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溪黄草 2023-07-23 05:00:15

读诗词,学党史(七)

前言

毛泽东诗词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生动的再现了中国革命、中共党史的发展进程。毛主席诗词是对毛泽东思想最生动与活泼的体现,也是一部生动的党史。

诗词欣赏

七律·长征

毛泽东(1935.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⑴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这首诗后成为长征组歌中著名的一首

⑵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 、两广之间。

⑶逶迤(wei yi):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⑷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⑸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⑹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⑺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党史知识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诗词欣赏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1935.10)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注释

⑴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⑵莽:莽莽,状高大。

⑶昆仑:即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⑷阅尽人间春色:阅尽,看足、看尽、看遍。人间春色,不止指大地春光,而且指人世衰盛。

⑸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

⑹搅得:闹得、搞得。今语的“搞”,早期白话作品中都作“搅”。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⑺消溶:积雪消融、融化。

⑻横溢:就是横流,即泛滥。

⑼人或为鱼鳖:江河横滥,洪水成灾,人也许为鱼鳖所食。《左传·昭公元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

⑽千秋:千年。

⑾谁人:何人。曾与:曾给、曾为。《诗词曲语词汇释》:“与,为也,给也。”

⑿安得:怎得、哪得。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⒀遗(wèi):赠与。

⒁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⒂环球:一作寰球,整个地球。

党史知识

这首词毛泽东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这首词里,毛泽东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读者立即知道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08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