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散文:酒与人生

金钱草 2023-07-23 02:10:12

点击上方蓝字来关注我们吧

>>>>> 文/佑子<<<<<

1

酒几乎伴随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一般人躲不过三顿酒,出生之后一个月要喝满月酒,以庆祝生命的诞生;结婚要喝婚庆酒,以祝婚姻百年好合,白头偕老;人离开这个世界,要喝辞世酒,为逝者壮行。

然而,这三酒之中当事人只能喝一种酒,那就是婚庆酒,而且不可喝得太多!足见酒与人生难常伴随形!

先说说喝酒的阶段/步骤:一、一喝就吐;二、一喝就泄;三、不吐不泄!(此为某基层领导暴料)这基本上是一个常人喝酒的必由之路!各个步骤/阶段,只有过来人方知其中滋味,不喝酒的人、没醉过酒的人,根本无从体会个中缘由。 喝酒从规模和人数上讲,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独饮,二小聚,三宴饮。古人云: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钱,自古有之。一人喝酒就是上文所谈的"独饮",“独饮者”必有心事,或喜或悲,借酒浇愁,或者凭酒助兴!但因无人劝阻,常常会喝得没有方向!数人小聚,甚佳,因情投意合,或悲可以分忧,或喜可以分享,进而喝酒有度;凡上宴席者举杯则须酒量甚佳,宴席之中往往会有不同流派,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人在一起交流,一旦举杯,就有可能踏入另一个无法控制局面,故而大宴席当中,一般人都不会去冒这个险。 因为弄不好自己会醉得一塌糊涂,表达不了心迹事小,喝酒失态事大!RELEASE YOURSWLE

2

如果说菜肴是宴席的门面,喝酒才是饭局的灵魂。不同的酒局,不同的身份,喝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您是主邀嘉宾,您的座位是全场最尊贵的!由宴请人首先简单介绍宴会的主题,同时示意主宾及众宾朋举杯齐饮。如果用分酒器一饮一饮而尽,如果用大容器,就会限量而饮!众人酒过三巡之后,方可彼此互敬!主陪酒者一定要把握分寸,频频与主邀嘉宾碰杯,其他宾朋也不可落下,最后跟宴请的主人举杯同饮;其他宾朋也要依次从主邀宾客到主人一一干杯,五寨人称之为“打通贯”。宴请主人当然首先要从主邀嘉宾开始,然后与其他宾朋各自展“打通贯”活动。

所以,真正地面临一场酒局犹如一场大战,没有酒雨腥风就不能算做是在喝酒。初,喝白酒,任性而饮,喝的只是心情。白酒喝至尽兴处,常有人会提议喝啤酒或者红酒。喝啤酒对瓶吹;喝红酒,大杯干! 如果只喝啤酒,或者只喝红酒,没什么!前提是已经喝了不少的白酒!一般酒量的人喝好白酒,然后搅着喝啤酒或者红酒,醉是必然的!除非他是刀枪不入的酒圣。不论何种酒局,能够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者,可谓酒圣!然而赴大宴席众人皆醒,我独醉的情况屡见不鲜!赴酒宴没有酒量不行,有酒量没有文化便显粗俗,居以上两者且有度量和胆略者,不日可得王者殊荣!为何喝酒会醉,醉后还喝 “酒”谐音长久之“久”。所以甭管平时关系如何,一顿酒饭,便可改变诸多细节!凭什么 凭的就是酒,酒里边带着文化,即"酒文化",博大而精深,这与喝酒人的其他文化没有什么直接关系!酒是一种魔术般的神药,可以让胆怯者变得神勇;酒是最热心肠的媒婆,可以让有情人终成眷属;酒是忠诚的化身,可以让俩个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顷刻之间结为金兰之好!所以人生诸多大事情,如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皆离不开酒。人在郁闷痛苦时借酒浇愁,人在春风得意时把酒壮怀!有人觉得喝酒喝飘了,自己就得道成仙了,其实真正的酒仙是这样喝酒的。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推杯换盏,把持有度,似醉非醉,席间言辞飞扬却拿捏有度,不卑不亢,不温不火,风头出了,事也了了!3

酒伴人一生,无酒命衰朽。小儿无知,不知酒可醉人;人至暮年,望酒兴叹,唯因酒可削其寿断其命;年轻力壮,渺视天下,横扫八方,酒力财力双雄,豪气一方,众皆捧之。 酒可暖身,喝酒亦可知人。 五寨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户外阴风怒号,它季潮冷之时饮酒即可暖身。 几杯下肚,面热身暖。 无酒量者一生滴酒未沾者有之,酒量惊人然不沾酒者有之,世间众生多为酒量不高不低者,饮酒一生,嬉笑怒骂皆因酒而生!无酒量而滴酒不沾者可谓自然;酒量不高不低者因酒而笑泪者平常;唯酒量高而滴酒未沾者可惧,与此类人交必慎之! 人生于世,与人交不可无酒,纵然饮酒过量会带来诸多不雅,不便,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然整体而言,酒带给人的益处是无穷的、正向的。此为鄙人一家之言,若意悖逆,可转身即走,不必强留; 如情意投合,屈膝对饮三百杯,来生依然做好弟兄![作者简介]佑子,原名,管佑,网名:一杯清秋。祖籍:山西五寨。因生活教书,因梦想写作!作品散见《清涟》、《星河》、《清涟碧波》、《岚漪河》及多家网络文学平台。生而为人当自由

记录生活 扩展阅读 原创散文|故乡.故乡(原创)原创原创散文:《爱在离别时》原创史实档案|孙家梁大屠杀(原创)原创散文|乱花渐入迷人眼(原创)原创原创散文:消失的露天电影原创原创散文:游走长白山原创散文| 回望2020(原创)原创散文原创|我读曾国藩聆听|戴望舒散文诗歌:十四行,雨巷,狱中题壁

微信号 :aishangsanwenba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散文精选

扫码关注

贾平凹文章《酒》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因为文艺纠纷心情郁闷,回家和父亲相见兵父子共同饮酒的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之情,令人感动不已!

正文节选:

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

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

本文通过侧面烘托,对比的手法,对追忆父亲的一些生活细节进行描写 。此文章语言风格:朴实幽默 形象具体,寓意深刻生动。

扩展资料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

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

吃酒词散文

在老家宁都县小布镇,喝酒不叫喝酒,叫吃酒。

一个地方的口语,往往隐藏着一个地方人的生活态度与性格。一个吃字,表达了率性、随意、常态。的确是这样子,比如几个男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其中一个挥手,走,上我家吃酒去。没有人会客气,拥簇进屋,开缸,倒酒,酒香四溢。

酒是自家做的米酒。那时候呀,家中仅有几亩责任田,也要留下一丘种糯稻。秋天收稻谷,冬天做酒,一缸一缸地做,做好,一缸一缸地吃,仿佛村里人的理想就是吃酒。来年夏季未到,酒没了,人还在。于是我想,人的力量该有多大呀,能吃掉那么多的酒。

我家也会做酒,是母亲动手,她将白胖胖的糯米,旺火煮熟旺火蒸透,摊到簸箕上,撒上酒引子,装入缸中。母亲做的酒,香甜、醇,进口顺后劲足,亲朋好友吃了,都竖起大拇指:好酒!好酒!母亲会做酒,但不会吃酒,一小碗,就醉得头重脚轻摇摇晃晃。父亲不会做酒,但会吃酒。事情往往是这样,会吃的不会做,就像我,会吃鱼不会捕鱼。酒桌上,常见父亲跟人拼酒,一大海碗,一仰脖子就没了。母亲常说父亲,我做的酒还不是为了灌你的嘴。父亲说,你都不吃,一点味道都没有。如果母亲会吃酒的话,可以设置这样的`场景,母亲父亲对坐小饮,有月光从窗户投进来,落到饭桌上。谁说种田人就不可以有浪漫情怀。

乡村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村庄,是天女散花的杰作,然某个独立的村庄,却是紧凑连在一起。老家陂下村就是这样,墙连着墙,瓦挨着瓦,门对着门,走廊屋檐相勾连,从上村走到下村,下大雨也不会淋着一滴水。想想看,这么几十户人家,都在开坛吃酒,酒香集中飘出来,整个村子都弥漫着酒香味。几次外出归来,还未进村,先闻到了酒香。我一直这么认为,家乡最浓的味道,就是酒香。

人生重要时刻是要用酒来佐证的,那是个人的喜庆,却由一个村庄的人来分享,吃酒的场面注定是热闹非凡。村庄里一点儿都不会缺少喜庆,几十户人家,观音保儿子满月,王天生闺女过周,王友生父亲七十大寿,东平仔结婚,老陈新房圆工,祖德乔迁之喜,海生的儿子考上大学,真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节奏。

还有,就是一年四季那么多节日,春节、元宵、端午、中元、中秋……所有的节日都是我们乡村人人生重要时刻。东家摆开流水席,厅堂、正屋、圆桌、方桌,自家做好的米酒一瓮一瓮抬出来,用稻谷壳焙着,人还未来吃酒,酒香已占领了村庄的空间。

乡村人吃起酒来一定是兴高采烈的。就是有不高兴的事,也要暂时把它抛之脑后。比如有两口子吵了架,正怄着气呢。摆酒的东家远远喊一句,吃酒了哟,就差你了。他们立即要装出高高兴兴的样子来:来了,来了。男人们吃着吃着就不会安分,猜拳行令,表面上是企图让别人多吃,其实是自己也贪杯。四季红哟、俩相好、六六顺、七星、九九长、不出拳哟,大声吆喝大声笑。一场酒吃下来,总有一些人醉得走路都不会,呵、呵、呵,呕了一地。我们称之为杀免子。

乡村人喜欢吃酒,更多的是表现在日常,为了把酒吃出气氛来,变着法子找理由,比如说卖了一头猪,购回一头牛,请木工打了一套家具,几个好兄弟打平伙。有时干脆什么理由都不找,就一句,走,上我家吃酒去。吃酒一定要人多,一个人吃酒有什么味道,乡村人不习惯于借酒浇愁。

吃酒还有增进情谊化解疙瘩的功能。情谊就不用说了,酒碗一端起来,兄弟的情谊比酒还香。赵匡胤还用这法子释兵权呢。在乡村,更看重的是化解疙瘩。同在一个村子里住,难免会产生些疙瘩,你的牛吃了我的禾,两个小屁孩打架,争水灌稻田。小疙瘩演变成大冲突。早年我在村里当村官,司职纠纷调解。我用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请他们吃酒。几碗酒下去,事也没了。看他们又称兄道弟了,就想,要是乡村没有酒呀,该结下多少仇恨。

年少时购得一本《水浒传》,被我翻烂了边。我特别景仰好汉们吃酒的样子,他们不用碗,抱起酒坛直接倒,多痛快淋漓呀。喜欢武松,别人三碗不过岗,他十八碗捶死老虎。现在的老虎是捶不得了,它属于珍稀动物受保护。我是想学武松那样的范儿,扛根木棍说它是哨棒,晃呀晃呀闯江湖。来场说走就走的远行,打小就在心里播下种子。于是我练习吃酒。我酒量不行,三杯两盏下肚,便醉得直杀免子。我一直企图把酒量吃上去,有回发狠了,结果醉倒在酒缸边昏睡了一天。以后是每醉一回酒,量就要下降一点。有次吃一小碗就趴在地上,真痛苦呀,这辈子恐怕是当不上武松了。

以后,啤酒红酒白酒浩浩荡荡杀进村庄,抢占米酒的市场。酒的种类是变多了,可村庄的人却变少了。村里的青壮年爬上班车火车,浩荡荡杀出去,用一个很好的理由,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些。开始我以为这就是闯荡江湖,可兴奋劲儿没过多久就发现,哥只不过是从一口深井跳进另一口深井蹦达的青蛙。十多年过去了,拼尽全力,只不过是还在活着。有时心情不好,一个人去路边店吃闷酒。我突然明白乡村人吃酒为什么喜欢热闹,一个人吃酒就是借酒浇愁。贴着花花绿绿标签的各种酒呀,哪里比得上家乡的米酒。此时家乡的米酒香就成了我的乡愁。

如今,家乡没了米酒香,人都走了,酒香也散了。人生依旧有那么多重要的时刻,一年四季那么多节日也没撤消一个,就是酒香飘不起来。母亲不再做酒了。她说你们都不在家,做酒有什么味道哟。还好,还有过年这个春节。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们这些在外打拼的游子,爬上班车火车赶回家。非常感谢先人定下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规矩,不然,我真担心我们会把家乡丢了。过年了,我们似乎要把一年落下的酒全吃回来,满月、过周、生日、升学、结婚、新屋圆工、乔迁,不是过年这些天的人生重要时刻也挤到过年这几天来办。有一天我赶了八场酒席,酒没吃醉,却深感这不是吃酒而是受罪。

我问这是怎么了。弟弟说可能没有米酒的原因。如今的酒桌上真的不见了米酒,取而代之的是啤酒红酒白酒,看起来是更高大上,可没有米酒的酒怎么会有酒香呢?没有酒香的酒吃起来怎么会有味道?然而在去年春节,母亲做了一瓮米酒,兴冲冲地喊我们吃,可怎么吃也吃不回过去的味道。我终于明白,一切都被时间打败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02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