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卧龙”、“凤雏”等飘逸雅致的绰号不同,司马懿的外号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冢虎”。从宋元时代开始的民间叙事中,司马懿就作为一个可敬而恐怖的智者与政治阴谋家的形象出现,司马氏在夺取曹魏政权中使用的诸多血腥手段,使他成为《三国演义》中最大的反派人物。
隐忍持重
司马懿拥有令人胆寒的“狼顾相”——这是异常狡诈阴险的证明。在《三国演义》第78回里,病卧在床的曹操梦见“三马同槽而食”,由于“槽”与“曹”的谐音,由此预示了司马懿日后的谋篡。
根据《晋书》记载,猜忌而多权变的曹操,对于才大志高的司马懿,本来就有提防之心。被封为魏王后,他曾几次警告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但曹丕本不具领袖才能,自然对这个“每有大谋,辄有奇策”的中庶子非常依赖。当然,司马懿的大谋。首先就是韬光养晦,曹丕之所以依赖他,是因为他的奇策凡事好用。《晋书》上说他“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完全一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派头。
于是,在曹丕时期,司马懿荣宠有加。到了黄初七年,曹丕去世前,下遗诏命司马懿与曹真、陈群共同辅政,并告之太子:“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魏明帝曹叡时期(204-239年),司马懿才被正式委以重任。但是,魏明帝临终前对司马氏父子的忠诚还是起疑的。因此,对蜀国之战在西北胜利后,司马懿仍被长期滞留西北,未召回朝主政。所以,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当齐王曹芳继位皇帝后,司马懿与曹爽按照明帝遗命开始辅政,司马懿的职权是以太尉“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与爽各统兵三千人,共执朝政”,而曹爽则是“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明显为首辅。而在一个月后,皇帝曹芳高升司马懿为“太傅”,省去了原“录尚书事”,这个细微变化剥夺了司马懿的行政权。魏晋时期的太傅,只是理论上有兵权,而实际上被架空。此时,司马懿的领袖潜质充分体现:在被明升暗降后,他仍是秉承一贯的韬光养晦,在为曹魏政权征讨时,一方面加深自己在军中的控制力,一方面从表面上麻痹曹爽集团。
诡谲机变
光靠“隐忍”,显然无法解释司马懿为何能迅速地进入曹魏政权的核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对于司马懿来说,发生了两件通过机变谋算,最终改变自己在曹心目中地位的大事,从而奠定了自己在曹魏政权中的首席谋臣地位。
野心膨胀的司马懿,与曹魏宗族集团斗争的第一回合,即是明帝临终前的托孤之变。景初二年十二月,曹叡病重,开始着手身后事的安排:“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司马懿被排除在辅政顾命大臣的行列之外。然而,此时司马懿的死党,在朝廷内部的中书令刘放和中书临孙资终于发挥了作用,在这两人劝说下,明帝开始对排斥司马氏的决定产生动摇。后来除才情性格平庸的曹爽外的顾命集团只存在了4天就被瓦解了。
对于司马氏在外不断建功立业、声名直上的态势,仅剩下的曹爽集团唯一策略就是加紧蚕食司马懿手中的权力:正始六年秋八月,曹爽将中垒、中坚营的兵权归其弟中领军曹羲。正始八年,曹爽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使司马懿与曹爽集团的关系急剧恶化,成为司马懿对曹魏王朝政治态度的转折点。
郭太后是魏明帝曹叡之妻,对未成年的小皇帝曹芳的决策会产生直接影响。将郭太后迁永宁官与皇帝分居,可将曹芳完全置于曹爽控制之下。司马懿与郭太后的关系虽无明确记载,但此事使矛盾激化,可见司马懿对郭太后能施加影响。曹爽集团迁太后于永宁宫,意味着司马懿对皇帝的间接影响会从此中断,失去皇帝身边的保护伞,他的处境就变得十分危险。如果曹爽欲诛司马懿,很可能借助一道皇帝诏书,在一夜间完成。司马懿当然明白这一点,他又一次放弃了正面抗争,再次祭出了自己的法宝“称疾不上朝”,转入了实际的政变阴谋活动。
这其中让朝臣“稔其恶”即让曹爽集团充分暴露其缺点并激发朝野众怒,让司马懿的赌博可谓步步成功。正始五年(244年)初,曹爽以夏侯玄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玄辟李胜为长史,准备伐蜀。三月,曹爽亲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挺兵汉中”,结果无功而返,彻底暴露了自己的虚弱本质和孤立地位。当时朝中钟毓等士大夫强烈反对进兵,而长期在司马氏麾下作战的郭淮等诸将不听调度,暗中接受司马懿指令,以保存实力为先,消极破坏征蜀。当不请军事的夏侯玄情急之下,竟然向司马懿讨教方略时,司马懿在信中以恐吓的言语,彻底摧毁了夏侯玄和曹爽仅存的信心,迫使其仓皇退兵,加速了政变成熟时机的到来。
正始九年冬,正当司马懿剑拔弩张,伺机发难时,曹爽派即将HJ任荆州刺史的李胜前往司马懿府第,假借探病,窥其虚实。关于这段趣闻堪称司马懿深不可测的政治谋略的典范——他由两名婢女扶持而出,佯装耳背,将“荆州”称为“并州”,饮粥时“粥皆流出沾胸”,又恳请李胜在自己百年后照顾两子,临别时“流涕哽咽”,从而彻底松弛了曹爽最后一丝戒意,为一月后的高平陵事变埋下了伏笔。
狠辣凌厉
无论是隐忍稳健的作风,还是机巧百出的谋略,如果没有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最终仍然不能完全发挥其效果。通观《三国演义》,司马懿的执行力无人能出其右。而司马懿的狠辣,在同样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表现得更突出。
正始十年正月初六,曹爽诸人带小皇帝曹芳去洛阳城外90里的高平陵祭扫明帝墓,司马懿父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其计划有条不紊而招招致命:首先动员暗中豢养的三千死士和手中掌握的部分军队占领武库和各处要害,然后早先受排挤的王观、高柔、蒋济等军政元老纷纷出动,联合司马懿进宫谒见郭太后,使后者下旨罢黜曹爽兄弟。并任命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军营,王观“行中领军”,占据曹爽之弟曹羲军营,使得曹爽集团京中的军事力量化为乌有。随后,司马懿和蒋济派军占据了高平陵至洛阳的要害一洛水上的浮桥,并送奏章给曹芳历数曹爽之罪。
这时,曹爽优柔寡断的性格弱点完全暴露一从城中飞奔报信的大司农桓范建议他立刻护送皇帝前往曹魏经营多年的政治中心许昌后,让皇帝下诏讨伐司马懿一从今天的观点看,这个建议完全可行,因为文帝曹丕曾下令,太后不得干政,所以司马懿借太后下的矫诏无法与皇帝曹芳的诏书相比。然而曹爽的意志已经被完全摧垮,踌躇四顾,完全落入了司马懿所设的心理陷阱:司马懿摸准了曹爽贪生怕死的心理,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曾为曹爽心腹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前来游说,劝说曹爽放弃兵权,并假惺惺地保证对其不予加害。最终,“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的曹爽于次日自解印绶,请皇帝下诏罢免自己职务,前往洛水向控制了京城的司马氏投降。根据《资治通鉴》计算,三日后的初十(戊戌日),司马懿就下令将曹爽等夷三族,丙午(十八日)进行大赦,仅仅用了13天,权倾一时的曹爽集团就灰飞烟灭,足显司马氏手段之老辣、冷酷。随着最具威胁政敌的消灭,司马懿的太傅府成为政权实际的控制中心,“政由己卅,网罗英俊,以备天官”,其取曹魏而代之,就是时间问题了。
:
“民间历史故事”“鱼羊趣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唐兴亡三百年大全集(套装全7册)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版 批注点评24史全集红色经典正版图书籍
易中天中华史全套18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正版王安石变法魏晋风度
史记 文白对照司马迁全本全译史记故事中国通史历史故事书知识书
180包邮-正版大秦帝国全套全6部11卷
根据野史记载司马懿字仲达,世人称号他为冢虎,这个就是古代的一种称呼而已,冢虎也就是和卧龙凤雏一个意思,代表着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因为冢虎中的冢代表着大的意思,也就是地位非常的高,而且虎作为猛兽那么可以说是百兽之王,那么冢虎的称呼就能看出来司马懿的地位是非常高大的,所以说这个冢虎的称呼就是和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庞统被称为凤雏一样,都是对那些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的一种称呼。
要说到这个司马懿也是能够隐忍的,跟随曹操很多年一直没有显露出来自己的野心,但是随着曹操的倒下他们的野心也是逐渐的显露出来,要说辅佐了那么长时间能没有一点别的想法嘛,所以说司马懿的这份隐忍就能够看出来只要是给他一个机会一定是能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但是司马懿这一生却没有完成这个愿望。
但是司马懿的后代子孙却做到了司马懿想要做到的事情,甚至是一兵一卒都没有用就在别人手中夺取了政权,由此可见司马懿以及司马家的人都是非常能够隐忍的人,就冲这份隐忍那都是能成大事的人,而且司马懿一直蛰伏在曹操身边,就像是一个猛虎在边上等待着最佳时机,然后出手夺取食物一样。
所以说司马懿被人们称作是冢虎,这也就是在夸奖司马懿,说明司马懿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而且非常的会隐忍,这是非常值得人们敬仰的事情,那么就将司马懿称作是冢虎了。
三国时期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属于自己称号的,司马懿的称号是冢虎。而这个称号也是非常适合司马懿人物性格的一个称号。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里面塑造了很多英雄豪杰的形象,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诸葛亮,曹操,刘备,司马懿等人,他们都是三国演义里面的风云人物,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外号,比如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的外号是?卧龙?,赵云的外号是?常胜将军?,人称?常山赵子龙?,而庞统的外号是?凤雏?,在这些人里,司马懿的外号也是很猛的,那就是?冢虎?。
一,?冢虎?与司马懿的性格一样,懂得隐忍而又凶猛。
关于司马懿的外号,在三国中并没有提到,所以应该是后来才取的,是人们根据他的形象而设定的,所以才这么贴合司马懿的形象,?冢?代表的坟墓,坟墓是地下的,意思就是司马懿是一个藏的很深的人,而?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它生性凶残,在捕猎的时候,也是很有耐心的等待猎物,用它来形容司马懿再合适不过了,司马懿是三国里面最会隐忍的人,也是最后的赢家。
二,诸葛亮以前住在卧龙岗,再加上他的智慧,所以人们称他为?卧龙先生?。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一开始的时候,他在卧龙岗居住,因为他有的过人的智慧,是人中之龙,所以人称他?卧龙?,是一条等待苏醒的龙。
三,庞统的外号?凤雏?是他叔父给起的,是他小的时候都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能力,所以他叔父给他取名?凤雏?。
庞龙在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能力,而那个时候的庞统还有被人发掘,就像是一只小凤凰,日后一定可以飞黄腾达,有所作为的,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庞统在跟了刘备以后,成为了和诸葛亮齐名的谋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1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萧太后:爱江山更忠爱情
下一篇: 真实的王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