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冬葵子90克 茯苓 滑石各30克 芒消15克 甘草(生)肉桂各7.5克
制法 : 上杵为散。
功能主治 : 利水通淋。治石淋,水道涩痛。
用法用量 : 每次9克,温开水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利则愈。
摘录 : 《张氏医通》卷十四
【本草语录】 1、《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2、《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3、《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4、《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5、《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6、《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7、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8、《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9、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10、《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11、《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12、《汤液本草》:“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13、《本草衍义补遗》:“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14、《纲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肾邪,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胺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异。《素问》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移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所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宜用也。陶弘景始言茯苓赤泻、白补,李杲复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发前入之秘者;时珍则谓茯苓、茯神,只当云赤入血分,白入气分,各从其类,如牡丹、芍药之义,不当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壬癸分,则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张元素不分赤白之说,于理欠通。” 15、《本草经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大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16、《本草正》:“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 17、《药品化义》:“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魂魄惊跳,膈间痰气。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于烦渴亦解。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 18、《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且水既去,则小便自开,安有癃闭之虑乎,水去则内湿已消,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水去则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 19、《本经疏证》:“夫气以润而行,水以气而运,水停即气阻,气阻则水淤。茯苓者,纯以气为用,故其治咸以水为事,观于仲景书,其显然可识者,如随气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汤);随水之淤而化气(五苓散);气以水而逆,则冠以导水而下气随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水以气而涌,则首以下气而导水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诸加减汤);水与气并壅于上,则从旁泄而虑伤无过(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戎盐汤、茯苓泽泻汤);气与水偕溢于外,则从内挽而防脱其阳(防己茯苓汤);气外耗则水内迫,故为君于启阳之剂(茯苓四逆汤);气下阻则水中停,故见功于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凡此皆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使请者条鬯,浊者自然退听,或从下行,或从外达,是用茯苓之旨,在补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补矣也。”[1] 20、《医学衷中参西录》:友人竹芷熙曰:“嵊县地固多山,有葛溪口,嵊东山名也。本层峦迭嶂,峰回水绕之所,吴氏聚族而居,约四五十家,以种苓为业,其种苓之法,秘而不宣,虽亲戚不告焉。新嵊药肆间,茯苓皆出于是。春间吴氏之媳病,盖产后月余,壮热口渴不引饮,汗出不止,心悸不寐,延余往治,病人面现红色,脉有滑象,急用甘草、麦冬、竹叶、柏子仁、浮小麦、大枣煎饮不效;继用酸枣仁汤,减川芎加浮小麦大枣,亦不效;又用归脾汤加龙骨、牡蛎、萸肉则仍然如故。当此之时,余束手无策,忽一人进而言曰:‘何不用补药以缓之’,余思此无稽之谈,所云补药者,心无见识也,姑漫应之.时已届晚寝之时,至次日早起,其翁奔告曰:‘予媳之病昨夜用补药医痊矣。’余将信将疑,不识补药究系何物,乃翁持渣来见,钵中有茯苓四五两.噫,茯苓焉,胡为云补药哉?余半晌不能言.危坐思之,凡病有一线生机,皆可医治.茯苓固治心悸之要药,亦治汗出之主药。仲景治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可知心悸者汗出过多,心液内涸,肾水上救入心则悸,余药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镇之。是证心悸不寐,其不寐由心悸而来,即心悸亦从汗出而来,其壮热口渴不引饮,脉滑,皆有水气之象,今幸遇种苓家,否则汗出不止,终当亡阳,水气凌心,必当灭火,是谁之过欤?余引咎而退。” 【医家名录】 1、凡用茯苓,其目的在于补不在于泄,茯苓之作用,在于泄不在于补。盖气之所至,水亦无所不至,气之所止,水亦无所不止,利其水所以行其气也。茯苓能宁心益脾补肾,以其行有形之水,布无形之气也。 2、利水行气,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俾清生浊降,外达下行,而心脾肾三脏得以补益也。 3、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能泻能补,两得其宜之药也。利水湿以治水肿小便不利,化痰饮以治咳咳嗽、痰湿入络之症,健脾胃而能止泻止带,宁心神治惊悸失眠。药性平和,无伤正气之弊,以其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脾虚湿盛,正虚邪实之症尤为适宜。 4、世补斋医书有云:“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动,湿也,茯苓有可行湿。”以为其化痰之功实与利水渗湿攸关,不无道理。然则利水渗湿之品,并非均能化痰,则茯苓之用,亦有所特殊者。
目录1拼音2《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葵子散 2.1处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2.5摘录 3《圣惠》卷七十九:葵子散 3.1处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3.5摘录 4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三八:葵子散 4.1葵子散的别名4.2处方4.3制法4.4功能主治4.5葵子散的用法用量4.6摘录 5《外台》卷二十七引《范汪方》:葵子散 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5.5摘录 6《圣惠》卷七十二:葵子散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6.5摘录 7《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葵子散 7.1葵子散的别名7.2处方7.3制法7.4功能主治7.5葵子散的用法用量7.6摘录 8《准绳·女科》卷四:葵子散 8.1处方8.2功能主治8.3葵子散的用法用量8.4摘录 9《圣惠》卷三十二:葵子散 9.1处方9.2制法9.3功能主治9.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9.5注意9.6摘录 10《圣惠》卷二十九:葵子散 10.1处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10.5摘录 11《圣济总录》卷七十六:葵子散 11.1处方11.2制法11.3功能主治11.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11.5摘录 12《圣惠》卷七十七:葵子散 12.1处方12.2制法12.3功能主治12.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12.5摘录 13《一见知医》卷一:葵子散 13.1处方13.2制法13.3功能主治13.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13.5摘录 14《医统》卷八十三 14.1方名14.2组成14.3主治14.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14.5制备方法 15《圣惠》卷六十二 15.1方名15.2组成15.3主治15.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15.5制备方法 16《圣惠》卷三十八 16.1方名16.2葵子散的别名16.3组成16.4主治16.5葵子散的用法用量16.6制备方法16.7附注 17《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经验良方》 17.1方名17.2组成17.3主治17.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17.5制备方法 18《准绳·女科》卷四 18.1方名18.2组成18.3功效18.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 19《圣惠》卷五十八 19.1方名19.2组成19.3主治19.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19.5制备方法 20《直指小儿》卷四 20.1方名20.2组成20.3主治20.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20.5制备方法 21《圣惠》卷七十五 21.1方名21.2组成21.3主治21.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21.5制备方法 22《圣惠》卷九十二 22.1方名22.2组成22.3主治22.4葵子散的用法用量22.5制备方法 附:1古籍中的葵子散 1拼音 kuí zǐ sǎn
2《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葵子散
3《圣惠》卷七十九:葵子散
4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三八:葵子散
5《外台》卷二十七引《范汪方》:葵子散
6《圣惠》卷七十二:葵子散
7《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葵子散
8《准绳·女科》卷四:葵子散
9《圣惠》卷三十二:葵子散
10《圣惠》卷二十九:葵子散
11《圣济总录》卷七十六:葵子散
12《圣惠》卷七十七:葵子散
13《一见知医》卷一:葵子散
14《医统》卷八十三
15《圣惠》卷六十二
16《圣惠》卷三十八
17《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经验良方》
18《准绳·女科》卷四
19《圣惠》卷五十八
20《直指小儿》卷四
21《圣惠》卷七十五
22《圣惠》卷九十二
古籍中的葵子散 《医宗金鉴》:[卷五淋证门]石淋 湿热蓄久石淋成,溲如沙石茎中疼,轻者须用葵子散,重则八正可相从。[注]石淋者,逢溺则茎中作痛,常带...
《幼科心法要诀》:[卷五淋证门]石淋 湿热蓄久石淋成,溲如沙石茎中疼,轻者须用葵子散,重则八正可相从。【注】石淋者,逢尿则茎中作痛,常带...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八妊娠诸疾门]子淋 。大便大下。则溺胞随即归正。于是小便顺流。宜服葵子散。方地肤大黄汤(出圣惠方)疗妊娠患子淋。由肾虚...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二·肝脏部]淋 ,井水入灯心煎服。仍以米饮调油发灰,空心灌下。葵子散治小儿诸淋。葵子车前子木通桑白皮(炒)瞿麦赤茯...
《杂病广要》:[脏腑类]小便不通
#植物记录 苘麻!锦葵科苘麻属植物。既然为麻,你可知,历史上曾有人采它的皮为心爱的人织过衣裳?只是,后来人们发现他不如苎麻等那么柔软,渐渐用来编绳用了。
《新修本草》里说:“今人作布及索,䔛麻也。实似大麻子。九月、十月采实,阴干。” 《新修本草》又叫《唐本草》,是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的著作,可见唐时人们还多用它织布和编绳索,那时候的人们还会在9-10月采摘种籽。
而宋时的《本草图经》里也有关于它的记录:“苘实,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北人种以绩布及打绳索。苗高四五尺或六七尺,叶似苎而薄,花黄,实带壳如蜀葵,中子黑色。九月、十月采实,阴干用。古方亦用根。”可见自唐及宋,苘麻一方面的确是很主流的织布和家居用材料,而种籽是单独入药的。
那么,苘麻子,到底有何功用呢?
苘麻子,在传统中医药里是以“葵子”名药用的,它在有些地方还与后来锦葵科蔬菜里的冬葵子同做“冬葵子”用。
深入去查阅,就会发现“葵”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录,但是比较简单,算直截了当地给了一个结果。在《别录》和《药性论》里,及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里也相对简单,基本上是结果性阐述。
而《本草纲目》的阐述,显然更详细,李时珍说:“葵,气味俱薄,淡滑为阳,故能利窍通乳,消肿滑胎也,其根叶与子,功用相同。通大便,消水气,滑胎,治痢。”
由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葵与葵子,气与味俱薄,淡者渗,所以利水湿、消水气、治痢疾;其质滑,滑以利窍,所以有滑胎、通便、下乳之功。
又因其性寒,味淡,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合力,故又多用于赤白痢疾、淋病涩痛、痈肿目翳等。
因其性寒而滑,有滑胎之功,所以通常来说孕妇是忌用的。《得配本草》里还特别提醒说:“气虚下陷,脾虚肠滑,禁用。”
但我们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却恰恰读到有主治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的“葵子茯苓散”:身重,小便不利,洒渐恶寒,起即头眩……葵子一斤,茯苓三两。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又有意思的治孕妇“子肿”的方子:取葵子之滑以利窍,取茯苓之淡以渗泄,二药共事,滑利窍道,化气利水,用于妊娠身肿、小便不利的子肿。虽为剂水之轻剂,但药少力专,收“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功。
《张氏医通》里说:“但利小便,则水去而经气行,表病自愈。用葵子直人膀胱,以利癃闭,佐茯苓以渗水道也。”
犹记得幼时在湖南时,老夏听母亲说,冬葵菜(滑溜溜口感)别人说孕妇不可食怕滑胎,但是我母亲坚持说它性味平和孕妇可食是无伤无损的。还举例我母亲怀我及生我妹的亲身食用的体验,后面村里亦有不少孕妇验证,而且母亲说孕期后期通常出现的小便减少和双腿水肿而重,食之反而得缓解。
今天老夏把这一段旧事与《金匮要略》里的“葵子茯苓散”联系起来,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古老中医学,其实都来自于对大自然形、色、气、味的观察和领悟,来源于生活与医学的实际应用总结。
《本草崇原集说》:葵性寒滑,似非孕妇所直,何以《金匮要略》治妊娠水气,用葵子茯苓散。修园曰,有病则病当之也。《千金方》以参、术等味驾驭其间,愈觉平妥。
不过,说到最后,严谨来说,锦葵科冬葵的冬葵子,与锦葵科苘麻属苘麻子的功用,当又有些区别的,只是记录较少。历来中药里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问题,为我们今天的学习还是留下了一些疑惑!
学无止境,暂且记录之。
——老夏自然生活研究院2021.8.27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68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味葱豉汤
下一篇: 加味薷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