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我的教育、我的帮助,改变了一个学生,或者是改变了那个学生后面的家庭的命运,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一名老师。
——杨毛吉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忙碌、选择了奉献,也选择了划起爱的帆船起航,20年从未间断。1974年5月份出生的杨毛吉,是青海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一位普通的藏族教师,她扎根高原执教22年,用一言一行诠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精神,用一枝一叶倾心呵护学生们茁壮成长。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蒙古族学生蔡秀兰,是这艘爱心帆船上第一名“船员”。1996年,因父母远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蔡秀兰生活无人照料,几近辍学。细心的杨老师了解情况后,将她带到自己的单人宿舍,同睡一张床,同盖一床被,细心照料她的学习、生活,直到考入中专。如今,已为人母的蔡秀兰,逢年过节,便会一家三口去看杨老师这个“娘家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杨老师用无欲无求的执著,守望着属于自己的一方阵地;用无私无畏的大爱,滋润着贫困学子的脆弱心灵。杨老师的同事说,杨老师帮助学生,并非她富有,她自己穿的最贵的衣服也只有500元钱。她是用爱心、责任心,用母亲之心,呵护着学生,这已经超出了教师职业的范围,这种境界很难得,是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榜样。杨老师的学生说,我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在杨老师的影响下,我们也懂得了爱与分享。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也正是因为对学生的这份关心和信任,杨老师所带的班级凝聚力特别强,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她自己被评为西宁市师德楷模、市女工榜样、青海省三八红旗手、感动青海2014年网络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她的家庭也被评为青海省最美家庭。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古人云“疾学在于尊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无论我们走多远,我们都不应忘记陪自己出发的老师,他们的爱很大,在方寸教室走到白头,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他们的爱很小,在三尺讲台挥洒血汗,三寸白粉笔,一颗赤子心!
文字:
排版:杨舒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14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听万籁余音——毛泽东“七律长征”
下一篇: 国宝有话说——葡萄花鸟纹银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