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作为龙川胡氏的第三十四代孙,自出生起,就被家人寄予厚望。父胡尚仁,善于治家,家境殷实;母方氏,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胡宗宪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稍长,他的父母不惜出重金,聘名师教授。胡宗宪聪明好学,对于兵法谋略之类的书,尤其用心,唯独在科举功名上没有兴趣。这让他的父母大为伤心。后在其父苦苦规劝下,胡宗宪才有所收敛,专心科举。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胡宗宪成为绩溪县学庠生。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胡宗宪乡试中举。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胡宗宪考中进士。此时,距他的曾叔祖胡富考中进士,正好是一个甲子,整六十年。后胡宗宪累官至兵部尚书。至今,在安徽绩溪的龙川村村头,还矗立着颂扬他们事迹的“奕世尚书坊”,“奕世”就是代代相传的意思。
胡宗宪考中进士后,被安排在刑部观政,学习政务。从此,胡宗宪开始了仕途生涯。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胡宗宪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的县令。上任后,他就显示出了卓越的政治才干。他先组织广大民众,扑灭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灾,之后,又对益都当地的强盗进行招降。盗贼在益都为害多年,胡宗宪用安抚劝降之策,不仅使群盗解散,还将其中可用的千人左右,编为义军。胡宗宪日后抗击倭寇的文韬武略,在治理益都时就已初步展现。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四月,胡宗宪母亲去世,他奔丧回绩溪故里。两年后,其父胡尚仁也因病去世。胡宗宪前后在家乡为父母守孝长达五年。在这五年中,他刻苦攻读《大学衍义》、《武经七书》等书,学识大为长进,为日后大展鸿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胡宗宪进士出身,先任益都知县、余姚知县,之后,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边防重镇,整军纪,固边防,为明王朝的边疆稳定作出了贡献。
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胡宗宪又巡按湖广,参与平定苗民起义。在胡宗宪踏入仕途这十多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政绩显著。他的从政经验和能力都毋庸置疑。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四月,明世宗钦点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
按理说,一个巡按监察御史,并不是什么多大的官,不值得大书特书。但是,这个任命对胡宗宪来讲,却意义非凡。这一任命,决定了他的前程和他的后半生,甚至改变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国运。历史给胡宗宪提供了一个舞台,他可以由此建功立业,眨眼间功成名就;他也可能面临彻底的失败,背负祸国殃民的千古骂名,功名利禄烟消云散。这一切还要从明朝的倭患谈起。
元末明初,岛国日本由于多年的战乱(日本的南北朝时代),使得很多战败的将领、武士和破产的农民等无以谋生,于是,纷纷逃亡海上。同时,原本统治江浙一带的张士诚、方国珍部,在被朱元璋打败后,其残余力量流窜到海上,还有两国的不法商人也夹杂其中。这样,几股势力互相勾结,形成庞大的海盗集团。他们经常对明朝沿海地区进行疯狂的侵扰和抢劫,这就是所谓的“倭患”。东南沿海地区的百姓备受其苦。
到了嘉靖时期,倭患已愈演愈烈。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日本二批使臣前后来华朝贡贸易,因市舶司的太监对待不公,互争贡使资格,引发大规模的仇杀,史称“争贡之役”。
不久,明朝罢市舶司,并严申海禁,正常的贸易渠道被堵死。在暴利的诱惑下,更多的亡命之徒铤而走险,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骤然加剧,尤以浙江和南直隶为甚,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此背景下,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可见朝廷对他寄予厚望。胡宗宪也感到责任重大,临行前立下誓言:“我这次任职,不擒获王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上任伊始,胡宗宪针对辖区内明朝官兵纪律松弛、软弱涣散的积弊,以严明赏罚为手段,大力进行整顿。通过胡宗宪的努力,明朝官兵的军容、军纪有了改观,士气也逐渐有所恢复。
不久,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受内阁首辅严嵩的推荐,以祭海神的名义,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海军务。
赵文华是严嵩的义子,为人奸诈骄横,他排挤陷害忠良,浙江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都先后因其陷害而被杀。如何和这种人搞好关系,不致于误了正事,胡宗宪对此非常清楚。因此,在与赵文华共事的过程中,胡宗宪谨慎小心,有时甚至行事圆滑。最后,不仅没有受到赵文华的阻挠,还得到了后者的赞赏。
在赵文华的大力推荐下,明世宗很快就擢升胡宗宪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又加直浙总督,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兵务。此时,胡宗宪可以调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所掌握的权力要比一般总督大得多。
胡宗宪知道自己大展宏图的机会来了。他一方面招揽、重用各种杰出的人才,如重用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把颇负盛名的文人徐渭招到自己的幕府中来;另一方面,有骁勇善战的将领,还得有训练有素的士兵,胡宗宪支持部下练兵,其中,成就最大者当属戚继光训练的戚家军,后来发展为抗倭主力军。
: “民间历史故事”“鱼羊趣史”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胡宗宪(52—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万历十七年(589),因为严党失势而下狱并且最终自缢而死,但他忠义的形象依然深入民间,故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
消灭嘉靖年间两个最大的倭寇集团,胡宗宪迎来了事业的最高峰。与胡宗宪多年抗倭斗争相伴的,是他多次遭到弹劾,但因其抗倭有功,每次他都能有惊无险。可是,他却卷进了官场集团的政治斗争,最终断送了性命。胡宗宪是由严嵩义子赵文华举荐而升迁的,在人们的眼里,他属于严党。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失宠,所谓“树倒猢狲散”,时任南京给事中陆凤仪马上以贪污军饷、滥征赋税、党庇严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弹劾胡宗宪。很快皇帝下令罢免他的职务,念其抗倭功劳,皇帝网开一面,给了他一条生路。胡宗宪带着无尽的失落回到家乡。
胡宗宪原想就此退居乡野,不问政事,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政敌们没有忘记他,嘉靖四十四年(565),灭顶之灾从天而降。曾经协助胡宗宪抗倭的罗龙文犯罪被抄家,御史意外发现胡宗宪被弹劾时写给罗龙文贿求严嵩儿子严世蕃作内援的信件,信中附有胡宗宪自拟的圣旨一道。皇帝闻此事后大怒,对胡宗宪降旨问罪。胡宗宪被押赴至京。在狱中,他写下万言的《辩诬疏》,递交上去后,却石沉大海,彻底绝望的胡宗宪,在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的诗句后,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他的死,虽然是官场政治斗争的结果,但更是他品行不端埋下的祸根。
胡宗宪与赵文华及严嵩父子关系密切。当初赵文华赴浙江祭海时,不顾抗倭战争大局,上疏对浙江总督张经构罪陷害。胡宗宪在此事中扮演了卑鄙的角色,他追随赵文华上疏弹劾张经,且对浙江巡抚李天宠也进行陷害。这种助纣为虐的行为,反映了他在道德上的缺陷。赵文华死后,胡宗宪又重金贿赂严嵩。他的一掷千金赢得严嵩的帮助。在被弹劾时,严嵩多次帮他化险为夷。胡宗宪最后入狱,就是因贿求严世蕃作为内援的信件而引起。
胡宗宪侵吞军饷、生活奢侈,也是不争的事实。他通过在浙江加派“提编”等额外税赋和请求留存浙江盐银等手段,聚敛了数额巨大的钱财。其中,有一些钱财是用在招抚倭寇上,但大部分还是供他自己挥霍。据传,有一次,胡宗宪宴请织造太监和李子元,居然用两百名侍女陪饮,这名太监拿出五两金子表示感谢,胡宗宪冷笑一下,不予理睬。李子元仅赏一两金子,被胡宗宪当场扔到了水里,还笑着说:“您这是在羞辱我吧!”以胡宗宪的薪俸根本无法维持如此奢糜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引起朝臣们的非议,成为弹劾的对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看过《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朋友都知道,戚继光虽然刚正不阿,但他出仕于嘉靖,那时正是严党的天下,若不依从严党,不论才能多大都无用武之地,甚至被杀。比如不依附严党却大败过倭寇的南方督抚朱纨、张经最终都是因得罪严党而身首异处。戚继光能在剿倭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原因就是,他?攀?上了一棵严党大树,严党中的实干家、江南地区最高军事指挥胡宗宪。胡宗宪和只会敛财、欺上瞒下的一般严党不同,他公私分明,对社稷有利之事,他会义无反顾的去做,可见胡宗宪虽然依附严党,却是心系天下。从某些层面来说,正是胡宗宪成就了戚继光。
一、胡宗宪出仕
胡宗宪,字汝贞,安徽绩溪人。绩溪胡氏是当地大族,明代出了最大的名人是胡宗宪,清代则是红顶商人胡雪岩,民国的胡适祖籍亦在于此。绩溪胡氏分为四支,胡宗宪所在的正是四支族中最大最旺盛的龙川胡氏。龙川胡氏若向上追溯,可追至随晋元帝永嘉南渡后镇守徽州的胡焱,所以胡宗宪可谓出身士族、家底殷实、书香门第。
出身书门,家中有钱,胡宗宪父亲还是饱学之士,特别注重子女教育,胡宗宪因此能饱读诗书,心记儒家忠孝仁义、治国平天下。胡宗宪之子胡桂奇所写的《胡公行实》说,胡宗宪七岁时? 经史过目成诵,功课必先诸生,稍迟辄终日涕泣不食?,可见胡宗宪的用功刻苦。虽然胡宗宪饱读儒经,但他出生、成长的武宗、世宗时期,正是大明边防日益崩坏,南倭北虏之患日益严重的时期。所以在嘉靖七年,他考入县学的时候,胡宗宪除了儒经之外,兼修兵法, ?六韬三略无不兼究?,同时锻炼身体,学习军事技能: ?膂力绝人,善骑射?(《胡公行实》 )。
嘉靖十七年,胡宗宪出仕,被安排在刑部实习,实习成绩十分优秀: ?明习法律,老吏不及。司中疑狱,多参质公。?(《胡公行实》)胡宗宪处理了很多刑部不能处理的疑案。因其过硬的办事水平,最终获得了为政一方的权限,嘉靖十九年出任山东益都知县,自此开始了胡宗宪的为官生涯。
二、为政一方
在山东,胡宗宪任职知县,是基层官吏,因此胡宗宪十分理解百姓疾苦。任职期间,胡宗宪不畏强暴,对县中富豪权贵的贿赂不为所动,坚持公平处置;面对蝗灾,他和百姓一道积极抗灾,奋战在抗灾第一线;面对土匪山贼,他知道民众无出路则聚众为盗,所以他剿抚结合,对能招安的山贼,他选择其中精壮编入军队,扩充本县军事自卫能力,对于老弱者则发给官银,让其自行回家安稳度日。一系列惠民、为民的政策使得百姓大安,益都治安好转,《青州县志》称 ?宗宪储措有术,敛不及民??而民服之?。
嘉靖二十六年,因胡宗宪的实干能力,他被吏部调赴浙江余姚任职,在任期间胡宗宪继续发挥实干作风,《余姚县志》称因清官爱民胡知县的到来,所以 ?政通人和,上灭感应,岁时丰稔?。
因其出色的政绩,嘉靖二十八年任职湖广道御史。此时正值北方草原鞑靼积极入侵,边将无能,边境百姓因鞑靼的掠夺苦不堪言。胡宗宪闻此主动上疏朝廷北上巡察边境。
嘉靖二十八年朝廷下疏,任胡宗宪为宣大巡察御史,巡按宣大边防。在巡察边境期间,胡宗宪赶上了大同守军 ?聚而哗?。大同守军不同内地卫所,大同是大明九边之一,其守军是有全国一等战斗力的大明边军,所以其军队成员自认为守边有功,十分桀骜不驯。针对此次兵变,边关将领竟然束手无策,最后还是胡宗宪 ?单骑慰谕,许勿徙,乃定?(《明史》)。在这一过程中胡宗宪显示了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因势利导,不一味用强,许诺边军不让他们迁徙,安抚他们。巡察边境归来,胡宗宪就给朝廷上了加强边防的奏折,其内容 ?娓娓数千言,悉中机宜?(卞利《胡宗宪传》)。
嘉靖三十年,胡宗宪重回湖广旧职,协助了湖广总督张岳平定了川贵苗乱。因其出色的军事技能,到嘉靖三十二年,东南倭患日益严重,倭寇在东南如入无人之境,四处掠夺,胡宗宪被调浙江巡按御史。正是以此为开端,留下了胡宗宪的千古美名,也是以此为开端造成了胡宗宪不得善终的下场。
三、 东南抗倭
其实胡宗宪以前,嘉靖二十七年、二十八年,总督浙闽的抗倭名将朱纨已经痛击过倭寇,但朱纨因严格海禁后又得罪严嵩,朱纨遂被革职,愤而自杀。之后总督江南军务的张经亦在讨倭战争中取得大捷,却因严党赵文华的诬陷而被朝廷所杀,江南倭患遂成大害。只因江南为天下财富会集之地,油水十足,严党一伙滥权贪污,势必将江南一地攥于己手,不容外人置喙。
胡宗宪到浙江之后,见到浙江局势日益紧张,也知道了严党在江南势力之大,明白要想真正解决南方倭寇问题,没有严党做靠山是万万不行的,为了真正解决倭寇问题,胡宗宪只得投身严党门下,取得实权。胡宗宪行事圆滑尽力交好严嵩义子、严党核心成员、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大肆贿赂严嵩、赵文华等人,以至于被评为 ?柔佞俭人,奸邪巨蠹?(《明世宗实录》)。最终他取得了赵文华和严嵩的信任。因其过去政绩,严党知道他的本事,所以将他提拔为浙直总督、挂兵部左侍郎、督察院左佥都御史衔,负责实际剿倭事宜。
在剿倭战争中,胡宗宪重用大家所熟知的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积极招募江南才子入自己幕府,《明史》称胡宗宪 ?性喜宾客 ,招致东南士大夫预谋议??豢养皆有恩,能得其力?,比如嘉靖大才子、眼高于顶的徐渭就甘心效忠胡宗宪。胡宗宪支持戚继光操练军士,最终率败倭寇。胡宗宪还计诱抓捕了大海盗徐海、王直(关于王直之死,是严党要杀他表功,还是胡宗宪自己的要杀尚存争议),剿灭了这两大海盗集团,最终基本平定了东南倭寇。谈迁《国榷》赞之曰? 东南数百年免倭患,皆其(胡宗宪)再造力也,抑公可谓社稷臣矣?。
四、受严党垮台连累而死
胡宗宪基本平定南方倭寇,有大功于社稷,嘉靖三十九年正式任职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右都御史;嘉靖四十年封少保,节制江南七省军事,成为江南地方土皇帝。在胡宗宪的平步青云中,严党的末日也到了。至嘉靖四十四年,嘉靖帝彻底清算严党,在给严党骨干罗龙文抄家时,发现了胡宗宪自己拟的圣旨,这下证据确凿、毋庸置疑,胡宗宪就是严党。胡宗宪随即被捕入狱,再胡宗宪自辩无力之后,嘉靖四十四年,54岁的抗倭名将留下了?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绝命诗,在狱中自杀。神宗万历十七年为其平反,全面肯定其抗倭功绩,追封?襄懋?。
胡宗宪为官确有过失。一是贪污。《明史》载胡宗宪贿赂给严嵩父子的赃物 ?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这些赃物的出处自然不是胡宗宪自己的俸禄而是民脂民膏、坐吃几省军费的空饷,以至于《世宗实录》评价胡宗宪 ?廉耻扫地,沉湎丧心?。二是气量过小。他应承严党自然有他的苦衷,办事圆滑,委曲求全也是无奈之举,但是胡宗宪为人有弱点,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称胡宗宪 ?才望颇隆,气节小贬?,胡宗宪经常将言官弹劾自己的罪名推给部下,军事消息走漏就将责任推给俞大猷,致使俞大猷被革职。虽然胡宗宪有性格上的缺点,但是他抗倭卫国的功绩还是不能被掩盖的,也正是他坚持任用戚继光才使得海波遂平。
关于胡宗宪之死最大原因就是 ?自拟圣旨?,其实什么贪污、投靠严党根本不是皇帝关心的,这一点可以从严党开始垮台,严嵩被革职、严世藩被杀的嘉靖四十一年之后胡宗宪仍荣宠加身看出,嘉靖仅是将胡宗宪革职让他养老。至嘉靖四十四年?自拟圣旨?事件爆发,在这期间胡宗宪虽然被言官弹劾无数,但胡宗宪还是能保全自己的。直到胡宗宪越过底线,威胁皇权,竟然还干过?自拟圣旨?视皇帝如无物的事儿,这大大刺激了嘉靖帝的自尊。所以嘉靖帝在盛怒之下,才将胡宗宪抓捕入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2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