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牛蒡子3两,荆芥穗5钱,甘草1两,防风(去芦)7钱半,川升麻7钱半,犀角3钱,麦门冬(去心)5钱,桔梗5钱。
制法 : 上锉散。
功能主治 : 毒气壅遏,壮热心烦,疮疹出未匀透,口生疮不能吮乳。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水煎,温服,时时令呷含下。
摘录 : 《袖珍小儿》卷八
治疗痢疾的中医名药方 注明出处: /pages/QJKncydh.html : 阿胶梅连丸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翁汤2 安石榴汤 白头翁汤1 柏皮汤 柏子散 不二丸 参连汤 苍术地榆汤 茶梅丸 赤石脂丸 纯阳真人养脏汤 大柴胡汤 大黄汤2 大香连丸 当归调血汤 当归活血汤1 当归龙骨丸 当归散8 导气汤3 地榆散4 斗门散 断痢散 二气丹1 防风芍药汤 伏龙肝丸2 甘露消毒丹 固肠汤 固阳丹 和解散 黑姜散 厚朴汤1 黄柏汤 黄连阿胶丸 黄连丸1 黄连枳壳汤2 黄芩五味散 急救绿豆丸 加减平胃散1 加味白头翁汤 坚中丸 姜茶散 椒艾丸2 桔梗丸 酒煮黄连丸 立生丹 立效丸2 灵砂丹 六君子汤 龙骨丸2 梅煎散 没乳丸 没食子丸1 木香导滞汤 木香散5 泼火散 七味散 清流饮 清暑痢疾丸 人参乌梅汤 肉豆蔻丸2 三黄熟艾汤 三奇散 涩肠丸 芍药柏皮丸2 芍药黄芩汤1 神授散 神效鸡青丸 生地黄汤2 升麻黄连汤 石莲子汤1 石榴皮散2 黍米粥 水煮金花丸 丝瓜散1 四味香连丸 粟壳饮 桃花汤1 天浆散 万灵汤 温肠丸1 乌梅散 乌梅丸2 戊已丸 香连化滞丸 香连丸2 香蔻丸 橡实散 鸭蛋汤 抑扶煎 云母散 止痢汤 治痢散 !最好到医院让中医师仔细辩证后再治疗,因为痢疾用中医可以分为寒湿痢,湿热痢,疫毒痢以及一些休息痢等很多,必须辩证清楚才能准确治疗!紫苋粥 佐关煎 诃黎勒丸1 燮理汤 茜根丸 蓣莲饮 薷苓汤 枳实导滞丸 槲叶散 裨脾散 柏叶丸2 补阴升提汤 参附汤3 参茸汤 仓廪汤 陈曲丸 赤石脂禹余粮汤 寸金丹1 大分清饮 大桃花汤 大中汤 当归黄芩芍药汤 当归活血汤3 当归散3 导气汤1 地榆散1 调荣汤2 豆附丸 断下汤2 二宣汤 封脐丹 附子粥 葛根黄芩黄连汤 固肠丸 瓜蒂散1 和中丸1 黑神散3 化滞汤2 黄柏丸 黄连补汤 黄连枳壳汤1 黄芩厚朴汤 黄芩知母汤 加减黄连阿胶汤 加减芩芍汤 加味参附汤 剪红丸2 椒艾丸1 桔梗散2 久痢丹 开噤散 立效散10 立应丸 六和汤 龙骨丸1 马齿苋汤 梅蜜饮 没食子散 没食子丸2 木香散3 内补丸1 七德丸 青橘皮丸 清六丸 清血丸 肉豆蔻丸1 三宝粥 三黄枳朴丸 涩肠散 芍药柏皮丸1 芍药黄连汤 芍药汤4 神仙救苦散 神应丸2 升麻补胃汤1 升阳除温防风汤 石榴皮散1 舒眉丸 术蔻面 水煮木香丸 四味阿胶丸 四苓合芩芍汤 汤泡饮 桃花丸 天水涤肠汤 万应灵膏 温脾汤1 乌梅丸1 五奇汤 犀角汤1 香连丸1 香连丸3 香豉汤3 小七香丸 羊脂煎 遇仙立效散 止痢神丸 滞下丸 中和汤3 子芩汤 诃黎勒丸 诃子皮散 茜根散1 萸连丸 薤白汤 枳连丸 樗根汤 橘皮煮散 蚵蚾散 安石榴汤 白头翁汤1 柏皮汤 柏子散 不二丸 参连汤 苍术地榆汤 茶梅丸 赤石脂丸 纯阳真人养脏汤 大柴胡汤 大黄汤2 大香连丸 当归调血汤 当归活血汤1 当归龙骨丸 当归散8 导气汤3 地榆散4 斗门散 断痢散 二气丹1 防风芍药汤 伏龙肝丸2 甘露消毒丹 固肠汤 固阳丹 和解散 黑姜散 厚朴汤1 黄柏汤 黄连阿胶丸 黄连丸1 黄连枳壳汤2 黄芩五味散 急救绿豆丸 加减平胃散1 加味白头翁汤 坚中丸 姜茶散 椒艾丸2 桔梗丸 酒煮黄连丸 立生丹 立效丸2 灵砂丹 六君子汤 龙骨丸2 梅煎散 没乳丸 没食子丸1 木香导滞汤 木香散5 泼火散 七味散 清流饮 清暑痢疾丸 人参乌梅汤 肉豆蔻丸2 三黄熟艾汤 三奇散 涩肠丸 芍药柏皮丸2 芍药黄芩汤1 神授散 神效鸡青丸 生地黄汤2 升麻黄连汤 石莲子汤1 石榴皮散2 黍米粥 水煮金花丸 丝瓜散1 四味香连丸 粟壳饮 桃花汤1 天浆散 万灵汤 温肠丸1 乌梅散 乌梅丸2 戊已丸 香连化滞丸 香连丸2 香蔻丸 橡实散 鸭蛋汤 抑扶煎 云母散 止痢汤 治痢散 紫苋粥 佐关煎 诃黎勒丸1 燮理汤 茜根丸 蓣莲饮 薷苓汤 枳实导滞丸 槲叶散 裨脾散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天火的中医病因病机5天火的诊断6需要与天火鉴别的疾病7天火的中医治疗 7.1天火的中医辨证治疗 7.1.1风热毒蕴证 7.1.1.1症状7.1.1.2辨证分析7.1.1.3治法7.1.1.4方药治疗 7.1.2湿热毒蕴证 7.1.2.1症状7.1.2.2辨证分析7.1.2.3治法7.1.2.4方药治疗 7.1.3胎火蕴毒 7.1.3.1症状7.1.3.2辨证分析7.1.3.3治法7.1.3.4方药治疗 7.1.4肝脾湿火 7.2赤游丹的治疗 7.2.1毒在肌肤证7.2.2毒传心肝证7.2.3赤游丹的方药治疗 7.3抱头火丹的辨证治疗7.4流火的治疗7.5单方成药治疗7.6外治法7.7针灸治疗 7.7.1方一7.7.2方二7.7.3耳针法疗法7.7.4砭镰法 7.8拔罐疗法 8天火患者日常保健9天火的西医治疗10参考资料附:1治疗天火的方剂2治疗天火的穴位3治疗天火的中成药4天火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天火 1拼音 tiān huǒ
2英文参考 acute skin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redness of the affected par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天火为病名,即丹毒[1]。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丹毒(erysipelas[2])为病名[3][4]。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丹熛、天火、火丹、流火[3][4]。是指以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5]。
丹毒常发生在面部或下肢[3]。因皮损部位色红如涂丹状,故名[3]。
初起患部鲜红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4]。
发无定处者名赤游丹,发于头部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者名流火[4]。生于胸腹腰胯部者,称内发丹毒。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3]。
春、秋是丹毒发病季节,见于幼童和老年人。针具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如因混合感染形成溃疡,或出现败血症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傈疮疡……”
《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云:“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
丹毒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4天火的中医病因病机 天火发于上者多为风热化火,发于下者多为湿热化火,亦有外伤感染所致[4]。
天火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结,郁阻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粘膜破伤(如鼻腔粘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破伤,皮肤擦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毒邪乘隙侵入而成。凡发于头面部者,挟有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挟有肝火;发于下肢者,挟有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天火多因血分有热,更兼火毒侵袭,或皮肤黏膜破损,邪毒乘隙而入,火热邪毒郁于肌肤,经络阻塞,气血壅遏而成。发于头面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胁者,多挟肝火;发于下肢者,多兼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则多由胎毒内蕴,外邪引动而发。
5天火的诊断 天火多数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新生儿丹毒,常为游走性。可有皮肤、粘膜破损等病史。
全身症状明显,突然发冷、高热、全身不适和头痛[3]。
局部有烧灼感,肿胀,火红色,界限清楚,边缘不整齐似“地图样”并稍隆起[3]。指压色褪,去压复原。有时伴有水泡。病变向四周扩大迅速而中心渐褪、脱屑[3]。皮肤可坏死[3]。
发病急骤,初起往往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继则局部见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略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压之皮肤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明显。一般预后良好,约经5~6天后消退,皮色由鲜红转暗红或棕黄色,最后脱屑而愈。病情严重者,红肿处可伴发瘀点、紫斑,或大小不等的水疱,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亦有一边消退,一边发展,连续不断,缠绵数周者。患处附近署核可发生肿痛。
常有足癣或皮肤外伤感染等病灶[3]。
发于小腿者,愈后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皮肤粗糙增厚,下肢肿胀而形成象皮腿。
新生儿丹毒常游走不定,多有皮肤坏死,全身症状严重。
本病由四肢或头面走向胸腹者,为逆证。新生儿及年老体弱者,火毒炽盛,易致毒邪内陷,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常在20×109几以上,中性粒细胞80%~90%。
6需要与天火鉴别的疾病 发:局部色虽红,但中间隆起而色深,四周较淡,边界不清,胀痛呈持续性,化脓时跳痛,大多可坏死、溃烂;全身症状没有丹毒严重;不会反复发作。
接触性皮炎:有明显过敏物质接触史;皮损以肿胀、水疱、丘疹为主,伴灼热、瘙痒,但无触痛;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7天火的中医治疗 天火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4]。抱头火丹服普济消毒饮,流火可服龙胆泻肝汤加味,重证服蓝叶散加黄芩、元参,或漏芦汤,或消丹饮加味[4]。
外治可用复方黄连膏,或四色散敷贴,或以赤小豆一升磨筛细,或以榆树根白皮作末,以鸡子白和如泥,涂之;若热痛掀赤甚者用金花散敷之;亦可用升麻搨汤外洗[4]。
下肢复发性丹毒可用砭镰法放血,以泄热毒[4]。
7.1.1.1症状 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疼痛剧烈,边界清楚,恶寒伴高热,头痛,口干渴,心烦急,尿赤短,便干燥,舌质红,苔黄或厚,脉浮数。
发于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甚至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7.1.1.2辨证分析 风热毒邪犯上,与血分热邪蕴结,郁阻肌肤,故见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甚则发生水疱;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故皮肤肿胀疼痛,甚则眼胞肿胀难睁,或伴头痛;风热毒邪与正气相争,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为邪热尚在表之象。
7.1.1.3治法 湿热毒蕴发于头面部宜清热解毒,凉血疏风。
7.1.1.4方药治疗 可用普济消毒饮加犀角地黄汤:双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芒硝以泻下通腑。
7.1.2湿热毒蕴证 丹毒·湿热毒蕴证(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toxin amas *** ent)是指湿热毒蕴,以发于下肢,发热,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为主,亦可发生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舌苔黄腻,脉洪数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5]。
7.1.2.1症状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边界尚清,表面可有水疱、血疱,伴恶寒、低热,渴不欲饮,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白而腻,脉滑数。
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可伴轻度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
7.1.2.2辨证分析 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湿热毒邪淤结于下肢,郁阻肌肤,经络阻塞,故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热毒炽盛,腐化肌肉,故甚者可至结毒化脓、肌肤坏死;湿邪中阻,故见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湿性粘滞,与热胶结,故易反复发作。
7.1.2.3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7.1.2.4方药治疗 可用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肿胀甚窄或形成象皮腿者,加苡米、防己、赤小豆、丝瓜络、鸡血藤以利湿通络。
解毒清热汤加除湿胃苓汤加减: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叶15g、丹皮10g、赤芍10g、猪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黄柏10g、牛膝10g、萆薜10g。
7.1.3胎火蕴毒 丹毒·胎火蕴毒证(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fetal fire amassing toxin),胎火蕴毒,以多见于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可呈游走性,并有壮热烦躁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5]。
7.1.3.1症状 发生于新生儿,多见于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
7.1.3.2辨证分析 胎火蕴毒,与气血搏结,故见局部皮肤红肿灼热;火毒入于心包,心神受扰,故可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邪热侵扰脾胃,故恶心呕吐。
7.1.3.3治法 凉血清热解毒。
7.1.3.4方药治疗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神昏谵语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7.1.4肝脾湿火 丹毒·肝脾湿火证(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fire in spleen and liver)是指肝脾湿火,以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伴口干且苦,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5]。
7.2.1毒在肌肤证 赤游丹·毒在肌肤证(wandering erysipelas with syndrome of toxin invading muscle and skin[6])是指邪毒侵袭,游走全身,发于肌表,以局部皮肤红肿,形如云片,焮热疼痛,游走不定,发热恶寒,烦躁多啼,唇口干燥,舌红,苔黄或白为常见症的赤游丹证候[8]。
7.2.2毒传心肝证 赤游丹·毒传心肝证(wandering erysipelas with syndrome of toxin invading heart and liver[6])是指邪毒炽盛,内陷心肝,迫入营血,以局部皮肤焮赤肿痛,壮热,心烦,甚则神昏、抽搐,唇燥口干,舌绛,苔少为常见症的赤游丹证候[8]。
7.2.3赤游丹的方药治疗 治宜清热解毒,初服大连翘饮,次服消毒犀角饮;外治先宜砭去恶血,次宜牛、羊肉薄片贴红晕处,微干再易,俟肉片不干,换如意金黄散,用蓝靛汁调敷[7]。
《疡科心得集·卷中·辨小儿赤游丹游火论》:赤游丹者,乃心火内郁,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风胜则树木皆摇,故令游走殊速。名之丹者,以应心火而色赤也,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而痛,或发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令儿躁闷腹胀,发热,游走遍体,流行甚速,须急治之。自腹而流于四肢者,易治;自四肢而归于腹者,难疗。治宜凉心泻肝,如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之类。又当顺天时,若暑热,以通圣辛凉之剂解之;严寒,以升麻、葛根辛温之剂解之。外宜用磁锋砭去紫血,以泄其毒,再用精肉片贴之;或用鸡子清调乳香末涂之亦可。又有色白者,名白游风,其候流块作痒,大小不等,津水作烂,此感风湿而发,治以疏散渗湿为主。游火者,或头面,或腿上,红赤肿热,流散无定,以堿水扫上,旋起白霜者是也,其色光亮,其热如火。治宜疏风清火、凉血解毒,外用白海蜇皮洗净拭干,包扎患处一伏时,揭开看,如蜇皮黄枯,即另换一张包裹,如此三、四张,即消散矣。
《疡科心得集·卷上·辨大头瘟抱头火丹毒论》:大头瘟者,系天行邪热疫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一名时毒,一名疫毒。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初起状如伤寒,令人憎寒发热头疼,肢体甚痛,恍惚不宁,咽喉闭塞,五、七日乃能杀人。若至十日之外,则不治自愈矣。治宜辨之,先诊其脉,凡滑数、浮洪、沉紧、弦涩,皆其候也。但浮数者,邪在表,犀角升麻汤发之。沉涩者,邪气深也,察其毒之盛者,急服化毒丹以攻之;实热便秘者,大黄汤下之;或年高气郁者,五香连翘汤主之。又于鼻内通气散,取十余嚏作效;若药不嚏者,不可治之;若嚏出脓血者,治之必愈。凡左右看病之人,日日用药嚏之,必不传染,切须记之。其病患每日用嚏药三、五次,以泄热毒,此治时疫之良法也。凡经三、四日不解者,不可太下,犹宜和解之,以犀角散、芩、连消毒饮,甚者连翘汤之类。至七、八日,大小便通利,而头面肿起高赤者,可与托里散、托里黄汤;如肿甚者,宜砭患处出恶血,以泄其毒。凡病若五日以前,精神昏乱,咽喉闭塞,语言不出,头面赤肿,汤水难入者,必死之候,治之无功矣。须知此疾有阴有阳,有可汗者,有可下者,粗工但云热毒只用寒药,殊不知病有微甚,治有逆从,不可不审也。陶节庵曰∶大头伤风之证,若先发于鼻额红肿,以致两目盛肿不开,并面部赤而肿者,此属阳明也。或壮热气喘,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不利,脉来数大者,用普济消毒饮主之;如内实热甚者,用通圣消毒饮。若发于耳之上下前后,并头角红肿者,此属少阳也。或肌热,日晡潮热,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疼,胁下满,宜小柴胡汤加花粉、羌活、荆芥、连翘、芩、连主之。若发于头上,并脑后项下及目后赤肿者,此属太阳也,宜荆防败毒散主之。若三阳俱受邪,并于头面耳目鼻者,与普济消毒饮;外用清凉救苦散敷之。大抵治法不宜太峻,峻则邪气不服而反攻内,必致伤人。且头面空虚之分,邪既著空处,则无所不至,治当先缓后急,则邪自服。先缓者,宜退热消毒。虚人,兼扶元气;胃气弱,食少者,兼助胃气。候其大便热结,方以大黄下之,拔其毒根,此先缓后急之法也。盖此毒先肿鼻额,次肿于目,又次肿于耳,从耳至头,上络后脑,结块则止;若不散,必成脓也。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多不救。泰和间多有病此者,医以承气加板兰根,下之稍缓,翼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东垣视之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为肿盛,以承气泻胃中之实热,是为诛伐无过,遂制普济消毒饮子与之,全活甚众。抱头火丹毒者,亦中于天行热毒而发,较大头瘟证为稍轻。初起身发寒热,口渴舌干,脉洪数,头面赤有晕。治以犀角地黄汤,或羚羊、地丁、银花、黄芩、山栀、石斛、元参、丹皮、知母、连翘之属。若舌腻有白苔者,宜黄连解毒汤;外以如意金黄散,蜜水调涂即愈。此证不传染。
流火可服龙胆泻肝汤加味[4]。
《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阳症门·流火》:患生小腿,红肿热痛,不溃不烂。世之医家,惟以刀镰出血,或以鳝鱼血涂,总无痊愈之日。时常发作,复镰复涂而已。治法当以矿灰化于缸水内,次日,水面上定结一层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对调腻浓,每日拂上三次,三四日痊愈,后不复发。医时忌食猪肉。
皮肤坏死者,若有积脓,可在坏死部位切一二个小口,以引流排脓,掺九一丹。
初期红肿热痛时可用马齿苋水剂煎液冷敷,敷后可用凉茶水调如意金黄散30g、化毒散1.5g、混匀粉剂外敷,或鲜白菜取汁混匀外敷;或鲜马齿苋洗净,捣如糊状调敷。若出现水疱、血疱时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疱液,如水疱破溃可用甘草油调祛湿散30g,红肿未破溃者可用化毒散膏、芙蓉膏等量调匀外敷。
7.7.2方二 治则: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处方:合谷 曲池 阴陵泉 大椎 委中 阿是穴
方义:合谷、曲池疏散阳明风热,阴陵泉清利足胫之湿热,点刺大椎、委中和阿是穴散刺出血,可清泄诸阳之热,又可清泄血分郁热,有“菀陈则除之”之意。
随证配穴:头痛—太阳、百会,呕恶厌食—内关、足三里。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或点刺出血。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7.7.3耳针法疗法 选穴:耳尖 肾上腺 肺 大肠 皮质下 相应部位耳穴
方法:耳尖点刺放血,余穴用毫针刺,中强 *** 。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7.7.4砭镰法 下肢复发性丹毒,患部消毒后,用七星针或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亦可配合拔火罐,以减少丹毒的复发。抱头火丹和赤游丹禁用。
方法:在红肿部位用皮肤针叩刺或散刺,然后拔火罐,使污血邪毒尽出,每日1次。面部禁用。
8天火患者日常保健 1.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床边隔离。流火患者应抬高患肢。
2.有皮肤粘膜破损者,应及时治疗,以免感染毒邪。
3.因脚湿气致下肢复发性丹毒患者,应彻底治愈脚湿气,以减少复发。
9天火的西医治疗 丹熛的西医治疗详见丹毒条。
10
犀角,产自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地。
我国自古就有犀牛的,但是因为种种缘故,已经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我国灭绝 ,目前在世界上也属于濒危野生动物。由于我国1981年4月8日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所以出于保护需要,卫生部根据《国发〔1993〕39号 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的精神 ,取消了犀牛角的药用标准,并从1993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删除了犀牛角的内容 。
犀角即犀牛角,俗称的亚洲角,小的一二斤,大的十几斤重,犀角为珍贵的中药材和雕刻原料。犀角有纹丝,而且较直,较粗。犀角横切面为小砂眼,形似蜂窝状,斜切面为鱼籽状纹,犀角的纹丝都是直线形,互不粘连,有破茬处用手一撕轻松到头,犀角圆身的上面有一深沟,底部洼进部分底面凸出一条岗,俗称天沟地岗。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和雕刻材料。
犀角 (《本经》)
【异名】低密(《纲目》),乌犀角(《证治准绳》),香犀角(《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等的角。
【动物形态】①印度犀,又名:独角犀(《纲目》)。
体格粗壮庞大,体重仅次于大象、河马,身长约3.2~3.5米,肩高达1.8米。
头大,颈短,耳长,眼小,鼻孔大。
皮肤坚厚,除耳与尾外,完全无毛。
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呈楯状,皮肤表面有很多疣状凸起,皮呈黑灰色,略带紫色。
雌雄兽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圆锥状,粗而不长,普通长约30~40厘米。
四肢粗壮,均3趾。
生活于亚热带的潮湿、茂密的丛莽草原。
独栖或两只同栖,夜行性,嗅觉、听觉强,视觉弱。
以鲜枝、嫩芽、竹、芒果等为食。
分布尼泊尔及印度北部。
②爪哇犀,又名:小独角犀。
形与印度犀相似而较小。
皮肤也有厚褶,但背部的3条褶上下完全连接。
本种仅雄兽有角,生于鼻端,角较小,长仅25厘米左右。
生活于热带密林中喜游水,怕日晒。
常独栖或雌雄同栖,以鲜枝、嫩芽、叶、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
分布爪哇。
③苏门犀,又名:双角犀。
体形最小,身长约2.4~2.5米。
身上多毛,呈褐色或黑色,皮粗而厚。
雌雄兽鼻上皆有双角,前角长,后角短,纵列而生。
上唇不突出。
生活习性与上种相同。
分布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地。
以上几种犀的肉(犀肉)、皮(犀牛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犀性凶猛,狩猎时须先隐伏路旁,开枪射杀,或察其足迹出没之路径,在途中设陷阱以捕获之。
杀死后将犀角割下即可。
【药材】角呈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稍弯曲,长短不等,大者长达30余厘米。
表面为乌黑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
底部周边有马牙状锯齿,称马牙边,高约3厘米,表面凹凸不平。
马牙边向上之中部有纵纹及去净的坚硬直刺,习称刚毛,有时并有裂纹;中部向上渐光滑,角尖端钝圆发亮,并可见鬃眼状圆点。
角前面有一纵长凹沟,沟长约9~15厘米,深约3厘米,习称天沟,其下相对的底盘上有一突出的高岗,岗长约6~7厘米,高2~4厘米,习称地岗。
底盘较大,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长13~20厘米,宽11~14厘米,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黄色,底面凹入3~6厘米,习称窝子,并布满鬃眼状圆点,习称沙底。
角质坚硬,但从纵面劈开,均系顺丝,无绞丝。
镑片呈灰白色,有芝麻花点或短线纹。
气微清香而不腥,味微咸。
以色乌黑光亮、完整无裂纹、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气清香者为佳。
底盘色灰黑、特征不完全或不明显者质较次。
主产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犀角除上述品种外,作犀角使用者,尚有下列二种:①广角:亦称兕角、柱角或天马角,为非洲产黑犀或白犀的角。
角形长大,长可达60厘米左右,自底部向上渐细,中部较圆,上部稍弯,尖端细而稍扁。
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商品多漆成光亮的乌黑色。
底盘圆形,窝子较浅,五天沟地岗及马牙边,有腥气。
亦有锯成不规则小块者,称为广角瓣。
②小犀角:亦称蘑菇头,为犀牛顶上的小角。
长3~13厘米,色乌黑光亮,下半部色较浅,多有纵裂纹。
顶端圆形似小馒首。
底盘圆形,直径3~9厘米,窝子浅,沙底较细。
纵剖面丝较粗,显顺纹,无绞丝,多灰黑色。
镑片多弯曲。
味稍浊。
【化学成分】犀角主要成分为角蛋白。
此外还含其他蛋白质、肽类及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甾醇类等。
犀角角蛋白的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占8.7%,3种碱性氨基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
其分子数比值为1:5:12,因此它与羊毛、牛角等相似,主要属于优角蛋白。
近来在医疗上常用价廉的水牛角以代犀角,因此促进了对于两种角的成分研究。
关于两种角的成分比较,可参考水牛角条。
简单地说,两种角都含胆甾醇,但犀角尚含微量的其他甾醇、碱性肽类的组成氨基酸,犀角有天冬氨酸,而水牛角无之。
又犀角所含胍类较水牛角为少。
犀角煎液,执行纸上电泳,在阳极侧有比半胱氨酸略慢的茚三酮阳性点两个,经水解后,有半胱氨酸。
又发现比半胱氨酸略慢的酸性氨基酸1种。
犀角用热水抽提,可得2毫克/克的氨基酸,中含丝氨酸,甘氨酸等约20种酸。
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药理作用】①对心血管的影响犀角水煎剂对正常及衰弱的离体蟾蜍、兔心脏及蟾蜍在位心脏均有强心作用,犀角对犬、家兔的血压先上升,后下降,然后持续上升,此种血压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心脏和血管的综合作用。
对蟾蜍下肢灌流先表现短暂的收缩而后扩张。
②解热作用犀角与广角对大肠杆菌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水牛角混悬剂及水牛角注射液对牛乳发热之家兔亦无明显解热作用。
③其他作用犀角及牛或羊角、猪蹄爪甲煎剂对离体兔肠有兴奋作用。
对家兔白细胞总数在减少后急剧上升。
在体内、体外对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
④从离体心脏、肠管、兔血压、解热、血象、抑菌等实验的初步试验结果,有人认为牛羊角及猪蹄爪甲与犀角的作用基本相似。
另谓犀角以生理盐水浸煮后,对离体蛙心在短暂的抑制后有兴奋作用(振幅增大,心率无明显改变);家兔静脉注射后血压上升,兔耳血管扩张,离体兔肠及子宫兴奋;对大肠杆菌发热之家兔,静脉注射可使体温降至正常;对兔眼有轻度扩瞳作用;小鼠静脉注射30%0.5毫升可出现痉挛、呼吸不整、眼球突出,5分钟内消失,以后呈睡眠状态达5~6小时。
【炮制】犀角片:取犀角劈咸瓣,置温水中浸泡,捞出,镑片,晒干。
犀角粉:取犀角锉粉,研成极细粉末。
①《雷公炮炙论》:凡修治一切角,大忌盐也。
②《本草衍义》:犀角尖,以磨服为佳,若在汤散,则屑之。
【性味】酸咸,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酸咸,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有小毒。
【归经】入心、肝经。
①《本草蒙筌》:入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阴、少阴,足厥阴、少阴经。
【功用主治-犀角的功效】清热,凉血,定惊,解毒。
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
①《本经》:治百毒,瘴气。
杀钩吻、鸩羽、蛇毒。
②《本草经集注》):解莨菪毒。
③《别录》:疗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气。
④《药性论》:辟中恶毒气,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能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
主疗时疾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妄语。
⑤《食疗本草》:治赤痢,研为末,和水服之;又主卒中恶心痛,诸饮食中毒及药毒、热毒,筋骨中风,心风烦闷。
又以水磨取汁与小儿服,治惊热。
⑥《日华子本草》:治心烦,止惊,退热泪痰,解山瘴溪毒,镇肝明目。
治中风失音,热毒风,时气发狂。
⑦《纲目》: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痘疮稠密,内热里陷或不结痂。
泻肝凉心,清胃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涂。
【宜忌】①《雷公炮炙论》:妇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气。
②《本草经集注》:松脂为之使。
恶藋菌、雷丸。
③《纲目》:升麻为之使。
恶乌头、乌喙。
④《本草经疏》:痘疮气虚无太热者不宜用;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
【选方】①治温热暑疫,痉厥昏狂,谵语发斑,舌色干光,或紫绛,或圆硬,或黑苔;兼治痘瘄毒重,夹带紫斑,暨痘疹后余毒内炽,口糜咽腐,目赤神烦:乌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黄芩各六两,真怀生地(冷水洗净浸透捣绞汁)、银花(鲜者捣汁用尤良)各-斤,粪清、连翘各十两,板蓝根九两,香豉八两,元参七两,花粉、紫草各四两。
各生晒研细(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黄汁、粪清和捣为丸(切勿加蜜,如难丸可将香豉煮烂),每重三钱。
凉开水化服,日二次。
小儿减半。
如无粪清,可加入中黄四两研丸。
(《温热经纬》神犀丹) ②治太阴温病,神昏谵语者:犀角尖二钱(冲磨),元参心三钱,莲子心五分,竹叶卷心二钱,连乔心二钱,连心麦冬三钱。
水煎服。
(《温病条辨》清宫汤) ③治伤寒热毒内盛,身发赤斑:犀角(镑)、麻黄(去根节)、石膏各一两,黄连(去须)三分,山栀子仁一两半。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圣济总录》犀角汤) ④治急黄,心膈烦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两,茵陈二两,黄芩一两,栀子仁一两,川升麻一两,川芒硝二两。
上药,捣筛为散。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又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方》犀角散) 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
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
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⑥治吐血似鹅鸭肝,昼夜不止:犀角二两(镑屑生用),桔梗二两(生用)。
上二味,捣罗为散。
暖酒调下二钱匕。
(《圣济总录》生犀散) ⑦治下痢鲜血:犀角(屑)、干地黄、地榆各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
(《古今录验方》) ⑧治小儿疮疹,不恶寒,但烦躁,小便赤涩,多渴,或赤斑点者:犀角(镑)、甘草(炙)各半两,防风二两,黄芩半两。
上为粗末。
每服抄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奇效良方》犀角散) ⑨治孩子惊痫不知人,迷闷、嚼舌、仰目者:犀角末半钱匕,水二大合,服之。
(《广利方》) ⑩治小儿丹毒,遍身游走,风热烦躁昏愤:牛蒡子(炒)、荆芥、防风、黄芩各一钱,犀角五钱,生甘草五分。
水煎服。
外用精牛肉切片贴之,干则另换。
(《奇方类编》犀角消毒饮) ⑾治热病咽喉赤肿,口内生疮,不能下食:犀角屑一两川升麻一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马牙硝半两,黄柏(锉)半两,黄芩一两。
上药捣筛为散,以水四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入蜜三合相和,煎一两沸,放温,徐徐含咽。
(《圣惠方》犀角煎) ⑿治亦眼肿痛:犀角末半两,秦艽(去苗、土)二两,黄连(去须)、滑石(碎)、马牙硝各一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出油)半两。
上六味,捣研为末,和匀,以沙糖水一处入药熬成膏,每用皂子大,沸汤化洗之。
(《圣济总录》犀角膏) ⒀治瘭疽:饮犀角汁。
(《千金方》)
【名家论述】①《纲目》:犀角,足阳明药也。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证。
②《本草经疏》:犀角,今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疮疽稠密热极黑陷等证,皆取其入胃入心、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功耳。
③《本草正》:犀角,性升而善散,故治伤寒热毒闭表,烦热昏闷而汗不得解者。
磨尖搀入药中,取汗速如响应。
仲景云: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者,正以此两物俱入阳明,功皆升散,今人莫得其解。
每致疑词,是但知犀角之解心热,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于升麻也。
倘中气虚弱,脉细无神,及痘疮血虚,真阴不足等证;凡畏汗,畏寒,畏散者,乃所当忌。
或必不得已,宜兼补剂用之。
④《本经逢原》:犀角,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犀角地黄汤为专药。
若患久气虚,又为切禁,以其能耗散血气也。
痘疮之血热毒盛者,尤为必需;然在六、七日灌浆之时,又为切禁,以其能化脓为水也;而结痂后余毒痈肿,则又不忌;惟气虚毒盛之痘,切不可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64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味济生汤
下一篇: 加味消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