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
一提到中国的情人节,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七夕节。被王母以银河相隔的牛郎织女,在这天将走上鹊桥,与相别已久的恋人相会。而在古代人们认为这样的爱情太过凄美,不够圆满,所以这一天并不能称为情人节。那么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什么时候呢 快来和小编一起探索一下吧。农历三月三,上巳节,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诗经》所载的中国情人节,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王羲之先生的《兰亭集序》便是写上巳节一次文人雅士从事禊的活动。"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有了书圣的风雅前例,三月三这个官民游乐的好日子,更成了骚人墨客赋诗的好机会。吴自牧《梦梁录》卷三《三月》云:"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就是指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事)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描写三月三盛况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在后期,人们常用兰草点水洗身或用柳条沾水点头以作祈福之用。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汉族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笄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故此男女便有了相识的机会。少女及笈后,男子便可上门提亲。上巳节是我国传统的情人节,如今却不见上巳节的影子,实在是可惜呀。这警醒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将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下去,发扬下去,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往期回顾
第314期|古代冷知识——眼镜
第317期|古代冷知识——裤子
第319期|古代冷知识——酒具
主编:吴倩薄雯雪
文字:董雪怡
排版:郭丽华
图片来源:微博
元宵节是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等到晚上,年轻的人们最愿意的做的事情就是赏花灯和猜灯谜了。正因为青年男女们都来赏花灯,正好借此机会相识,一见钟情,或者相识相知相爱,因此元宵节也被称为?情人节?。
明朝钱塘翟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可见元宵节给未婚的男女们提供了一个相识的机会,我们都知道古代大家闺秀,天天不出门,所以能见到青年才俊的机会特别少,就在家等着父母安排婚姻。总是不出门,待在家也无聊,所以迫切盼望元宵节。直到元宵节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上街赏花灯,猜灯谜。花样种类繁多的彩灯,被高高挂起,在风中摇曳,远处有歌声,还有孩童追逐的欢笑声,此情此景下,俊男美女在月下赏花灯,又发挥自己的才华,猜几个灯谜,两人相会一眼,也许就一见钟情了。
元宵节这一天,也是个适合情侣们约会的日子。早已约定婚约的男女,在这一天,可以大胆地手牵着手出来,走在热闹的街上,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花灯两两相对,两个人相依相偎,如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么浪漫!
后世也有很多文人,也以元宵节的爱情为主题,创造出了很多绝佳的诗句。比如欧阳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有辛弃疾的《青玉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这一天对青年男女来说是多么得重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8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红楼美食知多少(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