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中医世家 2023-05-17 09:20:40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处方 : 桂枝9克,麻黄9克,防风9克,附片9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黄柏30克,薏米60克。

功能主治 : 祛风行湿,清化郁热。主寒湿之邪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 唐祖宣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 治疗痹症 全身关节疼痛 还治疗这14种疾病

桂枝芍药知母汤,最开始,出见于张仲景《金要略》卷上,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主治历节,也就是痹症,相当于现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此后医家对其主治病证进行了增补,后世医家遵医圣之意,或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本方,根据病情的需要加减化裁,使本方的运用范围更为扩大。到了如今应用更为广泛,临床上凡是中医辨证为,风湿痹着,正气受损者,皆可应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要治疗以风寒湿邪久羁筋骨,痹阻经脉,损伤正气为主要发病原因的疾病。因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肿大,身体瘦弱,且反复发作,这样的患者比较适合用这个方剂。或者患者身体瘦弱,且反复发作的各种疾病。

本方又名桂芍知母汤,药物组成: 桂枝 芍药 甘草 麻黄 生姜 白术 知母 防风 炮附子 。

附子要先煎30分钟以上,以减少其毒性。

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为历节日久,邪留不去,郁而化热伤阴之证而设,故以祛风除湿,温经宜痹,养阴清热之法。方中以桂枝、附子为君,二药合用能祛风除湿以通脉,温经散寒以助阳。臣以麻黄、防风、白术,三药合用能疏风散寒,祛湿止痛,麻黄、白术与桂枝相配,能发汗、祛表里风湿;白术与附子相伍祛寒湿、止痹痛。佐以知母、白芍和生姜,知母清热滋阴,白芍养血和营,生姜和胃止呕。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甘草与生姜相配,和胃调中;甘草与白芍相配,缓急舒筋止痛。

本方在大队祛风胜湿,助阳行痹药中,配白芍、知母养阴清热,既可制其温燥伤阴之性,又能兼清化燥之邪热,有相辅相成之妙。综观全方,共奏宣痹通经之功,使邪去热解,痹痛得愈。本方具祛风除湿,温经宣痹,养阴清热之功,桂枝、芍药、知母在方中的特殊性,故以其命名,称为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配伍特点:寒温并用,以温为主,温经散寒以助阳:攻补兼施,以攻为主,祛风除湿止痹痛;刚柔相济,温燥不伤阴,凉柔不恋邪。临床应用总是随证加减,总要切合病人实际情况,辨证加入各种药物。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及支气管炎、麻疹肺炎、肺心病心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梅尼埃病、深部组织炎、痛经、牙痛、关节型银屑病等14种疾病,辨证属风湿痹着,正气受损者。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的患者,都是患病比较长的患者,在临床上要适当地给与安慰,鼓励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配合医生把药物服用,并且注意饮食起居,注意养护,以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类风湿仲景方

不死的癌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也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种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这种病是以关节滑膜的异常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为特点,病程绵长,治疗棘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显示大图

现代医学的治疗

因为有着高致残率,在患者中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出现关节变形,疼痛,进而丧失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目前现代医学对这种病没有特效治疗手段,也没有根治的手段,只能以延缓疾病的发展,控制并发症的出现。临床治疗不尽如人意。

中医的辨证

在中医学中,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结为痹症的范畴,典籍《素问·痹论》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痹症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现代医学。

芍药汤

被称为医圣的医学大家—张仲景,在治疗痹症创出《桂枝芍药知母汤》,其记载“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因为风湿流注于筋脉关节,以至于气血运行不畅,所以出现诸如肢节疼痛肿大,变形等症状。肢节疼痛为邪气客于骨节表里之间,邪气痹阻,不通则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为寒热错杂,故当温清并用。

临床应用

根据临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处方:桂枝、白术各20g,知母、白芍各18g,甘草6g,麻黄12g,生姜15g,防风、制附子各10g。疼痛剧烈者将制附子改为制川乌,并加用全蝎、蜈松;关节肿甚者加薏苡仁、苍术、泽泻;上肢痛为主加羌活、姜黄;下肢痛为主加独活、牛膝;关节红肿者,减少桂枝、附子量,加黄柏、地骨皮;关节弥漫肿胀,痰浊较重者,加法半夏、茯苓、陈皮;病久体虚,倦怠乏力者,加黄芪、白术、桑寄生、当归。以3月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

方解

桂枝芍药知母汤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温阳行痹、柔筋定痛之功效。治疗上缓解疼痛是关键,本方用制川乌替代原方附子,意在加强祛风温经止痛作用。桂枝通络疏邪。知母可清经络之热,具镇痛作用。白芍、甘草化湿缓急止痛。制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疼痛烈者均可用乌头,不必偏热、偏寒,立足于寒湿并用,化瘀通络。寒性重者加用细辛、乌梢蛇,药性较峻,搜风剔骨,直捣病所。局部有风湿结节的可选用土茯苓、生薏苡仁。麻黄、防风开泻行痹,驱风外出。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桂枝汤类方治疗风湿免疫类疾病可抗炎镇痛,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有类激素样活性,甚至有一定的阻止关节破坏,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其中白芍提取物白芍总甙有抗炎作用。它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巨细胞功能均有调节作用“。桂枝、甘草有抗炎作用,麻黄含有麻黄碱,具有很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川乌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明显的抗炎、镇痛、麻醉作用,能够治疗多种疼痛。制附子可抗炎和消除关节肿胀,改善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能较快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关节滑膜的炎症,改善关节功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64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