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黄连解毒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道医 2023-06-26 19:39:50

【组成】黄连三两(9g)黄芩 黄柏各二两(各6g)桅子十四枚,擘(9g)

【方歌】清热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

方中黄连大苦大寒,善清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故为君药。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黄连解毒汤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 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之剂。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三焦火毒证者。

痢疾便脓血见高热者加白头翁、地榆炭、秦皮、槟榔清热燥湿、凉血止痢。败血症见吐血、衄血、发斑者,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典型医案

王某,女,42岁。因腹痛连右下腹疼痛、发热而入院。检查: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血常规:WBC19.0x10°L。诊断:急性阑尾炎。以静脉滴注甲硝唑与青霉素治疗数日未见明显好转。方药:由黄芩、黄柏、黄连、淡豆豉、栀子、麻黄、石膏、牡丹皮、大黄、厚朴,4剂水煎服。同时配合上药静滴,服药后诸症好转,腹痛及右下腹压痛基本消失。[王志辉,郝云,王晓民.黄连解毒汤加味治验四则.吉林中医药,2003(12):45.]

【使用注意】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其中黄柏一味,《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黄柏和关黄柏。前者为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皮树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后者为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古代本草所记载的“檗木”“黄檗”及“黄柏”均指现今的川黄柏。二者功能主治虽一致,但临床应用仍以川黄柏为优。炮制品有盐黄柏和黄柏炭,其中盐黄柏滋阴降火力强,黄柏炭偏于止血。

【附方】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二两(10g)黄连一两(5g)黄芩一两(5g)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功用:泻火解毒,燥湿泄热。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以致吐血、衄血、便秘、溲赤等;或湿热内蕴而为黄疸,见胸痞烦热、舌苔黄腻;或积热上冲而致目赤且肿、口舌生疮;或外科疮疡,见有心胸烦热、大便干结等。

本方与黄连解毒汤同为泻火解毒之方,但本方配入大黄以泻热通腑,即所谓“以泻代清”;黄连解毒汤为苦寒直折火毒之剂,可导泻三焦火热下行。

相关文章: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42例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口腔溃疡

中药方剂--清热剂黄连解毒汤

〖方源〗《外台秘要》引崔氏方:“前军督护刘车者,得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余思作此黄连解毒汤。”

〖组成〗 黄莲 三两[9g] 黄芩、黄柏 各二两[各6g] 栀子 十四枚,擘[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方歌〗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为。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功用〗泻火解毒。

〖病机〗
 火毒热盛,充斥三焦 ───────→ 大热烦躁
 火毒内盛,表里皆热,神明被扰 ──→ 错语,不眠
 血为热迫,随火上逆 ───────→ 吐血、衄血、发斑
 瘀热蒸薰外越 ──────────→ 黄疸
 热壅肌肉 ────────────→ 痈肿疔毒

三十,黄柏及白头翁类方

黄柏类方

东子:黄柏性寒。黄芩黄连黄柏所治,古称血分。

黄柏之长:治小便出血,大便带血。

黄柏之短:黄柏性寒。易致胃寒虚冷证。

统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以黄柏入汤剂的有四首方,分别是栀子柏皮汤、大黄硝石汤、白头翁汤和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前两方主治黄疸,后两方主治痢疾,用量在二两至四两之间。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五脏肠胃中结气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久服通神。?

黄煌:黄柏主治身黄、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热利。身黄首先是指皮肤、黏膜、巩膜黄染之类。发黄有阴阳两类,阴黄者黄色晦黯如烟熏,并有恶寒身冷,舌淡苔白腻;阳黄者黄色鲜明如桔色,并有身热汗出、舌红苔黄腻,黄柏所主者,显是后者。临床也有无身体发黄而汗出衫黄者,或小便不利而黄者,或妇人带下淋漓色黄者,或下肢皮肤溃烂或脚癣而流黄水者,或下肢浮肿,舌苔黄腻者,也可视作黄柏主治。发热者,主要指身体恶热,汗多,或皮肤红肿热痛。小便不利,指小便量少黄短,甚至如红茶色,常有尿频尿急尿痛,或尿道分泌物色黄等表现;小便不利常伴口渴、浮肿等证。后世凡身体下部之病,如阳痿、遗精、淋浊、带下、经漏、痿痹、便血、泻痢、痔瘘、丹毒流火、湿疹等病见上述诸证者,使用黄柏很多。

......

栀子柏皮汤

原文: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伤寒论》(261)

原方:肥栀子十五个,擘?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

大黄硝石汤

原文: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原方: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

《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又名四味黄连除热汤,成药为四季三黄丸

原文原方:《外台秘要》:“前军督护车者,得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余思作此黄连解毒汤方。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擘。右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目明,再服进粥,于此渐瘥。余以疗凡大热甚,烦呕呻吟,错语不得眠皆佳,传语诸人,用之亦效。此方解热毒,除酷热,不必饮酒剧者。此汤疗五日中神效”。

《外台秘要》:“胃中有燥粪,令人错语,正热盛亦令人错语。若秘而错语者,宜服承气汤;通利而错语者,宜服下四味黄连除热汤”

注:黄煌:感染性疾病,很多分泌物是黄色的,那就用黄色的水来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煎出来的水是黄色的,那就用黄色的水治疗黄色的病,如皮肤感染流黄水,阴道感染流黄带,感冒流黄涕,眼屎发黄,都可以用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的体质:1、体格较强健,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或多眵,口唇暗红或紫红;2、舌质红暗红,质坚敛苍老,舌体转动不灵活或僵硬,表现为口齿不清或失语等。其舌苔多见黄或黄腻,脉象多滑利或数疾;3、腹部肌肉较紧张,按之有力或有不适。4、易烦躁、焦虑、好动,焦虑或抑郁,易失眠多梦,易头昏头痛,易于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平时喜凉恶热,喜凉饮,皮肤常有疖疮,或易于腹泻,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疡,咽痛,小便黄短,多有足癣,女性多有黄带;5、体检可见血压偏高,心率偏快,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偏高。

医案:

宋志骧:林某,男,33岁。住上陡门。2015年4月30日一诊。形体:形高壮实,肤暗唇红,头发粗黑直。主诉:肛周肿块,疼痛一周。病史:一周前无故出现肛周肿块,五角硬币大小,按压疼痛,用麝香痔疮膏外抹治疗无效,大便通畅,余症无殊,舌红苔薄黄脉有力。六年前肛周曾出现一样肿块,初始抹麝香痔疮膏有效,反复几次后,疼痛肿大明显,西医以肛周脓肿手术切开排脓治疗痊愈。这次患者来测血压时,顺便说起后,给予尝试性治疗。患者高血压史,难以控制。黄连解毒汤三帖,黄连5 黄芩12 黄柏8 生栀子12。一月后来测血压,说三帖药后肛周肿块疼痛立即消除,今天再来测血压,肛周均正常。当时为什么选用黄连解毒汤?因为正在读桑木崇秀《汉方诊疗便携》,书上讲到炎症性疾病,根据体质实虚而不同处方,实证若见胸胁苦满用大柴胡汤,无胸胁苦满,大便秘结用三黄泻心汤,若大便通畅用黄连解毒汤。再观察患者体质壮实,头发粗黑冲冠状,唇红起皮,脉有力,明显实火体质,所以用了黄连解毒汤。但临床疗效却使我意外。

黄煌:春节前,我接到X女士的病情反馈。她说口腔粘膜疼痛特别严重,不仅无法进食,而且连说话也感到困难。晚上睡不着,自己观察口腔颊粘膜通红。她是我跟踪观察的口腔扁平苔藓的重点病例。她体型中等,皮肤细腻,眼睛有神。其病损部位在左侧磨牙齿龈,经常充血糜烂。她服用的基本方是甘草泻心汤,一年多来病情控制尚满意,但在月经期、紧张劳累后还会小发。不过如此大发作尚不多见。我改方:黄连5克、黄芩15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制大黄5克、生甘草20克。半月后反馈:药后疼痛迅速缓解,现进食已经没有不适感。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粘膜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中年女性,病因不明,疲劳、焦虑、精神紧张可以诱发,也有人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损常呈对称性,主要表现为白色条纹、丘疹、斑块,甚至充血糜烂,患者进食和说话时会感到疼痛。现代医学对扁平苔藓缺乏有效疗法,根据我以往的经验,经方甘草泻心汤、小柴胡汤对此病有效,可以控制发展。此次X女士案例又提示黄连解毒汤合大黄甘草方对此病也有效。黄连解毒汤是泻火要方,原主治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的热病患者,但后世应用不拘于热病,凡是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舌红坚老、脉滑数等为特征的体质的各种疾病都可以使用。患者本属火体,再因口腔疼痛导致失眠,且口腔粘膜通红,当属黄连解毒汤证无疑。用大黄,是除痞泻热,配黄连、黄芩,便是经方泻心汤。用大量甘草,是取甘草修复粘膜的功效。说来也怪,如此苦寒重剂,X女士服用后居然不觉得苦,说汤液甜丝丝,有甘草味。为何不用甘草泻心汤?是没有心下痞、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而且先前也服用此方效果欠佳;为何不用小柴胡汤?是没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形色也不憔悴。特别是发作后口腔粘膜通红如火,则上述两方中的参夏姜枣似乎吃不下,因为她稍吃辛辣就疼。发作已经控制,能否完全治愈?我嘱咐她继续服用原方观察,如药味太苦,则减少服用量。我期待为她寻觅到一张能治愈顽疾的对证良方。黄连黄芩过量使用会导致食欲下降,但是药证相应后一般不会出现这个反应。药证相应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口感:患者不觉得药味太苦,入口也不困难。

日月:29岁的小魏昨天(2012年1月14日)复诊了,和7天前相比,已是判若两人。

7天前,一位“壮汉”,在两位愁容满面的老人陪同下,走进我的诊室,老年女性说:“大夫,俺这孩子得了个【神病】,看过好多医院了,就是好不了。。。”哽咽且潸然泪下!追问病史,原来是一位“强迫症”患者,每天强迫自己洗手,50次以上!手每碰一个地方之后,必须要洗手,且洗很长时间,若不,则觉手上有脏东西,甚至觉得脏不可耐,故强迫自己反复洗手,自己也深以为苦,但难以控制。回忆起因,是在一次维修化粪池之后,便渐渐出现。看这位“壮汉”,1.8米以上的个头,人叫一个“壮实”!面色暗红,长圆脸,细长眼睛,眼神不柔和,这让我想起了面如重枣的“关公”。

患者自觉头部昏沉,不清爽,心烦胸闷;咽部犹如物撑,被迫轻昂着脸,眼睛向上看着;胸腔内好像有“火苗子”窜来窜去;眠差;便干;口舌干燥,喜凉饮。望其舌:质暗红,苔白罩黄。诊其脉:滑数。按其腹:充实有力。

处方:黄连解毒汤合半夏厚朴汤合温胆汤加大黄(黄连6黄芩15黄柏10栀子15半夏15厚朴15苏梗15茯苓15陈皮15甘草6枳壳15竹茹10大黄6)。7剂。昨天复诊,眼神柔和了,面色暗红大减,头较前清爽,胸咽部舒适,胸中“火苗子”息去大半,睡眠改善。最关键的是,洗手已不超过10次每天!脏不可耐的念头偶尔闪现。上方继服,7剂。

分析:1,本案紧紧抓住“自觉手上有脏东西,甚时觉得脏不可耐”这一主证,即黄师所说“(半夏厚朴汤)适用于以咽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选用半夏厚朴汤。

2,该患体型壮实,面红头昏,心烦胸闷,便干眠差,渴喜凉饮,皆是黄连解毒汤证。

3,温胆汤有缓冲精神紧张,调整应激阈值,提高应激能力的作用,以应对“自觉脏不可耐”。

4,本患的高疗效,有赖于“方——病——人”相应。

5,该患随访至昨天(2012年2月12日),病情稳定。

......

白头翁类方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药效:消炎,收敛,止血。用途:热性下利。”

......

白头翁汤

原文: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伤寒论》(371)《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2.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伤寒论》(373)

原方:

伤寒论: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 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金匮要略:白头翁二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医案:

夜雨寄北:彭某,男,80岁,体型中等,农民。主诉:大便秘结,频频要去上厕所,但是又上不出来,只能解出一点点大便,不干不稀,里急后重感,解大便肛门灼热感,小便频急。一般喝凉水,不喝热水,睡眠一般,饮食一般,体力正常。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力,指诊前列腺部按之如石一样硬,推不动(当时担心摸错了,又叫了一个同事指诊了一下,感觉相同)家属要求办理住院。

2016-5-5腹部彩超:前列腺轮廓欠清晰,形态规则,大小约42*74*63mm

2016-5-7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TPSA 49.580ng/ml(正常范围0-4.0),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10.460ng/ml(正常范围0-0.93),未做前列腺穿刺,病情未告知病人,与家属交代,考虑前列腺癌,建议去上级医院检查确诊。家属不愿意,仍继续在本院治疗。

2016年5月10日处方,白头翁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白头翁8黄连12黄柏12秦皮8当归12浙贝母12苦参12全瓜蒌12白花蛇舌草12半枝莲12半边莲12,三剂。服后患者感觉舒服,无不适,诸症状稍微减轻。原方不变,每日一剂

2016-5-22复查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TPSA 17.250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3.720ng/ml

2016年6月11日,一共服药30付,患者本人诉:症状全部没有了,大小便都很好。一个月期间西药只间断输了头孢和克林,服用普乐安片,未用其他药物。指诊前列腺硬块消失。

继续巩固,再服30付。

2016-6-14复查,TPSA 3.250,FPSA 0.510,均在正常范围。继续服用原方。患者诉喝药喝得想吐了。嘱吃三天,停一天。

2016-7-1复查彩超:前列腺轮廓清晰,形态规则,大小约23*33*22mm,实质光点均匀,内未见明显异常。

2016-7-2出院带药,原方,嘱咐三天吃一副药,吃半个月后,改为一周吃一幅药。

淡菊清水:女,36。阴痒再发。坐卧不宁,略有痛感,无它不适。前曾用白头翁汤速愈!继用前之经验,以湿热走前阴对治。方:白头翁20黄柏30黄连30秦皮30,另加苦参20车前子20大黄5薏苡仁1把.一剂二日服。此方,与前次比:一是剂量加倍,煎煮一次,二日服用,略去煎煮之烦;二是家中无赤小豆,略去;三是加车前子,考虑清湿热;四是加微量大黄大黄,思路来自胡老用猪苓汤治疗泌尿系疾病,常用大黄。效:晚服一次,早晨无感觉,并无腹泻。祥问:喝了8小口,估计太少。晨再服。午曰:好多了。为防止少喝,亲自倒小半碗,监督服下。下午痒止,愈。

......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原文: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原方:白头翁二两? 秦皮三两? 黄连三两? 柏皮三两? 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

注:虚极,即虚脱。阿胶止血,顾护津液。甘草保水,防脱水。

医案:

润土:胡某,女,51岁。多年前患有脚癣,三年前白带增多,如豆腐渣样色黄,有异味。自购药物外洗或栓剂外用。病情时好时坏,今年又增周身窜痒、刺痛、皮疹。西医诊断:皮肤真菌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经西医口服、输液、外用等治疗月余效果不佳,又用民间验方治疗多日仍不理想。某日求诊于我,体型瘦弱,面色萎黄,精神稍差。两脉濡数,舌质光红无苔,舌体瘦小。口苦咽干,喜饮。综合分析当为邪热伤阴血,血虚生风。该用何方?此时忽然想起在井冈山姚梅龄教授对白头翁汤精彩演讲。于是便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加味来治疗。处方:白头翁2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秦皮10克 ,甘草10克,阿胶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五剂。病人走后一直未复诊,三个月后病人终于又来了,说:五剂药吃完病几乎好了,没有什么不适。自以为好了,既过食辛辣、酸臭等物。现在又有病发的迹象。通过四诊情况仍用上方加减。

......

和中汤简介

目录1拼音2《家庭治病新书》:和中汤 2.1处方2.2功能主治2.3和中汤的用法用量2.4摘录 3《准绳·幼科》卷五:和中汤 3.1和中汤的别名3.2处方3.3功能主治3.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3.5摘录 4《治痘全书》卷十三:和中汤 4.1处方4.2功能主治4.3摘录 5《杏苑》卷六:和中汤 5.1处方5.2功能主治5.3和中汤的用法用量5.4摘录 6《回春》卷四:和中汤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6.5摘录 7《胎产心法》卷下:和中汤 7.1处方7.2功能主治7.3和中汤的用法用量7.4摘录 8《圣济总录》卷一七五:和中汤 8.1处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8.5摘录 9《揣摩有得集》 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10《准绳·幼科》卷五 10.1方名10.2和中汤的别名10.3组成10.4主治10.5和中汤的用法用量10.6附注 11《幼科证治大全》 11.1方名11.2组成11.3主治11.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12《活幼心法》卷七 12.1方名12.2组成12.3功效12.4主治12.5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13《片玉痘疹》卷十二 13.1方名13.2组成13.3主治13.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14《嵩崖尊生》卷九 14.1方名14.2组成14.3主治 15《鸡峰》卷二十五 15.1方名15.2组成15.3功效15.4主治15.5和中汤的用法用量15.6制备方法 16《医统》卷二十四 16.1方名16.2组成16.3主治16.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附:1古籍中的和中汤 1拼音 hé zhōng tāng

2《家庭治病新书》:和中汤

2.1处方

白芍1钱5分,厚朴1钱5分,枳壳1钱5分,藿香1钱5分,青皮1钱,砂仁8分,广木香8分,生甘草6分,干姜6分,黄连6分。

2.2功能主治

痢疾,不甚实甚虚,不偏寒偏热,不问赤白。

2.3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摘录

《家庭治病新书》

3《准绳·幼科》卷五:和中汤

3.1和中汤的别名

和中散

3.2处方

人参5分,茯苓5分,甘草5分,白术8分,半夏8分,陈皮1钱,藿香1钱,砂仁1钱。

3.3功能主治

小儿痘疹,虚吐不止。

3.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和中散(《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3.5摘录

《准绳·幼科》卷五

4《治痘全书》卷十三:和中汤

4.1处方

理中汤加茯苓、陈皮、半夏、蔻香、砂仁。

4.2功能主治

痘疮,饮水而腹痛,虚呕不止。

4.3摘录

《治痘全书》卷十三

5《杏苑》卷六:和中汤

5.1处方

橘红1钱5分,半夏1钱,茯苓1钱,神曲1钱,香附1钱,甘草5分,青皮5分,缩砂仁7枚,草豆蔻5分。

5.2功能主治

因气感饮食,时作胃腹疼痛;或胃脘当心痛,按之不得,属实者。

5.3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用生姜3片,水煎熟,食前温服。

5.4摘录

《杏苑》卷六

6《回春》卷四:和中汤

6.1处方

当归身(酒洗)、白芍(酒炒)、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陈皮、黄连(有红多者加)、黄芩(炒)、甘草、木香少许。

6.2制法

上锉1剂。

6.3功能主治

虚劳,赤白痢疾,或腹痛,里急后重。

6.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前温服。如久不止,更兼服实肠散。

红痢,加阿胶(炒);白痢,加干姜(炒黑)。

6.5摘录

《回春》卷四

7《胎产心法》卷下:和中汤

7.1处方

人参1钱,当归1钱,茯苓1钱,白术1钱5分(土炒),扁豆2钱,丁香3分,藿香3分,陈皮3分,炙甘草4分。

7.2功能主治

产后7日内,曾服生化汤34帖,血块不痛,呕不纳谷。

7.3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水煎服。

呕吐止,去丁香;受寒,加吴萸1分。

7.4摘录

《胎产心法》卷下

8《圣济总录》卷一七五:和中汤

8.1处方

人参1两半,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

8.2制法

上为粗末。

8.3功能主治

小儿脾胃虚冷,吐利,不思饮食。

8.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3、4岁儿每服1钱匕,水半盏,同煎至3分,去滓,带热服,至夜可3服。

8.5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9《揣摩有得集》

9.1方名

和中汤

9.2组成

扁豆1钱半(炒),云苓1钱,白芍1钱(炒),青皮5分(炒),蔻米5分(炒),谷芽1钱(炒),神曲1钱(炒),滑石3分,白术1钱(炒),生草5分。

9.3主治

小儿脾胃受伤,内有积滞,小便不利,身体发烧,肚腹按硬而兼泻者。

9.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准绳·幼科》卷五

10.1方名

和中汤

10.2和中汤的别名

和中散

10.3组成

人参5分,茯苓5分,甘草5分,白术8分,半夏8分,陈皮1钱,藿香1钱,砂仁1钱。

10.4主治

小儿痘疹,虚吐不止。

10.5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用生姜,水煎服。

10.6附注

和中散(《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11《幼科证治大全》

11.1方名

和中汤

11.2组成

青皮、厚朴、枳壳、芍药、藿香、白术、苍术、砂仁。

11.3主治

小儿伤于饮食湿面之物,患泄痢,稍后重,赤白相交,一身无热者。

11.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2《活幼心法》卷七

12.1方名

和中汤

12.2组成

白术(米泔水浸,炒)8分,白芍(酒炒)6分,当归身7分,陈皮5分,甘草6分,熟半夏6分,柴胡6分,防风6分,白茯苓7分,干葛8分,牡丹皮5分,桔梗7分。

12.3功效

微表,和中安胃。

12.4主治

痧痘,大吐大泻而后见者。

12.5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红枣2个,水2钟,煎服。

13《片玉痘疹》卷十二

13.1方名

和中汤

13.2组成

人参、当归、枳壳、甘草、木通。

13.3主治

痘后患痢,用黄连解毒汤后,脓血尽者。

13.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4《嵩崖尊生》卷九

14.1方名

和中汤

14.2组成

白术2钱,厚朴2钱,陈皮1钱半,半夏1钱半,枳壳5分,炙草4分,砂仁4分,木香2分。

14.3主治

恶食,胸实痞,有积者。

15《鸡峰》卷二十五

15.1方名

和中汤

15.2组成

白术4两,橘皮(黄者),厚朴2两半,人参、茯苓,甘草1两半。

15.3功效

调适阴阳,通流荣卫,养脾胃,进饮食。

15.4主治

胁肋胀满,呕逆恶心。

15.5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入生姜煎至7分,空心温服。

15.6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6《医统》卷二十四

16.1方名

和中汤

16.2组成

人参1钱,白术1钱,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5分,黄连1钱半(姜炒),大枣2枚。

16.3主治

虚火嘈杂。

16.4和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加粳米1撮,以水1盏半,煎至8分,温服。

古籍中的和中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九节·夹胀伤寒 。气色枯白。语言低怯。脉细微无力者。虚胀也。每用和中汤。取其补而不滞。随症佐丸散以缓消之。气喘、冲下...

《医宗金鉴》:[卷五疳证门]疳泻 泽泻引用灯心水煎服。(方歌)疳久泄泻名疳泻,清热和中功甚捷,白术陈厚赤苓连,柛榖史君草泽泻。(参苓白...

《幼科心法要诀》:[卷三疳证门]疳泻 泻引用灯心,水煎服。【方歌】疳久泄泻名疳泻,清热和中功甚捷,白术陈浓赤苓连,神谷使君草泽泻。参苓白术...

《痧疹辑要》:[卷二]论治(上) 与作恶心干呕者不同,用药微表和平安胃为主,宜服和中汤。和中汤归身(七分)陈皮(五分)甘草(五分)白...

《麻科活人全书》:[卷之三]泄泻第六十三

中医方-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附出处原文)

?

中医方-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附出处原文)

原文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实热火毒,三焦热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疗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乃实热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燥热错语,是火毒内盛,表里皆热,神明被扰而致;吐衄(这个字不认识,看图)、发斑,是血为热迫,随火上逆,或热伤络脉,外逸肌肤;黄疸为瘀热熏蒸外越;痈肿疗毒,为热毒壅至肌肉而致。

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现代研究]本方有解热、抗菌抗感染作用。临床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方歌]黄连解毒用四味,黄芩黄连栀子备,烦躁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皆可为。

不全手打,如有错别字还请见谅!

重在分享和记录,清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5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