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哦
在这部剧中苏轼苏辙俩兄弟虽出场不多,但大家还是纷纷拜倒于剧中人物的才华。和苏轼扮演者的高颜值相比,弟弟苏辙就显得很一般了,似是平平无奇,那事实也是这样吗
图片来源:微博每次提到唐宋八大家,就不得不提起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说到苏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苏辙就不一定了,二人兄弟情深,我们对他的了解也大多来源于苏轼的诗词,苏轼一生,提及“子由”的诗作,多达100多首。隐没在兄长光环下的苏辙,其实也并不比苏轼差,《宋史》称其“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
相较于苏东坡的潇洒旷达,苏子由更为稳重内敛、沉静严谨,为官做事也更加谨小慎微。嘉祐二年,苏辙与苏轼同登进士第,苏辙在政治上考虑周全,为民着想,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王安石听后,亦颇觉有理。
图片来源:微博
苏辙的文章,与父兄相比,虽有所不及,但亦自有特点。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如《新论》三篇,纵谈天下大事,论断相当确切。《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史论同父兄一样,针砭时弊,古为今用,其史论的代表作品是《历代论》,分析相当全面,且比苏轼更为稳当。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逊色一些。早年作品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抒写个人生活感受的诗,艺术成就远超早期,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轼曾说“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辙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书法也颇有造诣,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兄弟二人手足深情,纵观历史也是极为罕见,二人一同读书,一同中举,同朝为官,每到任一地便互写书信,相互劝诫。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苏辙安顿兄长妻儿,并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苏轼也在狱中写道“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虽最终因牵连被贬但毫无怨言。苏轼临终前,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见弟弟一面,“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此后苏辙悲痛万分,在祭文中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
图片来源:微博
闻此,你是更喜欢潇洒放达的东坡还是沉静内敛的子由呢 相信无论更喜欢谁,大家都同样期待能有一位人生知己可诉衷肠、可抵万难。
扫码关注
多多惊喜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
欢迎转载,如有雷同修改请获取【授权】
本文版权归【墨香流韵】公众号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人文系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欢迎来到文学新天地
官方订阅平台
主编:李娅芬吴倩
文字:白晓娜
排版:潘高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7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走进书法,领略书法文化与艺术——捺
下一篇: 走进书法,领略书法文化与艺术之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