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古代冷知识———古代如何进行天气预报

百薇 2023-07-24 13:01:45

哟!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天气的获取主要依赖于手机的提示以及天气预报的播放。天气对于人们出行、穿衣、活动、农事等多个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了解天气变化呢

在古代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像“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久旱东风不下雨,久雨东风不晴天”、“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等。这些谚语都是古人对天气预测的结果。其实古人对天气情况的获取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

一:经验预测。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全要“靠天吃饭”。农业的盈亏看天气雨水的多少。所以测量天气就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可是那时候是没有气象测量这种科学的方法,人们预测天气全靠经验,或者是通过占卜推测,这种方法测量出来的准确度不高。

二:测风和仪器。聪明的古人渐渐发现了风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如《诗经》、《楚辞》中就有大量对风的描写,他们发现天气要是有了变化,则风的强度也会有所变化。所以古人认为,若是掌握了风的规律,那么就能掌握天气的预告。就这样在古代也有了测风的仪器,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相风鸟”。据《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所建的建章宫厥上,装有铜凤凰,下有转枢,风来时,铜凤凰的头向着风好像要飞的样子,后来东汉时期,改装成为另一种测风器,就是所谓的相风铜鸟,这种相风铜鸟可以观测风向,用以给测量天气作参考。

三:古代气象部门,钦天监。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黄帝时代,就设有专人从事气候观测。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帝尧时代,还设立了专门掌管天文和气象的官职,秦汉时期以太史令掌天象历法,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后来隋炀帝改曹为监,唐代初,又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到了明朝清朝时期,这一职位又称为司天监,有监正、监副等官,末年有西洋传教士参加司天监的工作。这种气象部门的职责就是掌管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等任务。

四:测云。秦朝时期,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种,对预示着不同天气的云进行了简单分类。《诗经》中也有“天上同云,雨雪雰雰”的记载,管子也说过:“云平而不甚。无委云,雨则速已”。这些都说明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云可以预示天气变化。

古代预测天气的这些方法,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水平以及创造精神,其中还有不少的方法对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对古代如何预报天气有了一定的了解,又是get新知识的一天呢!

往期回顾

1

第339期|古代冷知识之——水稻的五千年进化史

2

第340期|古代冷知识之女子如何化妆

3

第342期|古代冷知识——古人如何获取时间

图片来源:百度

主编:吴倩 薄雯雪

文字:张书汇

排版:王凤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9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