摆放的都是和工作相关的物品。
卧室主色调为淡粉,摆放着床、两床头柜、衣帽架、衣柜和盆栽。个人物品主要放在床头柜和衣柜里。
厨房和卫生间的摆设都是最基本的一些,没有多余。
墙壁上无装饰。

个人物品
从去年开始挑战100件物品的生活,目前个人物品列表如下:
电子物品:电脑、音响、手机及充电器、相机及充电器、读卡器、充电宝。
洗漱用品:牙膏、电动牙刷及充电器、漱口杯、梳子、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洗面奶、脱毛膏、三条毛巾。
护肤用品:防晒霜、唇膏、护肤水、手足霜。
衣物鞋帽:三套内衣、三双袜子、T恤四件、裤子五条、裙子两条、外套四件、毛衣两件、睡衣两套、鞋子三双、拖鞋两双、帽子两个。
娱乐书本:口琴、非洲鼓、《恐惧与颤栗》。
文具类:笔筒、铅笔、钢笔、墨水、签字笔红蓝黑各一支、24色彩铅、橡皮、尺子、卷笔刀、记事本、便签本。
证卡类:身份证、暂住证、护照、两储蓄卡、一信用卡。
包包类:双肩包、两单肩包、钱包(放零钱、钥匙、便签本、笔)、旅行包。
其他:吹风机、体重秤、指甲剪、针线包、雨伞、眼镜、水杯、衣架、眼镜、卫生巾、纸巾、三茶叶、印度香、两香托、火柴、收纳盒三个。
本来还有很多的衣服和纸质书,不过前段时间都处理掉了,近期准备入手 Kindle。

饮食方面
蛋奶素多年。
除了茶和白开水,基本上不沾其他饮品。
除了水果和坚果,基本上不沾其他的零食。

穿着方面
离开学校后一直都算是个自由职业者或者说创业者,且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呆的时间较长,衣服大多是棉麻材质,偏民族风。颜色素,不花哨。

人际关系
本质上喜欢独处,生活中有两个异地挚友。
不过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使用社交网站,接触的人很多。近期在调整状态,计划转入另一个可以让自己安静些的行业。

生活习惯
近期努力培养早睡早起和记手帐的习惯。

对物品的看法
1、不持有: 超出自己管理能力的、不钟爱的、无法回收利用或转送给他人的、不适合自己,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相符的物品。 (《不持有的生活》给我的影响很大)
2、珍惜我拥有的每一样东西,细致对待,珍惜它们就像刚开始拥有时那样。
3、尽力做到购买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物品。
4、对于物品的丢失和损坏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过分懊悔和难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