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温肾填精
冬季适当摄入具有营养丰富,温肾填精,产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补体之虚,益肾之气,提高免疫力。或者食用药膳调理,如牛肉200克,鲜山药250克,水煎,待肉烂熟,食肉饮汤,益肺补肾。也可食用温性水果,如大枣、柿子等,补血益肾填精,抵御寒邪。
为您推荐:羊肉配豆腐 不上火
二宜果蔬补体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应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B、C的蔬菜,如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豆芽、油菜、苹果、橘子等;还要多吃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
三宜运脾进补
冬季气温骤降,脾受寒困,脾不运化,故冬季食疗应以补阳运脾,滋益进补为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温补脾阳,多吃温性运脾食物,如粳米、莲子、芡实等;鳝鱼、鲢鱼、鲤鱼、带鱼、虾等水产类。
四宜辨证食疗
冬季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食疗。若本身原已有病,要遵照医嘱,不可盲目食疗。比如糖尿病人,可用淮山药、葛粉等作为食疗品,但忌用粳米及其他含糖较多的食物。凡血脂过高、动脉硬化,有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者,绝不可应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食品,如甲鱼、桂圆等。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反而会助长病情发展。
冬季6节气寒临大地,万物收藏,而寒为阴邪,易伤人之肾阳。因此,冬季6节气养生重在养藏固精,补肾敛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思是说:冬季三个月,是万物闭藏、冰冻地裂的寒冷季节。为适应冬季的特点,就应早睡晚起,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使精神守伏藏而不外露,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所得到的东西,把它秘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就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气的道理。这段话强调了在冬季6节气,人们应从精神调摄、饮食调摄、药物调摄、运动调摄等多方面人手,围绕“养藏”这个中心,重视自身阳气的养护。否则“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也就是说,如果冬季6节气不注意“养藏之道”,而损伤了肾中阳气,就会影响来年春天的升发能力,从而导致四肢枯萎无力,患痿厥病,损害健康。
冬季6节气是自然界阳气衰微、万物收藏、气候寒冷的季节。古人说:“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此时,万物生机收藏,阳气潜伏,草木凋零,昆虫蛰伏,大地冰封,雪压风寒,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养精蓄锐,以待来年春天生机勃发。人与四时相应,自然界的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必然会应时令的变化而变化。这变化反映人体生理的适应性,正如《内经·灵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和月相应也”。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与之相应,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是谓“阳气内潜”,这有益于精气的充养和积聚,所以冬季6节气是保健养生的最佳时节。
1.冬宜藏精,应时而养冬季6节气养生应根据“万物藏,肾气水旺”的特点,避寒就暧,敛阴护阳,调和阴阳相平衡,养“藏”而固肾气,增强体质,防病益寿。冬季,是一年的最后一季,历经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人们要顺应冬季6节气的特点而养生。如冬季6节气天气寒冷,阴盛阳衰,易患阳虚之症,无论是保健益寿,还是补虚祛病,都应注意以温补阳气为主,慎用或少用滋阴药物。
2.养阳防寒,起居调摄严冬腊月,寒风凛冽,雨雪纷飞,江河冰封,草木枯瘦,如此万物凋零之象,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情绪低落,尤其是老弱多病之人,情志的变化更为明显。因此,精神调摄十分重要。冬季6节气精神调摄,重在安定心志,注意神情安静,不要使情志过激,以免骚扰潜伏的阳气。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这里即是指适应冬季精神调摄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天地闭藏,起居调摄应顺乎于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指出冬季宜早睡迟起,早睡以养人体的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迟起以养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求其温暖,使人体阴平阳秘。特别是阳气不足的人,当风起骤寒之时,尤宜早卧晚起。《理虚元鉴》说:“冬防寒,又防风。”《养生镜》提出:“冬三月乃收藏闭塞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故冬季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太低,易耗伤人体阳气;室内温度过高,又易劫伤阴精。冬季阳气闭藏于内,阴气在外,若调摄失当,过贪辛热暴暖,就会内扰阳气,迫其外泄,或积热于内,形成阴虚火旺之候。到了春天,就会发为温病,或诱发宿疾。这也是违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冬养阴”的摄生准则的。
冬季6节气在保暖的同时,应重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交换空气,防止因通风不良,引起头晕、胸闷等缺氧现象,导致呼吸道传播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的发生。室内也可放一盆水,或者养些水仙花和观赏鱼,以调节空气湿度。寒冬,人们的衣着,注意御寒保暧,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内衣以弹性良好为佳,贴身保暖。外衣要稍宽大一点,使气血流通,四肢伸缩活动自如舒畅。俗语说:“寒从脚下起。”足部与地面接触,散热量大,足部肌肉、脂肪少,血管较细,离心脏远,供血、保温性能差,一旦足部着了凉,很容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和泄泻等症,所以,冬季足部的保暖,十分重要。足部的保暧方法很多,除了穿着保暧性能好的衣裤、鞋袜外,平时还要注意多活动脚部,如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尤其是每晚临睡前的洗脚,擦足心,既能祛除污垢、御寒保暖,又能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并可防治感冒、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病症。冬天一般宜在室内活动,适其寒温。室内环境宜温暖、舒适、洁净,防寒以养精。
3.房事调摄,益肾蓄精冬季6节气养生,重在保持肾精的闭藏,这对促进健康长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明确指出,人若不知冬季养藏之道,冬令依然精液频泄,那么身体必然日趋虚弱,虚则寒邪乘虚而入,并伏藏于体内,伏邪积郁日久,等来年春阳上升,必发为温病。《寿世保元》也说:“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房事,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唐代名医孙思邈则认为“当今少百岁之人”的原因,就是“不知节欲养精”。老年人由于肾精虚衰,导致髓海空虚而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等症状。肾主骨,故肾虚还能影响骨的生理,导致老年人骨质脆弱,出现腰酸无力、行动不便等衰老现象。可见“精气”虚衰,导致人体的衰老。冬三月“养藏之道”的重要内容就是保养肾精,做到房事有节制,以保持体内精气充足,维持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养性延命录》说:“冬常闭精勿施,夫天道,冬藏其附,人能法之,故能长生”,指出“冬一施当舂百”,认为冬季6节气应该实行绝欲,绝欲则精神气血有余,肾阳巩固,身体强健。同时,人体背部是阳经循行之处。寒冬季节,背部保暖十分重要。背部保暧的方法较为简单,冬季有阳光的中午,可背对太阳晒上l~2小时,既可暧背,又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起到杀菌、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的作用。也可穿一件贴身的纯棉、羽绒或皮毛背心,起到暖背作用。此外,冬季睡觉时注意不要让背部着凉。
4.运动调摄,护阳养形在冬季6节气严寒的恶劣环境下,人体机能易发生紊乱,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当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时,就会诱发一些疾病。如在冷空气刺激下,人体免疫机能降低,防御疾病能力减弱,一旦遭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可引起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冬季,由于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等物质分泌增加,引起周围小血管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血液流变发生变化,可加重原有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病理损害,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栓塞、脑出血等疾病发作或加重,甚至发生意外。此外,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皮肤瘙痒症等,冬季多有复发,亦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因此,要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锻炼。锻炼场所应以室内为主,风和日丽的天气,可进行适度的户外锻炼。这样既可舒服筋骨、流通血脉,又是增热保暖防寒的积极措施。冬季6节气养形,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和人的体质,以动功为主,以适应冬季气候,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冬季6节气锻炼切忌在大寒、大风、大雪及雾露中进行,年老体弱者尤应避免。冬季6节气锻炼运动量要适度,《千金方》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这就说明,冬季6节气阳气潜藏,若运动量过度,则会耗散阳气。
冬季养生的话,最主要的是冬季天气干燥,一定要多喝水,喝水的话小口慢慢喝,也不要喝太烫的水,温水就行。
冬季的话也是新陈代谢比较慢的时候,所以说我们要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这样的话不容易被外界一些风寒所干扰,另外的话我们冬季的话加强锻炼也能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天气干燥容易生病。
冬季的话可以适当吃一些温补的饮食来调理肠胃,冬季是调理肠胃最佳的时机。
冬天的节气当中,包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气候寒冷,草木凋零,因此,在冬季养好肾,可提供身体温热及能量,为来年储存生长能量。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季节,《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养生首重养肾,是四季当中加强身体能量积蓄的最佳时节,此时进补吸收率高,更能发挥补身的作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对应于春、夏、秋、冬四季,也对应于五脏,春对应到「肝」,夏对应到「心」,秋则对应「肺」,冬对应在「肾」。
不过五脏六腑其实不管任何季节,都应该好好被调养,那为什么冬季特别强调养「肾」呢?古籍当中,无论《黄帝内经》或是《伤寒论》,当时陈述地点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北,这些地区四季分明,冬天特别酷寒,冬为蜂藏之季节,大雪覆盖大地,人体需要更多能量,而温热食物可以温暖手脚,同时提高代谢率,比较能抵抗寒气。但是,台湾属于亚热带气候,冬天没有中国的华北那么寒冷,适当吃些温补食物,就能达到御寒功效。
肾气不足,不育不孕问题多
中医认为:「先天之本在于肾,后天之本在于脾胃。」身体活动能量够不够,就要看肾气是否充足,冬季养肾比较不会怕冷,不容易因为气不足而腰酸背痛、手脚冰冷、频尿、畏寒,甚至夜尿连连。
「肾」在中医的涵义,不单指肾脏,而是身体的一个系统,「肾主骨也」,筋骨、生长以及腰酸背痛等许多问题,皆因为肾气不足所导致;「肾开窍于目也」,老年人常见白内障、干眼症,眼睛容易干涩,看东西不清楚,或容易眼干涩、流眼泪,也都是和肾气不足有关。此外,「肾主藏精也」,表示肾气不足,男性容易阳萎,女性常会月经不调,或有不育、不孕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借由补肾加以调理。
肾气足助温热,并供能量
冬天在12节气当中,包含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气候寒冷,草木凋零,养肾的食材选择应偏重在提供身体温热以及能量,以为来年储存生长能量,所以,才会特别选择此时进补。
温补的食材很多,例如汤圆,糯米即属温性、温热的食材;而冬天常吃的腊八粥也属于温补;另外像是牛肉、羊肉,也是可以养生,但偏温性的食材。药材方面可选择一点肉桂,能够入肾气,枸杞可以补肾滋阴,首乌、补骨子等,也有补肾气效果。
出现肾气不足、肾阳虚、肾阴虚等问题时,可以多利用补养食材帮助改善,很多人夏天吃些温补食物容易上火,但一到冬天就没问题,并非其他季节不能吃,只是炎热夏天吃温补就容易会上火,而在寒冷的冬天比较没问题,也比较容易吸收。
养肾食补要注意
◎依体质选择适合食物进补
虽然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季严寒易致阳虚证,宜「去寒就温」,以温补阳气为主,所以,得慎用滋阴药物,但因个人先天禀赋不同,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
肾阳虚者,常见有畏寒肢冷、倦怠、腰酸耳鸣、小便不畅或失禁、夜尿频而多、性功能下降、舌淡胖等虚寒症状,可以用羊肉、韭菜、杜仲、胡桃肉、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肾阴虚者,常见口干咽燥、烦躁、潮热颧红、盗汗、小便短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偏红、少苔等症状,可选海参、枸杞、银耳、黄精等进行滋补。
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冬令进补不能一味乱补,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应向中医师咨询自己的体质,在进补季节多吃些与体质相适的食物,才能补的恰到好处。
◎避免生冷食物
进补时,不宜同时大量食用白菜、菜头、瓜类、柑橘等生冷的食物,以免抵销了食补的好处。
◎经期、感冒不宜进补
经期不宜冒然进补。若出现大热、大渴、便秘、心烦等实热症状;或皮肤病症状;或患急性疾病,出现感冒、喉咙痛、发烧时,皆不宜进补。
◎慢性病患进补应谨慎
制备食补药膳常会加肉炖煮,慢性病患要留意肉类的蛋白质、脂肪及药膳汤的钠、钾离子摄取量,以免补过头反而造成健康上的负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尽量将脂肪、皮去除,汤上的浮油应捞掉,勿使用太咸的沾酱;糖尿病患者除了遵守治疗饮食原则之外,宜减量吃半人份就好,且将药膳热量计算至整日热量中;痛风患者不宜大量喝肉汤,以免痛风发作。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所以正常人进补,应在脾胃功能尚佳时,以免虚不受补。《内经》认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进补。
◎火气大时应禁止温补燥热食物
在台湾,有许多人即使冬天仍是热性体质,若食补后出现咽干、口疮、火气大等症状,要避开温补燥热的食物,最好还是请中医师调治较为妥当。
◎进食不宜过饱
冬季饮食量增加,但活动量相对减少,吃过饱容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饭后应适度走走、活动一下,也可以自己摩腹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的吸收消化,以免积食。
沈蕴之特别提醒,冬季养肾时机要选对,易虚不受补的人,最好从立冬之前开始用平和的药膳调整脾胃功能,为冬季进补作准备;而冬至(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之后,自然界的阴气渐渐消退,阳气逐步回升,使冬季的闭藏转向春季活泼的生机,在这个时候进补,营养成分的吸收与利用率大大提高,是保健养肾、抗衰延年的最佳时机。
养肾配合注意事项
◎早睡晚起
清晨温差大,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起床时勿急着下床,建议先在床上稍为活动一下,等身体温热后再下床。另外,下床时先披件衣服,以温度太冷而影响心血管的健康,尤其老人家要特别注意。
◎注意保暖
建议洋葱式穿着,里面穿透气衣服,外面穿外套、脖子围围巾,进到暖气房再脱掉。
◎改善手脚冰冷
建议常使用肉桂,例如面包烤好后洒点肉桂粉,或加些桂圆和面包一起烤,借由温补功效来改善偏寒体质。也可以善用厨房中的辛香料,如:桂枝、胡椒粉、肉豆蔻、白豆蔻等,都是能够温暖手脚的温热食材,很适合冬天怕冷、容易感冒的人食用。
◎避免过度紧张、惊恐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绪起伏过大对于身体反而不好,例如过度快乐容易伤到心气,而心神不安宁,像孩子白天玩得太开心,晚上容易睡不安稳;而受到惊吓很容易伤肾气;过于忧思则伤到脾气,影响食欲,食之无味;太过难过则是影响肺气正常运行,造成呼吸急促,情绪会影响身体正常的运行状况,维持情绪的稳定对于健康是有正面的帮助。
◎房事不可过度
房事要有所节制,才不会过度损耗而伤了肾气。
温热食材可舒缓疼痛
李思仪也特别提到「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冬天很容易出现几个疼痛问题,包括手脚抽筋、酸痛;老人容易膝盖酸痛、肩膀酸痛;有旧伤的人,此时比较容易复发;也容易出现风寒头痛等问题。
既然冬天特别容易有疼痛问题,更应该适时以温热食材舒缓疼痛,例如:生姜对寒性疼痛的改善效果特别好。而红豆也是可多加利用的,借由微波做成暖暖包当做外敷用,作法是先依个人需要备量,密封后平铺1公分厚度,放微波炉微波45秒,再放入预先制好的布袋(依自己需求做成暖暖包或枕头皆可),一次可保持30~40分钟热度,敷在疼痛处,可重复使用,便宜又环保,很适合天气变天时容易酸痛者加以利用。
【完整内容请见常春月刊 392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renqun/2063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男人三十-不要舍肝取肾
下一篇: 3种妇科病最适宜用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