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体会和医案

道医 2023-06-26 12:41:47

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证证范畴。

内经有:“二阳结谓之消”。又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说明本病是指大肠与胃热所致。所谓消,阳明热盛,蕴结化燥,由于肺燥津伤,而口渴多饮,即上消水,胃中燥热,而多食易饥,即中消食,肾燥精虚,则尿多而频数,即下消尿,肌肉消瘦。本病病机,大多有阴虚内热之象,故治疗总则,是滋补肾水,清泻心火,清肠燥热,益气生津为主,以脏宜藏、腑宜泻为治则。

立方:冬地泻心汤:

天冬六钱、麦冬六钱、生地五钱、花粉一两、黄连二钱、黄芩三钱、大黄三钱、熟地四钱、续断四钱、破故纸四钱。

方解:天冬、麦冬、生地、花粉养肺阴,益气生津以止渴;黄连、黄芩、大黄泻心火以消二阳结热,熟地滋阴补血;续断、故纸纳气归肾以固气。

病例:

(一)宋xx、女、十六岁,巴一中学生,石粉厂工人子女。于一九七三年冬季来我院门诊。自诉行走心跳,有七八月不来月经。望其面㿠白,体瘦、眼球大。问其食每餐四五两,发渴,大便干燥,查项部甲状腺不大,脉浮弦而数,舌薄白嫩红,无外感症状,查尿糖(++)。即服冬地泻心汤,每日一剂,连服五剂,渴止,饮食恢复正常,颜面有所好转,将泻心药量减轻,再进四剂,尿糖转阴,脉浮弦,稍大而数。以阴病治阳,服三甲复脉汤加鸡子黄四个,每日一剂,连服三剂,恢复正常。

(二)广xx、男、三十九岁,铜贯公社中心六队社员。

一九七四年去重医检查尿糖(+++)返家来院门诊,自诉每天要饮五磅水三瓶,每餐需食三大碗稀饭。脉弱、舌粗白,小便白泡多,大便干燥。给冬地泻心汤,每日一剂,连服一月,发渴与食量稍减。因身体瘦弱,加参芪再服,食量正常,微渴,并发胰腺炎,当给清胰汤三剂即瘥。继续治尿糖,控制了上中消,因病者坚持治疗不够,下消未完全治愈。

(三)孙X、男,五岁,资中五七钢厂职工子女。

一九七六年二月来院门诊,由大人代诉:十几天来,发渴吃得,身体一天一天瘦,每日同样玩耍。舌淡黄稍燥,颜面一般,小便黄,大便干燥,腹部软和,每日吃一斤三四两,频频发渴,查尿糖(++)。给冬地泻心汤,照原方减量三分之一,连服四剂,查尿糖为阴性。又服二剂,症状消失。

(四)孟xx、男、四十八岁,巴县柑桔站电工

于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五日来我院门诊,自诉:七三年十二月在白市驿医院检查为糖尿病(++++),服中药年余,效果不大,于七五年十二月住某院治疗两月,服西药,并注射胰岛案,如停胰岛案,糖尿即为(+++--++++),问其仍然发渴,善肌,颜面稍消瘦,脉缓大,舌稍粗白,大便常干燥,小便有白泡沫,给冬地泻心汤,连服十剂,到六月八日来诊,上中二消控制,小便常有白泡沫,查糖尿(+ +)或(+)或阴性。将泻心汤减量,加黄芪、带壳胡桃(打碎)服到现在,查尿,有时阴性或(+),现仍在治疗。

——本文摘自《重庆市老中医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第2集》

倪海厦先生:糖尿病的成因与治疗(整理)

导读: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导致人们纵情享受物质的盛宴,然而福兮祸之所倚,中国传统的“饮食约而精”的古训早已抛之脑后。各类疾病疯狂爆发,糖尿病成为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后第三大人类健康的杀手。西医呈科技之威,先进的诊疗器械,药品研发,成了国人信奉的新神,可是效果如何呢?且听倪海厦先生以大医精诚之德慧术智,将传统中医文明精彩呈现。

一: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糖尿病的发生原因一直被医学界讨论,但是却没有一个定案,消费者一直不知所从。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仍然居高不下,包括医师也死于糖尿病 。

糖尿病是怎么得的?许多西医绘声绘色的把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归咎于家族遗传基因造成的,这真是胡说八道,根本就是一种想掩饰自己不知道的手段与方法。

我们要让事实说话,在美国看病患几乎每天都有糖尿病患来找我,我研究的结果可以归纳以下几个重点:

1、多吃宵夜,尤其睡前。

2、大量服用西药(包括胰岛素),因为许多西药都伤害肝脏及胰脏,导致血糖上升 。

3、运动太少,尤其坐在电视、电脑前面,边吃零食边看。

4、过量食用甜食及油炸食物等零食,可乐及咖啡,少喝茶 。

5、作息不规律,晚睡晚起。

6、脂肪堆积过多,身体过重而不控制减肥。

为什么要节制饮食,减少高热量脂肪摄入?

按照中医的观点:脾主少腹,小肠之所以能代谢消化食物,就是靠脾脏提供很多高品质的体液,同时心脏供给热能自血脉进入小肠,有了热能与津液的配合,才可完成人体的消化功能。

但此一管道是双向的,脾脏同时也会吸收来自小肠的营养,并分配给各内脏,如果入脾脏的营养是过剩的,脾脏就会分泌制造油脂出来,而一但过量的制造时,身体会发生警讯通知心脏,负荷过重,于是心脏就会减少给小肠的热能,增加给胰脏热能,于是胰脏就开始为人体消除过多的脂肪,一旦工作完成后,又回复正常的供输量。

而居间协调的就是肾脏,肾脏可提供水源,阻断心传导到小肠的热量,以迫使其转往胰脏,脂肪消除后,又转而阻断心脏到胰脏的热,使其回归于小肠。

人体在睡觉时,全身的消化系统,必然也跟著减缓下来,如果你在睡前吃了食物,必然屯积在小肠中不动,此食物一旦停留过久,必然产生糖份,就如同你咀嚼食物后,不要吞下,停在口中过五分钟必然成甜味是一样的道理。

正常的人是营养进入脾脏后,才成为糖,但因饮食习惯的错误,变成大量的糖在小肠已产生,一旦进入脾脏,自然糖份增多,过多的糖又顺著人体循环进入血液中,血糖自然就增高了,长此下来,身体自然就失去主宰平衡功能,因此要永远戒除睡前饮食的习惯,否则不会好的。

糖尿病患者能吃糖吗?——现代甜食来自食材的危害。

目前市面上有两种糖,一种是人工精练糖,一种是天然蔗糖,两种是完全不一样的,天然糖是碱性而且颗粒较大,所以任何病毒与细菌与癌细胞是无法吞食它,只有正常的身体组织能吸收,而且碱性本身就是天然的清洁剂,不但可以助排便 ,更可以清除动脉血管的淤积,所以天然食物最好。

但是现代甜食多用人工精炼糖,人工精炼过的糖体积很小,所以正好适合喂养细菌病毒与癌细胞,所以当它们吃了这些人工白糖制品以后,就产生粪便,这排泄物就是酸味,吃了这些人工糖制品后会使牙齿腐蚀,产生胃酸,产生关节炎,使人体过胖等,不单是造成动脉阻塞而已。

这类天然糖的制品,不但好吃又可以预防血管阻塞,又没有胃酸问题,又可以防止胰脏癌与许多癌症,所以吃甜食没有什么不好,端看商品是使用哪种糖做的,这才是完整的研究 。

二: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了解以上的相关功能后,就可知道,治疗糖尿病的唯一方法,就是先强固肾脏,再加强心脏,则胰与脾自然回复到平衡状态。

中医把胰归在脾里面,如果严格区分:脾管的是胃口,感觉肚子饿是脾脏在管,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如果不知道,胰与脾之间的功能不平衡,会使肾脏衰竭,也不知道如何强肾,则病人必死于肾脏病,也就是说糖尿病末期的病人,发生尿毒的现象,真正原因并非西药造成的,而是有糖尿病的人,其结果必然如此,

中医认为糖尿病会消渴,消渴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上消是在胸膈以上,症状是病人渴饮百杯还是不能止渴;胸隔到肚脐是中消,症状是饥食百碗不能解饥;下消的症状是男子阳痿不举,女人完全没有性欲。

病人燥渴时,针灸怎么做? 一般在天突下针。嘴巴里的津液来自大肠,把小肠加热,就会让津液发上来。在关元针或灸都可以,针大肠的天枢穴,可以让大肠蠕动速度正常,下针天枢、关元,水分就会往上到肺里,肺受纳吸收这个水,水才会上来。中府、云门、肺腧、阳池都是糖尿病的特效穴。

在第七椎下有个穴道叫至阳穴,在第七、第九椎中间,是经外奇穴消渴穴,治疗糖尿病有特效,可针亦可灸,治疗结果如果压到不痛,就是好了。

病人如果出现糖尿病足——脚踩棉花的状态,第一要 把水补足(真正把血糖浓度降下来) ,第二 把陈旧的糖(吃了西药打了胰岛素沉淀到脚底)导引回身上 。中医很有名的透针由条口透承山。

三,西医治疗糖尿病的误区

1,西药与胰岛素 。

读者们要知道一点,长期使用胰岛素结果,就是叫胰脏去睡觉(按:用进废退的原则,剥夺了人的自愈功能),这一睡,就很难醒过来了。

更严重的是胰岛素注射剂会伤到肝脏,而肝主目,主筋,青光眼就是由于西医使用胰岛素注射剂伤害肝脏而来的,而西医为了逃避责任就怪说如果不使用胰岛素注射剂,高血糖会造成青光眼,此一本末倒置,推卸责任的说法,不知害了多少人失明 。

到后来血糖还是无法控制,全身浮肿,肾脏衰竭,眼睛也将得到青光眼,这就是「土克水,水不能生木」的明证。然后如果脚受伤,你将被截肢,然后直到无法再切后,最终失去生命。给西医控制血糖的结果就是越吃就须要越多的西药来控制,而结果就是越治越坏,愈补愈大洞。

2,血糖报告能说明什么?

以为控制血糖就平安了。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实际上即使验血报告看到血糖下降,而身体内的血糖仍然很高,并未因为胰岛素而减少。

君不见西医每次要病患取手上一滴血,来查血糖多高,从未有西医要病人取脚指上一滴血,来查血糖的,就是因为降血糖药只能降上半身的血糖,无法降下半身的血糖 。

案例:有一病人验血得知血糖为300,经服用降血糖药后,血糖降低到100,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少掉的200仍然在身体里,'按照物质不灭定律' ,去掉的血糖会停留在下身,结果脚指取得的一滴血中血糖是500,如与手指上的加起来就是600,除以2就是300,也就是说血糖根本没有变。

由于过多的血糖停留在脚中,日子久了以后,就形成「糖尿病足」, 西医不承认是西药制造出来的问题,诸君只要稍微细想一下,为什么只有糖尿病有此现象呢?

而此高血糖会伤害到肾脏,所以到了糖尿病末期,病人就因为肾脏衰竭而需要洗肾了,也由于胰岛素造成肝脏损伤连带的丧失视力了。

四:治疗糖尿病的心态

1, 不可急于求成 。千万不要因为吃中药一年两年还没有好,就去责备中医不好,你大错了,这血糖之所以降不下来,是因为你吃中药之前就已经因为使用胰岛素过久,造你的胰脏退化,所中药才无法将你的血糖降下,这不是中药之过,也非中医之过,而是胰岛素之过,因此中医师们一定要对中药有信心,它是世上最好的药物,是无可取代的。

2, 不可半信半疑 。只相信西医,不相信中医,自以为是,又要吃西药又要吃中药的人,是属于中医十不治中之人。西医是科技是适用于形的病,如意外灾害骨折等,中医是真正的科学是治内科病的医学。紧急时使用西药是无伤的,千万不可以滥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也就是说西方医药比较适合你的敌人使用,不可给你的亲人使用。

结语

中医是来自于大自然、道的医学,凡藏之内者,必显诸外,站在外面,就可以看到裏面,且能做到真正的预防,在病之初就先将疾病止住,孟子尝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正是此义。

随著正统中医经方的逐渐开展,优秀弟子的不断出世,将可替全人类省去多少不必要医疗资源及经费的浪费。

最重要的是,是真正可以救人,而这传承的工作,以及将经方普传至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工作,就是我所要做的,是责无旁贷的。就算再多雨,打在我的脸上,我也不会去擦拭,因为这分心志千年以来,经方家是从未改变过。

中医可以治疗糖尿病吗?中医治疗糖尿病原理分析

中医是可以治疗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糖尿病常辩证分析治疗。糖尿病在中医称为消渴病。糖尿病与脾胃肾脏器较为密切。在治疗上通常在调理脾、胃、肾上进行治疗糖尿病。

优势:

1、中医几千年对消渴病的生活调理、治疗和对该病的变化规律的认识可以借鉴;

2、中医有“治未病”原则,且治疗常兼顾“扶正”与“祛邪”两方面,有利于慢性病的治疗和调养,特别是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3、整体调节与辨证论治可以消除或缓解血糖代谢的干扰因素;

4、毒副作用很小。大部分用药有补益和保健作用。

不足:

1、降血糖的力度弱于西药;

2、由于中医治疗个体化特点显著,个人经验因素强,故治疗方案难于规范;

3、中医理论与现代知识结构,差距很大,患者难于接受,且易发生误解;

患者对中医术语产生的误解:

1、关于先天之本“肾”: 人们虽然对中医理论不清楚,但对“肾是命根子”的认识根深蒂固。因此只要药品说明提示“肾功不全者慎用”就非常紧张,其实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所说的肾脏概念并不相同。对西医而言肾脏属泌尿系统,代偿性很强,对中医而言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充脑,主骨,主生殖、生长、发育,是生命活动原动力的发源之处。其实中医补肾并不一定是针对泌尿系疾病;同样西医所谓的“肾功不全”也并非是中医的“肾气不足”。某些抗糖尿病药品的说明是强调该药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故肾功不全者应用会增加肾脏负担,还可能使药物积蓄而导致低血糖,故应注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肾脏没有损伤的患者是可以用的,并不存在进行性损害。

2、关于“后天之本”脾胃:有人认为必须吃得好,身体才能壮。中医认为饮食水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饮食必须化生为水谷精微,转输到人体各部,才能藏于脏,作为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以上前提,会形成有形之邪,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而导致疾病。糖尿病本身就是代谢障碍,更需要保护爱惜脾胃功能,不能多吃,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从西医来说,糖尿病患者多进食,必然要刺激已经损伤的胰岛,增加其工作量,使胰岛功能更加衰弱,而加重病情。

3、关于“治病求本”:“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的治疗原则之一。病本是相对病标而言,病本与病标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含义,权衡“治标”和“治本”,都是治疗的需要。病本并非是有些人理解的“病根”,即“中医治病才能除根,西医仅是对症治疗”。其实对于很多病,西医难于治愈,中医治疗也很困难。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为终身病,同样中医也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糖尿病通过生活调理、药物治疗,甚至仅通过生活调理,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初诊糖尿病患者血糖也可以控制得很好,但并非治愈,不注意调理,血糖仍会紊乱。

但是糖尿病有哪些常见中药可以治疗呢?津力达颗粒就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常见中成药,它由人参、黄精、麸炒苍术、苦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等诸多中药成分制成的中药制剂,通常的八周为一疗程,其用法用量是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本品可用于用于II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其症见为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倦怠乏力,自汗盗汗,形体渐瘦,五心烦热,便秘等。且具有健脾运津,益气养阴的功效。津力达颗粒配合西药一起服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服用西药。《新版指南》指出,津力达颗粒能够改善胰岛功能和胰岛抵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重、改善症状。

在动物试验中,津力达颗粒能降低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家兔的血糖和血清甘油三脂,并能改善正常大鼠的葡萄糖耐量;对链脲霉素合并高热量饲料喂养致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有一定降低作用,使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升高。因此服用津力达颗粒是有一定的降糖效果的,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3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