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路
计然曰:“人生于世,非财无以资身。产治有恒,不商何以弘利。”
【译文】人生在世,没有财产就无法得到生存和发展。财产的运作遵循固有的规律,它本身不会自动增值,不经商就无法获得利润。
范蠡按语:“财为养命之源,人岂可无有,而不会营运,则蚕食易尽,必须生放经商,庶可获利,为资身策也。”
【译文】财产是滋养生命的源泉,是生存之本,人们岂能没有财产 但是如果不掌握经营之道,那么这些财产就会像蚕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的被消耗掉,很容易坐吃山空。因此,必须运用财产来从事商业活动,怎样才能获得利润,使财产想生命一样得以生长,这时每个人安身立业的策略。
二、擅谋
计然曰:“财溺于人共爱,义取者希。利起于众所争,贪嗜者伙。”
【译文】钱财沉浸在世人的共同喜爱之中,能在道义的立场上获取钱财的人,世上少见。利润正是在众人的你争我夺中获得,那些贪心、嗜财如命的人,比比皆是。
范蠡按语:“财者通行蠻貊,虽婴孩亦所知。爱是以人多竟求强取,致有丧身失德,忘耻受辱,甘当无悔。其知义安分,不事妄贪者,世之罕有。”
【注释】蠻:通蛮,我国古代居住在南部的少数民族。貊,我国古代居住在北部的少数民族。
【译文】钱财可以通行于任何地方,甚至那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偏远的南方和北方,这一点就连婴儿、小孩也明白。正式因为对钱财的狂热喜爱,所以人们纷纷竞相追逐钱财、强取豪夺,以致有的人丢弃了自身准则,道德沦丧,忘记羞耻,甚至受到别人的侮辱,还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由此可知,能够深明道义、安分守己、满足现状,并且不做非分之想、没有贪心杂念的人,世上罕有。
三、知人
计然曰:“人皆人,贪廉无辩。心非心,真伪难知。”
【译文】人与人在表面上看来都一样,无法从表面去辨别一个人是贪心的还是清廉的。心与心则大不相同,但也难以判断它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范蠡按语:“人不处财,心不久交,徒以面情相觌,语言相奉,而不识其忠诚奸诈,嗜利苟且,必须试之以财帛,处之于患难,然后其人其心则详知矣。”
【注释】觌:音di。见,相见。
【译文】如果人们之间不发生财产交往和利益关系,没有长久的真心相处,而仅仅以脸上的表情相见,以浅层的语言交谈往来,那么是无法认清此人是忠厚诚实还是奸邪诡诈,无法认清他是不是贪图利益,只顾眼前,敷衍了事。必须用钱财锦帛来试探,或者在患难之时与这人相处,然后我们就可以详细的知道这人这心是 什么样的了。
四、结势
计然曰:“交接非人,虽万金无足论有。”
【译文】交往、接触和托付的人,如果你选择不当,那么即使拥有万金,也不能称之为有钱。
范蠡按语:“朋友者,夥计者,不独通财,而身家百尔所系,与其高者吾亦高,与其低者吾亦低,如形处鉴,美恶因之,交结苟非良人,导我于不善,虽万金易败,安得云乎有哉。”
【注释】夥:通伙。鉴:镜子。
【译文】交往朋友、雇佣伙计,你和他们之间,不仅是流通钱财,而且还关系到你自身的家庭、财产等各个方面。与高明优雅的人交往,那么我也高明优雅, 与低微卑劣的人交往,那么我也低微卑劣,这就好像照镜子一样,美丽还是丑恶都取决于照镜子的人。交往、结识的如果不是善良、诚实的好人,那么我就会被引导到不好的状况,即使钱财再多也容易被损耗掉,怎么还能说自己拥有钱财呢
五、精算
计然曰:“不俭不怜,徒负披星步峻。且俭且怜,风雨无虑。”
【译文】对钱财不节省不爱惜,就白白承受了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的辛苦。能让财产增值,又能守住它的人,即使经历了顶风暴雨、在大海大洋中航行的辛苦也值得。
【注释】峻:山高大而徒。
范蠡按语:“为客商,不辞晓夜,登山渡水,所需微利,皆由惊恐辛苦而来。若不俭省爱恤,则动渠劳碌何益哉。”
【译文】作为奔波各地的商人,早起晚归,跋山涉水,所获得的哪一点微小的利润,都来自于所承受的惊恐和辛苦。如果不节省、爱惜钱财,那么一切劳作都没有任何益处了。
六、扬善
计然曰:“慈能致富。”
【译文】对他人慈爱、和善可令自己获得幸福。
范蠡按语:“若谓慈善之人希锡福,此亦臆说。盖慈善存心端正,动履庄严,所作所为,不由歧险,是以多获平坦福也。”
【注释】锡:在这里做“赐予”解。
【译文】有人说那些待人慈善的人是希望自己能得到上天赐予的幸福,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有慈善之行的人,他的动机是端正的,他的举止是庄严的,所作所为不会误入歧途,所以,这样的人也就大多会获得一种平坦之福了。
七、捕机
计然曰:“夸他钜钞,暗挟此人。羡某至诚,意讥本客。客来无货。非取账必是等人。买主私谈,不扣银定然夹账。”
【译文】谈生意,夸耀其他人有许多钱财,是为了暗中向对方施加压力;以羡慕的口气说其他人诚实守信,则是有意识讥讽对方。客商来到却没有携带任何货物,那么不是来索取账款,就是等候别人;买主与中间人私下里商议、交谈,必定有秘密交易,或者要吃回扣,或者要在账款上做文章。
范蠡按语:“对此客而夸别客本大货多,使此客不能自安,于中有暗挟之意也。封我谈他人忠厚,必有刺我刻薄之意。若客来空手无货,非向主家取账,必是等候亲友。主家与买主私地密言,恐其旧有所欠,扣我货银抵补,不然货价腾长,背后定议,满匿我价钱也。”
【译文】对当前的客商夸耀其他客商本钱大、货物多,是为了让这个客商不能安稳、沉着,以便暗中要挟;对我大谈别人的忠诚、厚道,一定有讽刺我刻薄的含义;如果客商来时,没有携带任何货物,那么不是想向主人家索取账款,就是为了到此来等候亲朋好友;若中间人与买主私下秘密商议,必须小心,他们之间可能有旧账未清,会把我的货款扣下作为抵押、补偿;如果不是这样,就是货价突涨,他们在背后秘密商议,对我隐瞒这些价格。
八、造场
计然曰:“施为小巧弗边幅,返更中坚。门面彰扬广招摇,须疑内空。多因行大放胆,十有九危。”
【译文】做事细心、灵巧,不在边际上下功夫,反而证明他内部充实。表面上铺张虚华、彰名张扬、招摇过人,则一定要小心,他内部很可能是空架子。有许多客商,因为对方行事张扬,仿佛很有实力,于是冒险行事,这样做十个中有九个危险。
范蠡按语:“作事规模鄙小,不务彰大门面,其中毕竟充实。摆大架子,弄虚头,其内多主不实。客因见牙侩行事彰大,财货放胆托付,不为疑虑,一值倾坏,所负不啻万金,安可以大行而怠意哉 ”
【译文】做事情喜欢摆个大架子,追求虚化、玩弄张扬,其在本质上多是名不副实;客商往往见到中间人行事张扬、摆架子,便把货物十分大胆的托付于他,不做任何怀疑和考虑,一旦事情出了变故,亏损的不仅仅是大量钱财。如此看来,怎么可以因为中间人的虚化而大意呢
九、自诚
计然曰:“好歹莫满牙侩,交易要自酌量。”
【译文】货物的优点和缺点切不可对中间商隐瞒,做生意一定要自己斟酌、思量孰轻孰重。
范蠡按语:“货之精粗好歹,实告经纪,使好栽专夺卖。若昧之不言,希为侥幸出脱,恐自误也。买卖交易,要自立主意,不可听旁人拦阻。齐行煞价,惧我成交,意图脱彼货也,故宜自做酌量。”
【译文】货物的精细和粗糙之处、优点和缺点,必须据实告诉经纪人,使他们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来定价出售。如果将这些都隐瞒,不告诉他人,希望凭侥幸把货物出售,恐怕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进行买卖、决定交易,一定要自己思考、拿主意,不可听信别人的阻拦。尤其是在同一行业里,有人一齐将价钱降低,阻拦我成交货物,再借机把手中货物卖出。所以做生意一定要自己斟酌、思量,不可听信人言。
陶朱公《商训》
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关者众。
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因才器使,任事有赖。
能辩论。坐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躬行以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
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
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
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
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
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
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期
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一、《三谋》:
《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货期
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出纳
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价
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查帐
要勤,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
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
,审贵贱,无息币。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
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 而
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范蠡主要
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
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范蠡说的价格原理
,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
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
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
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他说,如此"则币欲其
行如流水。"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大商之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1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三种“对错观”
下一篇: “守拙”的长远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