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夜读散文|中秋月饼八月梦

槐米 2023-07-24 07:24:51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散文精选散文精选大全文/一生所爱

(点击下方音乐结合一起读文章哦)八月那个圆圆的叫中秋,八月那个甜甜的叫月饼;中秋啊有个美丽的传说,月饼啊有个梦中的故事。

梦中的中秋,大伙儿放下一切聚在一起,泡壶好茶,让浓醇的茶香弥漫在月色浸泡的山上。

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个小山丘,远一点是个蓝色的湖,都被密匝匝的树荫遮掩,看来有点神秘凄迷。

此刻,若有一叶扁舟,仿效李白散发泛舟,且歌且舞且剑;长长的发在风中飘拂,撩起林中的雀鸟,拉长脖子呱啦呱啦地应和着,中秋之夜也就添了一丝诗情,泼墨似地着了一点画意。

但是,有人慨叹一年容易又秋天,北国的枫叶疯红了,满山满谷红艳艳,就像烧着了一般。

枫叶惹人相思,枫叶本有一股诉不尽的怨埋;到过北国但时节不对,看不到枫叶,却也知道枫叶题诗的凄美。

秋天了,那些长埋在地底下的幽魂,想必思想起他在枫叶上所题的诗,他殷殷的哭泣就在我的心房轻轻的回荡,让我也惹了一点儿的秋愁。

这里没有秋天,却也有过秋的心情,特别是在这个小山丘上和中秋月对饮。

于是有人唱起《秋词》,脆脆的歌声平静地抚摸着青青而润湿的草地;再来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一曲《月儿弯弯照九州》,而我的心空落落的,无法热闹起来。

不是自鸣清高,我不习惯在这样的月色底下玩闹。

小山丘该有一点风味,一点酒疯,一点诗吟,但没有酒也没有诗,只有圆圆的月亮圆圆的人。

你把一枚金黄的纸月亮放在我手里,说:“这颗圆月象征圆满,愿它伴你一生一世。”

一生一世 我笑了。

“笑什么 笑我的幼稚或虚妄 ”

“都不是,我心里的月亮总是扁扁的。”

你迷惑的望着我,但没说话。

我也不想解释,只是闷闷地仰望天上那轮皓月。

月还在,每年的中秋它都这么亮着。明年呢 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可能就消失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

有时真想揽月一游,看看广寒宫里的嫦娥仙子,是不是还在那儿寂寞地挥舞长袖,想跟她伴舞,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啊。

望明月,总会勾起无限心事,想从前的从前,想我们的我们。

想上天既然赐我们轩昂的血肉,却又留不住岁月的阴晴圆缺。

想日渐消瘦的日子,你我的相遇,这会儿还在赏月,那会儿呢 你在哪里 我在哪里

这种苍凉的心境,其实跟中秋之夜很不搭配。

以前很喜欢站在走廊,不管是不是中秋。

远处耸立着青山,每回一见到她的容颜,心里总有一股清泉潺潺地流着。

有时看见月亮刚好挂在山头,我会很兴奋,仿佛回到悠悠千载之前,兴许有一撮灰灰的狼烟,一盏兀自呜咽的夜光杯,盛着琥珀色的葡萄酒,酒香啊酩酊了漫漫黄沙之旅……

那时当然也有中秋,可那时不吃月饼,那时喝的是辣辣的黄酒,辣辣的《离骚》,在中秋的月圆之夜,独自骑着孤独的青牛,慢慢的走出嘉峪关,走进历史的隙缝走进没有月亮的荒原。

秋天的歌又响起来了,把我从荒原拉回青青而润湿的草地。

月饼开出了灿烂的笑靥。

你仍把金黄的圆月放在我掌上,说:“一生一世,记得。”

你转个身,双鬓已染白.....

◆文章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有话说#@记录生活扩展阅读原创夜读散文 | 我的前半生原创夜读散文 | 南沙,此生可否再相逢原创夜读散文 | 回乡随想原创夜读散文 | 我们注定要错过一场春雨原创夜读散文 | 逃避的爱原创夜读散文 | 命运与选择原创散文原创|盼雨原创午读散文 | 眉上,色字秋声扮春光原创散文原创|八月的雨原创午读散文 | 七夕诉离情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美段

赞美中秋节的优美散文:中秋散韵

中秋,是喜庆热闹的日子。

一家人,老老小小,欢天喜地,望明月,品月饼;

热闹的街头树起了灯彩,舞起了火龙,清静的河边也有小孩漂起河灯;

福建有抛帕招亲,台湾有偷菜求郎,湖南、贵州、安徽还有窃瓜祈子。

中秋,是思念拔节的日子。

人世间的思念,像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疯长着,堆积着,涌动着,蔓延到天际:

或是远方的儿子,激动地用家乡话,附着话筒,深情为父亲唱生日歌;

或是慈爱的母亲,戴着老花镜,走针串线,正为海外的女儿织着毛衣;

或是相爱的情人,彼此用最亲近,最甜蜜的短信诉说最遥远的相思情。

中秋,是诗香飘飞的日子。

唐李白的《月下独酌》是诗人、身影、明月寂寞地合成,逸出的是酒的醉人的香味和诗人的浪漫的芬芳;

宋苏轼的《中秋月》是暮尽、寒溢、月转的慨叹,传达的是时光易逝的苦味与生命无常的孤独;

宋辛弃疾的《太常引》是诗人望月、伤己、叹国的共熔,抒发的是美人迟暮的凄凉和激荡不已的壮志。

中秋,是神话改写的日子。

蟐蛾姑娘与后弈俊男,你们该是攀上天地间的彩虹桥,不再有离居之苦了吧;

修行千年的兔仙,你送到月宫里的最小的女儿,该是回来同家人团聚了吧;

吴刚,你该是记住了他人真诚的教导,勤心学习,不再醉心于求仙之道了吧。

中秋,有浓浓的快乐;

中秋,有刻骨的思念;

中秋,有无尽的诗意;

中秋,有满满的祝愿。

诗人说,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我要说,心有快乐,心有思念,心有希望,心便不会老;

中秋有明月,中秋便不会老!

中秋节的散文随笔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随笔篇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的古代历法,汉服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个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称“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重要节日之一。

在北方的一年三节中,我最喜欢中秋节。因为端午节是在五月,正赶上青黄不接的时候,何况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立,未免令人有伤感之意。春节是在寒冬腊月,万物凋零,寒风刺骨,仿佛呼出的热气都要被冻住,在穷人的眼里,过年即是过关,虽有爆竹声声,新桃换去旧符,总免不了有对生活窘迫的无奈。

儿时的记忆中,春节里父母忧郁的眼神,在我的心里总会有一丝酸楚,虽然父母强装笑颜,可贫穷的现实摆在面前,只是家人装作视而不见罢了。唯独中秋,是在收获的八月,在我心里中秋节是一个沉甸甸的节日,新粮进仓,果实成熟,单就这一点,那种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更何况有朗月相伴的不夜天。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却说“一年之计在于秋”。春,万物萌发,一年初始,虽给人以希望,但要想收获还得去奋斗,不知结果如何。秋,收获在握,结果尽知,不必再怀着忐忑的心情,去预测奋斗结果的好坏。故也最喜欢在秋天里的中秋节。

中秋节里,生活再拮据,母亲还是要买几包月饼,为的是去看望亲戚。小时候的月饼,没有现在的塑料包装,是用棕色的牛皮纸包的,外面再用棕色的纸绳十字交叉绑紧,一包里有五块月饼,从母亲买来,我的心思就全在月饼上了,想方设法也要吃一块,为了不把包装纸弄坏,先把纸绳解开,拿出一块,再原样包上。虽然怕被母亲责骂,可吃到嘴里的月饼香味,还是暂时驱散了害怕的心理。月饼是五仁的,最喜欢吃着吃着见到一个花生仁,吃到嘴里那个香无法形容。现在的月饼,花样繁多,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饼月的味道。

最后,母亲还是会发现月饼少了,免不了一番责备,只好把少了一块的那包月饼,分给我们姊妹几人吃了,我就会多吃到一块。在我印象里,母亲是不喜欢吃月饼的,如今想来,那是母亲舍不得吃而已。

吃过月饼,当然是要赏月的,家乡的月亮永远是清澈明亮的,仿佛那蟾宫的桂树都能看的一清二楚,树下的玉兔也是清晰可见,真让人有蟾宫折桂的欲望。如今生活在城里,月亮总是灰蒙蒙的,好像蒙着一层纱,心里知道是因环境的影响,所以心思总是放在家乡的月亮上,还没到中秋节,在心里家乡的圆月早已挂在了天上。

遗憾的是,有时因工作关系,中秋节不能回老家,干脆躺在床上不去赏月,可月光还是透过窗户照进屋里,让人更有一丝“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幽怨。

期盼着,今年的中秋能与家人团聚,尽情的和家乡的月亮做个亲近,闻一下月光的味道,不,是团聚的味道。

愿天下游子,中秋之际,趁明月照路,回家团聚。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随笔篇二

今年中秋,是在与父母的简单的一次聚餐中度过的,因为寻常,我甚至找不到一丝值得保存在我记忆匣子里的美好,是因为繁忙的学业掩盖了中秋的味道,更是因为我挚爱的亲人,此时已然不在我身边。我只能从花样日益繁多的月饼中,去找寻,依稀地辨认那些过往。

我又看到了那个忙着品尝月饼的不亦乐乎的我,看到了一张年老而已残旧的桌子,看到外公在月光中隐约可见的慈祥脸庞。那时候,中秋在我脑海中并无概念,因为那时的月亮并无异于评审,可以时常看见,可以让它跟在我身后,很服从,因此对中秋的月亮没了好奇心。可让我对之魂牵梦绕无法忘却的却是一个小月饼。

作为一个对一切具甜味的东西都有着严重情结的我,月饼自然是我所垂涎的,而月饼在我的印象中就简单得只剩下豆沙与砂糖口味了。因此每每中秋,看到外公做起月饼,总会不怀好意地靠近他,好蹭些吃的来。而吃完甜点的我却又露贪婪的眼神,外公此时总会笑着轻抚我的嘴角:“看你这个小馋猫!”

于是每一年中秋节,就在这种与月饼的邂逅中悄然度过,而外公,也在每一个月明的夜晚渐显苍老,于是后来,月饼变了味。

终于一年的中秋节,外公再也没能和我一起度过。那时起,中秋的月饼再也尝不出甜味——在我心中。即使品尝更多口味的月饼,也难以勾起我的兴趣,习惯了外公做的月饼的我,又怎么吃得下其他呢?

而也是那时起,月亮在我的星空却悄然升起。我开始睁着大眼睛,久久的伫立凝望那一轮极圆的月亮,可心中却有丝丝寒意。错过的月圆已然不能再重逢,而逝去的时光也无力被挽留。

中秋节,我依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回过头,想抓住背后那缕月光,却见不到月亮。曾错过了无数次的月亮,又怎么会始终如一地跟在我身后,并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温暖呢?这已然不是那时的中秋了!

梦境里,我走在路上,欢笑着奔跑,一回头,满脸都是幸福的月光,我笑了,月亮也笑了。

也许,那样月光洋溢的中秋,只能回忆。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随笔篇三

转眼就是中秋节了,我们还没有一点准备,或许是因为这里气氛相对没有那么浓烈吧。半年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湍急的流走了。今天变成了昨天,昨天又变成了过去。我们期望时空定格在那一刻,想要抓住些什么,却不晓得自己想要什么。时光总是那样的公平,不曾为谁慢半拍,也不曾为谁快半拍。中秋节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临,我们还漂泊在另一个城市。

已经是凌晨,马路上没有行人,这里中秋的夜晚很凉,丝丝凉意占据了整个夜,路灯在月光下也变得有些暗淡了,望着月亮,从那抹银光里,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嫦娥的影子,而我们就是那后羿,只能望着月亮出神。眼睛忽然有些发涩,我们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头后却发现,脚下那清晰的孤影触动着心底的思念。我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开始漫无目的的行走

同样的月,有人喜有人忧,生性多愁善感的我们,看淡淡的月光有着一抹忧伤,像是一颗孤寂的心,就如今晚的月亮那般孤独,那淡淡忧伤的'光,无限的悲伤,生活的不如意,就如今晚的弯月忧伤着不能圆的遗憾。

青春如同这个季节的落叶,孤独的身影在风中回荡,任风飘零。那憔悴而忧伤的叶子,静静地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生命的终结就只有碾成泥了。“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多么的凄凉。春天里这片叶子像婴儿一样声声啼哭着喜悦,长成生命一样的葱绿,而此刻它竟落得如此的凄惨。而我们们这代人的青春正是地上的落叶,时光的秋风将我们们的青春吹走了。

生活的不如意,让我们们百般的苦恼。尽管在年少轻狂的时候,拥有青春懵懂的活力,焕发无限的力量,胆敢勇闯命运的河流,踏平生活的坎坷,迈过生命的艰难,寻找生活的快乐。然而命运总是考验我们们的信心,折磨我们的意志,剥夺我们的幸福,扼杀我们的希望,埋葬我们的前途。

人世间的公平与谁理论!一样的生命,却不能一样的活;一样的活着,只能承受不一样命运。不堪负重,一无是处,生命就这样消耗殆尽,在岁月里苍老。

如此的蹉跎岁月,任时光的风浪将自己掩埋。我们就是那无根的浮萍,在岁月的河流里漂流,随风去,随风来,居无定所,流离失所,尽在时光的流里泛滥。我们必须学会自我们调节,生活即便是痛苦,也要唯心向暖,支撑着空虚潦倒悲寂的心,也许就会变得快乐。我们渴望能在生活里得到幸福,就必须努力拼搏、追求、付出、争取,时刻谨记,告诉自己面对生活,不要哭泣,眼泪是不会博得命运的施舍;不要屈服,只有坚强才能驱散阴霾;不要自卑,只有勇敢才能在废墟中站起来。

中秋节优秀散文

中秋节优秀散文1 “明月千里寄相思”,古人的千年一叹,至今仍情真意切。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它唤起了我对友情的回味,对亲情的感怀,对爱情的思念。

昨天已成为记忆,一些儿时长大的玩伴和曾经相熟的朋友,虽偶尔还能记起他们的模样,但紧张忙碌的工作却成了我们不能常见的借口,使这些美好的情感越飘越远。忆往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老先生的千古名篇,便是当年三五好友相聚时的真实写照。通宵达旦的畅饮,醉得酣畅淋漓,却是那样的飘逸、放荡,谁也不会顾及醉酒后的尴尬,想怎么放肆就怎么放肆,其间的温情,其间的友爱,足以让人铭记一生。又至中秋,想重温那些人,重温那份纵情和那份随性,谁想却应了李后主的那句话——雕楼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月到中秋,愿我们珍惜友情,重拾起那份“发小”情怀。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月里还掺杂着一丝酸涩的东西,虽然高速发达的通讯设备可以让遥远的思念近在咫尺,但电话和视频却永远无法替代亲人团聚时那份热闹而温馨的浓浓温情。远在异乡的游子,看着渐渐圆润的明月,仿佛又回到了心中那个最温暖的地方——家。想到年少时的中秋之夜,亲人们围坐一团的情形,不由得潸然泪下。“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世上最牵挂我们的人,永远是父母。

月到中秋,儿想家、亲想儿,愿天下的父母亲都身体健康,无论孩子走得多远,回家后都能痛快淋漓地叫一声“爸、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对有情人的衷心祝福。身处两地的.爱人们,心中的那份思念和煎熬却无法释怀,每一次的短暂相聚和忧伤的离散,又怎能用一句“两情若时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能慰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在这个月圆之夜变得愈加浓烈。

月到中秋,愿有情人不再对影成三人,结束“终日思君不见君”的日子,千里共婵娟。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个美好的月圆之夜,愿普天之下,月圆、人圆,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能圆在月圆之时。

中秋节优秀散文2 夜色袭来,月亮挂在天上,此刻的夜晚却并不孤单。

一个花好月圆夜,一张蓝色格子毯,一盒冰皮牌月饼,还有几只不同图案蜡烛,构成了一个赏月的好地方。浪漫、温馨。

看着这皎洁的月,心里莫名有些感触,但又不知是什么,只是觉得这样很美好。拿着一块月饼,嘴里慢条斯理地细细嚼着,感受着浓浓的月饼香。河边的蜡烛被我摆成一个爱心型,然后点燃,看着火光像小精灵一般蠕动着。这种感觉十分惬意。

树叶被晚风缓缓拂起,慢慢地,时间好像就在这一秒停住,全家都静静的坐着。虽然周围也有很多来赏月的人,但吵闹似乎没有传进我们的蓝色格子毯范围内。深深的蓝中,还包含着淡淡的紫,显得比较柔和。而月圆圆的,比圆规画出来的圆还要圆。

几个孩子从我的眼前经过,他们手上、头上、带着彩色的光圈,甜美的笑容到现在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大人们则有说有笑的聊起天来。热闹非凡。

烛光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与夜融合起来。天上还飘着几朵暗暗的云,月光涂抹在云朵的周围,天空,还有两个孔明灯的陪伴。

河流上也浮着一轮明月。

中秋节优秀散文3 晚风习习,吹散了头发,吹乱了思绪,漫步在葱茏的绿树红花间,久久不曾离去。

明月当空,清凉依旧,可心境却不平静。

又是一个皓月当空,守着圆月话温情的时刻,可却找不到眷恋的理由,记忆中的温暖却只是停留在外婆的怀抱!

一晃外婆去世近三十年了,我过了近三十个中秋,可年年中秋赏一样的圆月,吃一样的月饼,唯有我的记忆深处的中秋有着无比的甜蜜和温馨!

我妈是外婆最小的女儿,从小她就不会做家务,理所当然就更不会带小孩,以致婴儿时的我有好几次在他们手中险些命丧黄泉,外公外婆看到小小的我遭遇如此的危险,就让父母把我送到他们那儿,所以我是瞎眼外婆用衣服兜大的!

从记事起每个中秋都是在外婆家过的,七十年代中期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外婆总会变戏法似地给我们变出许多平时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东西,每个中秋都是我们姊妹几个最盼望的节日!

当那一轮皎洁的盈月将它的光辉满满洒向大地时,我们早已稳坐在葡萄架下的小桌前等待外婆给我们变出的惊喜!在那略有些清凉的夜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当外婆摸索着从屋里拎出一个小竹篮,我们就开始沸腾了,吵嚷着要自己去拿,瘦高个儿的外婆将竹篮高高地举过头顶,要我们安静下来,经不住诱惑,只得举手投降,平常吵闹惯了的我们立刻安静下来,要知道尽管只是那么一点少的可怜的食物,可在那个年代却足以让我们这些小馋猫幸福好久好久!

外婆依次发给我们:一人两粒水果糖,一个苏式的冰糖月饼,还有舅舅晚上刚从院子的葡萄架上摘下的葡萄……

那时还没有我的两个小妹,所以我是最小的,于是享受着比哥姐们多的优待--可以躺在外婆的怀抱里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外婆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鬼故事,听着听着就在外婆的怀抱中进入梦乡……

尽管是一样的东西,但对于顽皮的我来讲,总觉得别人的肯定比自己的好,于是我会趁着哥姐们专心听故事时,偷偷地去舔一下他们手上的糖果,直到完全确定我的和他们是一样的甜!那水果糖的甜蜜滋味渗进梦里,让我甜醒了还在笑!

那边吃边掉渣的冰糖月饼,让我们非常珍惜地享用它,双手捧着放到嘴边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小心翼翼地生怕掉下丝毫零星碎末,如果一不小心掉下一点便会马上拾起,吹吹上面的灰,然后十分享受地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

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再也不会因为少吃一口而争得不可开交,丰盛的美味在每天的餐桌上一遍遍轮番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而我却再也找不到那种中秋月圆时一家人团聚赏月的温馨……

如今还不到中秋节,超市里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月饼,吃着那些制作精美,包装华丽,价格不菲的月饼却犹如嚼蜡,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感觉——

如今中秋的月饼怎么也吃不出从前的那个味,不知道是做月饼的人变了还是吃月饼的心境变了?华丽的包装,却如何也代替不了平实本质——一块冰糖,几粒芝麻,少许桂花,却令我甜蜜许多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0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