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我愿以花为名,醉卧宋词世界!

佩兰 2023-07-24 10:01:22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古人云“诗庄词媚”,词为美人,诗则为壮士,词之语言如桃花源头的清水一泓,沁人肺腑,涤荡着千年来古今孤独的心灵,使我们在千年后的尘世做执着的守望……

宋王朝,那是个造就文学奇葩的时代。清新婉丽的晏几道,可以惆怅忆着心字罗衣的小萍,寻着旧日的谢桥;柔弱无力的秦少游,徘徊在轻烟小楼里,数飞红万点,纤云弄巧,看自在飞花与无边丝雨;似姣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李清照,守着满地黄花,为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叹惋流泪。还有那个多雨季、多忧愁的《雨霖铃》;大江东去的《念奴娇》、幽幽的《何满子》:被落花和笙箫包围的《满庭芳》;精致不可临摹的《钗头风》……

说到《钗头凤》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呢: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沉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象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

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

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

世情恶 人情薄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个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询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婉不久便郁闷成病而死。陆游得知唐婉的死讯,痛不欲生。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隐痛,他后来曾多次来到沉园题词怀念唐婉。

在宋词中不光有文豪的爱情故事,同样“大家”也偶尔自嘲自乐一下:

西江月·遣兴

宋 ·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译文: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 ”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

行香子·述怀宋代: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译文: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丞相也罢,白衣也罢,人人都在宋词的音乐与文字中狂欢不已。这里有眼泪,有悲伤,有纯粹的欢喜,有凄凄的别离,亦有寥寥文字背后的无数故事。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穿越千年时光隧道,时时都会在我们的耳边萦绕,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一份诗情画意。

如果有闲暇时间,一个人,关上门,泡杯茶,抖落一身红尘,远离外边的世界,静静地品读宋词,聆听千年前的文人墨客欲说还休的心事,领悟世间的悲欢离合,与他们心灵沟通,心心相印,应当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

让我们重回到青衫长袖,羽扇纶巾,吟诗醉月的岁月,去重温那个烟波浩渺的古宋朝代。

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全诗

这段话出自清代文学家张潮《幽梦影》,全诗为: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译文:

能称之为美人的人,容貌像花般娇嫩,声如鸟鸣般清澈悦耳,神态像月亮那样清冷宁静,一动一伫都杨柳般地摇曳生姿,玉骨不染世俗的瑕疵,肌肤像那冰雪般洁白,如秋水一般的姿态,心中蕴有丰富的诗词,如果具备这些品质,我就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扩展资料:

《幽梦影》中的这段话说的是美女的天然丽质。在张潮看来,这样品性的女子有着吸引人心的独特魅力和风韵,有这种别有深度的美的女子,才是非一般的美人。

张潮的《幽梦影》主要着眼于以优雅的心胸、眼光去发现美的事物,可以说是求美的著作。书中没有强烈的、尖锐的批评,只有不失风度的冷嘲热讽。而这些不平、讽刺,其表现形式也都是温和的。

《幽梦影》体现的是张潮以经史子集为底,浸透了传统中国文人教养的生活观。它展示了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品味,中国文人的生活态度。

宋词《归田乐·试把花期数》赏析

《归田乐·试把花期数》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此词抒写感春怀人之情。全词以“花”为线索串起全词,以突出伤春之意。词之上片数花期是盼春,看花吐、恐花飞是留春,下片言情,盼春留春是为怀念“花前侣”。末三句回忆旧曾游处,亦是希冀春天来了能够再会“花前侣”。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宋词《归田乐·试把花期数》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归田乐

试把花期数。便早有、感春情绪。看即梅花吐。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绛唇青鬓,渐少花前语。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门外垂杨未飘絮。

【赏析】

此词抒写感春怀人之情。全词以“花”为线索串起全词,以突出伤春之意。词之上片数花期是盼春,看花吐、恐花飞是留春,下片言情,盼春留春是为怀念“花前侣”。末三句回忆旧曾游处,亦是希冀春天来了能够再会“花前侣”。起首两句不落俗套,用笔不凡,以盼春写伤春,前后矛盾,语便脱俗。“看即梅花吐”句,承上启下。“看即”,为随即义。梅花是最早开的花、报春的花,如今已是含苞欲放了。紧扣上句“便早有”三字。愿花”三句,补足上文。这几句的意思是:梅未开时,已希望它更不凋谢,好让芳春长驻人间,怕只怕百花飘残,匆匆春又归去!等到花开时,它却默然无语,试问其中的深意,年年的春天都能够理解吗?三句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春天能理解人们的心意的话,它就不会叫花儿凋谢了,因为花开花落,春来春去,正是人们悲感的缘由。年年如是伤春,年年的春天依然逝去,“不语”的是花,发出痴问的是词人,“此意”,即上片愿花不谢、春长住之意。句句深入,环环紧扣,两片融为一气。“绛唇青鬓”二句,转而进入怀人的主题。当日在花前一起快乐地游春的侣伴如今安在?“绛唇青鬓”,形容年少,当指昔日同游的女子,即莲、鸿、苹、云等人。“渐少”,意谓一年比一年少,与上文“年年”呼应。两句跌深一层,道出词旨“对花”三句,收束全词。可是看到花开,便记起旧日曾游之地,而那时,那门外袅娜的垂杨,还未曾扬花飘絮呢!“旧曾游处”,即当时歌酒征逐之地。末三句追忆旧游,以当日赏春的欢乐与今朝孤独的悲感对照,说明花飞春去只是勾起伤感的表面原因,而感旧怀人才是真意之所在。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宁七年以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受株连下狱。元丰五年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碧鸡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贫寒。文学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词风哀感缠绵、清壮婉丽。有《小山词》一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4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