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有一首千古奇诗,男人顺着读,女人却必须倒着读

健康管理师 2023-07-24 22:36:58

唐诗、宋词,号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

在唐朝,著名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王勃、王维、白居易、孟浩然等,而在宋朝,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等。

这些人的名声都很大,他们的作品也是家喻户晓,谁都能背出几首来。

不过也有一些不如他们出名的诗人,写出来的作品同样令人惊艳。

比如,写出“唐朝第一诗”的人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

又比如,宋朝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李禺,写出了一首千古奇诗《两相思》。

之所以被称为奇诗,原因是这首诗顺着读和倒着读都可以,但它表达的意思却变了个样,也就是所谓的“回文诗”。

男人通常顺着读,女人却必须倒着读。这首诗是一篇七律,顺着读下来,是一首《思妻诗》,全篇内容如下: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顺着读时,这首诗表达的意思,是说一位丈夫思念自己的妻子,连带着他身边的儿子也思念母亲。

他一双枯眼痴痴地望着远方的山水,酒壶中的酒没了,也不敢起身去添酒,就怕越喝心里越苦闷;思念之情太浓厚,连一首和韵的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

全篇表达的感情十分真挚,让人仿佛能看到身为丈夫的男子,在长夜漫漫中,伴着一盏孤灯,满心思念妻子的场景。

但这并不是全诗最出彩的地方,前面说过,它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把每个字的排列顺序换一下,就变成了《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倒着读下来,意思变成了妻子思念丈夫,因为丈夫迟迟不能归来,也没有寄回什么书信,妻子在家中想,一定是路途遥远,才阻挡了他归来的脚步。

虽然诗已经吟成,自己却迟迟下不了笔,酒也不敢喝上一杯,望穿秋水,等得眼睛都干枯了。

其实历史上的回文诗不少,譬如宋朝的苏轼、苏小妹,都曾经写过这种体裁。

回文诗分成通体回文、单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5种类型,我们可以读一下苏小妹的“双句回文”诗: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

可以看出,所谓“双句回文”,是指整篇诗里,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比较之下,李禺这首把“思夫”“思妻”合二为一、变成《两相思》的诗,却是最难的“通体回文”,整篇诗从最后一个字反过来按顺序读至开头一个字,变成另一首新诗。

李禺在历史上没多大名气,我们上学时也从没学过他写的诗,但从这首《两相思》来看,李禺的内心应该是非常细腻的,只有真正深情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深情的诗。

或许李禺生前也经历过一段美好的爱情,只是不得已分开了,所以有所感悟吧。

来源:美术大家

如何翻译经典对联,其中到底有多少种读法呢?

01

黄文中,甘肃临洮人,出生于1890年,早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曾翻译其师植原悦二郎教授的《日本民权发达史》。

在杭州三年,黄文中先后为西湖题写了十七副楹联,这些对联现在在西湖边大多能够找到。除了这副“西湖天下景”联,题于平湖秋月的“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也是其佳作。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黄文中的这幅楹联,仅用10个通俗易懂的字简单重叠,即道出了西湖四时景色,游人到此,每每留连驻足,反复吟咏玩味无穷。



这幅对联的妙处,甚至被一些老师布置成了一道暑假作业:此联有四种读法,请用标点把四种读法明确标明成句(允许拆开叠字重组或用跳字省读法)。

有学者细细研究此楹联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此楹联当有12种读法:

逐字顺读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将行书和草书分开读

水山处明秀

晴雨时好奇

将叠字拆开读

水明山秀,水山处处明秀

晴好雨奇,晴雨时时好奇

水处山处,水山明明秀秀

晴时雨时,晴雨好好奇奇

水处明,山处秀,水山明秀

晴时好。雨时奇,晴雨好奇

水山明,水山秀,处处明秀

晴雨好,晴雨奇,时时好奇

跳读

水处明,山处秀

晴时好,雨时奇

水水处明秀,山山处明秀

晴晴时好奇,雨雨时好奇

水水明 ,山山秀,处处明秀

晴晴好,雨雨奇,时时好奇

停顿读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倒读

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看完之后,你是不是也觉得十分神奇?

这就是汉语的魅力,它就像一块魔方,可以通过改变字或者词语的位置而换成另外一个意思。



02

再如,宋朝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李禺,写出了一首千古奇诗《两相思》。

之所以被称为奇诗,原因是这首诗顺着读和倒着读都可以,但它表达的意思却变了个样,也就是所谓的“回文诗”。

男人通常顺着读,女人却必须倒着读。

这首诗是一篇七律,顺着读下来,是一首《思妻诗》,全篇内容如下: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顺着读时,这首诗表达的意思,是说一位丈夫思念自己的妻子,连带着他身边的儿子也思念母亲。

他一双枯眼痴痴地望着远方的山水,酒壶中的酒没了,也不敢起身去添酒,就怕越喝心里越苦闷;思念之情太浓厚,连一首和韵的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



全篇表达的感情十分真挚,让人仿佛能看到身为丈夫的男子,在长夜漫漫中,伴着一盏孤灯,满心思念妻子的场景。

但这并不是全诗最出彩的地方,前面说过,它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把每个字的排列顺序换一下,就变成了《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倒着读下来,意思变成了妻子思念丈夫,因为丈夫迟迟不能归来,也没有寄回什么书信,妻子在家中想,一定是路途遥远,才阻挡了他归来的脚步。

虽然诗已经吟成,自己却迟迟下不了笔,酒也不敢喝上一杯,望穿秋水,等得眼睛都干枯了。

李禺这首把“思夫”“思妻”合二为一、变成《两相思》的诗,堪称是最难的“通体回文”,整篇诗从最后一个字反过来按顺序读至开头一个字,变成另一首新诗。

李禺两相思古诗解释

两相思

朝代:宋代|作者:李禺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隔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隔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译文

我望着家的方向,无奈远隔千山万水,行人来往匆匆,又有几个人能够明白我此时重重心事。
心事重重的我欲借酒浇愁,却酒壶早已空空,再难倒满一杯酒。想提笔写诗抒发感情,却思绪万千,难以落笔。
离家日久,思念越深,给心爱的你写封家书,但路途遥远,却迟迟收不到回信,可能路途太遥远。
漫漫长夜,孤独的我只能与孤灯为伴,夜深人静,我真的很想念家中妻儿。


是居住在家乡的妻子与儿女,苦苦等候外出丈夫的归来,孤枕难眠,深夜难熬,每天相伴的只有孤灯。
迟来的鸿雁也没有把你的音讯带回,都怪这路途遥远,让我们离别这么久。
诗早已经想好要写什么,但事到临头下笔太难,心中忧愁太多,想借酒浇愁却怕把酒喝完还是无济于事。
知心的情郎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如今山水阻隔,千里迢迢,我只有望眼欲穿的份。

全文赏析

正读是夫思妻,也被人称为《思妻诗》,主要表达丈夫对妻子的思念。
反读虽然还是表达相思之情,却表达了与正着读它不同的含义,变成了《思夫诗》,诗歌的意境和主角完全变了。

《两相思》之“思妻”

李禺,只知是宋代人士,生卒年不详,出生地不详,对于他的经历、生平,我们无法窥见。他留给后人的,只有一首回文诗:《两相思》。尽管我们无法得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但细细品来,诗里的思念之情犹如山涧里的溪流,缓缓地流淌着……

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隔重山,渡万水,山高路远,我望着家的方向,久久无语,;往来行人匆匆,大都是过客,又有几个人可以引为知己呢?无边的思念之情涌上了心头。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酒壶空了,怕是连一杯酒也斟不满了;拿起笔,思绪万千,却难和成一首诗。诗人下笔难成诗,只因思念扰心绪。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漫漫长路,西出阳关的游子已经离别心上人很久了,没有传达情谊的鸿雁,寄出的信也迟迟未收到回复。一封家书,往往是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支柱,支持他们不断前行。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漫漫长夜,寥寥孤灯,独守着这无边的寂寥。作为丈夫和父亲,我想念我的妻子和孩子。诗尾,直白的思念宣泄而出,感情尤为强烈。

顺读此诗,我们似乎能够体会到,李禺在远离家乡妻女,一个人在烛火摇曳中挨过漫漫长夜时的孤独,深深地感受到一位游子对家中妻子和孩子的强烈思念。

《两相思》之“思夫”

倒读这首《两相思》,大家会发现,这首诗不但倒读成诗,且由“思念妻子”转变成了“思念丈夫”,其中的思念哀婉像低语一般娓娓道来。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你可曾知道,啼哭小儿日日地喊着父亲,而妻子我也很想你啊;孤枕难眠,只有一闪一闪的烛光伴着我熬过这漫漫长夜。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迟来归家的鸿雁也没有带回你一丝一毫的音讯,长处离别之中的我们像极了阴阳两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喝了一首诗却久久无法下笔,拿起酒杯却怕一会儿酒壶就空了。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知心的情郎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远隔千山万水我泪眼望穿。

主角转换,相思之情却未减半分。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一个妻子在孩子熟睡之后,面对如水的寂静,孤独地拿起酒杯想要一解相思却空了酒壶,拿起笔却又无从下笔,只好微微叹气。

思夫又思妻,双倍思念,更加重了《两相思》想要传递的情感。望穿秋水的思念,通过“回文”的表达手法得以淋漓尽致地宣泄,才是这首诗最为独特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74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