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左金丸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健康生活 2023-09-20 14:07:25

左金丸

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 黄连六两(180g)  吴茱萸一两(30g)

【用法】 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6g)(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g,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参考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 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本方证是由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经脉布於胁肋,肝经自病则胁肋胀痛,犯胃则胃失和降,故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乃肝经火郁之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火热当清,气逆当降,故治宜清泻肝火为主,兼以降逆止呕。方中重用黄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可助黄连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证自愈。

本方一名回令丸,《医方集解》又名萸连丸。

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皆用于肝经实火,胁痛口苦等症,但左金丸主要用于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症,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龙胆泻肝汤主要用于肝经实火上攻之目赤耳聋,或湿热下注之淋浊阴痒等证,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和胃降逆作用,泻火之力较强。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证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吐酸属虚寒者忌用。

2.加减法: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胁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功。

3.现代运用:可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

【附方】

1.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连 吴茱萸 白芍 上药三味,各五两(各10g)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6克),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现代用法:亦可作汤剂,水煎服)。功用:疏肝理脾,清热和胃。主治:肝脾不和证。胃痛吞酸,腹痛泄泻。

本方在左金丸基础上加白芍,但三药等量,其意已与左金丸不同。黄连、吴茱萸等量是清热与开郁并重,加白芍意在和里缓急。用治肝脾不和的胃痛吞酸,腹痛泄泻,有疏肝理脾和胃之功。

2.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黄连、吴茱萸二味同炒,去吴茱萸,加木香。功效:清热化湿,行气化滞。主治:湿热痢疾。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左金丸、戊已丸、香连丸,同具苦降辛开的配伍方法,不同点在于:左金丸黄连六倍于吴茱萸,重在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主治胁肋胀痛,呕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证;戊已丸连、萸等量,即清热与开郁并重,加白芍以和中缓急,主治胃痛吞酸,腹痛泄泻的肝脾(胃)不和证;香连丸连、萸同炒后去吴茱萸,意在清热燥湿为主,加木香以行气止痛,主治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1: “肝火胁痛。”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此泻肝火之正剂。肝之治有数种:水衰而木无以生,地黄丸,乙癸同源是也;土衰而木无以植,参苓甘草剂,缓肝培土是也;本经血虚有火,用逍遥散清火;血虚无水,用四物汤养阴。至于补火之法,亦下同乎肾;而泻火之治,则上类乎心。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扌干 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

费伯雄《医方论》卷4:“此方之妙,全在苦降辛开,不但治胁痛肝胀,吞酸疝气等症,即以之治时邪霍乱,转筋吐泻,无不神效。”

【临床报道】

观察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疗效标准:参照1987年12月全国重点课题攻关组上海协作会议制订的标准。治愈:萎缩病灶消失或逆转为浅表性胃炎,主要症状消失。显效:病灶萎缩程度由重度转为中、轻度,主要症状消失两个以上。好转:萎缩范围缩小,程度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无效:病灶及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本组210例,治愈32例,显效147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57%。 [刘忠信,等.从肝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210例。光明中医 2000;15(6):44]

【实验研究】

用K-B纸片琼脂扩散初筛法测定中药复方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复方中高度敏感为左金丸。琼脂稀释法显示,复方中左金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左金丸最强。[徐艺,等.中草药单味与复方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8 (5):292]

怎样才能清肝火,降低脂肪肝?

从这个题目可以反映出很多人对于中西医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肝火和脂肪肝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肝火是中医的概念,而脂肪肝是西医的病名,且这两个并不能划等号,甚至可以说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我们就根据题主的问题,进行分别解答“怎样清肝火?”和“如何降低脂肪肝?”

一、怎样清肝火1、有肝火的人容易表现为口干、口苦、易怒、急躁、焦虑,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胸胁胀闷、小便赤黄等症状。肝火不明显,症状轻一些的,可以用:

逍遥丸,具有疏肝、健脾、养血及调经的作用,适合有肝郁血虚脾弱证型的,出现肝气郁结、口苦、胸胁痛、头晕、不想吃饭,以及女性月经不调等。

柴胡舒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适合有肝郁气滞证型,出现心情抑郁、胁肋疼痛、喜叹息、嗳气、脘腹胀闷的人群;

2、如果肝火明显一些,症状稍微明显一些的,可以用:

丹栀逍遥丸,它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了牡丹皮和栀子,加强了清肝、泻火、凉血的作用,所以疏肝清肝的作用比逍遥丸更强一些。适合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食欲不振,以及女性月经不调,乳房与小腹胀痛。

3、若肝火很明显明显,症状也比较明显,那可以用:

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对于有肝胆湿热,肝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出现头晕目赤,口苦,小便短赤,男性阴囊瘙痒等都适合,作用比较强。吃了几次后肝火没那么强的话,就不要继续用了,可以换成上面这些泻肝没那么厉害的药物。

泻青丸,具有清肝泻火的作用,对于肝火旺出现的耳鸣耳聋,眩晕、口苦,两胁疼痛,小便短黄的比较合适,不过也不建议多吃。

泻肝安神丸,具有清肝泻火,重镇安神的作用,对于肝火旺出现心烦、失眠、口苦、惊悸及神经衰弱的比较合适,不建议多吃。

当归龙荟丸,具有清肝、泻火、通便的作用,独有肝火旺出现头晕头痛、口苦口臭、心烦、大便秘结的比较合适,不建议多吃。

4、如果肝火犯肺的话,还容易出现咳嗽、胸痛、气逆、咯痰、胸肋痛、甚至咯血等,可以用:

黛蛤散和泻白散,黛蛤散能清肝利肺,降逆除烦;泻白散能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作用,对于肝火犯肺出现的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喘促等比较合适。

清肺化痰丸,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对于肺热雍盛,或肝火犯肺引起的咳嗽气急、胸闷、咳黄痰等比较合适。


5、如果肝火犯胃的话,还容易出现胃胀、胃痛、反酸、恶心、呕吐或打嗝等,可以用:

左金丸,就两味药,吴茱萸和黄连按1:6的比例,具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呃的作用,对于肝火犯胃出现的胃脘疼痛,口苦、泛酸、呃逆等比较合适。

舒肝和胃丸,具有舒肝、和胃、止痛的作用,对于肝胃不和出现的胃脘不舒、胁肋闷痛、口干口苦、呃逆嗳气等比较合适。

6、如果肝气乘脾的话,还容易出现食少、腹胀、腹痛、腹中雷鸣、矢气频作、便溏或腹泻等,可以用:

痛泻宁颗粒,属于痛泻要方的变方,具有柔肝缓急、理脾运湿的作用,对于肝气犯脾出现的腹痛、腹泻等比较合适。

逍遥丸,具有疏肝、健脾、养血,所以逍遥丸也适合肝气乘脾引起的腹痛、腹泻。

7、如果肝肾阴虚,虚火旺盛,还容易出现眩晕、视物模糊、耳鸣、遗精、腰酸膝软等,可以用:

杞菊地黄丸,能够滋养肝肾,对于肝肾阴虚出现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腰酸膝软等比较合适。

石斛夜光丸,具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作用,对于肝肾阴虚,阴虚火旺出现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目生翳障的比较合适。

8、如果心肝火旺,还容易出现心烦、失眠、多梦、口苦、口舌生疮等,可以用:

一清颗粒,又叫泻心汤,就是大黄、黄芩、黄连三味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对于火热内盛引起的身热烦躁、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便秘等比较合适。

导赤丸,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的作用,具有心肝火旺出现的心烦口苦、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比较合适。

二、如何降低脂肪肝对于脂肪肝,主要还是要分清什么类型的,不同类型的脂肪肝病因不同,针对性的去除病因,有助于更快的消除脂肪肝。一般由以下几类:

脂肪性脂肪肝,对于这类型的,应该都很清楚,加强饮食控制,减肥锻炼,有助于消除脂肪肝。所以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是最为重要;

酒精性脂肪肝,这类型的脂肪肝,重要的是戒酒,之前也谈到过,喝酒百害无一利,戒酒的同时,多吃绿色蔬菜有助于更快恢复肝脏健康;


药物性脂肪肝,这类的脂肪肝往往与西药、中药或化学毒物有关。因此一定要注意没病别乱吃药,西药和中药都一样,不要滥用。可以适当的喝点蒲公英茶或桑叶茶,不过度就行;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一般我们说脂肪肝的病人要适当的蛋白质,低糖和低脂肪饮食。但是对于这类型的脂肪肝应该补充一定的优质蛋白,有助于更快恢复肝脏健康;

糖尿病性脂肪肝,这类型的脂肪肝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好血糖,低糖低脂肪饮食,严格规律服用降血糖药物。另外,这类型的脂肪肝往往合并有肥胖,所以运动锻炼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他类型的脂肪肝,比如细菌、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引起脂肪肝。查明原因,去除病因,平时多注意饮食健康,规律作息,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总之,对于轻中度的脂肪肝,一般症状不明显或没有症状,平时注意调理,是比较容易恢复的;但对于重度脂肪肝,应该积极的药物治疗,但也不要过度治疗,不要滥用中药西药。


降血压的著名中药方子

1.五味子汤:主要成分为五味子、桂枝、炙甘草、干姜、大枣等,具有健脾益气、调和胃肠、降血压等功效。

2.天王补心丸:主要成分为黄芪、当归、川芎、枸杞等,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宁心、降血压等功效。

3.夏桥秋菊汤:主要成分为夏桥草、秋菊花、地黄等,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等功效。

4.三七泡酒:主要成分为三七、红枣、蜂蜜等,具有滋阴降血压、养血安神等功效。

5.三七补血汤:主要成分为三七、当归、白芍、炙甘草等,具有补血益气、降血压等功效。

6.茯苓泻心汤:主要成分为茯苓、桂枝、龙骨、牡蛎等,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等功效。

7.左归丸:主要成分为左金丸、当归、熟地黄等,具有补肝肾、降血压等功效。

8.地龙汁:主要成分为地龙、白茅根、黄连、甘草等,具有清热利湿、降血压等功效。

9.六神丸:主要成分为人参、枸杞子、黄芪、牛膝、熟地黄等,具有补气养血、降血压等功效。

10.人参黄芪饮:主要成分为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具有补脾益气、养心安神、降血压等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97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