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好习惯的力量(惊人)

槐米 2023-07-23 05:00:31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 gxsh789)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习惯,看似不经意,实则力量无穷,好的习惯,方能成就一个人,坏的习惯,足以毁掉一个人。

长期坚持好的习惯,足以改变你的一生!

01

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一位哲人曾说:“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受着习惯的影响,从日常习惯中,便可看出今后能否取得成功,这便是习惯的力量。

曾经,有人专门做了一项研究,想知道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

经过五年的调查研究,他发现富人身上都具备一些很好的习惯,而这些习惯穷人很少具备。

这些习惯便是:经常阅读,坚持早起,每天花费30—40分钟思考问题,不盲目,不从众。

这些习惯短时期内做起来很容易,长时期坚持却十分困难,也正是因为这些习惯,才使得他们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正所谓:“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贵在持之以恒。

从现在开始,每天养成好的习惯,并且日以继日的坚持下去,方能受益终生。

02

习惯成自然

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大意是儿时养出的好习惯,会像天性一样,深深的刻在骨子中。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年少时的她,就被父亲要求力争第一,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勇往直前。

即便是坐公交也不允许坐后面,要坐就坐前排,遇到任何情况,不能抱怨,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说出“我不行”,“太难了”等话语。

也正是因万事力争第一的想法,撒切尔夫人才成为了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她曾说过一段十分经典的话语: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她用争勇往直前,永不退缩的思想,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这一辈子,种下什么样的习惯,便会享受什么样的人生。

03

拥有好习惯,就会拥有惊人的力量!

在英国,以前的职业自行车车队从未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奖牌,直到新的绩效总监出现,他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便使英国车队名声大噪,并且震惊全世界。

此后的英国车队奥运金牌不断,甚至在环法自行车比赛中取得五连冠。

一系列的惊人成就,让人不禁对他刮目相看,问其原因,他说自己也只是做了一些很细小的改变。

比如:使用按摩凝胶,让肌肉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卫生习惯得到提升,减少感冒的几率,让队员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一系列细微的措施。

他只是把每个环节拆分开,每一部分做个提升,整体便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正是习惯的力量,一位哲学家曾说:“习惯是一种巨大且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生活中,坏习惯比好习惯更容易养成,因此,发现自己的坏习惯并加以改正,便是走向好的开始。

一代伟人富林克林,当他发现自己有很严重的坏习惯时,便将它们全部列出来,每个礼拜都和一个坏习惯作斗争。

经过长期的坚持,他成功克服,成为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人之所以优秀,并不是因为优秀了才拥有好的习惯,而是因为拥有无数好习惯,才变得越来越优秀!

这些好习惯如同雨水一般,润万物于无声,却有着滴水穿石的力量。

人这一辈子,想要掌控命运,首先要掌控自己,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当你变得优秀,全世界都会变得美好起来!与君共勉!

作者:国学生活(ID:gxsh789),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万国学爱好者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元曲》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21天学会当众讲话

学会当众讲话是人生的一种成功,任何成功都来源于习惯,这种习惯的训练要21天。

为什么是21天呢?因为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三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三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中国著名的习惯研究专家周士渊说:“美国科学家对人的习惯养成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当然,这21天是一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一般来说,培养习惯应在一个月,关键是头三天。”

当初对这句话的准确性,我还表示怀疑。可是在教学的实践中,让我越来越认同这句话了。下面来看看我的学生通过定耳舞诀训练的效果。一位计算机专业大二的同学:

刚上广场,在台上台下走的时候还挺别扭的,走多了步子就顺了。第一次走上去讲的时候,身体有些不听使唤,动作不协调,还少上了一层楼梯。反复练了几次之后,我感觉越来越好了。当其他班的同学都走出来看我们时,我竟然不觉得紧张,习惯性地就走上去了,而且讲完了。胆量就是练出来的。

一位会计专业大三的同学:

通过对三定的练习,我再次感悟到一个字“静”。以前的我总是心浮气躁,做事情只图快,却不注意过程中的细节。但是,通过对三定的反复练习,我感受到我的心开始慢慢地“静”下来了。特别是老师教我们在说话之前先自己默数三秒,我觉得特别有用。因为这种方法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对我的“心静”有很大的帮助。

一位会计专业大二的同学:

通过一个星期对“双人舞”的练习,我现在讲话最大的改变就是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起来。周三晚上,会计专业有一个讲座,我的朋友没有去,让我听完后回来给她讲一下内容。当我生动形象地给她讲完后,她由衷地称赞道:“听你讲话我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一位应用经济专业大三的同学:

一周的时间又匆匆地过去了,我的《人一之》,《八百标兵奔北坡》以及“引”又练习一周了。经过一周的练习我感觉到了“新”。以前,用耳语法练习结束后总会觉得腹部很累,肌肉酸。但是经过了这一周的练习,我明显感觉到练习后腹部没有那么累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阶段,肌肉已经慢慢开始熟悉这样的律动。我相信不久之后,殷老师所说的肌肉记忆也会慢慢出现。

一位国际新闻专业大三的同学:

记得第一次上课,老师叫我们每天用耳语法练习《人一之》20遍。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开始了耳语法的练习。一遍,两遍,三遍,忍住不笑,艰难地做完了三遍《人一之》。到后面几天,一次做完十遍也不会笑场了。

通过两个星期的训练,虽然时间很短,却感受到了一些变化。说话的时候气息似乎更顺畅,连语言也更贴近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了。

一位食品科学专业大三的同学:

上节课殷老师讲了“三定”,分别是笑定、眼定和站定。而笑定的练习方法就是对着镜子读“引”字。于是,我在手机上设置了备忘录,每当我看手机的时候就读一次“引”。一天大概会看几十次手机。

每看一次,我就笑一次,渐渐地,我的笑容变得更自然了。

一位计算机专业大三的同学:

几天来,按照殷老师说的“定”字诀,对着镜子练习《人一之》、《八百标兵》、《各位同学》。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完全变了,原来怯尝胆小的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充满了自信和魄力的我。一次又一次练习这简单而又精辟的几十个字,从外到内地改变让我自己都觉得惊讶。

一位应用经济专业大三的同学:

殷老师说我的笑容不够。在上完这次“三定”的课程后,我下定决心日练百遍“引”字的发声。从每天练习10分钟,到15分钟,再到20分钟,直到后来练得两颊发麻,我猛然发现了自己难得地在坚持着做一件事。通过练习不仅改善了笑容,同时也学会了为目标而坚持的人生道理。这一周的练习,除了笑,更是学会了练,坚持地练。

一位来自香港的财务学专业大二的学生:

经过三个星期“双人舞”的专注练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已经深深地融入我的记忆中。朗诵的过程不再只是追求纯熟地完成诗歌,而是每次都有了新的感悟,仿佛离作者的愿景越来越近。“我能!”*这句广告词的精神在我的学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上面的这几位学生都来自我所任教的一所内地与香港合办的大学,他们来自各个方言区,没有任何语言天赋,但是经过21天左右的训练,都在各自的讲话难点上实现了突破。

他们能,读者朋友也一定能!我坚信!

2.学讲话如学开车

学开车有三部曲:师傅教,自己练,上路开。又好比学武术,先要仿招,一招一式模仿师傅的动作不走样;其次是练招,学会之后要拳不离手的勤学苦练,要有持之以恒的劲头;最后是创招,熟能生巧,发挥创造,自成一派。具备较高的讲话能力,就一定要像学开车和学武术一样,要经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

复杂的东西要简单化,简单东西要习惯化。

讲话能力的训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要训;二是要练。训是指教师的讲授指导,让学生去认识、体验讲话的规律;练是指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掌握学习讲话的规律,逐渐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训与练相结合,才能掌握这种能力。

3.什么是讲话能力训练的“训”

老师的训,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古人讲,大道至简。任何一门学问,都有一个诀窍,都有一个最简捷好学的方法。

著名培训师孙路弘在澳洲留学时,到一家意大利餐馆里去打工,同样是洗盘子,他却比别人的速度快很多,就因为他在实践中找到了洗碗的诀窍。

孙路弘说:“意大利比萨在烤制过程中,奶酪会熔化在盘子上,因此,这样的盘子是最难洗的。我通过一个月的摸索,找到了又快又干净的洗盘子方法,那就是先用热水冲五秒钟,然后立刻放到有冰块的水中,奶酪与盘子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自然就脱落了。”

可见,找到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

定耳舞诀就是一种简单快捷的讲话训练方法。它有两个特点:好懂、好仿。

好懂,就是一听就懂,马上明白。教人们营养健康的书最少有十万字,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太专业,太烦琐,看得你头昏眼花,还找不到要领。而著名健康养生专家洪昭光从十万字的书里提炼出五个字:红、黄、黑、白、绿。红,是指西红柿、红薯等红色食品;黄,是指玉米、橙子等黄色食品;黑,是指黑木耳,疏通血管的食品;白,是指燕麦;绿,是指绿茶。后来,又概括成八个字:什么都吃,适可而止。你看,这样的表述,非常生动形象,老幼妇孺,人人一听就明白,这就叫好懂。

学习讲话的.用气发声,非常有必要,但是学习的方法却非常专业,艰深。一两句话很难说清楚。

我刚开始教授“讲话能力训练”课程的时候,最大的难题就是:自己解决用气发声用了十年的时间,而现在,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怎样让没有任何发声基础的学生掌握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我煞费苦心地给他们讲胸腹式联合呼吸,不讲还好,一讲反而令他们糊涂了,连话都不会说了。这就逼着我冥思苦想,最后找到了让学生一听就懂的方法:说悄悄话的方法。因为说悄悄话的方式,用的是气声,一定要用丹田气,并且不需要声带震动,喉头不紧张,最关键的是人人从小都会说悄悄话。这一说,学生全都明白。

这叫好懂。

第二是好仿,易于模仿。

教人讲话,不能光靠别人心领神会,你一定要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训练方法,先画出一个“葫芦”,让学习的人能够比葫芦画瓢,从外在的模仿开始,先仿招,再练招,最后才创招。

比如讲话的胆量,属于人的心理素质,但是“情动中而形于外”,如果内心无胆一定会在人外在的肢体语言中反映出来。比如眼睛不敢看人;面部表情僵硬,没有笑容;站得歪歪扭扭等。通过这些外在的表现,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讲话没有自信。那么,我们可以从训练外在肢体语言入手,来训练学生的胆量。比如,先教他如何用眼睛看人:要先看左边的观众,再看右边的观众,再看中间的观众,从模仿开始反复练习,变成习惯,胆量就可以训练出来了。

再比如讲话生动形象的练习。凡是讲话有感情的人,一定是讲话有手势和面部表情的人,比如,新东方的俞敏洪,著名的成功学专家陈安之,前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都是有名的演讲高手。而讲话没有感情的人,一定是讲话不加手势和毫无面部表情的人。根据这个规律,我设计了一套手势和面部表情的训练方法。只要勤于练习,讲话没有表情的毛病就自然改掉了。

4.什么是讲话能力训练的“练”

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养成正确的讲话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富翁去世之后,将一大笔遗产留给了他的一名远房亲戚。这名亲戚是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自从接受这笔遗产后,他立刻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以后出去讨饭方便一些。”你看,人虽已成了百万富翁,但满脑子想的还是怎样讨饭,可见,习惯对人们的言行有多么大的影响。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只有大约5%是非习惯性的,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三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三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怎样学讲话,本书可以教给你一个好懂好记,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要变成你的正确讲话习惯,还要靠你自己持之以恒的练习。坚持三个星期,就会形成习惯;坚持三个月,就会形成稳定的讲话好习惯。

5.讲话训练的目的:肌肉记忆

良好的讲话习惯,实质是正确的肌肉记忆。什么叫肌肉记忆呢?比如弹钢琴,开始学习的时候,你的手指头不听指挥,僵硬笨拙,要边想边弹,因为十个手指没有形成记忆。而通过反复的弹奏练习,最后不用脑子想,手指就可以很流畅地弹奏曲子了。这时,就是你的手部肌肉已经形成了正确的记忆了。

正确的讲话习惯也要变成肌肉的记忆。

例如,有的人讲话多了出现声带小结,声音嘶哑,这都是由于错误的讲话习惯造成的,而错误的讲话习惯一定是一种错误的肌肉记忆。就是他在讲话的时候,青筋暴起,喉头的肌肉紧张。而本书通过耳语练声法的反复练习,“占领两头,解放中间”,就是让小腹的肌肉紧张,两颊和双唇的肌肉紧张,而将喉部的肌肉放松。方法掌握了,就要反复练习,最后变成:只要一开口讲话,不用想用气发声的要领,自动做到上下两头的肌肉紧张,喉部的肌肉放松。这就是形成了正确的肌肉记忆,就算是养成正确的习惯了。

再比如眼定的训练,要让讲话者的眼睛始终和观众进行交流,这也是一种肌肉记忆。因为不敢看观众的讲话者,他的眼皮是耷拉的,眼部肌肉是松弛的。而讲话时眼睛炯炯有神,始终和观众交流的人,他的眼部肌肉一定是紧张用力的,已经形成了一种眼部肌肉的正确记忆。反复进行眼定的训练,就可以让讲话者的眼部肌肉形成一种紧张有力的肌肉记忆,讲话时眼睛充满神采。

讲话生动形象的人善于手舞足蹈。手舞足蹈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肌肉记忆。只要一讲话,他的两手和身体就会自动地开始协调运动。我们通过对手势的训练,就可以让讲话者形成手舞足蹈的肌肉记忆,变成讲话的一种习惯。

卡耐基的28项黄金法则是什么

第一章 一个目标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1、你为什么是穷人,第一点就是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2、你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3、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成功从选定目标开始
4、贾金斯式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5、 如果你想在35岁以前成功,你一定在25至30岁之间确立好你的人生目标
6、 每日、每月、每年都要问自己:我是否达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

第二章: 两个成功基点

站好位置,调正心态,努力冲刺,35岁以前成功
(一)人生定位
1、 人怕入错行: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3、 从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你的最爱
人人都可以创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创业成功
4、 寻找自己的黄金宝地
(二)永恒的真理:心态决定命运,35岁以前的心态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1、 不满现状的人才能成为富翁
2、 敢于梦想,勇于梦想,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
3、 35岁以前不要怕,35岁以后不要悔
4、 出身贫民,并非一辈子是贫民,只要你永远保持那颗进取的心。中国成功人士大多来自小地方
5、 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
6、 不要败给悲观的自己
有的人比你富有一千倍,他们也会比你聪明一千倍么?不会,他们只是年轻时心气比你高一千倍。
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7、 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8、 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
克服你的失败、消极的心态
(1) 找个地方喝点酒
(2) 找个迪厅跳跳舞
(3) 找帮朋友侃侃山
(4) 积极行动起来

第三章: 三大技巧

1、管理时间: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比看作一小时的人多60倍
2、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3、自我管理,游刃有余
(1) 创业不怕本小,脑子一定要好
(2) 可以开家特色店
(3) 做别人不愿做的生意

第四章: 四项安身立命的理念

35岁以前一定要形成个人风格
1、做人优于做事
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却不能重来
(1) 做人要讲义气
(2) 永不气馁
2、豁达的男人有财运,豁达的女人有帮夫运
35岁以前搞定婚姻生活
3、忠诚的原则:35岁以前你还没有建立起忠诚美誉,这一缺点将要困扰你的一生
4、把小事做细,但不要耍小聪明
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

第五章: 五分运气

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1、人生的确有很多运气的成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的古训说明各占一半
2、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属于那些不应决不放弃的人
3、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
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
4、 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

第六章: 六项要求

1、智慧
(1)别人可你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
(2)巧妙运用自己的智慧
(3)智者与愚者的区别
2、勇气
(1)勇气的力量有时会让你成为“超人“
(2)敢于放弃,敢于“舍得“
3、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领袖气质“
(1) 激情感染别人
(2) “三o七法则“实现领袖气质
(3) 拍板决断能力
(4) 人格魅力
4、创造性:不要做循规蹈矩的人
25-35岁是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阶段,很多成功人士也都产生在这一阶段
5、明智
(1) 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定向聚焦
(2) 尽量在自己的熟悉的领域努力
6、持之以恒的行动力:在你选定行业坚持十年,你一定会成为大赢家

第七章: 七分学习

1、知识改变命运
2、35岁以前学会你行业中必要的一切知识
a) 每天淘汰你自己
b) 在商言商
3、太相信的书人,只能成为打工仔
4、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

第八章: 八分交际

朋友多了路好走
1、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35岁以前建立起人际关系网
2、人脉即财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3、交友有原则
4、善于沟通:35岁以前要锻炼出自己的演讲才能

第九章: 九分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35岁以前养成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成功的大小
1、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2、养成高效工作的好习惯
(1) 办公室
(2) 生活可以不拘小节,但要把工作做细
(3) 学习聆听,不打断别人说话
3、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广泛爱好的好习惯
5、快速行动的好习惯

第十章: 十分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精神支柱
2、自信方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3、把自信建立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4、如何建立自信
(1) 为自己确立目标
(2) 发挥自己的长处
(3) 做事要有计划
(4) 做事不拖拉
(5) 轻易不要放弃
(6) 学会自我激励
(7) 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

第十一章 11个需要避开的成功陷阱

1、只有功劳,没有苦劳
2、不要“怀才不遇“,而要寻找机遇
3、不要想发横财
4、不要为钱而工作,而让钱为你工作
5、 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人做我也做
6、 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知足常乐
7、 承认错误而非掩饰错误
8、 脚踏实地而非想入非非
9、 野心太大而不是信心十足
10、反复跳槽不可取
11、眼高手低
12、不择手段

第十二章 十二分努力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小不是成功,大不是成功,由小变大才是成功
2、中国社会进入微利时代:巧干+敢干+实干=成功
3、努力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
4、做任何事情,尽最大努力
5、把事情当成事业来做
6、我看打工者
7、祝你早日掘到第一桶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08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