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朋友”这字眼挺神圣、挺高远、挺爷们的。
“朋友”俩字,神圣到我有几个认识了30多年的同学、朋友,每每我在背后提起他们、象这样写到他们,当着他们的面跟别人介绍“这是我朋友”,或以“我有个朋友”开场时,小心脏都会忐忑一下。咦,我这样在称呼人家,获得人家许可了吗 人家是不是把我当朋友呐
“朋友”俩字,高远到让我联想起伯牙断琴为子期,高山流水;想到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赵子龙千里走单骑,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们祝福新人往往讲“白头偕老”,谈到友谊却称“地久天长”。白头不过百年,地久天长的友谊,那得有多长 !
常见男士自豪地呼朋唤友,女士则自觉把朋友称为了“闺蜜”。所以,在我的认知里,“友情”始终都是挺神圣、高远、爷们的事儿。
微信的兴起使得“朋友圈”这一概念“深入人心”,表面上,也打破了我对“朋友”认知的“界限”。朋友圈“朋友”的来源无非是这几种:
1、通讯录。如果那个电话号码在你手机通讯录中,而你又设置了“向我推荐通讯录朋友”,对方有微信会自动提醒添加;对方亦然。
2、QQ好友。如果你们是QQ好友,微信“隐私”又设置了“向我推荐QQ好友”,系统自动提醒加微信好友。
3、参加各种活动摇一摇时、面对面加朋友时、周边的人、雷达加朋友时,所加。
4、被谁谁谁拉进一个群里,比如同学群加到失散多年的同学、朋友,比如陌生群里的陌生人要求加。
5、基于工作或其他的需要,自己主动加。很贱贱的感觉有木有
6、其它……
因为工作关系,我参加过几场所谓的“微营销”课程培训。每一场都有老师传授“加粉”的技术,用软件用各种招数比如“约炮神器”比如换个美女头像等多多加粉,比如用软件自动点赞等……就营销理论来说,“朋友”多了路好走,销售额与朋友比例成正比。
经常有陌生带着美女头像的人主动加我好友。我看到前面带A特别多的人申请,看到用范爷(冰冰)头像的美女加好友,一般都会拒绝。那是微营销课上学来的技巧之一,微信名加上八、九、十来个A之后他们在你微信通讯录上从A到Z的排名中,最靠前。这样的“好友”大多是徽商或从事营销行业的。
我们同行业有个美女据说微信通讯录好友四千多个,很多时候都是客户转介绍业务给她,所以每每她的业绩排名第一,她分享诀窍就是多加好友,“朋友数量与销售额成正比”。我朋友圈里也有很多据说微信好友达五千之最、甚至有多个微信号的“大V”,有卖大米的卖卖炒鸡的卖面膜的卖床品的……看人家每天晒单晒红包晒客户好评聊天记录截图,很热闹。
盘点一下我微信通讯录“好友”,居然也达到了2K多。作为一个低调的、认为“朋友”两个字好神圣好高远好爷们、自知并不擅长和热衷交际的人,我深知“朋友圈”里的朋友数,只是个数字而已。微信通讯录上的“朋友”,有的是真正的朋友,从来素未谋过面但有灵犀是神交,有的是点赞之交……有的压根八辈子也不联系,如同过去通讯录上躺着的永远也可能不会拨打甚至压根想不起是谁的号码。
有一天,有个人在微信上显得非常突兀地问“为什么往我朋友圈发广告 ”
我不记得那个人是谁,是何时何地加的,之前也没有任何的沟通和交集,但隔着手机屏幕,我能感知到对方的不满,质问的气息。作为一个不愿意给别人惹麻烦的人,我心理阴影面积立刻大了许多。
尚未回复对方,手机屏幕上又出现“你加我就是为了发广告吗 ”
我猜她是不常用微信的。不知道我发的朋友圈信息,只要对方不修改“设置朋友圈权限”,就会看到。
我在对话框里回复:抱歉,我忘了我们怎么加的,我每天有好多分享,不排除广告。你可以设置不看我朋友圈,我也可以把你删除……没等她回复,我立刻马上删除了她。
现在我已经想不起那个人的ID名字,因为我们本就不是朋友。只是微信朋友圈的陌生人,而已。
我有个朋友(小心脏忐忑一下),一直拒绝使用微信,因为不能忍受低头一族的状态,不想被手机绑架。所以她有足够的时间读书,周六日就背起包跟驴友去户外;我有个朋友(小心脏忐忑一下)、前同事,转行去做了幼儿培训,问她为什么不建个微信群便于跟家长沟通,她说不想在下班后时间还被占用,天天盯着手机,无法给女儿足够的陪伴。
所以,我们有很多很好的朋友并不在微信“朋友圈”,不在圈,不妨碍我们做朋友;有些人,虽“在圈”,却可能完全没有过任何的互动、交集,不熟悉、不认识。微信问世不久,马云力推“来往”,有些在朋友圈的人,真的是没有“来往”,无来无往,又算什么朋友呢 只是在一个圈,而已。
因为工作关系,又比较感性、喜欢“分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种。拍朵菊花会想起读过的一句诗“所有的阳台都菊花了”,多日的雾霾被风吹散蓝天如洗白云悠悠也会感叹“多么蓝的天啊一直往前走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五点钟晨起看到大大的月亮赶紧拍照“你看过凌晨五点钟的月亮吗 ”早餐一人食也会散发“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的自以为是的“生活方式”……公司的 、个人的 、卖产品卖零食,熟悉我的人每每看我如今在“朋友圈”的各种表现(演),每天发微信都在十几、二十几条,大概会觉得我挺分裂的吧
有吗 有嘛 有么 ……呵呵。其实不需要回答。
“在圈”的朋友,未来我们还会彼此陪伴在微信上;
“在圈”的陌生人,我们可以成为真正的朋友;即便做不了朋友,也淡定从容看待朋友圈的拉黑或删除。毕竟,我们的的微信我们作主,志不同道不和气味不投,关了就是。不听不看不说,做“三不猴”超然度外,也挺好的。
我们只是在一个被命名为“朋友圈”的虚拟的生态圈里,真的并不一定是朋友,也,就,别按朋友的“标准”要求别人了。
图片拍摄:
地点:武汉古琴台
腾讯发明了微信,微信开通了朋友圈功能,其实就是让大家在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下,有一个倾诉情感、释放压力的平台,从而也给众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交平台,毕竟,有了微信,有了朋友圈,大家虽然不在一个城市,却可以提供朋友圈共同关注一个话题,互相交流自己的动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
那么,爱发朋友圈的都是哪些人呢?
首先,爱发朋友圈的人,一定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无限热情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热爱旅行,经常把她出行的照片,路线的安排,各地的人文景观,很详细的通过朋友圈展示出来,有次我想去黔东南旅行时,我记得她前一段时间去过,于是,翻开她的朋友圈仔细阅读之后,对我的顺利出行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因此,我觉得像朋友这样爱发朋友圈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热情、积极、乐观的人。
其次,爱发朋友圈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人。
现在好多人都反映:朋友圈里做微商做广告的人太多了,感觉很不好,几乎都要选择拉黑他们。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试想: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家的购物习惯早就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有时候像方便快捷的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些微商朋友还真的很给力的,他们走自我创新的一条新路,我们应该支持才对呢。
最后,爱发朋友圈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开阔心胸的人。
微信好友里常常有这样一些人,僵尸一般存在,自己的朋友圈从来不更新,对于别人的更新也不及时回应,而是静静的潜伏,可一旦有什么红包啊,福利啊,他们的影子却如影随同。对于他们的自我封闭相比,爱发朋友圈的人实在的良心好好的。
所以,请让我们珍惜这些爱发朋友圈的人吧,他们宛如火种,给这个多元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微信公众号:凹现场,每天输出精彩的情感文章,感谢你的关注和点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2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你有资格
下一篇: 当我在厨房时,想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