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专注我吧!
1
在前几期中,我们学习了书法基本笔画的横竖撇捺,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书法笔画中的钩画。钩画包括竖钩、卧钩、竖折弯钩、横折弯钩、左耳钩、右耳钩、横折斜钩等等,钩画的写法多种多样,古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勤礼碑》钩画有14种写法,极尽其用笔丰富多变之能事。今天我们将学习钩画的竖钩和卧钩的写法。
图片来源 :百度搜索
2
气十竖钩不仅作为字的锋芒。更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文章作品暗藏的锋芒。想把竖钩写的垂直劲挺、秀健沉雄的关键点在于行笔最后一步的跪笔弹锋。竖钩写法的前半部分与竖的写法相同,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在这里便不再赘述。关键在于钩的写法,起笔下行并向右靠拢,其次我们要向左下方向按笔,同时微微捻转笔杆,最后要使腕力用侧锋沿左上方推出形成锐足的钩。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卧钩的形态更像是卧薪尝胆的勾践,虽然弯腰但却隐藏锋芒,很快又会锋芒毕露。卧钩的代表字有心、必、志、息等。在写卧钩时要轻轻起笔,在行笔的过程中不断施加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顿笔准备,向左上挑钩,收笔出尖。卧钩的形态更像是卧薪尝胆的勾践,虽然弯腰但却隐藏锋芒,很快又会锋芒毕露。卧钩的代表字有心、必、志、息等。在写卧钩时要轻轻起笔,在行笔的过程中不断施加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顿笔准备,向左上挑钩,收笔出尖。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钩划
我们学习书法,要从一笔一画中汲取知识。学习人生的道理。书法修的不仅仅是字,更是我们的心性。我们在笔墨纸砚的熏陶下修习,在一横一竖中顿悟,在一撇一捺一折钩中磨炼书法,磨炼自己。
END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
欢迎转载,如有雷同修改请获取【授权】
本文版权归【墨香流韵】公众号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人文系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欢迎来到文学新天地
官方订阅平台
主编:李娅芬吴倩
文字:张茹雪
排版:刘宇琦
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界各国文化源流所仅见,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以汉字方块字的独特性为基础,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中国书法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
与中国画相比,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思想性、抽象性都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直接的关系。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哲学,而要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书法正起了桥梁的作用。
扩展资料:
中国书法的艺术地位: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和精神载体,历经千年,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对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表达,在最简约的层面上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因此,我们对于中国书法不管是继承还是创新,都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认识和把握。尤其是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及传承体系的梳理,一方面还要有时代精神,多方借鉴、多元共享,创造出新的艺术风貌。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对待中国书法的文化传统
书法与绘画是我国古今艺术门类中两种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们象一对同根同源的孪生姊妹,在中华文化艺术的大舞台上共同展示着高雅的魅力。因此,自古以来都有“书画同源”之说。研究发现,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环节,无不与书法艺术的美学环节一脉相通。首先,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他认为: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保存有大量图画文字,这些字包括象形与指事两种功能。从这些图画文字中探索书画艺术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书画艺术是先有绘画,后有汉字;先有汉字,后有书法。换句话说,书法艺术是以绘画为基因,以汉字为依托的。书法与绘画是血缘相通的姊妹艺术。其次,中国书画在笔法上有相通之处。一是工具相同。中国书画的创作工具都是使用毛笔、墨汁和宣纸。二是笔法相通。书法与绘画都十分强调“用笔”,即使用毛笔作书作画的方法、法则、技巧、规律等等。书法和绘画都离不开线条的造型艺术,绘画“用线”与书法“用线”的演变脉络,都是由单纯到复杂。中国书画运笔的行--止,疾--徐,体现了人的情感速度和大自然速度的千变万化。中国书画所表达的感情起伏、心绪抑扬、生离死别、慷慨激昂等等,均含于行--止之间。历史上书画名家关于“以书入画”的妙语警句很多。明代唐寅在《论画用笔用墨》中说:“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可见,中国绘画将书法的“用笔”应用于创作,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三是墨法同源。中国书法和绘画都强调“墨韵”。俗云:“墨分五色”。“五色”一般概括为浓、淡、干、湿、焦。“墨法”的功能,在绘画上表现为使所画更能显露出轻重、向背、明晦之感,在书法上则表现为使线条更能展示出神韵、气势、妙趣之味。清代龚贤说:“墨(气)中见笔法,(则墨气)始灵;笔法中有墨气,则笔法始活。笔墨非工事也。”清代王石谷更具体地说:“凡作一图,用笔有粗有细、(用墨)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方为好手。若出一律,则光矣!” 第三,中国书画在意境上有相通之处。书法和绘画共同的最高境界乃:“中庸”、“内敛”、“优雅”。而这一贯穿其中的最高追求均以“人格”为理想的终极目标。这就必然导致它们共同存在的相互连带和相互依赖关系。溯源问宗,中国书画正来源于中国先哲的中庸思想,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表现的是“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文深厚,而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诗歌,书画,音乐,舞蹈共同组成了这一庞大的文化体系。在历史的演进中她们通过自律,自我校正,自我放弃,自我批评和自我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东方文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7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