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解表石膏散

中医世家 2023-05-19 01:01:10

解表石膏散

处方 : 石膏3两,豉2合,麻黄1两(去根节),葛根2两(锉),白术2两,桂心1两,白芷1两,芎1两,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时气1日,头项腰脊痛,恶寒。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衣覆取汗。

摘录 : 《圣惠》卷十五

辛温解表药药对经验:麻黄,桂枝,细辛

(一)辛温解表药

1.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用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外感风寒,气喘咳嗽,水肿,风水。

经验配伍:

(1)麻黄、桂枝

麻黄辛温微苦,可与桂枝配伍,发汗功能会增强,因此必须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紧无汗的表实证方可合用。若遇阴虚、表虚证都属禁忌使用之列。

(2)麻黄、杏仁

麻黄辛温,配杏仁味苦而甘温,二味合用可降气润肺止嗽。

(3)麻黄、生石膏

麻黄辛温,配伍生石膏味甘辛寒,辛温辛寒并用,以奏发表解肌之功。石膏麻黄当以十比一之例。若麻黄与石膏之比例为十比二,则为泻郁热,而能利水消肿。

(4)麻黄、熟地

麻黄透表发汗,与熟地等滋腻药配伍,则麻黄不为发汗,而是为减滋腻药之腻膈之弊,且麻黄功能可助药力通达肌腠。

(5)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配附子振奋阳机。麻黄配附子、细辛治体弱,恶寒发热,咳嗽,脉沉细无力者,且应用于肺结核末期之将愈的消耗热有一定疗效。

麻黄配伍杏仁、甘草、石膏治咳喘自汗而口渴者,对体壮有痰热熏于肺及气管炎症有效。

(7)麻黄、杏仁、惹仁、甘草

配伍,可驱逐风湿肌炎及关节痛。此方并可治手足掌鸡眼及鹅掌风。

之。麻黄、杏仁能行气透肌腠,旺盛血行,驱除风湿。薏仁能疏通血脉而利湿,与麻黄麻黄配伍杏仁、薏仁、甘草合方,凡有发热、风湿肌炎、风湿关节痛,并皆治

附:麻黄根

麻黄本辛温,其根则味甘平,麻黄为梳卫药,解表有升有散,而根为和营

药,能敛汗。麻黄根多配以川朴、芍药、人参合用以敛自汗。

2.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

功用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温化水湿。治风寒表证,风寒湿痹,经闭腹痛,痰饮蓄水。

经验配伍:

(1)桂枝

桂枝辛甘温,治中风外感湿痹。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

(2)桂枝、芍药

桂枝配伍芍药酸寒敛汗,解痉止痛,调脾胃。

(3)桂枝、芍药、大黄

桂枝配伍芍药加苦寒之大黄,治左下腹压痛,腹病挛痛,折之有条状鞭结,及结肠炎等虚实并见症有效。

(4)桂枝、甘草、葛根

桂枝配伍味甘草、葛根,解肌清热,走阳明,治项背强急者及感冒症,有痹痛痛楚者。

(5)桂枝、黄芪

桂枝辛甘温,治中风感冒有汗之症,配伍黄芪能治盗汗,二味合之能治小儿感冒及风湿性皮肤瘙痒症。

(6)桂枝、川朴、杏仁

桂枝配伍川朴、杏仁为治喘息之药。

(7)桂枝、附子

桂枝配伍辛温之附子,用于发热过高及自汗、盗汗及恶寒、小便不通症。

(8)桂枝、白术、附子

桂枝配伍白术、附子治风湿关节炎、脑出血后半身不遂。

(9)桂枝、龙牡

桂枝配伍龙牡,有恢复元阳之功,能治神经性过劳阳痿、遗精。女子梦交及小儿夜尿用之有效。若再加蜀漆可以用之治烧伤,解挛止挛,定痛退热,解烦躁。

(10)桂枝、防己

桂枝配伍苦辛性平之防己,通十二经,消腰以下至足之血分肿;与桂枝温煦鼓盈阳机之味相配伍,有消全身水肿之功。

附:肉桂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入肝、肾两经。

功能主治:气厚而发热,下行而补肾,能入命门,引火归元,养精髓,暖腰膝,利肝气,通血脉利关节,除风湿,收虚汗。治心腹冷痛猝痛,沉寒痼冷等症

经验配伍:

(1)肉桂、大黄

肉桂配伍苦寒之大黄,化积寒积垢,医赤白痢下,里急后重。

(2)肉桂、黄芩、黄连

肉桂配伍苦寒之黄芩、黄连,宁心固肾收虚汗。

(3)肉桂、五味子

肉桂配伍辛酸甘温之五味子,治抬肩虚喘、气短虚汗,并滋肝肾。

(4)肉桂、知母、黄柏

肉桂配伍苦寒之知母、黄柏,能通虚性尿闭。名“通关散”

(5)肉桂、车前、牛膝、六味地黄丸

肉桂、车前、牛膝,配六味地黄丸,壮肾阳,滋肾水,为“济生肾气丸”若加

附子,为“桂附地黄丸”以消阴散阴翳。

3.细辛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肾经。

功用主治:散寒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饮。治外感风寒,鼻塞头痛,风寒湿

痹,痰饮喘咳。

经验配伍:

(1)细辛、五味子、干姜

细辛配伍辛酸甘性温之五味子、辛温之干姜能逐饮,温化湿痰而定喘。治慢性虚性支气管炎。乃小青龙汤化裁,宜清风热,独取此法。

(2)细辛、白芷、藁本、藿香叶、羌活

细辛配伍白芷、藁本、藿香叶、羌活治风寒,太阳头痛。

(3)细辛、藿香叶、辛夷等

细辛配伍藿香叶、辛夷、苍耳、麝香、鹅不食草,研细面搐鼻,治鼻渊脑漏、慢性鼻炎。

(4)细辛、蜂房、熟地

细辛配伍蜂房、熟地下乳通结,治乳结。

(5)细辛、当归、川芎等

细辛配伍当归、川芎、白芍、白芷、丹皮、本、甘草治妇女带下,少腹冰冷而

痛,月经前后期不规律。

具有解表通便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C
本题考查方剂的功效主治之间的比较。防风通圣散为表里双解剂,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功效疏风解表,泄热通便(C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只具有解表之功,不具有通便作用(A错)。葛根黄芩黄连汤由葛根、甘草、黄芩、黄连组成,本方功能解表清里,然而从药物配伍作用来看,显然是清里热为主,并不具通便作用(B错)。大柴胡汤为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变化而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不具有解表作用(D错)。凉膈散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泻下,不具解表之功,并且泻下是为清泻胸膈郁热而设,而不在于热结便秘(E错)。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解表剂重点总结

-
 一、辛温解表
  1.麻黄汤

  【组成】麻黄三两(9g)桂枝二两(6g)杏仁七十个(6g)甘草(炙)一两(3g)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除营分之涩,合而为发汗峻剂。

  2.桂枝汤

  【组成】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扶营弱,合则调和营卫。

  3.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各9g)细辛五分(3g)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一两(各6g)

  【方歌】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防、芷、芩、芎、苍、草、地、细、羌——9味药)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4.香苏散

  【组成】香附子 紫苏叶 陈皮 炙甘草

  【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和中为君。

  5.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三两(9g)桂枝三两(9g)细辛三两(6g)干姜三两(6g)芍药三两(9g)半夏半升(9g)五味子半升(6g)甘草(炙)三两(6g)

  【方歌】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佳。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证候】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除外寒而宣肺气为君。

  6.止嗽散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陈皮一斤 甘草(炒)十二两

  【方歌】陈庚借钱百草园。(陈、梗、芥、白前、百部、草、菀——7味药)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证候】风邪犯肺证。

  紫菀、百部止咳化痰为君。

  外感内伤及新久咳嗽俱可使用,尤以外感咳嗽较久而表证不著者为宜,阴虚劳嗽非宜。

  二、辛凉解表

  1.银翘散

  【组成】连翘一两(30g)银花一两(30g)薄荷六钱(18g)牛蒡子六钱(18g)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15g)竹叶四钱(12g)桔梗六钱(18g)生甘草五钱(15g)+芦根

  【方歌】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竹、豉、荆、牛、荷、金、草、芦根、梗、翘——10味药)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银花、连翘透邪解毒,辟*解毒为君。

  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芳香辟*,清热解毒;二是于辛凉清透之中配以小量辛温发散之品,既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

  2.桑菊饮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7.5g)菊花一钱(3g)杏仁二钱(6g)薄荷八分(2.5g)桔梗二钱(6g)连翘一钱五分(5g)芦根二钱(6g)生甘草八分(2.5g)

  【方歌】桑菊荷杏,草根更俏。(桑、菊、荷、杏、草、芦根、梗、翘——8味药)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中都有连翘、桔梗、薄荷、芦根和甘草。

  本方为“辛凉轻剂”,银翘散为“辛凉平剂”。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四两(9g)杏仁五十个(9g)石膏半斤(18g)甘草(炙)二两(6g)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麻黄、石膏一温一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共用为君。石膏用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

  4.柴葛解肌汤

  【组成】柴胡6g 葛根9g 黄芩6g石膏5g 羌活3g 白芷3g 芍药6g 桔梗3g 生姜3片 大枣2枚 甘草3g

  【方歌】柴葛三更起,指说秦腔高。(柴、葛、三即姜枣草、梗、芷、芍、芩、羌、膏——11味药)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

  5.升麻葛根汤

  【组成】升麻10g 葛根10g 芍药6g 炙甘草3g.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

  三、扶正解表

  1.败毒散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川芎、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甘草各三十两(各900g)生姜、薄荷各少许

  【方歌】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参,生姜,羌活,梗,川芎,茯,荷,枳,前胡,柴胡,草——12味药)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羌活、独活疏风散寒,除湿止痛,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为君。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2.参苏饮

  【组成】人参、紫苏叶、葛根、姜半夏、前胡、茯苓各三分,橘红、桔梗、枳壳、木香、 炙甘草各半两,生姜7片,枣一枚。

  【方歌】申诉陈根,目前只办三更令。(参、苏、陈皮、葛根、木香、前胡、枳、半、三即姜枣草、梗、苓——13味药)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参苏饮偏于理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内有痰阻气滞者;败毒散则偏于解表,主治风寒湿邪在表之证。

  3.麻黄细辛附子汤

  【组成】 麻黄二两(6g)附子一枚(9g)细辛二两(3g)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

  4.加减葳蕤汤

  【组成】生葳蕤二钱至三钱 生葱白二枚至三钱 淡豆豉三钱至四钱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 桔梗一钱至钱半 东白薇五分至一钱 大枣二枚 炙甘草五分

  【方歌】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薇、荷、枣、草、豉、葱——8味药)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证候】阴虚外感风热证。

  生葳蕤(玉竹)滋阴润燥,滋而不腻,既资汗源,又润肺燥;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共为君。

  葱白、豆豉虽性温,得葳蕤、白薇之寒,则无助热劫阴之虑;葳蕤之滋润,得葱白、豆豉、薄荷、桔梗之宣散,而腻滞无恋邪之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03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