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未曾得到,何谈放下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24 12:21:26

一青年到寺庙请求“了空”大师帮他削发剃度。

大师问其缘由。

青年说:“俗世追名逐利太累,只想隐入古刹清静无为。”

大师微笑问他:“假如寺庙亦不清静,该当如何 ”

青年听后一愣,露出惊讶表情:“我只想找一个地方,放下俗事纷扰,难道贵寺也不能成全吗 ”

大师说:“那你现在就放下吧!”

青年问:“放下什么 ”

大师说:“放下你手中的茶杯啊!”

青年非常不解:“我手中都没有茶杯,又如何放下呢 ”

大师微微一笑:“对啊!你都未曾真正经历过俗世纷扰,又何谈放下呢 ”

青年此时一头雾水,希望大师明示。

大师说:“剃度为僧者有四种人:一、天赋异禀者;二、参透红尘者;三、爱好佛学者;四、逃避现实者。

这四种人中天赋异禀者,属于天生悟性极高之人,他们的境界已然达到超脱,根本无需经历世事便可做到真正放下;

参透红尘者,属于后天阅历颇多之人,因为他们已经在红尘俗世中磨砺出来,参透了人生,所以稍有机缘便可顿悟放下;

爱好佛学者只是单纯的喜欢,他拥有执念,还做不到真正的放下;

逃避现实者只是为了躲清静,他并没有真正得到过,又何谈放下呢 ”

青年听后点了点头:“哦,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讲我来寺庙剃度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逃避现实问题,可是我真想放下一切啊!”

大师说:“除了‘天赋异禀者’和‘参透红尘者’之外,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放下’。你和佛之间的缘份还没有到,九九八十一难都未曾经历,还是下山去好好磨砺吧!”

感悟:

如今的社会压力非常大,很多年轻人看不到未来便想选择逃避现实、佛系人生。

可逃避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寺庙也不是避风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

倘若心不变,换什么环境还是会有烦恼,唯有心强了,万事万物才能境随心转。

可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强大呢

唯有面对,而非逃避。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黑白到多彩,这个中间的过程终需我们自己去填充,没有人能绕的过去,除非他想永久处于黑白的烦恼阶段。

只有当我们真正“得到”了,才能做到真正的“放下”。

并非“神童”的我们,在没有“得到”之前,还是先去努力“得到”吧!

三省吾身:

1、我想放下一切去参禅悟道吗

2、我参透人生多少了呢

3、机缘未到,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剃度之后还俗,还不如尘世修行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8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