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半苓平胃散

中医世家 2023-04-30 16:33:40

半苓平胃散

处方 : 半夏 白茯苓 熟苍术 厚朴 广皮 甘草

功能主治 : 健脾燥湿,化痰消饮。主治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症因脉治》卷二

平胃散药方介绍?

平胃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姜枣组成,具有燥溼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欢。
平胃散处方
苍术 5斤***去粗皮.米泔浸二日***;厚朴 3斤2两***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 3斤2两***去白***;甘草 30两***炒***。
平胃散方义
本方是燥溼祛痰,行气健脾剂。苍术燥溼健脾为君药,厚朴除溼散满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为佐药,甘草、姜、枣调和脾胃为使药。大凡脾胃病变,只要属于所谓脾胃溼滞,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从它扩充套件演变而来。
平胃散药理
主要有健胃助消化,抗溃疡,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1.健胃助消化;本方中生姜、陈皮、苍术、厚朴含芳香性挥发油和姜辣素,且后三味药辛、苦,口服对胃肠粘膜有温和的 *** 作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运动,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从而增强消化机能,排除肠内积气,而达健胃助消化之效。
2.抗溃疡:方中甘草、陈皮、厚朴对多种实验性溃疡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3.抗炎。方中生姜、陈皮、甘草对不同的炎症模型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平胃散中除大枣外,其余5味药均有不同程度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平胃散病症
本方功专燥溼和胃,为治疗脾胃不和的基本方剂。许多调理脾胃的方剂,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充而来。如本方加麦芽、炒神曲,名“加味平胃散”,治宿食不化,暖腐吞酸,不思饮食。若大便秘结,可再加大黄、芒硝以通下导滞。本方加人参、茯苓,名“参苓平胃散”,治脾虚食滞,大便不实者;加黄连***姜汁炒***、木香,名“香连平胃散”,治食积化热,腹痛泄泻者。《局方》还有“不换金正气散”,也是由本方加藿香、半夏而成,治感冒四时不正之气,头痛发热,呕吐泄泻者。本方合二陈汤***见祛痰之剂***名“平陈汤”,治脾胃不和,溼痰停阻,胸膈痞闷,不思饮食者。本方合五苓散***见祛溼之剂***煎服,名“胃苓汤”,治饮食停积,脾胃不和,浮肿泄泻者。本方与小柴胡汤***见和解之剂***合方,名“柴平汤”***《景岳全书》***,功能和解少阳,燥溼健脾,治溼疟脉濡,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者。

“平陈散”***《症因脉治》***,是本方加入祛痰化溼的二陈汤***夏、陈、苓、草***而成。适用于脾胃运化不食,溼痰内阻,胸膈痞闷,或有呕吐泄泻,症情较平胃散症为重。

“胃苓汤”***《丹溪心法》***,是本方加入渗溼利尿的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而成。适用于停饮夹食,脾胃不和,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或有浮肿等症。

“柴平汤”***《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引《宦邸便方》***,是本方合小柴胡汤而成。适用于疟疾,脾胃溼盛而脘膈闷胀。

“不换金正气散”,又名“藿香平胃散”***《局方》***,是本方加入芳香化浊、燥溼祛痰的藿香***9克***、半夏***6克***而成。适用于感受不正之气,脾胃食滞,腹痛呕吐,舌苔白腻等症。

此外,本方加麦芽***12克***、神曲***9克***叫做“加味平胃散”***《医方集解》***,功能治疗脾胃溼滞,宿食不消,吞酸嗳腐,不思饮食,如积滞较甚,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6克***、芒硝***9克***。方歌“硝黄麦曲均堪著”,即指此而言。

痰里带血是怎么啦?

咳血,又称嗽血,是指血从气道中随咳嗽而出,痰血相兼,痰中带有血丝、血点,或咯血盈口。常常间夹泡沫。此血来自肺脏或气道,色多鲜红。《张氏医通》:“咳血者,因咳嗽而见红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
咳血病位在肺,但与肝肾有关。《类证治裁》:“诸家以咳嗽血出乎肺,景岳谓咳嗽唾诸血,皆源于肾,以肾脉贯膈,入肺循喉,肺肾相联,因肾水亏,则火炎烁金,肺燥络损,液涸成痰,病之标在肺,其本固由肾也。”
咳血的病变性质属热证,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者多实,内伤者多虚。虚热实热皆可使肺络损伤,血液外溢而咳血。
1)常见症状如下:
1.风热伤肺--痰中带血,或痰血夹杂,兼有咳嗽,痰黄,咽痛,口渴,身热,或微恶风寒,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2.燥热伤肺--痰中带有血丝,兼有干咳,无痰或少痰,时有胸痛,鼻燥咽干,身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
3.肝火犯肺--咳血,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兼有口苦,胸闷,气短,胸胁引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
4.肺气虚衰--咳积压,痰中带血,兼咳喘日久,咳吐稀痰,头晕,气短乏力,动则自汗淋漓,皮毛焦枯,舌淡白无华,脉沉迟无力。
5.气阴两虚--咳血,血中带有泡沫,量较多,兼有心悸不止,气喘不卧,颧红,胸中烦闷,咽喉灼热,舌红,脉细数或结代。
6.肺痨--咳血,血色鲜红,兼有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虚烦不寐,形体消瘦,舌红无苔,脉细数。
2)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疗“咳血”的食疗药膳:
1.取鲜芥菜叶1把,捣汁1小杯。冲开水服下。本方治肺出血。
2.用白茅花25克,白芨15克。水煎服。本方治咳嗽吐血。
3.取鲜仙鹤草250克,洗净榨汁,藕汁1盅。二味炖熟待凉后服用。本方治咳血。
4.用三七5克,口嚼烂,米汤送下。本方治吐血、咳血。
5.取生萝卜、藕适量,分别榨汁。各取半盏,加盐少许服用。治咳血。
6.用栝楼50个(连瓤瓦焙)、乌梅肉50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21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1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1天2次。本方治肺痿咳血。
7.取三七粉、血余炭各6克,花心石24克。共研细末,分4次,早晚各1次服用。本方治小量长期咳血。
8.用青黛、槐花各30克,血余炭、大黄各15克。共研细末,每次9克。用栀子、丹皮各10--15克煎汤服用,每日2--3次。本方治大量咳血。
9.取猪肺、苡米仁各60克。共炖熟,空腹服用,每日1剂。本方治肺痿咳血。
10.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本方治肺痿咳血。
11.取人参末15克,鸡蛋白调匀,清晨服下,服后即去枕仰卧。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两服有效。以乌鸡蛋的蛋白调药。效果更佳。本方治喘嗽咳血,脉弱无力。
12.用黑嘴白鸭1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鸭去毛,去肠,洗净,放入大枣肉2升,参苓平胃散1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1瓶,分3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渐愈。本方治久虚发热,吐痰咳血。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中医在线咨询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咳血”的问题。
咳血,又称嗽血,是指血从气道中随咳嗽而出,痰血相兼,痰中带有血丝、血点,或咯血盈口。常常间夹泡沫。此血来自肺脏或气道,色多鲜红。《张氏医通》:“咳血者,因咳嗽而见红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
咳血病位在肺,但与肝肾有关。《类证治裁》:“诸家以咳嗽血出乎肺,景岳谓咳嗽唾诸血,皆源于肾,以肾脉贯膈,入肺循喉,肺肾相联,因肾水亏,则火炎烁金,肺燥络损,液涸成痰,病之标在肺,其本固由肾也。”
咳血的病变性质属热证,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者多实,内伤者多虚。虚热实热皆可使肺络损伤,血液外溢而咳血。
一、常见症状如下:
1)风热伤肺--痰中带血,或痰血夹杂,兼有咳嗽,痰黄,咽痛,口渴,身热,或微恶风寒,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2)燥热伤肺--痰中带有血丝,兼有干咳,无痰或少痰,时有胸痛,鼻燥咽干,身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
3)肝火犯肺--咳血,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兼有口苦,胸闷,气短,胸胁引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
4)肺气虚衰--咳积压,痰中带血,兼咳喘日久,咳吐稀痰,头晕,气短乏力,动则自汗淋漓,皮毛焦枯,舌淡白无华,脉沉迟无力。
5)气阴两虚--咳血,血中带有泡沫,量较多,兼有心悸不止,气喘不卧,颧红,胸中烦闷,咽喉灼热,舌红,脉细数或结代。
6)肺痨--咳血,血色鲜红,兼有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虚烦不寐,形体消瘦,舌红无苔,脉细数。
二、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疗“咳血”的食疗药膳:
1)治肺出血--用鲜芥菜叶一把,捣汁一小杯。冲开水服下。
2)治咳嗽吐血--取白茅花25克,白芨15克。水煎服。
3)治咳血--用鲜仙鹤草250克,洗净榨汁,藕汁一盅。二味炖熟待凉后服用。
4)治吐血、咳血--取三七5克,口嚼烂,米汤送下。
5)治咳血--用生萝卜、藕适量,分别榨汁。各取半盏,加盐少许服用。
6)治肺痿咳血--取栝楼50个(连瓤瓦焙)、乌梅肉50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21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一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1天2次。
7)治小量长期咳血--用三七粉、血余炭各6克,花心石24克。共研细末,分4次,早晚各1次服用。
8)治大量咳血--取青黛、槐花各30克,血余炭、大黄各15克。共研细末,每次9克。用栀子、丹皮各10--15克煎汤服用,每日2--3次。
9)治肺痿咳血--用猪肺、苡米仁各60克。共炖熟,空腹服用,每日1剂。
10)治肺痿咳血--取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11)治喘嗽咳血,脉弱无力--用人参末15克,鸡蛋白调匀,清晨服下,服后即去枕仰卧。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两服有效。以乌鸡蛋的蛋白调药。效果更佳。
12)治久虚发热,吐痰咳血--取黑嘴白鸭一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鸭去毛,去肠,洗净,放入大枣肉2升,参苓平胃散1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1瓶,分3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渐愈。

前几天咳嗽吃了点咳嗽药着几一咳嗽就吐血是怎么回事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咳血”的问题。 咳血,又称嗽血,是指血从气道中随咳嗽而出,痰血相兼,痰中带有血丝、血点,或咯血盈口。常常间夹泡沫。此血来自肺脏或气道,色多鲜红。《张氏医通》:“咳血者,因咳嗽而见红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 咳血病位在肺,但与肝肾有关。《类证治裁》:“诸家以咳嗽血出乎肺,景岳谓咳嗽唾诸血,皆源于肾,以肾脉贯膈,入肺循喉,肺肾相联,因肾水亏,则火炎烁金,肺燥络损,液涸成痰,病之标在肺,其本固由肾也。” 咳血的病变性质属热证,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者多实,内伤者多虚。虚热实热皆可使肺络损伤,血液外溢而咳血。 1)常见症状如下: 1.风热伤肺--痰中带血,或痰血夹杂,兼有咳嗽,痰黄,咽痛,口渴,身热,或微恶风寒,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2.燥热伤肺--痰中带有血丝,兼有干咳,无痰或少痰,时有胸痛,鼻燥咽干,身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 3.肝火犯肺--咳血,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兼有口苦,胸闷,气短,胸胁引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 4.肺气虚衰--咳积压,痰中带血,兼咳喘日久,咳吐稀痰,头晕,气短乏力,动则自汗淋漓,皮毛焦枯,舌淡白无华,脉沉迟无力。 5.气阴两虚--咳血,血中带有泡沫,量较多,兼有心悸不止,气喘不卧,颧红,胸中烦闷,咽喉灼热,舌红,脉细数或结代。 6.肺痨--咳血,血色鲜红,兼有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虚烦不寐,形体消瘦,舌红无苔,脉细数。 2)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疗“咳血”的食疗药膳: 1.取鲜芥菜叶1把,捣汁1小杯。冲开水服下。本方治肺出血。 2.用白茅花25克,白芨15克。水煎服。本方治咳嗽吐血。 3.取鲜仙鹤草250克,洗净榨汁,藕汁1盅。二味炖熟待凉后服用。本方治咳血。 4.用三七5克,口嚼烂,米汤送下。本方治吐血、咳血。 5.取生萝卜、藕适量,分别榨汁。各取半盏,加盐少许服用。治咳血。 6.用栝楼50个(连瓤瓦焙)、乌梅肉50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21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1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1天2次。本方治肺痿咳血。 7.取三七粉、血余炭各6克,花心石24克。共研细末,分4次,早晚各1次服用。本方治小量长期咳血。 8.用青黛、槐花各30克,血余炭、大黄各15克。共研细末,每次9克。用栀子、丹皮各10--15克煎汤服用,每日2--3次。本方治大量咳血。 9.取猪肺、苡米仁各60克。共炖熟,空腹服用,每日1剂。本方治肺痿咳血。 10.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本方治肺痿咳血。 11.取人参末15克,鸡蛋白调匀,清晨服下,服后即去枕仰卧。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两服有效。以乌鸡蛋的蛋白调药。效果更佳。本方治喘嗽咳血,脉弱无力。 12.用黑嘴白鸭1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鸭去毛,去肠,洗净,放入大枣肉2升,参苓平胃散1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1瓶,分3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渐愈。本方治久虚发热,吐痰咳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