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降真丸

中医世家 2023-05-19 11:46:25

降真丸

处方 : 附子(生,去皮脐)、青橘皮(汤浸,去白)、木香、芎各等分。

制法 : 上为末,浓糯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小肠气发动。

用法用量 : 每服7-10丸,生姜盐汤送下,1日3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和中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和中丸--《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白术72克,厚朴60克, 陈皮48克,半夏(泡)30克,槟榔15克,枳实15克,甘草12克,木香6克。
【制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治下痢,泄泻,气滞湿阻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空腹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和中丸--《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白术(陈土炒)120克,扁豆(炒)90克,茯苓45克,枳实(面炒)60克,陈皮90克,神曲(炒黑)、麦芽(炒)、山楂(炒)、香附(姜汁炒)各60克,砂仁45克,半夏(姜汁炒)30克,丹参(酒蒸)60克,五谷虫(酒拌,炒焦黄色)90克。
【制法】荷叶1叶,煎水迭为丸。
【功能主治】治鼓胀,痞积。
【用法用量】每日上午、下午开水送服6克。若寒气盛,加干姜、吴萸、肉桂;若湿热盛,加黄连、连翘;若大便闭结,先用三黄枳术丸下之,随用本方渐磨之;若兼瘀血,加厚朴、赤芍;若脾气虚弱,用六君子汤吞服此丸,或以补中益气汤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和中丸--《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厚朴1两(炒),白芍1两(酒炒),苍术1两(土炒),广木香3钱,陈皮1两,砂仁3钱(去壳),青皮5钱,真神曲1两(炒),甘草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伤脾胃,有似疳痞之症,腹痛呕吐泄泻,或吐虫食,或受冷气冷物。
【用法用量】每服1丸,淡姜汤化下。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和中丸--《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十便良方》
【处方】良姜4两,乌梅肉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苍术1两,干姜半两,神曲半两,小麦蘖半两,茴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寒气积聚,饮食减少,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1粒,以米汤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十便良方》
和中丸--《青囊秘传》
【处方】台白术2两,云茯苓2两,生甘草5钱,奎白芍2两,制首乌2两,银柴胡2两,知母2两,淮山药2两,地骨皮2两,使君子2两,生香附2两,木香1两5钱,川朴2两,陈广皮2两,油青皮2两,南楂肉2两,花粉2两,枳实2两,莱菔子2两,缩砂仁1两5钱,淡黄芩4两,柴胡4两5钱,木通2两,车前子2两,台乌药2两,泽泻2两。
【制法】上药各炒,共为细末,用瓷瓶收贮,每于用时即将饴糖打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和中理气,消痰祛湿。
【用法用量】老年及小儿服1丸,多则2丸,饭后服。夏月,加香薷2两、六一散2两。
【摘录】《青囊秘传》
和中丸--《摄生众妙方》卷五
【处方】鸡腿白术(去芦)4两,山楂2两,白芍药(炒)1两,黄连(姜汁炒)5钱,陈皮(淡盐汤煮干)1两,山药2两,香附子5钱。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饭后白滚水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五
和中丸--《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藿香叶1两,人参1两,陈皮1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术2两,白茯苓(去皮)2两,半夏2两(汤洗,生姜汁浸),巴豆2钱半(与陈皮同炒焦,不用巴豆)。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中顺气,升降阴阳,消痰止呕,长肌退困,美进饮食。主治脾胃怯弱,阴阳不和,三焦气涩,心腹痞闷,呕逆痰甚,头目不清,困倦少力,饮食减少,肌体瘦瘁,肢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和中丸--《脾胃论》卷下
【处方】人参1钱,干生姜1钱,橘红1钱,干木瓜2钱,炙甘草3钱。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胃进食,理气消痰。去湿滞,厚肠胃,调和脾胃,补益中气。主治脾虚胃弱,纳少脘痞,干呕吞酸,或肿满。服寒药脾胃虚弱。久病虚弱,厌厌不能食。鼓证肿满初起,或因郁而成者。胃弱痞积,脾胃病纳少化迟。
【用法用量】《医学六要》有白术。
【各家论述】《脾胃论注释》:方中人参补气,又用橘红利气,则补而不滞,利而不耗;重用炙甘草配干生姜,辛甘阳药有温脾助运的功用;配木瓜酸以敛阴,有养胃生津的效力。蒸饼为丸,有养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摘录】《脾胃论》卷下
和中丸--《东垣试效方》卷一
【处方】干姜2钱,干生木瓜3钱,炙甘草2钱,陈皮4钱,人参2钱,白术3钱,益智仁2钱。
【制法】上为末,用汤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温水送下。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一
和中丸--《痘疹一贯》卷六
【处方】青皮3两,苍术2两5钱(米泔水炒),山楂(净肉)2两,枳实2两(麸炒),香附米2两(炒),陈皮2两,神曲2两(炒),厚朴2两(姜炒),甘草4两(生)。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胸膈饱闷。
【用法用量】大人2钱重1丸,小人1钱或5分重1丸。寒则生姜汤化下;火则灯心汤化下;常服滚白水化服。
【摘录】《痘疹一贯》卷六
和中丸--《宣明论》卷四
【处方】牵牛1两,官桂1分,大黄半两,红皮半两,黄芩半两,茴香半两,木香1分,滑石2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宽膈美食,消痰止逆。主治一切风壅,口燥舌干,咽嗌不利,胸胁痞满,心腹痛闷,小便赤涩,大便结滞,风气拂郁,头目昏眩,筋脉拘急,肢体疼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生姜汤送下,温水亦得,1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四
和中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3两,甘草(炙)1两,木香1两,茴香子(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沉香半两(炙),藿香叶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炊饼和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宽中脘。主治脾胃冷热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汤送下,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和中丸--《片玉心书》卷四
【处方】黄连(炒)5钱半,陈皮5钱半,泽泻2钱,车前子2钱,白茯苓2钱,山药2钱,白术2钱,木香2钱,石莲肉2钱,肉豆蔻(面包,火煨)2钱,干姜(炒)2钱,人参2钱。
【制法】共为末,醋糊丸。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
【用法用量】陈米饮送下。如脱肛者,升麻汤送下。
【摘录】《片玉心书》卷四
和中丸--《慎斋遗书》卷五
【处方】广皮4两,白术3两,肉桂3钱,薏苡仁2两,川椒3钱,泽泻1两,白茯苓2两,砂仁2两,车前子1两,炮姜5钱。
【制法】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和中。
【摘录】《慎斋遗书》卷五
和中丸--《普济方》卷一六八
【处方】木香1两,沉香1两,白豆蔻1两,砂仁1两,槟榔1两,枳实(去瓤)1两,蓬术(去皮)1两,当归(酒浸)1两,木通(去皮)1两,黄芩(去腐)1两,黄连1两,大黄4两,郁李仁(去皮)1两,猪牙皂角半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气,益肾水,消肠胃中积滞,调三焦气,开胸膈痞满,润大便,清小便,进美饮食。主心腹闷痛,筋脉拘急,肢体闷倦。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茶清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八
和中丸--《杏苑》卷六
【处方】白术5钱,白芍药3钱,缩砂仁3钱,半夏3钱,桃仁2钱,黄连2钱,神曲2钱,橘皮2钱,当归3钱,僵蚕1钱,人参1钱,甘草(炙)1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杏苑》卷六
和中丸--《玉案》卷三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4两,橘红(姜汁拌,晒)4两,黄芩4两(酒炒),半夏(姜矾制)3两,香附3两(醋炒)。
【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湿痰症。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和中丸--《玉案》卷六
【处方】陈皮1两5钱,厚朴1两5钱,枳壳1两5钱,麦芽1两5钱,山楂肉1两5钱,白茯苓1两,白术1两,神曲3两。
【制法】上为末,神曲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痘后,伤食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滚白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六
和中丸--《少林寺伤科秘方》
【处方】当归(酒洗)1两,桃仁(去皮)1两,香附(童便炒)1两,莪术(醋炒)5钱,三棱(醋炒)5钱,赤芍

我爸爸老是睡不好,他听收音机说了一种药:叫气血双补丸(国药),就是不知道疗效好不好,另外有哪位大哥

  一楼说的对,失眠没有哪一种种药能包打天下,毕竟是类型很多,复杂的中医亚健康问题(不要随便服用安眠药,对身体更不好)
  听名字就是补气血的,可能有些用也可能没用,关键是便宜的药卖出天价
  可以找好中医看看,从整体上把握一整体的下阴阳气血状态.
  也可以试试中成药
  中成药里本来没有“专职”的安眠药,但中医治失眠是从病根上治起,也就是说通过准确“辨证”,许多中成药可以治疗失眠,这些药多与“心”有关。

  天王补心丹: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这个药补的作用更大一些。

  同仁柏子养心丸:既然是养心,补的成分就多一些,病人体虚明显,失眠健忘且有气虚的表现。这种人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有点响声就被吓一跳,常说的“一惊一乍”的,胆小,实际是心虚,所以药里用了黄芪补气。

  朱砂安神丸:这是李东垣的方子,同样是治失眠多梦,药里有去心火的黄连。这种失眠的人心里觉得很烦,甚至有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还可能有精神抑郁,这个时候吃朱砂安神丸就比天王补心丸合适,既能清热又能用朱砂这种矿物类药物重镇一下浮越的心神。

  安神补心丸(胶囊):凡是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的失眠人,如果还伴有心悸、心烦、咽干口燥、盗汗、耳鸣、头晕,就适合吃这个药了。

  牛黄清心丸:这种失眠是心火烧的。除了失眠还有头昏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热象比较突出的人可以选择。

  加味逍遥丸:治疗因为紧张、生气导致的失眠更合适,可以起到疏肝解郁、改善睡眠的作用。

  越鞠保和丸: 对于失眠而梦多、早上醒来总感觉特别累、胃口不好、舌苔厚腻的人适用。治失眠有个民间经验,就是临睡时喝杯牛奶。但这个经验也要分人,如果是这种越鞠保和丸适应的失眠,就千万别再喝牛奶了,因为舌苔厚本身就说明有湿热、胃肠不干净。湿热、淤滞也可能是失眠的主因,再喝牛奶就是给夜间的胃肠增加负担,只能加重病因。

  解郁安神颗粒:适用于因情绪不畅导致的入睡困难,这种人多梦,而且睡得很轻,一点小声就容易醒,还可有心烦、健忘、胸闷等症状同在。

  活力苏口服液:失眠的同时并伴腰酸腿软、耳鸣,要有明显的肾虚表现,才适合吃这个药。

  同仁人参归脾丸:这个成药一看不像是治失眠的,和心无关,但对于脾虚导致的失眠非它不可。这种失眠是因为脾虚使气血生成不足,影响到心血也不足,最终使心神无处寄居,心神浮越。所以,除了失眠,还会有记忆力下降,而且总是有气无力、营养不良的样子。有气无力是气虚,营养不良是血虚。

  七叶安神片:有些老年人晚上会觉得胸闷,有冠心病的病人睡眠也受影响,用七叶安神片可以缓解,因为这药除了活血还能安神。如果还经常有胸痛、胸闷发作,可以加服血府逐淤口服液或胶囊。
  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中医名方副作用及危害—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命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金匮肾气丸》—— 误用最多的补肾方!

自从《六味地黄丸》成了补肾名方以后,它的兄弟《金匮肾气丸》就成了壮阳的名方了。而各种专家和网友的以讹传讹,再加上“适应性广”的假象,很多以为自己肾虚的朋友,就经常会尝试服用此药了。

如果真的是肾虚引起的寒邪困于少阴,或者肾阳不能归元引起的水液代谢不畅,用肾气丸确实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效果如神。但这两种情况,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或者大病初愈的术后病人,比较多见。而对于大部分现代人来说,并不那么适合。

一,痰热内盛者误服:助火生痰

《本草新编》

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则助其湿,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于心、肝、肾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故人有吐痰如清水者,用二陈消痰化痰之药,百无成功,乃服八味汤,而痰气之汹涌者顷刻即定,非心、肝、肾之痰用熟地之明验乎

脾肺失运而生痰,最忌滋腻之物,抑脾而塞肺故也。肾气丸以熟地为君,脾肺虚弱而肾气未散者不可妄服。关于脾肾,很多古籍有所记载,很多人被诊断为脾阳虚后,又以为火生土,所以当补肾阳以生脾阳,此大谬也。今之人,肾阳衰者寥寥无几,很多年轻人手脚凉或者性生活不协调,就误以为是肾阳虚衰,就乱用补药,为害甚多。

二,肝郁者误服:助肝伐脾

《王孟英医案》

谢谱香体属久虚.初冬患嗽痰减食.施某视之.云是肾气不纳.命火无权.叠进肾气汤月余.遂致呕恶便溏.不饥无溺.季冬孟英诊之.脉甚弦 .苔腻舌红.乃中虚而健运失职.误投滋腻.更泄枢机.附桂之刚.徒增肝横.

方中肉桂和附子,最能助阳动火,肝气不郁者,尚可借其而外达,散其热。如果肝郁而气机内蕴者,则助肝阳猛烈上行,使脾胃之气不能四达,进而大小便失职,气机上逆。

三,阴虚血燥者误服:耗肾伤血(手淫伤精者亦然)

虽然肾气丸中以熟地为君,剂量颇大。但其泽泻,茯苓,皆为伐肾之品。如果有寒饮,则桂附司其职而应之,如无寒饮邪气,则桂附反转为伤肾阴之品。更助泽泻,茯苓,使肾中之真阴,更加耗损,而助浮阳逆上。十分危险。

四,初服有效,久服有害

中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起初有效,再服无效,而且很多副作用感觉不到。比如肾气丸,由于其附子之性,初服的时候,很可能感觉有温通之感,呼吸不畅或者小便问题都有好转,实际上却受了很多暗伤而不自知。

在我治疗的朋友里,这种情况很多见,基本上是大部分。而且很多医生一开药就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开。初期吃感觉有效,于是便一直吃了下去。结果造成了很多难以恢复的问题。

《王孟英医案》

初服颇若相安者.方中附桂刚猛.直往无前.痰亦不得不为之辟易.又得地黄等浓浊下趋之品.回护其跋扈跳梁之性.然暴戾之气.久而必露.柔腻之质.反阻枢机.治节不伸.二便涩少.痰无出路.愈伏愈多.一朝卒发.遂壅塞于清阳升降之路.是以危险如斯.

这个医案,病人是促发脑梗,就是因为初期感觉有效,于是就吃了两个月的肾气丸。结果春天阳气升腾,而痰阻上行之路。发生脑梗。

总结:千古名方建功伟,古人今异莫乱用。

总体来说,古代人贫乏者多,生活又相对清苦,所以很少有痰火,湿热等等问题,也不会因为太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导致各种压力和肝郁问题,所以在古代,肾气丸确实适用面很广。

而今人之体,已然改变了很多,不详细判断,很容易弄巧反拙。而造成今天这种滥用情况的,却是医者妄下判断导致的多,病人盲从于网络专家的次之。

《伤寒论》到处都在教,其中的古方确实异彩纷呈。但是药就药,尤其是伤寒论中的经方。判断不清就盲目服用,危害甚多。

即使对证用药的情况下,也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加减和药量调整。肾气丸在古代的变化十分的多。并不是古方就一定要按古代的比例吃。切记。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予自然)

专注本源疗愈,助人解除身体及心灵上的困扰。

健康,心理,修行等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分享知识,帮助他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14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