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秦艽1钱,酒芩1钱,羌活6分,苍术7分,酒柏1钱,独活8分,威灵仙1钱(酒炒),木瓜1钱,米仁1钱,红花3分,当归1钱,桃仁7粒(研),枳壳1钱,姜3片。
功能主治 : 痿痹。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古今医彻》卷二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凉。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传统应用】
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的发热、红斑、皮疹、舌质红绛,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闭经,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赤芍药散(《证治准绳》:赤芍、丹皮、茯苓、白芷、柴胡),治疗闭经发热。
治疗温病热入血分高热、出血的犀角地黄汤和清瘟败毒饮中也有赤芍,用以清热凉血。治疗痹证关节酸痛的蠲痹饮、独活寄生汤、三痹汤中,均用了赤芍或芍药以活血通络。
【主要成分】
主要含芍药苷类和丹皮酚类成分。
1.芍药苷类:赤芍的成分与白芍大致相同。都主含芍药苷,但量上有差异。《中国药典》规定芍药苷含量不得少于2%。赤芍还含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苷元、没食子酰芍药苷。
2.丹皮酚类: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
3.其他:赤芍还含胡萝卜苷、苯甲酸、β一谷甾醇、鞣质、挥发油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抗凝、抗栓塞
1.抗血小板聚集:和芍药苷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并不影响血小板数量。
2.抗凝血: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赤芍煎液能显著延长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赤芍与红花等量同用,能起最强的协同抗凝效果。
3.抗血栓形成:赤芍煎液具有较强的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
4.激活纤溶:赤芍煎液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并能明显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5.降脂和降黏:对实验性粥样硬化家兔,赤芍浸膏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高黏滞血症,赤芍精可显著降低全血黏稠度。
(二)对心血管
1.扩冠:有直接的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增加犬的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
2.保心: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明显抑制ST-T波的异常。赤芍可缓解烫伤后大鼠的心功能损害。
3.降低肺动脉高压和门静脉高压:对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均有良好的缓解效果。此作用优于川芎嗪,表现为肺血管扩张,肺血运改善,肺动脉压下降,心排出量增加,心肺功能均得到改善。
对犬急性实验性门静脉高压,赤芍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其压力。
4.抗动脉粥样硬化: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赤芍可使主动脉斑块面积显著减少,此作用较硝苯吡啶强,并可见主动脉内膜所含之总胆固醇、钙、磷脂均显著降低。血浆LPO显著降低至正常;使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
(三)调节免疫和抗炎
1.抑制体液免疫:可显著抑制溶血素生成,其醇提物对小鼠脾脏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调节T淋巴细胞: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对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小鼠,赤芍对淋转无影响,但可使抑制性T细胞(TS)的异常增高平抑至正常水平,表明能抑制Ts功能。
3.抗变态反应: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赤芍正丁醇提物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活性显著增强,并使肝重量明显增加。但赤芍水提物和醇提物无明显影响。
5.抗炎: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丹皮酚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四)保肝
具有保肝作用。赤芍静注可使大鼠肝萎缩程度明显减轻,降低转氨酶;可明显保护肝细胞膜和细胞器的损伤,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赤芍可改善肝炎后肝纤维化,促进肝纤维组织重吸收。其保肝和抗纤维化的机制与改善肝内微循环,降低门静脉压,提高血浆纤维联接蛋白水平等有关。
(五)解痉和抗胃溃疡
芍药苷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能抑制胃、肠、子宫等平滑肌痉挛。芍药苷和丹皮酚能显著抑制大鼠应激性溃疡和胃酸分泌。
(六)其他
1.镇静、镇痛:芍药苷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抗惊和解热作用,与甘草提取物在镇静、镇痛、抗惊和降低体温方面均有显著的增效协同作用。丹皮酚也有显著的镇静、抗惊作用。
2.对肿瘤的影响:水提物可显著促进艾氏腹水癌和W256鼠腹水的形成,明显缩短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赤芍水提物可显著促进荷瘤小鼠体内Lewis肺癌及肉瘤S180细胞的肺转移。
赤芍水提物与化疗药同用。能显著增强环磷酰胺和氨甲蝶呤的抗癌作用。
3.赤芍能显著增强肝细胞DNA的合成。
4.增强耐缺氧能力赤芍能降低大鼠线粒体的耗氧量,赤芍腹腔注射可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其作用强于丹参。
5.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七)体内过程
静注药后l0分钟,大多数组织药浓度已达高峰,以肝、肺最高,心、脾次之,脑、胎盘再次。赤芍衍生物801能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静注5分钟于脑中即达药浓高峰。芍药苷部分以原形经尿和胆汁排泄。
【临床应用】
1.肝病赤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报道需大剂量使用,或与柴胡等同用。
2.肺心病和肺动脉高压赤芍口服或用注射液,可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3.冠心病和脑梗死改善胸闷胸痛症状和缓解心绞痛,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
4.急性乳腺炎和急性淋巴结炎赤芍与黄芩、蒲公英等同用。
5.血管炎和紫癜紫斑包括免疫病之血管炎、紫癜紫斑,过敏性紫癜等。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6~12g。
临床常用剂量:6~12g。
大剂量:l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四、湿
湿邪包括潮气和雾露之气,它的性质阴寒凝滞,能郁遏阳气,并阻碍人体气机的流畅。不但弥漫胸腔令人昏闷、呕恶,或浸润肌肉、经络、关节发生沉重、麻木、酸疼,还会停留内脏,生痰积水。
湿从外来者为外湿,从内生者为内湿,内湿和脾脏关系最为密切,凡湿邪内阻能使脾运不健,脾运不健亦能产生湿邪。同时,湿邪能和风、寒、暑邪结合成风湿、寒湿、暑湿等证;也能和不同性质的热邪相结合,成为缠绵难愈的湿热证。
治法,外湿宜汗,内湿轻者宜化,重者宜化兼渗利,既积成水并可攻逐。
(一)伤湿
【主证】
鼻塞、头胀如裹、胸闷、全身沉重倦怠、四肢关节烦疼或有低热、脉象浮濡、舌苔薄白或腻。
【辨】
伤湿亦属外感,与伤风感冒不同之点,在于发热不高或仅下午微热,头重觉胀,很少剧烈疼痛,缺少咳嗽等肺脏见证,多见肠胃方面的口黏、口淡、舌腻、食呆、胸膈痞满等证状。
【治法】
1.苦温辛散法。
2.疏风胜湿法。
【论】
治表湿当微汗,忌大发汗,否则湿不尽而阳气反伤,药取苦温辛散,方如神术散。湿恋经络,亦可用风药祛除,方如羌活胜湿汤。
【歌诀】
伤湿寒胀关节疼,苔腻微热闷沉重;
苦温辛散风胜湿,神术散表羌活胜。
【歌诀解释】
前两句,概括了伤湿的主证,证见鼻塞、头胀如裹、四肢关节烦疼、苔腻,或有低热、胸闷、全身沉重等。后一句,“神术”为神术散,“羌活”为羌活胜湿汤。
(二)停湿
【主证】
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口内黏淡、恶心呕吐、嗳气、腹满、大便濡泻、小溲短少、足肿、肢体困倦、口不渴、渴亦不能多饮且喜热饮、脉象濡缓、舌苔白滑浮腻。
【辨】
过食生冷瓜果膏粱厚味,损伤脾阳,最易引起内湿,故多见肠胃功能迟钝及气机郁滞现象。临床证状以舌腻、口不作干、胸闷、泛恶、小便不利等最为多见,因为湿属阴邪,很少热证,倘见热证须留意是否湿热同病。
【治法】
1.芳香化湿法。
2.苦温燥湿法。
3.淡渗利湿法。
【论】
内湿轻者用芳香化之,方如不换金正气散;重者宜苦温燥之,如平胃散;燥之不去,可用渗利,使从小便排出,前人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如渗湿汤。
【歌诀】
停湿闷腻恶不利,不渴足肿泻嗳气;
芳化苦燥淡渗湿,不换平胃渗湿利。
【歌诀解释】
前两句,归纳了停湿的主证,证见胸脘痞闷、苔腻、恶心呕吐、小便不利、口不渴、足肿、大便濡泻、嗳气等。后一句,“不换”为不换金正气散,“平胃”为平胃散,“渗湿”为渗湿汤。
【兼证和治法】
1、风湿:见“风”纲。
2、寒湿:湿本阴邪,与寒邪极易结合,在经络为着痹疼痛;在内脏为胃脘痞痛,腹胀、泄泻等。治法不离温化,前者如除湿蠲痹饮,后者如生附除湿汤。
3、暑湿:伤暑夹湿,发于夏季,见“暑”纲。
4、湿热:湿邪和热邪合并发病,见“火”纲。
5、痰湿:积湿生痰,见“痰”纲。
(三)积水
【主证】
面目浮肿、身肿、四肢肿或腹部独大、气喘、心悸、两胁疼痛、小便不利、脉象浮迟或弦紧或沉细。
【辨】
肿与胀类似,肿属于水,胀则属气。肿多先起于头面,或先起于足胫,然后全身皆肿;胀则以腹腔为主。水肿按之如糟囊,下陷不起,气胀叩之[插图]然。水肿皮薄明亮,气胀皮色不变。
【治法】
1.发汗消肿法。
2.分消行水法。
3.利气逐水法。
4.温运逐化法。
【论】
上肿曰风,下肿曰水,故腰以上肿宜发汗,方如麻杏苡甘汤;腰以下肿宜利小便,如小分清饮。上下皆肿则发汗和利小便同用,《内经》称为开鬼门(指汗孔),洁净府(指膀胱),后人也叫上下分消。
腹内积水,实证当予逐化,方如舟车丸;阳虚者当温运,如真武汤。治腹水须健中,脾健则水自消;须宣上,肺畅则水自行;须补火,肾命旺则水自化。因为肺主气,肾命主火,脾主健运化湿,言气而三焦决渎在内,言肾命而膀胱气化亦包括在内了。
【歌诀】
积水面身肢腹肿,喘悸不利两胁痛;
发汗分消利气温,麻苡小分舟真用。
【歌诀解释】前两句,涵概了积水的主证,证见面目浮肿、身肿、四肢肿、腹部独大、气喘、心悸、小便不利、两胁疼痛等。后一句,“麻苡”为麻杏苡甘汤,“小分”为小分清饮,“舟为”舟车丸,“真”为真武汤。
总结:湿分为伤湿、停湿、积水。
湿从外来者为外湿,从内生者为内湿。内湿与脾脏关系最为密切,且湿性黏滞缠绵,又常与风、寒、暑等其他外邪相结成疾。大体而言,外湿宜汗,内湿轻者宜化,重者宜化兼渗利。
具体治法:
伤湿采用苦温辛散法、疏风胜湿法。
停湿采用芳香化湿法、苦温燥湿法。
积水采用发汗消肿法、分消行水法、利气逐水法、温运逐化法。
【方剂选要】
1、神术散:苍术、防风、甘草。
2、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川芎、藁本、防风、甘草、蔓荆子。
3、不换金正气散:藿香、半夏、厚朴、陈皮、苍术、甘草。
4、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5、渗湿汤:苍术、白术、茯苓、陈皮、泽泻、猪苓、甘草。
6、除湿蠲痹饮:苍术、白术、茯苓、羌活、泽泻、陈皮、甘草、姜汁、竹沥。
7、生附除湿汤:附子、苍术、白术、厚朴、木瓜。
8、麻杏苡甘汤:麻黄、杏仁、苡仁、甘草。
9、小分清饮:茯苓、泽泻、猪苓、苡仁、枳壳、厚朴。
10、舟车丸:甘遂、大戟、芫花、大黄、轻粉、黑丑、青皮、陈皮、木香、槟榔。
11、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
【药物分类】
1、化湿:藿香、砂仁、苡仁、佛手、陈皮。
2、燥湿:苍术、半夏、厚朴、草果。
3、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防己、通草、车前子、大腹皮、冬瓜皮。
4、泻水: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商陆。
5、风药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白芷。
摘自:谦斋医学文稿/秦伯未著;孙其新,孙丽那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从你所说的症状来看,应当属于中医痿症范筹,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而致病,
治宜:行气活血,通络。补肾。
常用的方药有虎潜丸和蠲痹饮
1、虎潜丸
龟板、 黄柏、 知母、 熟地 牛膝、 芍药 锁阳 、虎骨、 当归、 陈皮、 干姜、
现一般无虎骨,方中可加桃仁,红花,通草之类。
2、蠲痹饮
秦艽 、黄芩、羌活 苍术、黄柏 、独活、 威灵仙、木瓜、 米仁、 红花、 当归、 桃仁、 枳壳、
生姜.水煎.方中可加杜仲、枣皮、枸杞之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98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蠲痹防痿汤
下一篇: 蠲痹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