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大家一个比较隐私的问题:你今年几岁了
我们常常过多地关注我们的生理年龄,特别是过了我们自认为年轻的那段时间之后,每长一岁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焦虑。
但我们却忽略了,还有心理年龄的存在,它与生理年龄并不总是一致的。
你是不是也有某个瞬间,觉得自己的内心并不如自己的实际年龄一样
工作任务已经堆积如山,你却只想出去玩出去嗨
家里有一堆家务等着,还有小孩子需要照顾,你却只想找个地方买醉
或者,在大家都玩疯了的的时候,你依然是那个叮嘱大家“小心、注意”的哪一个
……
最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不服老真的可以不变老,至少你的大脑会这么认为。
年龄感反映了我们在某一阶段的心理状况与水平。一个人是否成熟,不能简单地以年龄来划分,因为个人的年岁并不能与他们行为、感情全然相符。
你的真实内心,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还是个稳重的成年人 答案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
你觉得自己的心理年龄几岁了 希望这个答案不会太老 :)
特别献上《心理年龄鉴定器》。本产品将帮助你评估心理年龄岁数及状态、不服老指数、面貌年龄、理想岁月、兴趣爱好年龄等等,并为你提供驻颜建议与成熟心态的建议。
【开始测试】
心理年龄鉴定器▼
你将获得什么
▼
[温馨提示]每次付费享有一次测试机会。如需再次查看报告,请返回测试原购买页面,点击右方“已购买”。
戳“阅读原文”,测测你的心理年龄阅读原文
把落花拿回家来,猪队友却说这是垃圾,让我丢掉。唉!他哪里知道,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小女孩,而且很多女人都爱花,这是骨子里的一种喜爱,男人们可能不理解。其实我平时忙碌起来,有些女汉子性格,但内心里还是想做一个小女人的啊!
为什么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活得那么辛苦那么累呢?成年人的世界,本身已经够无奈的了,如果可以,我们一辈子都活得像个孩子,那样岂不是可以暂时忘记成人的压力和烦恼,回归童年回归单纯的儿时状态,就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愿意做一个孩子。
现在的我,有时也会陪着二宝一起玩,他经常说:“妈妈,你能陪我玩一下吗?”很多时候,我会很乐意陪他一起拼积木,玩游戏,玩泥巴,讲故事……这就是最好的亲子时光。只是平时忙碌,这样的机会也不是那么多,于是在孩子眼里,这样的时光变得很珍贵,其实我也一样,总期待这样的时光可以多一点再多一点,还好有周末和假期,我们能有更多这样的亲子时光。
这个五一假期,我们大清早就可以一起阅读打卡,还可以一起出去闲逛,玩。只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已经有了他自己的朋友圈,孩子现在更喜欢跟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于是有了本文开篇,我一个人出去闲逛捡拾落花的单人时间。反正孩子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就好好陪伴孩子,孩子不需要我的时候,那就一个人做回一个小女孩,好好享受一个人的时间,如此活着甚好!
为什么你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之二
文丨吕静贤
每个喜欢控制孩子的父母的内心里,都住着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希望别人关注,希望别人肯定,希望别人认同。
而这种心底最强烈的愿望,最直接、最大的受影响者,就是他们身边近在咫尺、弱小的孩子。
他们渴望得到孩子的爱戴与尊重,他们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所有。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但收获的却是:
要不一个终生仇人;
要不畏惧多于尊重、屈服多于崇拜的,同样自己眼中的没出息的孩子;
再要不就是世人眼中“他人家的孩子”,但并不快乐,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孩子。
为什么呢?
一、你所谓的对孩子的爱,实际上是你的任性
有一次过马路等红灯,我听到了旁边一对母女的对话:
母:我昨天晚上1点半把他拉了起来,打了他一顿。
(晚上1点半?我以为我听错了。)
女:妈,他不愿起来就不起来,你干嘛非得要让他起来呢?
母:他不洗澡啊!7点半叫他洗,他不洗,上床睡觉;9点半叫他起来洗,他不起;11点半又叫他起来洗,还是不起。后面我忍不住了,1点半把他拉了起来,狠狠打了他一顿。
女:妈,他是大孩子了。他不洗就不洗,身上不舒服他自己也会感觉得到。而且明天他就回学校上学了,去学校身上臭,自然旁边会有人说。还有,你干嘛总是打孩子啊?
母:啍,打孩子,我算打得少了!我多久没打过他了?要不是昨天太气了……
女:哎,难怪XX不喜欢你。
母:不喜欢就不喜欢。我还不是为了他好!
这时绿灯亮了,母女走了过去。我也跟着过了马路。
以前,我觉得喜欢控制孩子的父母应该不会很多吧。但现在路上的偶遇,发现这样的父母生活中比比皆是。而且做出的事情一个比一个出格。
就像我上一篇文章所说的,一个喜欢管控孩子的父亲,连已40多岁已做父亲的儿子买新筷子都会因此大发雷霆、大动干戈。
看来,生活中喜欢控制孩子,对孩子动不动就打骂,把孩子永远当孩子,而不管、不顾孩子已长大,甚至已成人的事实的父母,大有所在。
这样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是非常的任性。
“对待我的子女,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就是他们对待子女最根本的态度。
就像上面的那个母亲。孙子不听自己的话,不照自己的吩咐做,就不顾、不考虑当时的情况(已是半夜1点半了),而且处理方式也欠妥当――直接拖孙子起来打。要知道孙子也是个大孩子了。
这种不把孩子当独立个体,而且也随心所欲、凭己所好来对待孩子的父母,在我看来,内心里都住着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
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对待子女的教育,那就是:随心所欲。
表面上,他们似乎很理性,似乎有不少理论在支撑。但实际上,他们是随心所欲,对待子女,完全是凭自己一己之见,完全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也不考虑当事人子女的感受。
――这不是随心所欲是什么?!
对待自己的孩子,说得好听点,他们是严厉;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任性。
二、学会接纳不同的意见,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表现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势必是一个愿意倾听,并鼓励身边人表达的人。而不是一味只要求别人听自己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人。
喜欢做权威父母的人,大多数从小没得到过身边人足够的爱和关注,更遑论尊重了。
所以长大后,既不善于,也难以与身边人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互动。
而另一方面,又希望身边人能把自己当成关注的中心,一切都听自己的。
与他人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就是简单、直接地命令和要求,并要求对方不能反对。
这跟一个没长大、任性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看看那些喜欢管制孩子的权威父母,哪个不是这样?!
孩子的一切大大小小事情,他们都无分寸、无界限地插手干预,并为此而自我感动、沉浸其中:看,我为孩子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
但实际上,没多少个孩子是感激他们的,更多的是无奈、压抑,甚至愤怒,因为那是我的人生啊!我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凭什么我的人生要你来操控?!
至多是畏惧,而不是尊重;屈服,而不是崇拜。
所以,权威型的父母总是教不出自己眼中懂事、有出息的孩子;
所以,权威型的父母要么收获没出息的孩子,要不收获一个终生仇人。
因为你本身就没有长大,对待你的孩子,你缺乏一个成熟之人应有的包容与客观:
你一意孤行、自以为是;
你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你似乎为孩子牺牲了很多;
……
但殊不知,这一切都只是你的自我意淫。孩子教育上,可以说,你并没有什么优势,年龄和为人父母的身份是你最大的优势。但关于孩子教育的眼光、能力、学识,你又拥有多少呢?
人最怕自以为是,而不自知。因为这跟井底之蛙没什么区别。不跳出那口井,它永远不知天有多大。
所以,为人父母者,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得逼自己成长。
而成长的第一步,那就是从知道并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学会包容、接纳不同的意见,摒弃唯我独尊的思想。
要知道,你对孩子的控制,不仅仅会伤害到你的无辜的孩子,而且还会造成一代又一代不幸的轮回。
三、你对孩子的控制,造成了一代又一代不幸的轮回
权威父母模式,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因为父母是孩子身边最近的老师和榜样。
一个朋友讲过这样一样事:
有一天,他开玩笑地问儿子:
“如果有一天你做父母了,如果孩子不听话你怎么办?”
儿子答:“把他关在门外。”
“没其它方法了吗?”
“把他丢在床上。”
朋友沉默了。因为朋友平时就是这样处置孩子的不听话的。
你的一言一行,尤其是你处理问题的模式,其实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身边最近的孩子。
很多从小生活在父母家暴下,尤其是长年目睹父亲家暴母亲,对父亲家暴行为深恶痛绝的孩子,长大后却悲哀而痛苦地发现:自己也不知什么时候长成了自己所痛恨的人模样,处理问题的模式竟与当初所恨之人一模一样――对待子女或者另一半,不是打就是骂。
这就是身边人长年累月的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已在不知不觉中,根深蒂固地成为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
所以你对孩子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下一代对其子女的教育方式。
你是父母权威教育的受害者,你的下一代也很大概率成为你权威教育的受害者。
一个年青人,特别喜欢法律,期望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
而他的父亲,一个农场主,却要求他必须继承自家的事业――管理农场。
他痛苦万分,却又无力抗拒父亲的要求。只能违心地放弃自己心爱的律师职业,服从父亲的安排。
若干年后,他的儿子长大,也面临事业的抉择。他的做法也与他父亲当年的做法如出一辙:要求儿子去学法律专业,来帮他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
儿子拒绝了,因为这不是他喜欢做的事情。
于是这个父亲,跟他当年父亲的做法一样,那就是逼儿子选择他为他选定的道路,而不允许儿子有任何别的选择。
……
这,其实就是可怕的轮回:你深受上一代压迫的痛苦,却无力改变,只能被迫接受。而当你成为你孩子的父母时,却又重复当年父母对你的专制与压迫。
相同的痛苦就这样一代代地沿续下去,不同的只是受伤害者。
所以为了下一代,你应及时止损。
而止损的第一步,就是自知。拥有自知之明;
其次,就是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只有这样,你才能对得起孩子,对得起你为人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
蒙台梭利说:
这是每个人成长、成材的最基本的条件。
她也说:
如果想培养出优秀、出色、有出息的孩子;
如果想给孩子最好的爱;
甚至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戴,
那么,请首先从尊重孩子选择、给予孩子自由开始。
这,其实也是对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你还记得,如果你未曾忘记,你的体内还有五岁的你、十二岁的你和十八岁的你。那么,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十二星座吧!带你了解内心还是个孩子,做事需要得到别人认可的星座。
双子座:要糖吃的小孩子其实双子座的心理年龄是很小的,他们慢慢长大,心理年龄却没有跟上去。哪怕他们已经成年,仍然想在自己做对了事的时候讨要奖赏。就像是一个想要糖吃的小孩子一样。虽然我们会觉得这样的双子座很可爱,但这也是他们无法真正独立的弊端。
水瓶座:虚荣心作祟其实水瓶座是非常虚荣的,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水瓶座往往会追求那些明明是在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就是希望至少可以在表面上做到过人上人的生活。在工作中他们也经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在众人面前的夸讲,会极大地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摩羯座:心理失衡摩羯座总是有极其容易不平衡的心理,他们总认为别人亏欠了他们。或者说这个世界对他们就不公平。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做对了一点点事,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奖赏,如果得不到,他们就会心理失衡。变得特别暴躁,甚至会出手报复。
双鱼座:自我肯定双鱼座一直对自己不太自信。所以他们偶尔也会去渴望,渴望自己和那些工作能力特别强的人一样。能够万事都做在人的前面,所以当他们有一些成绩的时候就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以此来获得自我肯定,否则的话,他们就会因为对自己的失望而变得非常暴躁。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46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这些经典公众号,越看越上瘾!
下一篇: 博士分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