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从地图看十六国的演变:中国最混乱的时代,是如何走向统一的?

白敛 2023-07-26 17:47:39

十六国是西晋灭亡后,在北方和四川盆地出现的一系列割据政权,统称为“十六国”。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分裂时期,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纠缠一起,使得北方遭遇了继东汉末年以来最大的灾难。十六国虽然混乱,但是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经过了十六国和后来的南北朝,进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基本融入了汉族。

第一幅图地图是西晋统一之后的地图。西晋的版图是对曹魏、孙吴、蜀汉三国的统一,和东汉的版图差不多。但是西晋并未完全控制西域,只是控制了西域的东部地区,设置了西域长史府,这是需要注意的。从东汉到西晋时期,周边的羌族、氐族、羯族、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不断内迁,开始改变北方的民族分布格局。西晋后期,统治十分昏庸,又爆发了“八王之乱”,可以说西晋后期就是中国古代最黑暗的时代。“八王之乱”破坏了北方生产力,导致北方流民四起。于是,北方的各民族爆发了起义,如关中流民在氐族李氏的带领下进入了巴蜀,建立了成汉(304——349);匈奴刘渊在山西一带起兵,建立了前赵(304年~329年);另外还有张氏割据河西走廊,后来建立了前凉(318年~376年);山东半岛的王弥、曹嶷割据;羯族石勒割据河北,后来建立后赵(319年~351年)。在长城一线,鲜卑族乘机南下,东部的慕容鲜卑、段氏鲜卑进入辽东和辽西,西部的拓跋鲜卑进入河内,建立了代国(315年~376年)。316年,匈奴刘聪和石勒、王弥等消灭了西晋王朝,北方正式进入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亡后,北方这些割据势力就开始陷入混战。其中羯族石勒建立的后赵迅速崛起了,先后吞并了王弥、曹嶷之地,击败了段氏鲜卑,占据了关东地区。330年,石勒灭“汉赵”,基本统一了中原,于是称帝。石勒是十六国之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仿照魏晋制度建立体系,推行“胡汉分治”,缓和民族矛盾;建立学校,推行儒家治国。在石勒的治理下,北方经济暂时恢复了起来。但是石虎继位后,开始了残暴统治,于是大量的流民再次南渡江南,或者向西投靠张氏前凉,要么北投靠鲜卑慕容氏。在南方,成汉在巴蜀减免税收,大兴教育,使得巴蜀得以安宁,史称“简刑约法,宽和政役。……事少役稀,百姓富贵,闾门不闭,无相侵盗。”于是成汉也开始兴盛起来,就连南中地区也投靠成汉,至此成汉统一了西南地区。西晋灭亡后,大量的汉族南迁,在江南建立了东晋王朝。石虎的残暴统治引起了境内的大起义,后赵很快陷入了战乱。349年,石虎去世,王室内乱。乞活军领袖李农支持石虎的养孙冉闵(石闵)继位,冉闵继位后下达“杀胡令”,杀了20万的羯族,得到了汉族士族的支持。351年,冉闵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冉魏又推行“迁胡令”,导致北方再次大乱。就在这时候,东北的慕容鲜卑强大起来,开始进入中原。352年,慕容儁灭冉魏,称帝,正式建立了燕国,史称“前燕”。慕容氏的统治总体比较稳定,他们劝课农桑,鼓励生产,推行儒教,使得境内经济有所恢复。到前燕末年,境内的户籍人口有了990多万。冉魏下达“迁胡令”,于是氐族在苻洪的带领下回到关中,后来建立了后秦。在迁徙过程中,大量的少数民族和汉族流民归附了苻氏。这时候,东晋的统治稳定下来,其大将桓温在347年进兵巴蜀,消灭了成汉政权,统一了南方。接着,桓温北伐,攻占了大片黄河之南的土地,并一度进入了关中。但是最终被前秦击败。前秦的苻坚继位后,任用重用王猛等名臣,励精图治,开凿泾水渠,减免赋税,大兴儒学,开创了十六国唯一治世。此后,符坚对外用兵,在370年灭前燕;373年又取得了汉中、巴蜀;376年灭前凉张氏;382年,命令将军吕光驻扎西域,于是整个北方就统一了。可惜的是,苻坚匆匆发动了对东晋的淝水之战,导致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前秦帝国瓦解后,北方的各大民族纷纷复国,慕容氏建立了后燕(384年~407年)和西燕(384年~394年),394年,慕容垂灭西燕,基本占据了河东。前秦大将军吕光乘机割据凉州,建立了后凉(386~403);羌族姚氏夺取了前秦政权,割据关中,史称“后秦”(384年~417年)。而鲜卑族的乞伏氏割据陇西,建立了西秦(385年—431年)。鲜卑拓跋珪也重建代国,并在386年改名魏国,史称北魏。后来北魏不断强大。东晋在前秦灭亡后,乘机北伐,占据了大片黄河之南的土地。十六国后期,北魏逐渐强大,兼并了后燕的大部分地区,将燕国分为了南北两部分,于是形成了北燕和南燕。后秦也强盛一时。匈奴和鲜卑族融合产生的铁弗匈奴建立了大夏,史称“胡夏”(407年—431年)。413年,胡夏消灭了西秦。在河西走廊,新出现了南凉(鲜卑拓跋氏,411年被西秦灭亡)、北凉(匈奴)、西凉(李氏)等政权,他们消灭了后凉政权。十六国末年,北魏先后吞并了北燕、西凉、大夏等国,逐渐统一了北方。而南燕、后秦也被刘裕消灭,从此十六国就基本消失了。刘裕的势力增长后,又取代了东晋王朝,建立了宋朝,于是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代。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历史上实现全国统一的朝代有哪几个?

1、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2、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 同年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3、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

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4、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5、隋朝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 ,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6、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7、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8、明朝

明朝(1368年[1]?―1644年 )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9]?,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 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9、清朝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总计296年。从改国号为大清开始,总计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历史排排序,春秋战国和五胡十六国还有五代十国的前后关系是怎样的?

春秋战国最早,五胡十六国次之,五代十国最后。

1、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2、五胡十六国

简称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

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部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此外,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奴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3、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春秋战国

——十六国

——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朝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1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