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黄耆六君子汤

中医世家 2023-05-29 23:24:09

黄耆六君子汤

处方 : 六君加黄耆、山药。

功能主治 : 病后调脾进食。主

摘录 : 《医学集成》卷二

体弱气虚肠胃不好该怎样调理?

季节交替之际,脾胃病更易多发。对大多数脾胃不和的患者来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大便不调等可用香砂和胃丸来调治。该方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加理气、消食、祛湿中药组合而成,功效健脾开胃,行气化滞,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同时伴有口臭、恶心、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明显实热证患者及有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等阴虚患者不适用香砂和胃丸。



胃痛选用牛黄清胃丸



  胃痛伴胃酸增多和口渴爱喝冷饮、大便干、小便黄等热象的胃热症状,治疗可泻火清胃,可使用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片、一清胶囊、新清宁片等。但此类药不可多用或长期应用,大量使用易伤脾胃阳气,使人体虚。如服用后未见明显好转,应去医院专科诊治。

黄芪的副作用?

中医临床看,黄芪是一味好药,作用强大且独特,一般临床使用数十克后患者的脉象马上就会有反应,精神和体力会有改善,正确合理地使用则收效明显。但必须注意的是,它的副作用同样强大。
黄芪性温而药力向上升(补气升阳),而春季气候温暖,湿热之气盛,使用黄芪容易导致以热助热,特别不利于黄芪药力的充分展开;更重要的是,使用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容易补火(性温补气)助邪(疾病或一些致病因素),一旦缺乏准确全面的辨证水平和控制其副作用的技术,那补药入口就可能会变成毒药,危害很大。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办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办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办法是配方使用。

综上所述,用黄芪煲汤进补必须谨慎,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这样做。应谨慎使用药力强大的药物(包括植物和动物)经常性进补,特别是病人,否则,可能导致养生变伤身。
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方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方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方法是配方使用。
综上所述,用黄芪煲汤进补必须谨慎,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这样做。应谨慎使用药力强大的药物(包括植物和动物)经常性进补,尤其是病人,否则,可能导致养生变伤身。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总结

芍药的用量要看一下体质,因为张仲景说一个容易拉肚子的人,栀子、芍药、大黄类的药都要放少一点,那我们一般抓主证就是说,如果你的口是完全不会渴的,那你芍药放到桂枝的一倍半或多出一滴就好了,也不一定要放到两倍,但是饴糖是不适合少放的。

【13.29】 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的主证归纳:里急、心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发软、咽干口燥等。黄芪建中汤是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这两种建中汤在临床上通常拿来治什么样的疾病?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都写“虚劳里急”,那么这个“虚劳里急”是什么东西呢?一旦要讲到建中汤的时候,之前教的关于柴胡剂的肝乘脾造成的消化轴的种种病变,要去看这个人到底是不虚的肝乘脾,还是虚劳的肝乘脾,这两个症状是很类似的,但需要用虚劳的辩证点帮忙鉴别。“里急”包含比如吃饱饭累得要死,有些人吃完饭是走不动路,或者吃完饭就会发闷,或者是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是现在西医说的大肠燥急症,就是这个人会莫名其妙会拉一阵肚子,然后容易便秘、腹泻,就是容易跑厕所,包括大便或者小便。小便可能尿很多,或者尿不出来都有可能,这一条消化轴上面的各种各样不舒服都算虚劳里急。这个辩证很重点就是之前柴胡证所讲的一个肝乘脾的现象,但今天的临床都会比较偏向虚劳,很多人的体质上都比较虚,所以肝乘脾的的状况往往会跟虚劳的状况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当自己的肝乘脾了肚子痛胃痛的时候吃小柴胡汤没有效,就再吃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是除了肺没有补到,其他的四脏都可以补得到,黄芪建中汤是为了补肺的不足而增加的。有些人的胃病常常会夹湿或者夹瘀,一旦看到舌苔很厚,脉很闷,跳不快的那种感觉就要做祛湿的调节,整体上都会觉得肚子饱饱胀胀的。夹瘀可以用李可推荐的三味汤—人参五灵脂,化瘀血的药物组合对于胃溃疡是有特效的。如果胃溃疡到胃口变得非常差,吃什么都觉得梗梗的,下不去的时候,可以用黄芪建中汤加两条水蛭煮下去,如果还不够,就配人参五灵脂下去帮忙。枳实黄芪刚好是内脏下垂的特效药组。这个人的整个消化轴非常不对劲,胃溃疡、胃痛、或者拉肚子,把到弦脉,弦脉弦得很弱很弱或者是弦得很洪大有力,那就是虚劳,一般指向建中汤证。如果虚劳底的人不要直接治病,因为身体太虚,先补虚,因为营卫之气不通,全身气血都没到位的时候,吃汤药不一定能够直接被吸收。属于中医辨证学来讲的典型的胃发炎,或者是胃溃疡,是半夏泻心汤证比较多,半夏泻心汤的结构有清热消炎的药,也有补脾胃的暖药,等于半帖三黄泻心汤搭配半帖理中汤再加半夏,而一般半夏泻心汤适合浅表性胃炎,就是胃里面有发炎,把到有点尖尖发炎的脉,还有心下痞,但现在开半夏泻心汤的时候就会加补脾胃的香砂六君子汤,因为现代人脾胃较虚,里面的黄芩黄连会让人的元气垮掉,所以要多加脾胃的药。当体质比较寒的人吃单纯的半夏泻心汤很难受,可以先用归脾汤。归脾汤是建中汤的子方。肝乘脾的胃痛跟理中汤证的胃疼主诉是一样的,理中汤证是中焦寒,喜欢抱着枕头,但小建中汤有点发虚热,不喜欢抱枕头。肝乘脾是稍微一紧张就会拉肚子。

妇女在月经期间肚子阴阴的绞痛,就可以用建中汤。如果月经期间有血虚,短期的血虚可以加当归,当作当归建中汤来用。黄芪建中汤可以治疗阴虚的胃溃疡、萎缩性的胃炎,但一个人真的是发炎的实热比较重的时候吃了建中汤就会难过。

归脾汤

归脾汤证是讲一个人思虑过度、劳伤心神,于是就健忘,心慌。心阴跟心阳已经不能统摄了,心虚可能也一直在动脑筋,从脾虚开始变成心虚了的病机结构。归脾汤是用阳药来养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轻度的忧郁或者燥郁。对于浅浅的胃溃疡用归脾汤的效果不输于建中汤。比如女性有些例假不干净是心脾两虚,脾不统血。木香是安眠的特效药,比远志的效果还好。有轻度忧郁燥郁症的人用加味归脾汤很有效,里面加了柴胡跟丹皮。

小建中汤的应用小建中汤对于人的大便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一个人很容易拉肚子,或者是便秘,都可以用小建中汤来调理。但如果有一些猛暴性肝炎就不能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是一个通用的保肝的方子。在经方里头,保肝如果以清肝解毒来讲的话是半夏泻心汤好用,要养肝还是小建中汤好用。当这个人肝不好,脸发黄就用小建中汤。肝不好如果小便黄、涩,小便不利就可能会用到茵陈五苓散或者认为是栀子柏皮汤之类的,是真正治疗湿热性质肝病的药方。在临床上如果有一个人从早到晚都烦热烦热的,或者是觉得自己身体一边在发烧,或者量体温这个人一年四季体温都是三十七度六那种,就可以用小建中汤。虚劳性质的消渴就是糖尿病,但不是每个病程都要用小建中汤,糖尿病最主轴的方剂还是肾气丸。小孩子身体不好,有鼻子过敏、皮肤怎么样,消化不良坚持吃小建中汤就可以慢慢调理好体质,或者小建中小儿百病用黄芪,干脆就用补少阳的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鼻子过敏,冬天天气一冷就流鼻水吃小建中汤就会好很多,如果小建中汤还不够暖就加干姜、附子。但一般遇到这样容易过敏的体质最好先往虚劳想。有些人皮肤红一块紫一块,皮肤有过敏性的疹子,就用桂麻各半汤发一发。如果动不动就各种鼻子过敏、皮肤过敏,因为人越虚的时候,身体就会对外面的刺激感到恐惧,所以西医在治疗过敏的时候使用的是类固醇,类固醇是人体的肝肾分泌的,所以过敏体质就要从虚劳治。

培土生金的代表方剂

历代医家以参苓白术散、麦门冬汤为培土生金法之代表方。
后世施其法而不泥其方并有所拓展,将黄芪建中汤、沙参麦冬汤、六君子汤、炙甘草汤、补中益气汤等也列入其中,并依据其培土生金法之方剂的药性,分为甘平、甘凉与甘温之别,对于肺脾同虚、寒热虚实夹杂,宜用甘平培土生金法,代表方如参苓白术散;对于肺胃阴虚而有虚热之症,选用甘凉培土生金法,代表方如麦门冬汤;对于肺脾虚寒之症,用张仲景黄芪建中汤,此可谓甘温培土生金法之开端。
土生金属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其生理基础正如《素问》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知,若脾病不能散精归肺,可有土不生金之病;脾失健运,气不化水,则湿聚成痰,上贮于肺,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临床则见咳喘、痰多清稀等肺系病证,同时因肺虚而脾弱,故又见脾虚之食欲减退、大便稀溏、四肢无力,甚至浮肿及舌质淡苔白。脉濡细弱等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83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