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侵略者”大多都被人唾弃,往往会被当地人控诉甚至仇恨,因为外来者无论如何都很难让当地人从心底里信服。但在中国历史上,恰恰有这样一位将军,曾经多次出征到异国,不仅没有被怨恨,反而还让当地人心甘情愿的为其建立了庙宇,并享受了千年的香火供奉。
他就是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白袍战神薛仁贵。薛仁贵大器晚成薛仁贵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经典形象。其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而30岁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分水岭。30岁之前的薛仁贵可以说是一直碌碌无为,家里曾经虽然是大族,但是奈何家道中落,到了他这一代已经和底层家庭差不多了。不仅家境贫寒,生活上更是穷困潦倒,不得已薛仁贵只能靠务农来维持生计。要知道霍去病17岁就已经是冠军侯了,罗成14岁也已经跟随别人东征西讨了。而我们的薛兄,虽然心忧天下,时时不忘勤学苦练十八般武艺,但将近三十,依旧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农民,除了吃的多了一些,家里有些负担不起。薛仁贵直到有一天,妻子柳氏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既然有能力为什么不去建功立业,窝在这里虽然可以勉强度日,但是总归有些浪费自己丈夫的才华,于是就对薛仁贵说道。“我知道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但是可惜一直没有好的机会。如今唐太宗李世民正在亲自征召将领讨伐辽东,咱们要不去试一试 不说日后衣锦还乡,至少可以光宗耀祖了吧”大概这么个意思,听罢,薛仁贵也觉得是这个理。于是立马从张士贵的麾下应征入伍,从此开启了自己崭新的篇章。薛仁贵一生戎马要不怎么说是传奇名将呢!薛仁贵第一次上战场就搏了个小有名气。贞观十九年也就是公元645年,张士贵所带领的唐军在辽宁与高句丽军相遇,战况十分紧张,而唐军一位将领被高句丽围住,众人毫无办法,显然已经命不久矣。这个时候薛仁贵一马当先,率先发难,不仅没有急着去救人,反而直接转身杀向了高句丽的将军,直接在对峙中对其进行了斩首,而后才冲到被围困的将领附近。高句丽士兵一看,将军都已经被提在手里,气势便已落了三分,心理更是胆怯畏惧,最终不得不四散而去,而这个时候,唐军将领的危机也就解除了。薛仁贵而就在同年,薛仁贵就得到了太宗李世民的赏识。高句丽二十多万大军压境,太宗李世民亲自督战,见证这一次数十万人的大战。一声令下后,两军短兵相接,战火瞬间点燃。而就在这个时候,战场出现了一个俊勇非凡的白袍士兵,他手持长枪(也有说是方天画戟),腰挂长弓,不仅在战阵中随意穿梭,而且所到之处竟有万夫莫敌之势。太宗瞬间被吸引了眼球,连忙询问旁人道此小将何许人也,旁人答道薛仁贵。于是,这场大战胜利后,太宗李世民顺势接见了薛仁贵,并立马提拔其为游击将军。而此次出征虽然最终没有平定高句丽,但太宗留下了一句,得薛仁贵胜得辽东之类的话语,由此可见,薛仁贵在这次战役中有多被喜爱。而后包括三箭定天山,一面退万敌,忠勇平辽东等战役,薛仁贵的军事才能也不断得到展现,一步一步成就了自己的大唐战神的声名。而细数薛仁贵最为传奇的经历,莫过于乾丰元年。渊盖苏文死后,高句丽内乱,渊盖苏文之子前往唐朝求援。薛仁贵领命出征,先是在击溃敌军20万主力大军,斩首五万余人。而后率领2000余人,连续攻破40座城,留下一句“兵不在多,在于是否会用”。攻破高句丽后,因战功卓越,高宗任命薛仁贵担任安东都护,相对于整个辽东地区的最高指挥官。根据史料记载,在接过管理权后,薛仁贵迅速颁布了一系列的举措,不仅给了孤寡老少依靠,而且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唯才是用,让高句丽国人迅速回归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且生活品质还更上一层楼,使得高句丽人忘记自己的亡国之痛,乐不思蜀。薛仁贵寒窑这份功绩也让半岛居民记住了这名中国将领,甚至自发的给其建造了庙宇,并给以香火传承。据传,在抗美援朝时期,有人曾在支援朝鲜的时候看到当地许多百姓都身着白色衣物,于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询问了当地长老。当地长老告诉他,身着白衣是为了纪念白袍薛礼,当地还保留了很多薛庙,并且沿用至今。薛仁贵薛仁贵之所以能在我们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想除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之外,应该还有他杰出的政治水平在其中。古往今来,会打仗的大有人在,但是会打仗还会管理的可以说是就极其难得了。当然,这种才华与他曾经作为在社会底层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毕竟就如同我们现在一样,许多领导层也经常需要亲自下乡体验民间疾苦,而他只不过是将这一步提前完成了而已。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0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