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中国青年报上看过一篇文章,标题就是《你敢说不咸》。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我”是个职场新人,参加一次宴会,席间上了一道鳗鱼,大家请领导先动筷子,领导夹了一点,才进口就吐了出来,皱了眉头说:“咸死人,不能吃!”于是满座竟再也没人动一下筷子。“我”并不想吃鳗鱼,只是有点不相信星级饭店会拿大盐撵客,就在撤席时偷偷尝了一口,竟是鲜美无比!这才恍然大悟那位微笑着的领导大人是在用指鹿为马的手法检验自己的权威。
当年对那篇文印象很深,曾把它剪下来贴在剪报本上。
一个年轻人,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主管、领导或上司应属庆幸;如果遇到,其实也算幸运,可以鄙视之可以让自己知道江湖水深,学习成长很多。我觉得自己比较幸运,秉承“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欺侮”的理念,除了刚参加工作时的磕磕绊绊,在受打压时仍保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气概,至今没有遇到特别阴险有居心的上司或领导。
我们这代人年轻时还比较文学青年地相信“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喜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那种慨然劲儿。
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件需要特别沟通的事儿,跟广告位有关。了结后我给一个业务员发了信息,让他不要有压力。因为他的顶头上司不听解释挂掉了他的电话,他便很紧张地让我向他的上司做“转解释”。大概觉得我比较好说话,也因为他的上司命令他“让她(指我)给我打电话。”
以我的性格过去根本不屑打那个电话也不屑于去解释,但随着年龄增长,我努力穿越的方向是“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太太”。虽然内心仍有“你以为你是谁 !”的念头,结果还是努力把声音放平缓打了那个电话。
一边打电话一边就想起“你敢说不咸”的那篇文章。
有一种人,很年轻就做到所谓一定级别的所谓管理者、干部、领导,因为修养不够,因为各种各样的心理,或自卑或过度自信,或立威严、或逞刚愎、或怀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习惯以权威或势力压人……是谓小人得志,让人不屑。
曾见识过某主管训斥业务员:“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也遇到过酒桌上逼着下属或客户喝酒的情形。还曾在一个宴会场合遇到某经理给下属派烟,那经理嗜烟如命,每每他召集的会议都是一屋子的乌烟瘴气,作为下属的他不抽烟,又有些内向,憋红了脸解释,又求助坐在旁边的我,帮他推掉经理递过来的烟……我笑笑,知道帮了他就是不给他经理面子,便示意他接过去,“假抽”。
最终他还是接过烟,点上,抽了几下才算过关……那经理在餐桌的对面已面露愠色。让我联想到“你敢说不咸”“你敢不抽”“你敢不喝……”这回事儿。我很清晰这种人会使用这样的招数“检验自己的权威”,作为下属,又何必跟这种人较真儿 这也是很多企业根本留不住人的原因吧 !“员工因公司而加入,却因主管而离开”。
素来不喜欢应酬,假惺惺的客套,主陪先敬三杯每杯酒都变着花样儿的说辞,副陪敬两杯也变着花样儿致祝酒辞,三陪敬一杯说的话儿不能和主陪副陪一样也得变着花样,还有四陪五陪……酒桌上每个人都是另外些人的陪,都要发表一下陪酒感言。现在我都觉得跟“杀人游戏”里的临终遗言一样了。有人拿酒杯监督你喝不喝,领导让你喝的酒“你敢不喝”……常常看人家或口若悬河或舌灿兰花,我都心生羡慕——哎,什么时候我也能变得这么场面儿这样八面玲珑啊
现在愈发明白以自己这种性情,已经不可能在酒场上变得那么“排场”、那么巧言令色了。人活到一定年纪或善于了解人性,就会“洞见真相”。当遇到“你敢说不咸”的事儿,也就付诸一笑吧。
是的,你一定要知道,这种人很可笑!
不咸不淡但如果是在食物方面,那是刚刚好,但是如果用在人情世故方面,那就是说两人的关系不太深,不是陌生人。如果是熟人的话,不咸不淡的态度,对对方就是一种冷淡,是一种疏远。是对于事件的评论的话,不咸不淡,那就是说他说的话没有切中要害,。不咸不淡,这个词语是一个中性词,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不是太恶劣,也不是太顺利。不咸不淡,这个词常常用语来评论人们所说的话,意思是本来你想让他表达他的观点,然而她顾左而言,他总是不给你正确的答复和明确的观点,让你摸不着头脑g没有得罪你,也没有支持你不咸不淡的态度,让人很恼火,却又无从发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2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式蛋糕&两款发糕深夜厨房
下一篇: 婚姻里的色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