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当霾和雾傍在一起

过山龙 2023-07-26 18:41:56

雾。霾。

昨晚去大剧院看了半场演出。为什么是半场 因为小孩九点放晚自习,还因为是日本歌手的演唱会,一句也听不懂。票是朋友送的,VIP席位,中场休息时早退,很不好意思,愧对了朋友的好意。

演出本来是7:30开始,因为雾霾,飞机无限晚点,据悉演职人员只好改乘高铁抵达,开场已是8点。

舞台上一束束的射灯光柱照射出“丁达尔效应”,能清晰地看到空气里飘浮的颗粒物,现在我们都知道那是大名鼎鼎的pm2.5。

歌手介绍乐队成员之一的小提琴手时,我不禁浮想联翩。这几个日本人,从雾霾重重的首都机场,辗转到我们这个pm2.5亦常居全省之首的三线城市,演奏时《天空之城》,会做何联想

昨夜/大剧院广场

我买了台空气净化器。一方面因为雾霾实在是看得见、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另一方面因为公司在主营业务之外,又新增了净化器项目。净化器只买了一台,通常是睡觉前放在主卧,看着数码显示的数字降下来,再移到闺女房间,等她放晚自习回来,pm2.5也就从400降下来了。

有人问“管用吗 ”窗外灰蒙蒙的,雾或霾随时都会从各种缝隙闯入进来,搞个净化器在相对密闭的小空间里循环一下,算是个心理安慰吧。

朋友圈做新风系统、净化器的人好像是越来越多了,只能说明市场有很大的需求。想再给父母家里买一台,同事告诉我,公司的净化器现在已经卖断货了,下批货到,至少要等半个月。

我从上周开始戴口罩。因为近视戴眼镜,耳朵上镜腿再加上口罩的固定套,很不舒服;戴口罩以后,呼吸间镜片起雾,也看不清道路。

口罩是JASON同志公司发的福利,3M的,上面赫然印着“符合中国GB及澳洲新西兰1716PI标准”,还加印了他们公司的LOGO。我学过机械原理,知道GB是“国标”的简写;我在工厂呆过,以前国企发口罩属“劳保”,只发给锻造、铸造车间,因为有粉尘,环境脏、乱、差。

当口罩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当空气中充斥着雾霾,不分年龄性别职位高矮胖瘦种族信仰……同呼吸时是否能“共命运” 我在雾霾中穿行,一边走一边思考。

听到一个声音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似乎自己的疑问被巨大的雾团无边的黑暗笼罩。

昨夜/大剧院

闺女问我“雾和霾有什么区别 ”

我没百度,在大脑中提取这有限信息。“雾有水汽,水汽‘在天为云,在地为雾’”我说,“霾是空气中有颗粒物,有害。”

我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某天清晨白雾迷漫,能见度很低,我骑车去上班,居然错过了马路对面的工厂大门,我的刘海变得湿漉漉的,一抹一把水。那是雾气。

如今这雾霾的天气,你在城市穿行,你不做任何防护,呼吸到的就是——有害的物质颗粒!你感觉到自己——再怎么讲究卫生也是灰头土脸。

雾是诗意的。琼瑶改写《诗经·蒹葭》道“蒹葭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白居易写“花非花,雾非雾,天明来,夜半去”,秦观诗云“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李清照词曰“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瘦”……雾,在文学史上在文人骚客笔下始终是诗意的。

霾,阴霾一词,以前的教科书中,好像高年级才学到;如今,几岁的小朋友也认识这个笔画繁多的曾经的生僻字了吧

当霾和和雾傍在一起,感觉象一个猥琐的丑陋的阴暗的无赖染指了一个美丽的水灵的清新的少女,而你作为个体,对那个庞大的如影随形的无赖,却又能如何呢

除了买台净化器,戴个口罩,期待明天,等风来。这才是莫大的悲哀。

期待明天的蓝天白云

摄影:

ID:

雾与霾散文

从住地到单位要经过运河,健身观景也就一举两得。

跨上公共自行车来到运河旁边,就能看见河中粼粼波浪如展开的笑颜。还上车子沿岸信步,望水鸟翩飞舟船如织,赏满天晚霞耀金水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实在是案牍劳形后的一种解脱,思想禁锢后的一次放飞。

有时刮风下雨,也乐此不疲。披着雨衣或戴着雨伞,身边是被洗得发亮的绿草碧树,河中是风激浪涌的觳纹烟波。不管是潇潇春雨还是绵绵秋雨,它们泻玉叶上,撒珠波间,让人感到一种萧瑟的野趣,聆听到一种古朴的天籁。

但这一切,都随着雾霾的频繁出现而改变!

刺鼻的空气弥漫着运河,灰色的阴霾笼罩着杭城。

晚上白天,城市常常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云朦胧,月朦胧,楼朦胧,灯朦胧,整个天空笼罩着一张灰色的幔,整个城市好像镶着毛玻璃的世界,影影绰绰若即若离,朦朦胧胧若明若暗。

雾漫运河,霾锁两岸,早晨难觅蜿蜒飘逸的运河,难见明眸善睐的水波,就是雾中突突突的船舶,也变得小心翼翼行驶缓慢。河边公园行人稀疏,晨练绝迹。就是平时奔跑的小狗,也难得出来撒欢。

灰色的空气中带着呛鼻的`气味,汽油味?煤炭味?硫酸味还是硝酸味?咽喉开始发痒,眼睛常常流泪。近来才知道,这样的天候叫作雾霾!

据了解,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雾的厚度只有数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千米到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晴空万里,而霾与周围环境边界不甚清晰。

霾在史书中是用来表示有风沙的天气,有“风而雨土为霾”之说,古同“埋”。那么现代的“霾”正如“雨”下之“貍”,变得狡猾而凶残,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地浮游空中,形成了灰霾天气。香港天文台称其“烟霞”,华南谓之“彩色的云”。它的名字非常漂亮,却包含着致命的毒素。粒径小于2?5微米(即PM2?5)的“可入肺颗粒”,50%会沉积在肺中造成硬化,致癌发生率超过尼古丁。2007年世界银行和当时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形成的结论之一是:以PM10为指标衡量的空气污染,每年在中国导致35万至40万人“早死”。

常常霾假雾威,雾助霾势,肆虐着自然,危害着人类。从这个意义来说,霾是老奸巨猾,雾则敌我不分。

雾霾天气,媒体提醒大家减少外出和锻炼,戴着口罩的行人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喜欢锻炼又害怕污染的自己,自然告别了运河而挤上公交。看着车窗外似雾非雾的阴霾,眼前常常飘来家乡的云雾。

家乡的雾不像城市里的雾霾,整日笼罩,经久不散。有时徘徊山巅,恰似给山头戴上了一顶白色帽子;有时飘荡山腰,像给青山系上了一条玉带;有时凌波溪上,仿佛给碧水披上了一层薄纱。云雾,是大山的伙伴,村庄的常客;云雾,是柔软的梦乡,温馨的港湾。云外一声鸡,雾中闻犬吠。它使故乡蜜一样香甜,梦一样神秘。

但是眼前的雾霾,能否化身家乡的云雾?

什么时候可以无忧无虑地行走在运河边上,什么时候能够摘下口罩自由地呼吸,什么时候站在高楼看那皎洁的月光?

关于雾和霾

雾是气溶胶系统,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

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区域存在着4个灰霾严重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霾和雾还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霸则有1千米~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参考资料:/question/9977668.html?si=1

遇到雾霾的天气该怎么办呢?

1、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2、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显著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有效的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6、最好不出门或晨练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霾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便会增多,危害加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102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