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古代的典妻陋习,思想前卫的共享“老婆”?

金樱子 2023-07-26 11:43:57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古代封建王朝统治中,处在最底层的百姓一直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要是恰逢政治腐败,朝纲混乱。那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为了问题,很多家庭都是依靠卖儿卖女或者易子而食,才能够换来一点银钱,可能活下去。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又滋生出了一种新的陋习——“典妻”。甬剧《典妻》何为“典妻” 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的妻子抵押出去,换取一定的钱财。而这“典妻”也分为很多种,有坐堂招夫、租妻借妻、捆妓、搭伙等几类。大致是结了婚的穷人把妻子“出租”给那些光棍儿换取一笔钱财;被出租的妻子为租妻人生儿育女,等到了约定期限就一拍两散,各不相欠。其原因还是在于,很多穷人由于贫困到了适婚年龄而无法娶妻,也有结了婚的男子因为贫困而无法维持生活。所谓有需要就有市场,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各取所需的情况。这种落后的风气曾经席卷全国,江南一带尤为普遍,在当时人们感觉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见怪不怪。在北方也有很多地方有“典妻”的情况发生,比如东北地区叫做“拉帮套”,西北地区称之为“搭伙计”。典妻的真相:借胎生子“典妻 ”之风的逐渐盛行“典妻”之风最远可以追溯到汉代。连年征战,导致民不聊生。古时候女子就像财产一样属于男人的附属品,于是就出现了有人卖老婆的行为,此时虽然不是典型的“典妻”,但是基本上已经有了雏形。“典妻”陋习的巅峰在清末,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清朝的农村经济受到战争破坏,日益走下坡路,社会底层的百姓家徒四壁,连肚子都吃不饱,更别谈娶妻生子了,于是涌现出了大量的光棍,所以“典妻”这种陋习就有了更大的市场。“典妻”背后的女性社会地位清朝安东县有一男名叫赵喜堂。因为家里穷,他决定将自己的老婆典租给别人当老婆,租期八年,租金“国票六百元整”,并立下字据为证。时至今日,辽宁省档案馆依旧收藏着赵喜堂当日签下的“典妻合同”,但却没有其妻的签名或者手印,可见“典妻”是不需要征得妻子同意的。《为奴隶的母亲》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柔石所著的《为奴隶的母亲》也讲述了一个典妻的故事,勤劳、朴实、善良的女性春宝娘,被丈夫典与秀才为妻,为了丈夫和儿子的生存,忍辱负重,去作地主传宗接代的工具,虽然她也曾对秀才家吃穿不愁的生活感到过满足和留恋,但依旧不忘丈夫,典期满后终又归家重过困苦的生活。《为奴隶的母亲》影视剧剧照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新中国,新的文化教育和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制度,加上社会主义给人们生活上带来的富裕,“典妻”这种陋习再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于是也就逐渐的销声匿迹了。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1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