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委简介
杨强,号雪窗,网名帝乡子,唐社副社长。浙江卫视首届《向上吧,诗词》决赛总冠军。曾获第二届“谭克平杯”青年诗词创作奖,第三届“国诗大赛”诗部榜眼,首届“海岳杯”诗词大赛诗部行卷第一,词部决赛第三。担任“兰乡情”诗词大赛词部评委,第二届“湘天华杯”诗词大赛诗部评委。
7分入选作品(1-20)
xdsc_201910078
少年游·忆家山春色
紫桐烂漫绕湘滨,湘水碧氤氲。布裙三两,轻歌素手,陌上采春云。
茶香花气应犹在,除却赏花人。雨过林梢,麓山空寂,归鸟没黄昏。
【杨强评】全词借写回忆中的家山春色,表达思乡之情。上阕前两句先点染景物,后三句刻画采茶妇女。写劳动生活,而能富于美感,尤其“陌上采春云”一句,神采十足。下阕发端一笔勾转到现在,想象家山茶花依旧盛开,只是赏花之人(指作者)已经远在他乡了,含蓄地流露出思乡之意。末三句以虚想远景勾勒,亦富于悠远韵味。
xdsc_201901132
生查子·读六朝史有感顾山红豆事
前番君去时,手植双红豆。语我莫相思,结子人归后。
春秋几度回,红豆生红豆。不见远归人,日日鲛绡透。
【杨强评】写悲剧爱情故事,而语言老到,哀感动人。上阕写离别之时,初种红豆,男子(民间传说是萧统)应允红豆树结子即可归来;下阕写女子痴等,以至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红豆生红豆”,却不见男子归来,女子则悲伤无已。全词以“红豆”意象贯穿始终,上阕写得浪漫、美好,尤其“语我莫相思,结子人归后”二句,留下悬想。下阕再一反跌,“红豆生红豆”五字力透纸背,写岁月流逝之久,而男子仍不见归来,与上阕“结子人归后”形成极大反差。此词,“豆”字押两次韵,而不嫌重复,反而恰到好处。
xdsc_201811068
浪淘沙·秋钓
秋水泛渔舟,打网垂钩,芦滩日暖卧沙鸥。欲借浮云三两片,抹去闲愁。
肥蟹满鱼兜,篝火方遒,赊来老酒半灰瓯。残暮醉邀堤上柳,新月枝头。
【杨强评】此词写渔夫渔钓之况,富于生活气息。上阕写渔夫泛舟渔钓,“芦滩日暖卧沙鸥”一句点染得好。“欲借浮云三两片,抹去闲愁”两句,构思巧则巧矣,但形容文人倒是合适,形容渔夫,略显不大自然。下阕写收获之后,渔夫大醉的情景。全词语言较为自然,但亦有流于率易处,如“打网垂钩”、“肥蟹满鱼兜”等,稍显雅致不足。
xdsc_201910079
踏莎行·读白石词
雨失垂杨,风销红萼,一春心事争堪约。梨花满地不成归,临流怅望青衫薄。
清吹迢迢,幽怀落落,林泉旧梦翻成昨。野云飞去杳无痕,冷香月底横溪彴。
【杨强评】全词写读白石词的印象,略觉化用白石词中的意象过多,显得有些虚,未能剀切。大抵上阕写春事已尽,而白石仍客居外地,未能归去,写出白石之客感。下阕写白石之幽怀孤抱,有清冷之味。“野云飞去杳无痕”,当是化用张炎评论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此词措辞极为精雅,可见锤炼之功。
xdsc_201812095
西江月·归来
流水石桥依旧,炊烟雀语尤亲。乡音娓娓暖归人,一路风尘散尽。
老酒满杯轻酌,鲜蔬盈箸重温。闲谈又过两三巡,月上窗前木槿。
【杨强评】写归乡情景,历历在目,颇为真切。不足之处在于语言略显白话,锤炼不够,佳处在于善于捕捉乡村景物及生活场景,能真切地道出归乡的感受。“老酒满杯轻酌,鲜蔬盈箸重温”两句,语感不佳。
xdsc_201903023
鹧鸪天·忆母
断续鹃声隔岸闻,潇潇暮雨打荒坟。微茫岭外怜幽独,凄寂风中思故亲。
情切切,语殷殷。慈容每在梦中存。常悲寸草恩难报,忆到深时欲断魂。
【杨强评】追忆亡母之情,深挚可感,一片呜咽。语言略显白话,显得太顺,而锤炼顿挫不足。情深,而笔力不逮。末两句朴实中较有动人之致。
xdsc_201907152
鹧鸪天·野寺闻笛
萧寺巍然起大荒。一声芦管撼蛮冈。忽如波下鱼龙动,摇醒宣山帝女桑。
惊百鸟,哢孤凰。巴猿泣子绝中肠。梅花落尽慵归去,愁倚禅林泪满裳。
【杨强评】首句写野寺巍然而立,次句写笛声传来。中间几句皆从虚写着笔,以各种画面写笛声魅力,末句写自己听笛落泪。小令,而有如此重笔,尤觉力大气沉,功力老到。
xdsc_201811003
忆秦娥·相思
红笺字,中间多少相思意。相思意,几行离别,几行清泪。
青春带雨梨花媚,侬家不解情滋味。情滋味,掌心红豆,少年心事。
【杨强评】绮怀相思,运笔轻灵。略觉有拟古之感,语言亦显得太顺,而锤炼不足,未能顿挫摇曳。
xdsc_201901128
点绛唇
小院风来,木犀点点留秋住。一枝香吐,偏遇无情雨。
梦好难留,芳草还非故。颦不语。问愁何去 片片飞花处。
【杨强评】写木犀飘零,笔致宛转。上阕开端两句写木犀绽开,似欲留秋。三四句转笔,虽则吐出清香,偏遇无情之雨。下阕开端再递进一笔,且以芳草为衬,末三句依依含情,富于情致。所写题材普通,笔法较佳,略能迂曲。
xdsc_201811101
乌夜啼
落叶乾坤大,翻云覆雨江湖。因风持作萧萧舞,今古一荣枯。
春绿秋黄定数,是生是死同株。人间漂泊非由我,别久不成孤。
【杨强评】全词当是写落叶,其他几处都很扣题,惟“翻云覆雨江湖”一句似显游离。运笔较重,如“落叶乾坤大”、“今古一荣枯”、“是生是死同株”等句,稍显太用力,若能从容一些更好。“因风持作萧萧舞”,写落叶随风而舞的情状,较佳。“人间漂泊非由我,别久不成孤”,借落叶之漂泊,写身世之漂泊,语不虚发。全词语言略有些粗。
xdsc_201902068
定风波·额尔古纳河右岸
忽自云中落响鞭,马群飞纵似奔川。赛后归来边地晚,天远,夕阳镀尽万千山。
对此物华须放眼,堪叹,界碑偏惹泪长潸。不忍凭高朝北看,魂断,隔江曾是旧乡关。
注:中俄界碑临江而立,对岸领土曾属中国,近代始被割让。
【杨强评】题材选得好,视角也好。上阕写纵马竞赛之乐,“夕阳镀尽万千山”一句富于神采。下阕陡转反跌,实则上阕之乐,乃为下阕之悲作铺垫。昔日国土沦丧,永沦异国,能不怆然 末句“隔江曾是旧乡关”,惹人深思。
xdsc_201903030
忆秦娥
江南陌。年年来去长为客。长为客,眉边烟雨,肩头风色。
六朝旧事芦花白,我来只看秦淮碧。秦淮碧,桃根桃叶,曾经朝夕。
【杨强评】此词写江南漂泊之感。上阕写客感,“长为客,眉边烟雨,肩头风色”三句较有风致。下句似加入吊古之思,情感主题似未能统一。
126现代杯编号313
踏莎行·老街
萤火偷移,蝉声高挂,蜗牛爬上秋千架。篱笆小院似曾经,依稀梦里青砖瓦。
墙角苔深,额头纹亚,流年往事轻轻写。门前竹马去无痕,街头老树空相迓。
【杨强评】全词语言虽不免有些粗疏,而气息、味道尚佳。写老街印象,风物历历在目,而于写景之中,加入岁华之感,尤能触动人心。
xdsc_201909059
踏莎行·乌镇印象
墙耸乌檐,柳开青眼,风来溪畔晴丝卷。橹摇烟水过横桥,萍添桥下波痕浅。
窄巷幽幽,流光缓缓,邻家谁拍红牙板。弄堂深处酒旗斜,一篱花影斜阳半。
【杨强评】首句“墙耸乌檐”四字不佳。后几句皆能打磨得温润妥帖,清新可喜。有些画面的描述,如“橹摇烟水过横桥,萍添桥下波痕浅”、“弄堂深处酒旗斜,一篱花影斜阳半”,都非常符合江南小镇的印象,沁人心脾。
xdsc_201908221
鹧鸪天·友人赐词,步韵以答,时逢中秋
万里霜天发浩吟,人间信有伯牙琴。忘怀最是桑山月,萦梦还听渭水音。
芳草绿,白云深。星光点点识君心。楼台十二清辉满,一夜金风沁素襟。
桑山:家乡桑浦山
渭水:渭河水
【杨强评】运笔老到。起笔“万里霜天发浩吟”,未免写得阔大而不真切,“楼台十二清辉满,一夜金风沁素襟”,亦显得有些虚。功力尚佳,上阕稍显用笔较重,下阕稍显用笔略虚。
xdsc_201910096
摊破浣溪沙
八月钱江赤水平,一潮紧似一潮生。叠浪重重飞岸起,上青冥。
潮去千军无影退,潮来玉带一波横。欲守江潮从不断,只须听。
【杨强评】此词写钱塘八月之潮,笔力较佳。上阕正面刻画,“一潮紧似一潮生。叠浪重重飞岸起,上青冥”,可见刻画本领;下阕前两句比喻,亦富于声势。
xdsc_201908224
鹊桥仙
琉璃月色,阑珊灯火,天上人间沉醉。年年今夜续三生,言不得、断魂滋味。
烟波千里,因缘一劫,今古多情若是。鹊桥飞渡奈匆匆,更多少、新愁又系。
【杨强评】起笔较平,而后渐入佳境。“年年今夜续三生,言不得、断魂滋味”,已见思力。至下阕“烟波千里,因缘一劫,今古多情若是”,更是概括精炼。结处写鹊桥相会结束,各自归去,又添新愁,似借鉴范成大“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xdsc_201902064
少年游·回校,旧址荒芜。
别来霜雪染青丝,幽径草离离。凭栏轻叹,匆匆日落,从不为谁迟。
而今再把梅花数,少了两三枝。午梦可知,故园杨柳,犹待少年归。
【杨强评】此词有佳处,亦有平淡无奇之处。如开端“别来霜雪染青丝,幽径草离离。凭栏轻叹”,皆平平无味;至于“匆匆日落,从不为谁迟”,则颇有几分意味。下阕优于上阕,先以梅花起笔,侧面反映校园之荒凉。“故园杨柳,犹待少年归”,亦依依含情,宛转有味。
xdsc_201905079
卜算子·拟秋叶对树说
携手在红尘,共着风和雨。抱守同枝到死生,那得天教许。
留是为君妍,别是为君舞。莫说纷飞不是情,落也归根处。
【杨强评】构思甚好。借秋叶辞树,写尽离合之感,读罢让人生无可奈何之感。“留是为君妍,别是为君舞”,写秋叶对树之深情,可谓善于构思、发挥,的是妙笔。
xdsc_201907008
临江仙·昨夜桨声入梦
昨夜桨声入梦,梦回月下荷塘。垂杨岸里影成双。数声环佩响,惊起睡鸳鸯。
半世江湖长醉,醒来鬓已成霜。故人千里各相忘。只今衣领上,还带藕花香。
【杨强评】上阕写梦回故地,与恋人游赏情景,“垂杨岸里影成双。数声环佩响,惊起睡鸳鸯”,意境美好。下阕写往昔如梦,如今江湖相忘。“半世江湖长醉,醒来鬓已成霜。故人千里各相忘”,这几句都显得过于平顺,而缺乏顿挫。末两句“只今衣领上,还带藕花香”,则宛转富于情致,较佳。
大赛作品集,人手一册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写诗填词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诗还有远方...
荐号1
李白杜甫的诗
简介:李白杜甫的诗,走近诗仙诗圣,体味李白杜甫的诗意人生!
荐号2
唐诗宋词古诗三百首
简介:腹有诗书气自华,品质就用读诗开始...
生命的体验与沉思——论卞之琳30年代诗歌的思想发展
【原文出处】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
【分 类 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作 者】具guāng@①范
(韩 具guāng@①范)
精湛的艺术“技巧”〔①〕和深刻的思想深度的高度统一,是卞之琳对中国现代诗歌的杰出贡献,也是他被称为中国现代杰出诗人之一的原因所在。〔②〕就思想性而言,我以为卞之琳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它是诗人对人生的体验和沉思的思想结晶。对人生的体验,是指卞之琳的诗思(或者说艺术“灵感”)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卞之琳说过:“没有真情实感,我始终是不会写诗的。”〔③〕所谓“沉思”,是指卞之琳的诗不是浪漫的抒情,而是把来自人生(对他人和自我两个方面)的体验和观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即诗人的所谓的“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④〕。
基于这种理解,我把卞之琳30年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对自我之外的人生形式的观察和思考;二是对自我人生体验的思考。而事实上,这两点作为关于“人生”的大主题,贯穿卞之琳整个30年代的诗歌创作,并且是并行不悖、相生相依,只不过前后略有偏重而已。
一
卞之琳第一阶段的创作(1930—1932)〔⑤〕,如他自己所说,“我主要用口语,用格律体,来体现深入我感触的北平郊外,室内院角,完全是北国风光的荒凉境界”〔⑥〕。这一类作品如《一个闲人》、《一个和尚》、《傍晚》、《寒夜》、《酸梅汤》、《叫卖》、《过节》、《苦雨》、《几个人》等等,都是写自我之外的种种人生形式和生活态度,即卞之琳所谓的“倾自于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甚至偶尔用出了戏拟(parody)”〔⑦〕。也许我们可以注意这些作品的现实性和社会性,透视到30年代北平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进而考察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态度、观察和思考。因为,卞之琳也曾自谦地说过,他“这阶段写诗,较多表现当时社会的皮毛,较多寄情于同归没落的社会下层平凡人,小人物”〔⑧〕。但是,我倒更倾向于关注诗人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沉思的思想。
《几个人》这首诗,十分突出地表现了这种思想。原诗如下:叫卖的喊一声“冰糖葫芦”,
吃一口灰像满不在乎;
提鸟笼的望着天上的白鸽,
自在的脚步踩过了沙河,
当一个年轻人在荒街上沉思。
卖萝卜的空挥着磨亮的小刀,
一担红萝卜在夕阳里傻笑,
当一个年轻人在荒街上沉思。
矮叫化子痴看着自己的长影子,
当一个年轻人在荒街上沉思。
有些人捧着一碗饭叹气,
有些人半夜里听别人的梦话,
有些人白发上戴一朵红花,
像雪野的边缘上托一轮落日……〔⑨〕
十月十五日
诗中一再重复“当一个年轻人在荒街上沉思”,并且重复的间距越来越小,显然突出了全诗“沉思”的思想。把“年轻人”的“沉思”放在一个极不和谐的境地,既暗示读者沉思他和荒街上其他人的对照,又暗示读者沉思“年轻人”眼前现实的种种人生和他联想到的“有些人”的人生形式之间的对照。这个“在荒街上沉思”的“年轻人”显然带有明显的卞之琳的个人色彩。〔⑩〕因此,我们不妨把卞之琳这一类表现平凡人物的无奈而可怜的人生形式和生活态度的作品,看作是诗人对外在于他的某种人生的审视,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诗人关于人生的“沉思”的结果。
《一个闲人》的最后一句:“唉!磨掉了多少时光?”这一句显然是诗人的声音,肯定性的问句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一个闲人”白白消耗人生时光这种人生态度的否定。《苦雨》、《叫卖》、《过节》等作品,既有对小人物可怜人生的同情,也有对他们无奈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和微讽。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我也常用冷淡盖深挚,或者玩笑出辛酸”〔①①〕。但实质上,诗的主题却是在否定性的叙述中隐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也许正因为如此,诗人在另外一些作品中,明确表达了超越现实的,当下的人生的思想。
卞之琳1932年10月15日写有《登城》一诗。“登城”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常见的题材,无论由此而生的是“怀古”或者“怀远”的情怀,都寄托了某种针对现实的思想。〔①②〕这首诗中两句“不愿”,包含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双重回避,或者说是惘然。但是,诗的主题显然是诗人表达试图超越当下的自我人生的情怀。仅隔四天(即1932年10月19日),卞之琳又写了一首题为《大车》的诗,同样表达了对自己当下的灰色人生的否定这个主题。全诗如下:拖着一大车夕阳的黄金,
骡子摇摆着踉跄的脚步,
穿过无边的疏落的荒林,
无声的扬起一大阵黄土。
叫坐在远处的闲人梦想
古代传下来的神话里的英雄
腾云驾雾去不可知的远方——
古木间涌出了浩叹的长风!
十月十九日(1932)
这首诗中的“闲人”和《几个人》中的“一个年轻人”形象相似,也带有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通过“骡子”形象,从时间(“夕阳的黄金”)和空间(“无边的疏落的荒林”)两个维度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否定(弥漫的“黄土”),继而把诗的思想指向“梦想/古代传下来的神话里的英雄/腾云驾雾去了不可知的远方”。和《登城》一样,在否定中(既有对现实的否定,又有对“梦想”的反省)包含着肯定的思想:对理想人生的思考和探寻。事实上,早在1930年,卞之琳就通过《远行》一诗,表现了超越现实的人生形式,对理想人生向往的思想。“远行”即意味着对当下的现实人生的否定,而向往探寻和追求的人生。并且,诗的最后一节以毅然决然的语调结束全诗,强调诗的主题。
当我们认识到卞之琳描写北平市民人生和生活的作品是“抒情诗”〔①③〕,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沉思,也就不难看出这些作品的艺术特征。不作关于自我的直接抒写,就是为了获得审视,思考的理性视角;也就是说,通过对“非个人化”的种种人生形式和生活态度的否定性的描写,来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沉思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这也许就是卞之琳所谓的“这时期我更多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人抒情,借事抒情”〔①④〕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在吧。而且,即使《几个人》中的“一个年轻人”,《大车》中的“我”和《登城》中的“闲人”,明显地带有卞之琳个人的色彩,但这些形象决不是诗人“自画像”〔①⑤〕。例如《大车》中“梦想”一词的性质,明显地包含着对这个“闲人”不现实不切实际的“梦想”的反讽。
二
卞之琳30年代第二阶段(1933—1935)的创作,明显地从侧重于对自我之外的人生形式的观察和思考,转向侧重于直接对源于自我人生体验的思考。虽然《秋窗》、《入梦》、《水成岩》等作品仍然通过“像”、“想”、“设想”、“(水边人)想”和“(沉思人)叹息”把诗人自我加以对象化艺术处理(即“非个人化”),但是,人物的思想及其“沉思”的性格,显然明显带有诗人的自我色彩。而到第三个阶段(1935—1937),即《雕虫纪历》“第三辑”中的作品,显然就是直接源于卞之琳的自我人生和情感生活的触发。〔①⑥〕
写于1933年8月的《寄流水》一诗,诗人把生命的存在和时间的流逝归结于“流水”这一传统意象。这使我们想到中国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关于“逝水流年”的思想主题,1934年8月,卞之琳的《水成岩》一诗,重复这个意象,更为明确地表现了诗人对“逝水流年”的思考。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如下:“水哉,水哉!”沉思人叹息
古代人的感情像流水
积下了层叠的悲哀。
这就使我们想到《论语》中的一段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昼夜!”〔①⑦〕自孔子之后,“流水”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相当突出的意象,蕴含着对生命、人生的时间意义的思考。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为青丝暮成雪。”杜甫《登高》诗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清照《武陵春》词云:“物是人非事事休”,“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乃至《红楼梦》第廿八回林黛玉的感伤,如此等等,举不胜举。对于卞之琳而言,“流水”这一意象,既有传统的意味,更有他所谓的“古意翻新”〔①⑧〕的思想。即通过这个传统意象,在对人生的时间意义的沉思中,融入现代性质的思想,把抒情性的感伤转化为理性的思考。通过“沉思人叹息”,把自我对象化、客观化,表明卞之琳对古人感伤式的“悲哀”有着清醒的警惕和对自己某种程度上的类似情感加以理性的反省,即不单作为表现的对象,更是作为思考的对象,试图从对它的思考中摆脱感伤式的“悲哀”。因此,接下来,在卞之琳此后的创作中,“沉思”的结果便是使感伤式的“悲哀”升华为积极意义的思想结晶。
这种思想较早出现在《圆宝盒》一诗中。“我幻想在哪儿(天河里?)/捞到了一只圆宝盒,/装的是几颗珍珠。”诗一开头就表现了在“临流而叹”的“悲哀”更为积极的思想,即期待把情感的体验升华为思想的晶体。接下来诗人明确地说:别上什么钟表店
听你的青春被蚕食,
别上什么古董铺
买你家祖父的旧摆设。
这实际上是对“你”的那种感伤式的情感的否定,〔①⑨〕紧接着诗人正面提出自己的思想:你看我的圆宝盒
跟了我的船顺流
而流了,虽然舱里人
永远在蓝天的怀里…
对此,诗人说,他的另一首诗的“结尾三行,可供参考”〔②⑩〕。这三行是:让时间作水吧,睡榻作舟,
仰卧舱中随白云变幻,
不知两岸桃花已远。
很显然,诗人所暗示的思想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抛弃了情感的“悲哀”之后,顺应自然(即时间的流逝),与物俱化(类似苏轼《前赤壁赋》中“苏子”的思想),就会获得一种理性的清明和精神的愉悦。
两年之后的1937年,卞之琳在《白螺壳》一诗中,则进一步认为:如海水淘洗螺壳,使之“空灵”得“孔眼里不留纤尘”一样,时光的流逝也使人“成长”,在失去的同时也有收获。因为,如果“忍耐”了时光对人的痛苦的磨炼(“滴穿”、“锯缺”、“磨透”),人生便可获得一种超越世俗的“空灵”(“纤尘”)境界。卞之琳的这种思想,既有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积极性的发挥,也有来自瓦雷里的启发。写于1936年的散文《成长》,卞之琳通过对孔子、瓦雷里等人思想的阐释,明确地表述了与这首诗相同的思想。
张曼仪女士说,《白螺壳》“这首诗正好代表了他(按:卞之琳)诗创作第一个阶段(按:指1930—1937)结束时期达到的人生境界”〔②①〕。这个结论是十分准确的。把这首诗看作卞之琳30年代诗歌对生命的体验和沉思的结果,是指这首诗标志着卞之琳这种沉思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既是沉思的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对这之前的某些思想偏向的否定和校正。因为在这里,卞之琳已不再“设想”作超脱现实人生的“远行”,也不“梦想”像古代神话里的英雄那样“腾云驾雾去不可知的远方”;而是“明白指出充分参与生活才是自然成长的途径”〔②②〕。
当然,这种思想的获得,显然是源于作者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沉思的结果。卞之琳在回答别人对《白螺壳》的解释时说,这首诗“也象征着人生的理想和现实”〔②③〕;而这种思想的来源和《圆宝盒》一样,是对人生的体验和沉思所获得的“心得”、“道”、“知”、“悟”,卞之琳说,“或者恕我杜撰一个名目:beauty of intelligence”〔②④〕。
(本文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韩国留学生。)
注:
① 闻一多1943年致臧克家信中称戴望舒、卞之琳是“技巧专家”(《闻一多全集》庚集,54页);另,参阅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此文收入卞之琳文集《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
② 王佐良在《一个莎剧翻译家的历程》中说:卞“是中国现代诗诗人成就最高的少数人之一”。见《卞之琳与诗艺术》(袁可嘉等人编),6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③ ④ ⑥ ⑦ ⑧ ①① ①③ ①④ ①⑤ ①⑥ ①⑧ 卞之琳:《雕虫纪历》(增订本)“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⑤ 对卞之琳30年代创作的时间分期,依据卞之琳《雕虫纪历》(增订本)“自序”。
⑨ 本文所引卞诗,俱见《雕虫纪历》(增订本),版本同注③,下文不另注明。
⑩ 张曼仪女士以“当一个年轻人在荒街上沉思”为标题,论述卞之琳30年代的创作。此文收入《卞之琳与诗艺术》。张是对卞之琳研究最有成就的专家,其专著《卞之琳著译研究》,给笔者以极大启发;此书为香港大学中文系文史丛书之一,1989。
①② 中国古代这类诗词很多,如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高》,宋代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等等。
①⑦ 参见卞之琳《成长》一文。见卞之琳《沧桑集》(“杂类散文”),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另,周作人《〈论语〉小记》一文对《论语》这一章十分称赞,此文引起梁宗岱注意并写有《说“逝者如斯夫”》一文(《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周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卞之琳编辑的《水星》(4)。
①⑨ 卞之琳《关于“你”》一文说,这四句“是‘悟’出来的教训(虽然不是严重的教训),可以教训随便哪一个人”。此文作为附录收入刘西渭《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
②⑩ 《雕虫纪历》(增订本),135页,版本同注③。
②① ②② 《卞之琳与诗艺术》,127页,版本同注②。
②③ 朱自清:《新诗杂话·序》,见《朱自清全集》第2卷,31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②④ 卞之琳:《关于〈鱼目集〉》,见《咀华集》附录。*
/html/2005/04/20050407171534-1.htm
20年代诗歌:尝试与成长/homepagebook/1479/05.htm
绘画大赛策划书1 一、活动宗旨:
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提高人文素质
二、活动主题:
弘扬传统书画精神,展示我院学子艺术风采,向建团85周年献礼。
三、活动内容:
1、大学生书法、绘画大赛
2、“纪念建团85周年”获奖作品展
四、主办单位: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院学生会
五、承办部门: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院学生会宣传部
六、参加对象:
我院全体学生(有意参加者先在各班班长处报名,报名截止时间3月23日,各班班长必须将参赛名单于3月24日以前交至学生会宣传部。
七、征稿时间:
1、绘画类作品必须在3月28日以前交至学工部办公室(综合楼206室)
2、书法类作品于3月26日中午12:00在1号教学楼201教室现场展示(书法类作品要求自带笔即可)。
八、交稿地点:
学工部办公室(综合楼206室)
作品承交方式:参赛者先将作品交至各班班长,再由各班班长统一时间交至院学工部。
九、作品要求:
1、作品主题:弘扬传统文化,反映时代风貌,赞颂辉煌业绩展示青春风采。
2、注意事项:书法(含硬笔、软笔)和绘画(中国画、水粉、水彩、素描)作品均可,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详细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学校院系年级及联系电话,书法类作品宽度限为2尺,长度不限(硬笔类作品须使用统一硬笔书法专用纸)草书、篆书须另附释文。提倡自撰诗词、联、赋等,不可简繁字体混用。绘画类作品画种、规格不限,提倡装裱。
十、评选办法:
1、本次比赛分预赛和决赛两轮。
2、大赛将邀请院艺术团进行公开、公正、公平评审。
3、由评委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4、获奖作品经再次评审,前五名的作品将参加湖北省第三届“楚风杯”大学生书画大赛暨第二十二届大学生樱花笔会。
十一、活动截止时间:
4月4日
十二、活动经费情况:
(待定)
名 称 数 量 价 格
宽为2尺的生渲纸 待定 待定
墨精 待定 待定
中胜羊毛笔 2支 20元
绘画大赛策划书2为迎接四川师范大学70周年华诞,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展示我校学生艺术创作风采,增强学生的爱校情节,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学校特举办首届“我爱师大,我画我校”主题绘画大赛,欢迎全校学生踊跃参加。
一、大赛主题
作品须紧扣“凝聚师大精神、展现师大风采”这一主题,运用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艺术语言,以创新和富有美感的理念构思。作品内容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主办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三、承办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四、大赛组委会:
主任:王万民
副主任:张海东 段永清 朱建军 刘洋 杜伟 刘东 董志强
秘书长:蔡光洁 汪春阳
委员: 钟林卡 李联君 唐剑辉 邱 月 焦海龙 丁冀蜀 肖晶 罗玉琴 蒲莉
五、作品提交要求
1、创作内容:所有作品需围绕四川师范大学的历史、重要人物、校园风景、典型事迹等进行创作。
2、尺寸要求:
①中国画作品:不超过六尺,横竖不限。
②版画作品:不超过全开,横竖不限。
③油画作品:长边不超过150cm,横竖不限。
④其它作品,参照以上尺寸执行。
3、参赛者需提交作品照片一张(10寸以上)以及含作品电子版照片的光盘一张(5MB以内)参加初评。照片背后及光盘封面注明:①学院年级系别(专业)班级、②姓名(以身份证为准)、③作品题目、④画种、⑤尺寸、⑥指导教师、⑦联系电话等。作品电子版文件要求jpg格式,分辨率必须高于300dpi。
六、有关事宜
1、请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收到的作品进行初选、复选。评选结果将在学校主页以及美术学院的网站上公布,未入复选的作品不另行通知,照片、光盘概不退还。
2、本次大赛将对入选作品评奖并以学校的名义进行收藏,金奖作品3件、银奖作品6件、铜奖作品9件、优秀奖作品52件,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将对获奖作品作者颁发获奖证书、收藏证和奖金,金奖20xx元、银奖1500元、铜奖1000元、优秀作品奖800元。
3、所有入选作品将编印成册,入选作者每人赠送一册。
4、入选作品将于20xx年5月校庆期间在狮子山校区和成龙校区展出,以后将用于学校教学楼、会议室、学术厅等重要场所的校园文化建设,请参赛者高度重视作品质量并认真署名。
七、初选作品照片及光盘送达时间: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xx年10月30日止。
八、初选作品照片及光盘收件地址:
成都市外东洪河中路351号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办公室
电话:84682030
收件人:许晓宁
九、复选作品送件地址:
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成都美术馆
电话:84682030
收件人:许晓宁
注:复选作品由学校统一装裱。
十、主办权:
主办单位对复选作品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教育等使用权。
十一、凡送作品参评、参展者,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实施方案”的各项规定。
20xx四川师范大学首届“我爱师大 我画我校”大赛组委会
二○一五年六月
绘画大赛策划书3 一、活动主题:发扬艺术之光,传承书画风采,共创魅力校园。
二、活动目的: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美术及书法的兴趣与爱好,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我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促进书画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学生活动增添生气。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参赛对象:全系学生
四、活动时间:20xx年10月
五、主办部门:软件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宣传部
六、比赛项目:
书法类: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等;
绘画类:素描、水粉画、漫画、简笔画、速写、水彩画等。
七、参赛方式:
自宣布之日起所有参赛学生将作品交到各班宣传委员处,然后统一交到宣传部。
八、作品要求:
1.内容:思想健康向上,创意新颖独特。
2.形式:绘画作品要求构图完整,色彩和谐;书法作品要求章法合理,线条生动。
3.规格:绘画书法作品均不得小于10x20cm,书法类作品宽度限为2尺,长度不限。
4.注意事项:书法和绘画作品均在作品右下角用铅笔详细注明作者姓名、性别、专业、年级及联系电话。草书、篆书须另附释文。提倡自撰诗词、联、赋等,不可简繁字体混用。绘画类作品画种、规格不限,提倡装裱。
九、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书法组和绘画组各设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宣传班级”一个,“优秀宣传委员”一名。对获奖学生及班级颁发荣誉证书予以奖励。
十、活动流程:
1、前期策划、宣传及准备工作
(1)策划书拟定和审批
策划书经系团总支学生会宣传部起草最终定稿后,上交主席团审批。
(2)活动前期宣传:
1)展板:由系宣传部作一张展板展出,内容以书画大赛活动预告及投稿通知为主。
2)书面通知:大赛通知由宣传部开会通知各班宣传委员。
(3)评审团:邀请本系专业老师进行评审。
2、作品征集
(1)时间:10月27日~11月10日
(2)方式:由各班宣传委员将本班作品交于本系宣传部。宣传部将各班呈报的作品统一编号,分类登记。
(3)为保证参赛作品数量,本次活动将采用适当的强制性,规定每班最少上交作品数量五幅。
3、评选阶段
(1)时间:10月11日~11月16日
(2)由宣传部从所有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优秀作品,然后将评选出的'作品交由评审团评定,书法组与绘画组各评出前六名,第一名一名,第二名两名,第三名三名(不可并列)。
各班每交一份作品为班级加一份,能被宣传部评选入围的作品加两分,各组第三名为班级加六分,第二名加八分,第一名加十分。(一份作品取其最高加分项,不可累计加分),分数最高的班级颁发“优秀宣传班级”奖状,该班宣传委员颁发“优秀宣传委员”荣誉证书。
评选阶段由新闻部向校发稿,宣传我系本次大赛。
十一、作品整理及保存
(1)作品评审工作完成后将作品按班级整理并存放,以便归还。
(2)作品整理保存等工作由部长指定人员负责。
(3)获奖名单:由系学生会宣传部负责记录获奖者。
十二、作品展览:
以画廊形式将获奖作品及部分优秀作品固定展出。
各班宣传委员和宣传部成员要广泛动员和宣传,认真组织广大学生按照各项活动的时间和有关要求积极报名参加相关活动。力争比出风格、赛出水平、展示形象,设计开展好我系文化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软件学院
20xx/10/3
绘画大赛策划书4 一.活动主题:
笔墨书香庆共青团90岁华诞
二.活动目的:
庆祝建团90周年,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现中国书画艺术魄力,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国粹文化艺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促进书画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大学生活动增添生气。
三.主办单位:
广西工学院团委
四.承办单位:
广西工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五.活动对象:
全院师生
六.比赛项目:
书法(硬笔、软笔),绘画(国画、油画、水彩画、漫画、素描、手工艺彩绘《剪纸》)。
七、作品征集要求:
(一)参赛绘画作品长不超过1.2米,宽不超过1米(务必注明 参赛者名班级联系方式)。硬笔书法可以自己打格子,格子 标准为1.5cm×1.5cm的正方形格子(建议采用A4纸)。
软笔作品的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
(二)作品内容要突出思想性、教育性、艺术系,以反映建团90 周年。 一定要积极向上,符合我们当代青年的基本要求。 作品中不得出现反 党反社会的词汇,否则取消比赛成绩。
(三)作者的作品必须由本人独立完成,不得作弊,一经查出有作弊并查实,后果自负。
(四)上交方式:本人或其他人代替将作品交于院社联办公室值 班人员,然后经评委团进行评选。
(五)为保证参赛作品的数量,本次活动将采取适当的强制性, 规定每人每项限交一幅作品
八.作品上交时间:
20xx年4月9日—20xx年4月13日(16:30-17:30)
九.上交地点:
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办公室
十、作品评审
(一)评审时间:4月20日-4月25日
(二)方式:将作品按不同类别分组,邀请评委对各组作品进行 评审。评委进行分类集中评分,以作品得分高低进行排名。
(三)所设类别:书法组(软笔、硬笔),绘画组(国画、油画、 水彩画、漫画、素描 )。
(四)评奖名额:书法(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绘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优秀奖若干。(奖励面不超过参赛作品的30%)
十一.优秀作品展出时间:
20xx年5月4日
十二、获奖者领奖:
由各系代表到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办公室领取各获奖者的获奖证书。
十三.活动负责人:
张 颢 18775288221
石身婉 18775200028
李国党 15177756233
十四.活动流程:
(一)向全院各系征集书画作品
(二)收集作品并上交评审团
(三)评审团评出作品获奖名单
(四)颁发荣誉证书并展出作品
十五.前期工作
(一)活动前期宣传:
1、展板:在策划审批后,由宣传部做两张宣传书画大赛展板展出于南北两区
2、书面通知:大赛通知由办公室通知各系比赛的时间和上交作品的地点。
(二)活动准备:
1、办公室申请书画大赛作品展出场地;
2、主席团联系大赛评委,组建评委团;
3、各个部门成员配合工作的进度,做好各个细节的准备工作。
十六.作品整理及保存
(一)为了便于作品的审评及保管,各系将征集的作品上交前按 下列分类存放:书法组(软笔、硬笔),绘画组(国画、油画、水彩 画、漫画、素描、手工艺彩绘《剪纸》)。
(二)作品评审工作完成后作品不再归还。
十七、活动后期宣传:
(一)获奖名单:由宣传部负责做获奖名单展板放于南北两区公布。
(二)作品展览:展板宣传,南北两区各展一天,分别放在待定地 点 。
十八.作品展览:
(一)时间:5月4日
(二)方式:以展板形式将获奖作品及部分优秀作品固定展出。
(三)地点:北区创业园对面与南区板栗林展出作品具体布置及固定工作由策划部集商,力求美观与实用统一。
绘画大赛策划书5 一、主办单位: 某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社团联合会
二、承办单位: 组宣部、信息部、生活部、书画摄影社
三、活动背景:
为深入推动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发展创新,增强学校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倡导“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双学双讲的精神,全力实施山东政法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靛青工程”,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提高综合素质,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刑事司法学院决定举办第五届书法、绘画、篆刻、摄影大赛。
四、活动目的:
通过参与书法、绘画、篆刻、摄影大赛,来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发展创新,增强增强学校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同时,通过书法、绘画、篆刻、摄影大赛的形式,一方面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为刑事司法学院增添文化氛围。让大家在学习之余,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参与学院文化建设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展现自我风采。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3月24日——3月29日
六、活动对象:
刑事司法学院20xx、20xx级学生。
七、活动要求:
(一)书画手工类
1、大赛设书法组、绘画组、手工组、摄影组四个组别。作品体裁、风格不限,要求健康向上,情趣高雅,能反映祖国繁荣昌盛新气象和新时期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2、书法类:分为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字体不限。毛笔书法作品限在四尺之内,直幅为宜,硬笔书法以16开(A4)纸为宜。
3、绘画类:国画6尺以内;油画尺寸宽不超过1.5米;其他画种尺寸以不超过0.5米×0.5米为宜。
4、手工类:①篆刻:作品要求六到八方印拓,形式自便,其中至少两方附边款,全部印拓附释文。②剪纸:以中小幅为宜,自行在衬纸上粘贴好。③DIY面具等上交制作好的成品。
5、每名参赛选手限报作品2件,每件作品背面需用铅笔注明院系班级、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已发表或曾获奖的作品须注明。
(二)摄影类
1、作品要突出所选主题,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全新创意和独特视角,自行创作。作品要求健康向上,不局限拍摄时间,作品须原创且非商业用途。
2、参赛作品题材不限。
3、参赛作品以照片形式收稿,彩色、黑白、单幅、组照均可。单幅10寸(方片8寸)均可,限长边625px;组照3—6幅为为一件,每一张大小为7寸,背后横向顺续粘贴成一条横排照片组。
4、参赛照片均不能装裱,不接受正、负底片和数字文件形式的投稿。请在作品背面右下方用铅笔注明:①作品主题(可根据主题自拟作品标题)、拍摄地、拍摄时间。②作者姓名、联系方式、院系班级、电子信箱。
5、参赛作品须为在校期间创作作品,照片可对色彩、锐度、色阶等做适度调节,但不得进行合成、添加、修饰等技法处理。
6、参赛作品以班级为单位报送至组宣部活动室,每个班级选送作品数量不限.
八、活动组织分工:
邀请生活部、信息部、书画摄影社合办此次比赛。信息部、生活部负责摄影类比赛评奖;组宣部、书画摄影社负责其他类比赛评奖。同时信息部为活动进行拍照留念、撰写新闻稿件。此外,组宣部部内做出详细分工:
准备阶段:3月24日,活动策划、邀请导师。
实施阶段:3月25日—29日,征集作品、作品评奖。
赛后阶段:导师点评、场地打扫、总结反思。
九、导师指导内容:
本次比赛邀请专业老师担任活动导师。活动前老师将对活动的流程、活动现场的布置等进行指导,活动中将对选手的演讲进行点评并给予意见和建议,活动后导师将对本次活动进行指导和点评。
十、奖项设置:
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2名;
优秀组织奖两个。
(以上奖项设置不包含摄影大赛,摄影大赛单独设奖)
十一、注意事项:
1、按照“靛青工程”的要求做好项目立项、开展、导师指导、宣传和学分的认证工作;
2、积极发动本院学生参赛,扩大广大学生参与团学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做到班级有推荐,院系有选拔;
3、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组织比赛,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真正推选出能代表本院系水平的优秀选手;
4、积极运用新媒体做好比赛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扩大活动影响力;
5、做好相关学分认证登记工作,按照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的实施精神,做好此次活动的学分认证、认证工作、做到不遗漏、不虚报;
6、做好活动材料归档工作。
绘画大赛策划书6 一. 活动主题 匆匆那年
二. 活动口号 体味青春,展望未来。
三. 活动目的
1. 调动学生参加风采节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绘画与摄影能力。
2. 展现人文学子风采,突显青春朝气,使学生更好地感悟生活。
四. 活动对象 人文学院全体学生
五.策划主办单位 文学院美宣部
六.活动时间4月8日——4月20日
七. 活动形式 参赛者将绘画与摄影作品上交至各班班长处,由各班班长统一上交至美宣部或个人直接上交至美宣部皆可。对优秀参赛作品进行展示,主要展示于西一大厅(摄影作品进行打印),微博微信平台也将公布获奖作品。
八. 作品要求 1. 绘画作品要求纸质作品,大小在4k及以上。素描、色彩等各种形式等皆可。摄影作品无硬性规定。
2. 具体内容自定,要求作品积极向上,与“青春、变化、未来”相关。
九. 作品评分 邀请学院专业评审团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共同参与作品评选打分。
十. 奖项设置 摄影和绘画作品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具体按作品情况而定),并颁发证书与奖品。
绘画大赛策划书7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文化生活,迎接我校11月份社团文化艺术节,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的艺术文化修养,同时也为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提供平台,营造系部良好的精神风貌,机械工程学院策划筹办了第二届书法绘画大赛。
二、活动主题
“艺术即生活”
三、作品要求
1.作品命题:
命题一:“艺海杯”社团文化艺术节
命题二:“国画经典”
参赛选手可以选定命题一或命题二作为自己作品命题方向,若有超出规定范围的命题内容,请参赛选手在作品背面做上标注,否则按跑题处理。
2内容要求:
(1)主题突出,内容充实,健康向上。
(2)构图完整,结构严谨,形式完美。
(3)线条流畅,色彩鲜明、丰富。
(4)请在作品背面右下角标注年级、专业、姓名及联系方式。
3作品类别:
书法类:软笔、硬笔、粉笔字、卡通字体。
绘画类:素描、水粉、漫画、彩绘。
注:绘制作品所需的物品自备(粉笔除外,水粉类作品可自备或向筹备组申请借用,借用后需及时归还)。书法类硬笔书法、卡通字体要求使用A4纸,软笔书法建议使用宣纸(普通宣纸即可)。绘画类作品用纸不做严格要求。
四、参赛对象:机械工程学院全体学生
五、作品截止时间:11月10日
六、报名方式: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报名,有意向参加的同学可向班级负责人报名
七、主办方:机械工程学院
八、策划方: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宣传部
九、工作安排:
(1)评分标准书法类:字体架构30分、笔画30分、美观30分、页面整洁10分。
绘画类:构思创意和新颖程度20分、画面设计40分、色彩处理3分、页面整结10分
创意类:视作品创意程度打分
(2)评分人员及方法:
主席团及宣传部全体成员,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各个作品进行认真的打分。
十、奖项设置
书法类: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绘画类: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绘画大赛策划书8一. 活动主题
匆匆那年
二. 活动口号
体味青春,展望未来。
三. 活动目的
1. 调动学生参加风采节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绘画与摄影能力。
2. 展现人文学子风采,突显青春朝气,使学生更好地感悟生活。
四. 活动对象
人文学院全体学生
五. 策划主办单位
文学院美宣部
六.活动时间
4月8日——4月20日
七. 活动形式
参赛者将绘画与摄影作品上交至各班班长处,由各班班长统一上交至美宣部或个人直接上交至美宣部皆可。对优秀参赛作品进行展示,主要展示于西一大厅(摄影作品进行打印),微博微信平台也将公布获奖作品。
八. 作品要求
1. 绘画作品要求纸质作品,大小在4k及以上。素描、色彩等各种形式等皆可。摄影作品无硬性规定。
2. 具体内容自定,要求作品积极向上,与“青春、变化、未来”相关。
九. 作品评分
邀请学院专业评审团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共同参与作品评选打分。
十. 奖项设置
摄影和绘画作品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具体按作品情况而定),并颁发证书与奖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0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