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心悸(心律失常)验方秘方

佚名 2023-05-29 20:57:36

心悸(心律失常)验方秘方

[通治方]

张仲景: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

甘草12克(炙) 桂枝 生姜各9克 麦门冬9克 麻仁9克 人参 阿胶各6克 大枣10枚 生地黄18克

上9味,以酒1400毫升、水1600毫升,先煮8味,取600 毫升,去滓,内胶消尽,温服200毫升,日3服。

--《金匮要略》卷上

[辨证方]

1、寒 证

陈泽霖:对由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我常用党参12克(最好用生晒参4.5~6克),淡附片9克,枳实9克,桂枝9克,炙甘草9克,我自命为“健心汤”,可温通心阳,兼补心气,有助宗气推动之力,对加快心率有很好疗效。有时加用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相辅相成,疗效更好。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赵冠英:早搏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中医统称为“心动悸,脉结代”,治法不一,根据数十年的治疗经验,在审因辨证,随证选方遣药的原则下,采用下列治则,每能收效。温阳益气、活血养心,适用于心阳不足,心气不匀,症见胸闷气短,心前乍痛乍间,心悸怔忡,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脉弦迟结代,舌质红紫或红暗,舌苔薄白。主方:人参(党参、人参叶)6~9克 制附片9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9克 炙甘草6克 生地9克 当归9克 丹参15克 石菖蒲15克 琥珀粉2克(分冲)。心动过缓者,酌加蜜炙麻黄、桂枝、补骨脂等。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热 证

张琪:潜阳宁神汤,治疗心烦不寐,惊悸怔忡,口舌干燥,头晕耳鸣,手足烦热。

夜交藤30克 熟枣仁20克 远志15克 柏子仁20克 茯苓15克 生地黄20克 玄参20克 生牡蛎25克 生赭石(研)30克 川连10克 生龙骨20克

水煎服。

--《中国中医药报》1990;2;5

3、虚 证

朱锡祺:功能性心动过速,我用太子参15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6克 淮小麦30克 甘草6克 大枣7枚 丹参15克 百合15克 生龙牡各30克 磁石30克治疗,屡试屡验。心悸甚者,加生铁落30克;便秘,加生军3~4.5克。有些患者,腑气通后,心律即转正常。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4、实 证

陈克忠:我对心律不齐属于痰浊凌心者,常以祛痰和胃的温胆汤加减:半夏9克 陈皮9克 枳壳12克 竹茹12克 茯苓15克 南星9克 苦参12克 黄精24克 甘草6克。失眠者,加远志9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心前区闷痛者,加丹参30克、川芎12克。临床用之颇佳。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杨倓:定志丸,治怔忡健忘,精神恍惚,睡眠不宁,一切心疾。

人参(去芦头) 白茯苓(去皮) 石菖蒲 远志(去心) 龙齿 酸枣仁(微炒) 铁粉(别研) 麦门冬(去心,焙干) 朱砂(飞过) 乳香(别研) 麝香(别研) 琥珀(别研)各等分

为细末,次入朱砂、铁粉同研匀,绞生地黄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了大,令用朱砂为衣。每服20丸,温热水送下,食后、临卧服。

--《杨氏家藏方》卷十

[食疗方]

王怀隐:茯苓粥,治心胸结气,烦闷恐悸。

赤茯苓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 粟米60克

上药细锉,先以水2大盏半,煎至1盏半,去渣,下米煮作粥,温食之。

--《圣惠方》卷九十六

龚自璋:怔忡酒方。

麦冬(去心)60克 白茯苓 柏子仁(去油) 归身各30克 生地45克 龙眼肉60克

数味盛绢袋中,用无灰酒5000克,坛内浸3日;连坛煮亦可。

--《家用良方》卷六

帮忙看一下这个中药方子,治疗心律失常的。

眩晕
[气血亏虚]

1、主证:
眩晕而兼见面色皎白,发色不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体倦懒言,神疲纳减,舌质淡,脉细弱.在大病或失血后,每多见.甚者眩晕昏倒,劳累即发。
2、证候分析:
心主血脉,荣华在面;脾司健运,生化气血。心脾亏损,气血不足,则面色皎白,发色不泽,唇甲不华。血虚不能养心,则心悸少寐。气虚则体倦懒言,神疲纳减,劳累即发。
舌质淡,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3、治疗:
补益心脾。
4、方药:
归脾汤为主方。
本方益气健脾,以助生化之源;兼能补血养肝,而安心神。
如脾阳不足,健运无权,食少便溏,畏寒肢冷,难以进补者,可先与健脾温中,用《近效》白术附子汤加党参、炮姜之属。
待脾阳渐复,再与归脾汤加减调理。
若失血过多,突然晕倒,应急用六味回阳饮以救治之。本方须重用人参,为血脱益气之法。如失血不止,可加阿胶珠、侧柏炭等。

附方:

一、归脾汤
1、[组成]
白术一两(30g)、茯神(去木)一两(30g)、黄芪(去芦)一两(30g)、龙眼肉一两(30g)、酸枣仁(炒,去壳)、一两(30g)、人参15g 、木香(不见火)15g、甘草(炙)8g、当归3g、远志(蜜炙)3g(当归、远志两味,是从《校注妇人良方》补入)。
2、[用法]
加生姜6g、红枣3—5枚,水煎服.或按上述调整剂量比例放大,作蜜丸,每丸约重15g,空腹时,每次服一丸,开水送下,日服三次。
3、[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4、[主治]
(1)心脾两虚。思虑过度,劳伤心脾, 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不眼,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2)脾不统血。症见便血,以及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
5、[方解]
本方主治心脾两虚证。
方中以参、芪、术、草、姜、枣甘温补脾益气;
当归甘辛温养肝而生心血;
茯神、枣仁、龙眼内甘平养心安神;
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
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动功能。
故本方为养心与益脾并进之方,亦即益气与养血相融之剂。
现代将本方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只要属心脾两虚,随证加减,均有显效。
本方与补中益气汤区别:
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气虚的发热、体倦、少气、懒言以及气虚下陷的下脱、下垂等。

二、[白术附子汤]《外台秘要》引《近效方》
1、组成:
白术9g、附子(炮)10g、炙甘草6g、桂心12g。
2、[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为三服,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即解。
3、[功用]
补脾胃,益精气。
4、[主治]
风虚头重,目眩,不知食味;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
5、[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三、[六味回阳饮]
1、组成:
人参30-60g、制附子6-9g、干姜(炮)6-9g、炙甘草3g、熟地15-30g、当归身9g(如泄泻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
2、[用法]
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320毫升,温服。
3、[功用]
益气回阳,养血救脱。
4、[主治]
阴阳将脱。
5、[加减]
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耆12-15g,或30g,或冬白术9-15g;
如泄泻者,加乌梅2枚,或北五味20粒。

眩晕
[肾精不足]

1、主证:
眩晕而见精神委靡,记忆减退,腰酸膝软,遣精耳鸣。
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
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
2、证候分析:
经云:“精生气,气生神。”精髓不足,则神亦委靡不振,记忆减退。
腰为肾腑,肾虚则腰酸膝软,遗精耳鸣。
偏于阳虚者,阳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而舌质淡,脉沉细;
偏于阴虚者,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而舌质红,脉弦细。
3、治疗:
偏于阳虚者,宜补肾助阳;
偏于阴虚者,宜补肾益阴。
4、方药:
补肾助阳用右归丸,方中熟地、萸肉、杜仲为补肾主药,附子、肉桂、鹿角胶可以益火助阳。
补肾益阴宜左归丸,方中熟地、萸肉、菟丝子、牛膝、龟版胶补益肾阴,鹿角胶可以填精补髓。
二方均可酌加龙骨、牡蛎之类,以收敛浮阳。

附方:

一、[右归丸]
1、组成:
大怀熟(地)240g、山药(炒)120g、山茱萸(微炒)90g、枸杞(微炒)120g、鹿角胶(炒)120g、菟丝子(制)120g杜促(姜汁炒)120g、当归90g、肉桂60g,渐可加至120g、制附子(自60g渐可加至180g)。
2、[用法]
配作蜜丸服,每丸约重15g,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
或按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3、[功用]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4、[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或阳萎遗精,或阳衰无子;或大便不实,甚则完谷不化;或小便自遗;或腰膝软弱,下肢浮肿等。
5、[方解]
本方在原书主治“元阳不足,先天禀衰,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或“阳衰无子”等证。
本方主治诸证,虽有病起中焦或下焦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但其总的病因病机,仍如原书所说:“元阳不足”。故本方立法“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培补肾中元阳,必须“阴中求阳”,即在培补肾阳中配伍滋阴填精之品,方可具有培补元阳之效。
方中桂、附加血肉有情的鹿角胶,均属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之类;
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杜仲俱为滋阴益肾,养肝补脾而设;更加当归补血养肝。
诸药配伍,共具温阳益肾,填精补血以收培补肾中元阳之效。

二、[左归丸]
1、组成:
大怀熟240g、山药(炒)120g、枸杞120g、山茱萸120g、川牛膝(酒洗蒸熟)90g、菟丝子(制)120g、鹿胶(敲碎,炒珠)120g、龟胶(切碎,炒珠)120g(无火者,不必用)。
2、[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每丸重15g,淡盐汤送下,早、晚空腹时各服一丸。
3、[功用]
滋阴补肾。
4、[主治]
真阴不足。
头目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渴欲饮水,舌光少苔,脉细或数。
5、[方解]
本方证是由真阴不足,精髓内亏,故见头目眩晕,腰酸腿软,口燥咽干,舌光少苔。
阴虚而阳易动,以致肾失封藏而有遗泄;
阴虚则气不外卫而自汗盗汗。
方中重用熟地滋肾以填真阴;
枸杞益精明目;
山茱萸涩精敛汗。
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胶偏于补阳,龟胶偏于滋阴,两胶合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有补阴中包涵“阳中求阴”之义。
菟丝子配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滋益脾肾。共收滋肾填阴,育阴潜阳之效。
本方组成,是以阴柔滋润为主所组成,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致有脘闷、食少等症状出现,故在运用本方时,宜加入陈皮、砂仁等以理气而醒脾胃,防止进补妨运之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81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